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又称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加速的心室自身性节律、室性自主性心动过速等。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虽称为心动过速,但其频率并不甚快,故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因此,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大多系原发病的症状、体征。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的体格检查有以下特点。
(1)心率特点。心率一般为每分钟55~110次,比较规则,大多为每分钟60~80次。很少超过每分钟100次。
(2)第一心音特点。由于第一心音的强弱与心室收缩期开始时房室瓣的位置有关,这种位置与P-R间期的长短有关。P-R间期长时房室瓣位置较高,关闭时第一心音即减弱,如果P-R间期缩短时,房室瓣位置则较低,第一心音则增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患者有房室脱节,P波与R波之间无关,两者相距就不等,故在听诊时第一心音的强弱可不等。
(3)颈静脉炮波。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时因房室脱节,右心房收缩时正值三尖瓣关闭,故右心房压力增高,颈静脉可出现炮波。
(4)有时可听到收缩期奔马律。
(5)第一心音与第三心音常有分裂音。
(6)对颈动脉窦按摩无反应。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也不会被其终止。
(7)发作时多呈短阵发作和自行终止。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是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急性期可多次反复发作。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并常发生在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率缓慢期。也有报道在前壁和下壁梗死时同样常见。此外,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也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经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后血管再通者其发生率为 20.8%。其他病因有洋地黄过量、心肌炎、高血钾、外科手术(特别是心脏手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后等。少数患者无器质性病因,也偶见于正常人。
快速型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容易发生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多数人认为,其发生机制系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增加,伴或不伴有窦房结起搏功能低下。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与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通常认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发作短暂,预后较好,极少发展为心室颤动,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但近年来发现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的患者,其后出现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43%。可将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按心率快慢分成两型:①心室率为60~75次/分的患者,极少发生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②心室率为75~100次/分者,容易发生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