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并发症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并发症

时间:2022-04-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感染扩散至周围邻近结构所引起的颅内、外并发症,称为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化脓性中耳炎的整体诊疗水平不断提高,耳源性并发症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预后也显著改善。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均可引起耳源性并发症,其中以胆脂瘤型最多见,骨疡型次之。即使是并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面神经麻痹,也少不了该类治疗。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感染扩散至周围邻近结构所引起的颅内、外并发症,称为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并发症。由于耳源性并发症(otogenic complications)主要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感染扩散所引起,因而常常将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并发症简称为耳源性并发症。这类病变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危急重症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化脓性中耳炎的整体诊疗水平不断提高,耳源性并发症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预后也显著改善。但是,在边远山区,甚至在城市底层,这类并发症仍可偶然见到。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均可引起耳源性并发症,其中以胆脂瘤型最多见,骨疡型次之。感染扩散途径可直接通过骨质破坏处、解剖结构薄弱处或自然通道向周围扩展,如圆窝、卵圆窝、先天未闭合骨缝等,也可经局部甚至全身血行途径发生感染。耳源性并发症一般分为颅外和颅内并发症两大类。颅外并发症有耳后骨膜下脓肿、耳下颈深部脓肿、迷路炎、周围性面瘫等,颅内并发症有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等,各有其特殊的自然病理进程和临床表现特征。其中,以耳源性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并发症的病情最为危险,后果也比较严重。临症之际,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进行相关检查,并配合必要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即可作出准确的诊断,以正确指导临床治疗。

本类病症属于中医学“脓耳变症”范畴,主要包括“耳后附骨痈”“脓耳面瘫”“脓耳眩晕”及“黄耳伤塞”等病证。

(一)西医

【诊断要点】

1.病史 有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

2.症状 化脓性中耳炎病程中,突然出现耳流脓减少或停止,继而表现显著头痛、高热等全身症状,耳痛明显,眩晕剧烈,恶心呕吐,听力下降加剧,耳鸣甚。

3.体征 颅外并发症者,可见耳后或上颈部红肿压痛,或为口眼斜,面肌运动障碍,或为平衡功能障碍,表现典型的前庭性自发性眼震;颅内并发症者,可见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及病理反射征。

4.检查 听力检查呈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前庭功能丧失或就减退,平衡功能障碍;或有面肌运动功能障碍。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X线片、CT或MRI扫描显示中耳乳突存在胆脂瘤或肉芽性病变,有骨质破坏,或有脑实质密度减低区。颅内并发症者可见脑脊液异常改变;或有乳突水肿,视网膜静脉血管充盈。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加强局部处理,保证中耳引流通畅。

