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公共安全形势现状

公共安全形势现状

时间:2022-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公共安全现状近年来,甘肃省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保持稳定,目前社会运行迹象表明甘肃省公共安全形势总体呈现趋向好转、平稳发展态势。
公共安全形势现状_2010~2011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

一、公共安全形势现状

(一)非传统安全视野下的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政府及社会提供预防和减少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的发生及其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是政府为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现代社会中,根据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机理和过程,公共安全可分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传统公共安全是指以国家为安全主体,以政治、军事为安全重心和领域,为保障国家安全而实施的基础战略。非传统公共安全是指涵盖传统安全之外在一切领域为保障公共安全所实施的基础保障。

从非传统安全和社会学视野看,公共安全是一种社会秩序,概念极为丰富,所涵盖的领域极其广泛,其含义、内容、体系呈现多元化、立体交叉形态,鉴于公共安全所具有的时效性、潜在性、突发性、扩散性、纷繁性、复杂性和控制难等特点,从社会风险管理的角度,我们把公共安全划分为自然和社会两大类型,依其性质分为突发性和渐发性两种;综观社会风险史,导致公共安全问题的因素主要有类型(自然和社会)和性质(突发和渐发)两个层面构成,在这两个层面中,各有两个纬度因子构成,因此,我们认为甘肃省公共安全应在国家安全的框架系统中,包含突发性、渐发性的自然类和社会类四个主要层面,突发性自然类由气象、地质、地震灾害3个纬度因子构成,渐发性自然类由生态灾害构成;突发性社会类由事故灾难、群体性事件和公共卫生危机3个纬度因子构成,渐发性社会类由信息网络、社会治安、流动人口犯罪和影响政治稳定4个纬度因子构成。尽管公共安全涉猎的安全主体具有多样性,但核心是“人”与“社会”,其着眼点和立足点在于政府实施和加强社会风险管理,加大公共产品供给服务,建立完善的公共应急和公共产品供给服务体系,以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政府、社会应将提供预防和减少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的发生及其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责任,作为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21世纪处于转型中的甘肃社会是一个高风险社会,步入充满希望、挑战、问题的时代,面临诸多公共安全问题。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间甘肃经济社会经历了市场化、工业化、快速城市化和农村向城市移民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各族人民分享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果实,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然而,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对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提出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因财富日益集中而导致的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改变城市人口结构的同时,对城市的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带来巨大压力,出现“财富挑战公共安全”的现象,如环境污染、贫困、就业、腐败、劳资纠纷,因缺乏有效监管而引发的食品药品等诸多公共安全问题,使得我省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给我省经济社会、政府公信力、社会公众乃至国际政治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甘肃省的公共安全问题还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由非传统安全因素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将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呈现跨省、跨地域及跨国性等特征,公共安全已成为甘肃省政府和全省各族群众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本研究报告围绕甘肃公共安全主题,在公共安全架构中,从非传统安全视角,重点研究分析甘肃省公共危机治理与社会风险管理现状,进而阐述甘肃省公共安全形势发展态势,对促进甘肃省社会经济保持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公共安全现状

近年来,甘肃省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保持稳定,目前社会运行迹象表明甘肃省公共安全形势总体呈现趋向好转、平稳发展态势。

1.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及其安全网逐年完善,初显成效

为确保全省公共安全,在国家应急预案总体框架下,我省逐步建立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案,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应急保障五类,并根据其性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各自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在建构公共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的同时,逐步完善了与之配套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建设,从制度和法律层面为全省有效预防和治理公共危机,提高社会风险控制能力及社会安全提供了保障;甘肃省政府成立了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类别,设立33个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应急委员会下设专家委员会,逐步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中心,从组织层面为我省公共安全提供了保障。随着我省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其在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中发挥着愈来愈要的作用。如针对我省地质灾害频繁的现状,2009年在全省范围内推进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和监测预警工作,全省共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8698个,基本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监测预警成效显著,在2009年主汛期,共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32次,其中Ⅲ级22次,Ⅳ级10次,成功预报17次。

