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异位性心动过速是短阵或持续发作的快速而基本规则的异位心律,其发作与终止大多突然,过去曾被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近20年对异位性心动过速的大量研究结果,加深了对其发生机制、心电图表现的认识,并促进其分类、诊断以及治疗的更新。EPS是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传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唯一确切方法。
异位性心动过速是短阵或持续发作的快速而基本规则的异位心律,其发作与终止大多突然,过去曾被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一般160~220次/分,但也有慢至130次/分或快达300次/分的。每次发作可持续不及1秒或持续数秒、数分、数小时,甚至数天,自动或经治疗后终止。部分可呈反复发作,发作间隙长短不一。
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上部位的心动过速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QRS波大多不增宽;而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下部位的心动过速则称为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QRS波大多畸形增宽。然而临床电生理研究证实少数QRS增宽的心动过速属室上性,而极少数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QRS不增宽,以致室上性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有时难以确定,因而又有宽QRS心动过速与窄QRS心动过速之称。
近20年对异位性心动过速的大量研究结果,加深了对其发生机制、心电图表现的认识,并促进其分类、诊断以及治疗的更新。
专家提示
室上性心动过速远较室性心动过速多见。
小知识
心内电生理检查
心内电生理检查(EPS)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心脏传导系统及其异常。近来,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快速心律失常及心搏骤停的诊断和治疗。EPS是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传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唯一确切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