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骨疡型中耳乳突炎

骨疡型中耳乳突炎

时间:2022-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骨疡型中耳乳突炎又称肉芽型中耳乳突炎,除中耳黏膜充血、水肿外,还可发生黏膜上皮破坏和听小骨破坏,乳突窦周围甚至岩部骨质可坏死,形成慢性骨疡,并可产生死骨,局部有肉芽组织或息肉生长。

【病例】

男,38岁,右耳流脓7年余,听力下降4年,最近出现眩晕。

图2-41

【影像所见】

图2-41A 颞骨横断面HRCT显示右侧鼓室、乳突蜂房及乳突窦软组织密度影(白箭),乳突蜂房间隔呈虫蚀样破坏(黑箭头),乙状窦周围骨质边缘毛糙,听小骨周围模糊,密度减低(黑箭)。

图2-41B、C 分别是颞骨横断面T2WI和T1WI,显示右侧鼓室、乳突蜂房及乳突窦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箭);右侧小脑前脑膜增厚、乙状窦信号流空影消失(箭头)。

图2-41D 颞骨横断面脂肪抑制后增强T1WI显示右侧鼓室、乳突蜂房及乳突内病变强化(箭),右侧颞叶底、小脑前脑膜增厚、强化以及乙状窦区强化(箭头)。

【病理诊断】

右侧慢性骨疡型中耳乳突炎、并脑膜炎和乙状窦血栓形成。

【临床与病理特点】

1.中耳炎分为非化脓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后者又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由化脓性细菌侵入鼓室导致急性感染,通常在6~8周后消退,而迁延不愈者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为单纯型、骨疡型及胆脂瘤型;单纯型中耳炎不侵犯骨质,又称为良性中耳炎;而骨疡型及胆脂瘤型可侵犯骨质并发生颅内、外并发症,又称为危险型中耳炎。

3.骨疡型中耳乳突炎(coalescent otomastoiditis)又称肉芽型中耳乳突炎(granulomatous otomastoiditis),除中耳黏膜充血、水肿外,还可发生黏膜上皮破坏和听小骨破坏,乳突窦周围甚至岩部骨质可坏死,形成慢性骨疡,并可产生死骨,局部有肉芽组织或息肉生长。

4.主要临床表现为外耳道长期持续流脓,脓液黏稠,可有臭味;若炎症急性发作或肉芽组织受创时,可流血或脓内混有血液;耳镜检查可见鼓膜紧张部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甚至完全缺损,鼓室内可见肉芽组织或息肉。

5.可并发骨膜下脓肿、乙状窦血栓形成、脑膜炎和脑脓肿、迷路炎和岩尖炎等。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

HRCT是首选检查方法;MRI用于诊断颅内外并发症及帮助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1.中耳乳突内软组织密度影;乳突间隔等骨质呈虫蚀样破坏,乙状窦周围骨质亦可侵蚀。

2.鼓室、乳突蜂房及乳突窦软组织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后这些软组织弥漫性强化;邻近的颞叶底和小脑前、桥小脑角脑膜可受累,表现为脑膜增厚强化;乙状窦可受累,表现为乙状窦信号流空影消失并强化。

【鉴别诊断】

1.胆固醇肉芽肿 T1WI呈高信号,无强化。

2.胆脂瘤 呈膨胀性生长,无强化。

3.单纯型中耳炎 病变为条索状影或仅表现为鼓膜增厚,无骨质或听小骨破坏。

4.浆液性中耳炎 咽鼓管阻塞,CT显示咽鼓管气体影消失,密度增高;鼻咽部可有异常。

【评述】

HRCT显示病变周围骨质呈虫蚀样破坏但没有膨胀性改变提示此病;注意选择MRI除外颅内并发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