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肿瘤转移淋巴结的影像特征

肿瘤转移淋巴结的影像特征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②X线表现包括肺门区肿块或周围型肿块,肺门增大及密度增高,远端阻塞肺改变。亦有原发灶不明显仅表现为肺门纵隔淋巴结融合的肿块影。包括肺门动脉及主动脉包绕、心包侵犯、肺门与纵隔淋巴结增大、胸壁软组织及骨骼、肝脏、脑、肾上腺等处转移。如图7-4-2,中央型小细胞肺癌伴多发转移。

临床资料 男,71岁。咳嗽、咳痰,并痰中带血1个月。

影像学报告描述 胸部正侧位X线片(图7-4-1A、B),右肺上叶前段见一椭圆形肿物(箭),最大径3.8cm,边缘清楚、光整。轴位CT平扫(图7-4-1C),肿块边缘光滑、密度欠均匀,CT值16~31HU。增强扫描(图7-4-1D),肿瘤轻度不均匀强化(箭)。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 影像学诊断:右上叶肿瘤,考虑恶性。最后诊断:小细胞肺癌。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居肺癌各种细胞类型的第3位,占15%~20%,其特点是具有高度侵袭性,并常在就诊时已转移,为恶性度最高的肺癌。与吸烟及接触氡气等有关。肿瘤起源于支气管黏膜基底层的嗜银细胞,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其中分泌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具有特异性。组织学上分为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和复合细胞型。临床表现为乏力、憋气、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呼吸困难、上腔静脉综合征、内分泌异常,如Cushing综合征及尿崩,与肿瘤分泌生物活性物质有关,以及副肿瘤综合征表现如周围神经病变、小脑萎缩、肌无力综合征等。

影像学表现如下。①部位:95%为中央型,累及段及段以上支气管,向腔内或浸润管壁及向腔外生长。仅5%为周围型肿块。②X线表现包括肺门区肿块或周围型肿块,肺门增大及密度增高,远端阻塞肺改变。③CT检查。中央型者以肺门区实性肿块为特点,多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甚至融合一起形成“冰冻纵隔”,增强扫描显示较好。支气管阻塞征象出现较晚,并有原发灶小、纵隔转移灶大的特点。亦有原发灶不明显仅表现为肺门纵隔淋巴结融合的肿块影。周围型者以病灶小、征象不明显而且转移较早为特点。小于3cm时可为边缘光滑的实性结节,较大时也可出现毛刺及分叶。④MRI对肿瘤侵犯纵隔及血管、以及远处转移的显示优于CT。⑤局部侵犯及远处转移征象。包括肺门动脉及主动脉包绕、心包侵犯、肺门与纵隔淋巴结增大、胸壁软组织及骨骼、肝脏、脑、肾上腺等处转移。如图7-4-2,中央型小细胞肺癌伴多发转移。图7-4-2A,增强CT示左肺门肿块(箭)及远侧的左下叶膨胀不全。图7-4-2B,肝脏水平增强扫描,肝内(箭)及第11胸椎前外侧肿块(白无尾箭头),肿瘤并侵入椎管(黑无尾箭头),第11胸椎密度不均。

鉴别诊断 ①慢性肺炎性病变:边缘模糊,可见粗大索条影,抗炎治疗后好转。②淋巴瘤:肺门部淋巴结的肿大可不明显,前纵隔弥漫性软组织肿块较明显,同时肺内浸润较少见。③结节病:两侧肺门淋巴结节的对称性肿大,同时当肺内有病变时,肺门淋巴结会变小,而且该病的症状减轻。④淋巴结结核:纵隔与肺门淋巴结肿大、环形强化及分隔状强化或出现多灶性坏死液化。⑤肺良性肿瘤、球形肺炎。

小结 SCLC的影像学特点为中央型或周围型肿块,易早期引起局部结构侵犯及远处转移。

(谢汝明 李成海)

图7-4-1A

图7-4-1B

图7-4-1C

图7-4-1D

图7-4-2A

图7-4-2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