2.特殊治疗 强化抗感染治疗,有效控制病变发展;根除病灶,清除并发性颅内外脓肿;注意综合治疗,促进康复。

【治疗方案】

1.全身治疗

(1)抗生素的应用:无论何种类型的耳源性并发症,一旦发生,因为系感染性疾病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所致,感染的控制是第一位的治疗措施。即使是并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面神经麻痹,也少不了该类治疗。因此,应根据病灶病原菌的培养结果和药敏实验,准确选择有效抗生素,依据足量足疗程原则,采用静脉途径为主的方式给药。在没有细菌培养结果之前,应根据临床表现和一般原则选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颅内并发症,还应考虑所选药物的血-脑屏障透过能力以及联合用药形式,一般都须采用2种以上的抗生素联合用药,并且必须保证进入脑内的药物浓度达到足够的水平。①除了氨苄西林钠和舒他西林外,青霉素类药物几乎很少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者,因而已很少应用于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治疗。对氨苄西林钠敏感的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成年人予以6~12g/d,静脉滴注,分4次给药;儿童400mg/(kg·d),分6次给药;或舒他西林,3~6g/d,静脉滴注,分2~4次给药。②头孢匹胺,1~2g/d,静脉滴注,1次/12h;儿童30~80mg/(kg·d),重症感染可增量至150mg/(kg·d),1次/ (8~12)h。③头孢呋辛钠,1 000~1 500mg/次,静脉给药,4次/ d,每日最大剂量不宜超过9g;儿童200~240mg/(kg·d),分3~ 4次给药。④头孢噻肟钠,2~3g/次,静脉注射,1次/(4~6)h;1月龄以上的婴儿及儿童100~200mg/(kg·d),分3~6次给药。⑤头孢曲松钠,一般剂量1~2g,静脉注射,1次/d,每日最大总剂量不宜超过4g。⑥头孢甲肟,2~4g/d,静脉给药,分2~4次应用;儿童200mg/(kg·d),分3~4次给药。⑦庆大霉素,80mg/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2~3次/d;静脉给药时,将1次量药物(80mg)用液体100ml稀释,于30分钟左右滴注完毕。应用本品时,一定要注意期耳毒性问题,不到十分必要时,一般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该药。⑧氯霉素,1~2g/次,静脉滴注,1次/12h;每250mg至少应用稀释液100ml。应用本品时,必须十分小心其骨髓抑制问题,不到十分必要时,一般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该药。⑨甲氧苄氨嘧啶,100~200mg/次,口服,1次/12h。每日总量不得超过400mg;或复方磺胺甲唑,2片/次,口服,1次/12h。⑩甲硝唑,200mg/次,口服,3次/d;或替硝唑,首剂800mg,以后每次500mg,静脉滴注,2次/d。

(2)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于严重的耳源性并发症,特别是颅内并发症者,都需要在应用抗生素疗法的同时,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加强支持效应,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减轻颅内病灶周围的脑组织水肿,减轻炎症反应,保护正常脑组织的功能。①地塞米松,5~60mg/d,视病情而确定具体用药剂量,静脉途径给药。②氢化可的松,100~200mg/次,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混匀后静脉滴注。视病情的具体变化情况而确定重复用药剂量和间隔时间。

(3)降颅压药物的一般应用原则:对于颅内并发症患者,由于可能发生颅内压增高,须应用脱水剂以防治之。①20%甘露醇, 1~2g/(kg·次),静脉滴注,3次/d。当患者全身状况比较衰弱时,剂量需减小至0.5g/(kg·次)。②甘油果糖,200~250ml/次,1~2次/d。500ml溶液需2.5~3个小时滴完,疗程1~2周,并宜根据患者年龄、具体病情而调整剂量。

(4)能量制剂及维生素类药物:对于病情严重而全身状况不佳者,应予以支持疗法,补充能量和维生素,以改善全身情况,减轻神经功能损害。①三磷腺苷二钠,20mg/次,静脉注射,1~3次/d。静脉注射时应用粉针剂,以配制的专用缓冲液溶解,再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10~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也可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②辅酶Q10,5~ 10mg/d,静脉滴注,2~4周为一疗程。③维生素B1,10~30mg/次,口服,3次/d;或100mg/次,肌内注射,1次/d。④维生素B12, 0.05~0.1mg/次,肌内注射,1次/d。⑤维生素B6,5~10mg/次,肌内注射,1次/d。

(5)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维持:①液体疗法,依据具体病情需要而定。②酸碱平衡的维持,视具体病情需要而定。

2.局部治疗 无论如何,耳源性并发症再怎么严重,也只是其原发病灶的继发性病变,只有在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的条件下,继发性病变始有希望治愈。因此,原发病灶的处理,是这类疾病综合治疗方案中的重要方面。

(1)通畅引流:一旦出现耳源性并发症,除非抢救生命的情形下,都应尽快进行局部处理,包括应用3%过氧化氢清洗外耳道和鼓室,清除外耳道脓栓、脓痂及其他一切妨碍引流的因素,务必保证局部引流通畅无阻。