2.成功地应对了各类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性事件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公共安全建设与管理在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组织保障下,面对各类突发性的公共危机事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力措施,全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成功地应对了各类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性事件。如2009年百年不遇的干旱、甲型H1N1和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316罐区发生爆炸起火事故,3-4月发生的由个人极端行为引发的多起校园事件、“8·8”舟曲特大泥石流、陇南“8·12”特大暴洪灾害等事件。纵观2009—2010年发生在我省境内的各类自然和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应对过程及其结果表明,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应对危机与社会风险控制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全省事故灾难和公共安全事件总量有所下降,没有发生重大社会事件,社会呈现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3.全省安全生产状况呈现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

2000年以来,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呈现逐年下降的发展态势。2009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758人,比上年下降1.73%。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52人,下降7.14%。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为2.71人,下降9.36%。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75人,下降17.58%。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553人死亡、335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24.9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9.63人,下降10.75%。2010年1-8月,“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936起,死亡1138人,受伤2474人,直接经济损失6146.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3.5%、7.4%、16.5%和35%。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均呈上升态势,是我省近8年来第一次出现如此非常严峻形势…今年前8个月,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1138人,占国家下达年度控制指标的64.3%,与其他三项指标同在国家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之内…道路交通事故、煤矿事故和陇南、酒泉两地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均超出阶段控制目标[1]”。从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四项指标统计分析来看,1-8月生产安全呈现四大特点:一是主要控制指标全线上升。全省安全生产事故“四项绝对指标”,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特别是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上升幅度较大,酒泉、定西和陇南市“四项绝对指标”全面上升。二是重大较大事故频繁发生。1-8月份,全省共发生较大事故42起、重大事故2起,死亡191人,已突破国家控制指标,其中,7月份以来更是事故频发多发,7月12-18日,省境内连续发生较大事故2起、重大事故1起,造成20人死亡,尤其是7月18日酒泉市金塔县金源矿业公司芨芨台子煤矿二号井发生的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3人死亡。三是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增加。1-8月份,全省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005起,较去年同期增加234起,上升13.2%;死亡1006人,较去年同期增加72人,上升7.7%;受伤2448人,较去年同期增加356人,上升17%。四是新安全隐患不断增多。由于强降雨不断引发泥石流和洪涝灾害,甘南、陇南、天水、平凉等市州部分道路、地下矿山、尾矿库和工业场所损毁严重,加重了原有隐患,增加了大量新隐患,导致发生次生灾害的危险系数增大。

4.公共卫生监控严密

2010年8月,“全省未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4种,共计14772例,死亡2例,报告发病率56.21/10万,报告死亡率0.01/10万,病死率0.01%,报告发病数较上月下降9.24%,较去年同期下降4.04%。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12317例,死亡1例(艾滋病),报告发病率46.87/10万,报告死亡率0.004/10万,病死率为0.01%,报告发病数较上月上升4.95%;报告丙类传染病9种2455例,死亡1例(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9.34/ 10万,报告死亡率0.004/10万,病死率0.04%,发病数较上月下降45.91%……与去年同期相比,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下降6.83%。本月有出血热报告,报告发病数上升的病种有8种,依次为布病、艾滋病、伤寒+副伤寒、麻疹、淋病、百日咳、梅毒、肺结核;报告发病数下降的有6种,依次为甲型H1N1流感、炭疽、乙脑、新生儿破伤风、肝炎、痢疾;报告与去年持平的有猩红热和流脑…与去年同期相比,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上升12.93%。本月有麻风病报告,报告发病数上升的病种有6种,依次为包虫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黑热病、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下降的有2种,依次为风疹、流行性感冒…全省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乙类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淋病,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8.73%…全省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丙类传染病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风疹,占丙类传染病总数的97.1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