以才学为诗
黄庭坚的诗歌现存1 900多首诗,其中约有三分之二是思亲怀友、感时抒怀、描摹山水、题咏书画。黄诗中的文人气和书卷气特别浓厚,诗中的人文意象格外密集。至于其他题材,黄庭坚也努力将其雅化、人文化,赋予浓厚的文化内涵。
黄庭坚的诗歌具备鲜明的艺术个性。在诗歌的章法结构上,往往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叙。讲究句法字法,长于点化锻造,下语奇警。黄诗的句法笔力挺健,意象瑰奇,严整中寓流动之势。如“家徒四壁书侵坐,马瘦三山叶拥门”“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俱少年”等等。诗中所下之字千锤百炼,一丝不苟。如“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陈师道谓“诗中有眼黄别驾”,便指此等极能增强句式警拔力和生动性的字眼。
黄诗中的比喻往往能出奇制胜。如用“煎成车声绕羊肠”来形容煎茶的声音;“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以美男子喻花;“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以美女喻诗。以上等等,均想象奇特,新奇警省。
黄庭坚诗歌主张强调从前人现成的学问和诗句中“点铁成金”“脱胎换骨”,强调“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强调创新和继承自成一家。但他对诗歌的创作主张多着眼于外在的表现形式,对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本源基本忽视,因而影响了他诗歌的创作成就。
黄庭坚诗写得最多最好的是那些表现自我形象及品评艺术、咏物之作。如《登快阁》《寄黄几复》等。这些诗虽然求深务奇,但格高意远,能够化腐朽为神奇,颇有新人耳目之致。黄庭坚的词中亦有豪放之作如《念奴娇·断虹霁雨》,也有婉丽之作如《清平乐·春归何处》等。
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始终追随苏轼,与苏轼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其诗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
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举进士,历任叶县尉、国子监教授、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国史编修官等。哲宗绍圣元年(1095年)被指控在《神宗实录》中记载王安石新法有不实之处而遭贬,谪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徽宗即位,起为监鄂州税。又因文字遭忌而得罪,编管宜州(今广西宜水),卒于贬所。黄庭坚年轻时受知于苏轼,苏轼赞誉其诗文“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
在任京官时,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游苏轼之门,被人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以奇崛瘦硬见称,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作,与苏轼诗并称为“苏黄”。他崇尚杜甫诗的“无一字无来处”,主张“脱胎换骨”“点铁成金”,力矫轻熟之积习。其创作体现了宋诗理胜于情的典型特色,但亦有堆砌典故之弊。
著有《山谷内外集》。他的词流丽明畅,疏宕峭健,但内容较杂,多为饮酒赏花,歌咏自然景物和描写男女之情。似是信手写来,故晁补之说他的词“不是当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苔溪渔隐丛话·后集》卷23引《复斋漫录》)晚年遭贬后多有深于感慨之作。词集名《山谷词》,有《宋六十名家词》1卷本。又名《山谷琴趣外篇》,有《涉园影宋金元明本词·续刊》3卷本。存词180余首。
大概由于黄庭坚过分地在诗歌形式和技巧上用功,因而他的诗作内容显得很单薄,多为描述个人生活经历,抒写自己卓行独立、不同流俗的精神气质以及屡遭贬谪的愤懑情绪的作品。特别是他的题画诗、咏物诗、论诗诗,都超脱了唐诗注重情感抒发的倾向,而是从哲学或精神的层面来审视这些艺术题材,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见解和文化气质,从而使诗歌更趋内敛,更具有士人的审美情趣。这对宋诗形成重视思致的艺术风格有巨大的影响。
有关黄庭坚的小知识
(1)黄庭坚和“山谷体”
黄庭坚写诗提倡以学问为诗,为主学习杜诗、韩文的“无一字无来处”,提倡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之说,工于炼字和用典,造语好奇尚硬,力求出人意表。创制拗句和拗律,讲究语意老重和规模宏远,笔势奇纵,风格生新瘦硬。被称为“山谷体”。
(2)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洪氏兄弟、李彭、潘大临等青年诗人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黄庭坚的指点,在他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艺术趣味相同、创作倾向基本一致的诗歌流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首推黄庭坚为诗派之祖,成员包括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朋、洪当、饶节、祖可、徐俯、林敏修、洪炎等25人。由于诗派中很多成员都是江西人(宋江南西路),江西诗派之名遂由此确立。由于黄庭坚的深远影响,这个流派一直延续到南宋。宋末元初,方回又提出“一祖三宗”之说,遥尊唐代杜甫为远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宗师。
不容错过的经典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寄黄几复》)(《诉衷情》)(《登快阁》)(《清平乐》)
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歌楼酒旆,故故招人,权典青衫。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