(2)局部脓肿切开引流:对于耳后骨膜下脓肿、耳下颈深部脓肿等颅外并发症,应尽早进行脓肿的切开引流并置放引流条,保证引流通畅,以迅速改善局部病情,减轻痛苦,为下一步的根治性治疗创造条件。

(3)病灶切开引流:对于病情严重,尤其是全身情况不允许进行病灶根治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全身治疗,改善患者一般状况,一有条件,就应进行单纯乳突凿开等病灶切开引流术式,减轻病灶的压力,为阻断继发性病变的进一步恶化提供基本保证。

(4)病灶的根除:患者全身情况改善后,尽早施行中耳乳突病灶根治术,清除耳源性并发症的根源,以防再发。

3.特殊病理情况的治疗

(1)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的处理:脑水肿不一定必然伴发颅内高压,但几乎所有颅内高压者都存在脑水肿。因此,当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患者存在脑水肿以及颅内高压时,治疗措施包括渗透疗法、控制性过度通气、控制体温及情绪、预防癫痫发作、外科手术减压等。①渗透疗法:a.20%甘露醇,小剂量为0.25~0.5g/kg,一般剂量为1.0~2.0g/kg,大剂量为3.0~4.0g/kg,或125~ 250ml/次,静脉加压滴注或推注,每次持续20~30分钟,每隔4~ 6小时可以重复用药1次,维持血浆渗透压在320m Osm/L以下。小儿为0.5~1.0g/(kg·次)。b.联合应用10%复方甘油, 500ml,静脉滴注,1~2次/d,或应用7.5%及10%高张生理盐水。②利尿药:呋塞米(速尿),2~5mg/(kg·次),或20~40mg/次,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2次/d,或依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情况而决定第二剂的给药时间,但至少应间隔1~1.5小时后再继续用药。③肾上腺糖皮质激素:a.地塞米松,10~ 30mg/d,分2~3次静脉注射。有人主张在小儿应用最大剂量冲击疗法,开始剂量为0.5~1.0mg/(kg·次),1次/4h,2~3次后,待病情好转,即迅速减量至0.1~0.5mg/(kg·次),1次/(6~8) h,连续应用2~7天。b.氢化可的松,200~400mg/d,分2~3次静脉滴注。④亚冬眠疗法:出现高热、惊厥、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休克表现者。首剂用氯丙嗪、异丙嗪各50mg,小儿按1~2mg/ kg计算,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如果冬眠过程中出现寒冷反应,提示冬眠药物剂量不足,可加用苯巴比妥钠或10%水合氯醛以强化之。⑤有急性心力衰竭者,应用强心药,如地高辛,成年人1~ 1.5mg,于24小时内分次服用;2岁以下小儿0.06~0.08mg/kg, 2岁以上小儿0.04~0.06mg/kg;维持量为成年人0.125~ 0.5mg,分1~2次服用;小儿为负荷量的1/4。患者情况严重者,以毛花苷C(西地兰)静脉注射给药,成年人快速饱和量为第一次0.4~0.8mg,以后每2~4小时再给予0.2~0.4mg,总量1~ 1.6mg;儿童按20~40μg/(kg·d)计算,分1~2次给药,继后改用洋地黄制剂口服维持。⑥对于合并有血压脑病的本症患者,有报道应用小剂量疗法治疗之,即a.20%甘露醇40~60ml,静脉注射,1次/(2~4)h,严重者每小时一次,连续应用2~3次; b.50%葡萄糖40ml,呋塞米40mg,静脉注射,与甘露醇交替使用,1次/(2~4)h,合并糖尿病者不用葡萄糖;c.地塞米松50~ 20mg/d,静脉注射,连用1~3天;d.纳洛酮2mg,加入血管活性药物中,持续静脉滴注至休克纠正,或纳洛酮0.4~0.8mg/次,1次/(1~4)h;e.生理盐水加高张氯化钠静脉滴注。⑦控制性过度通气:适用于脑水肿和颅高压严重,有脑疝形成趋势者。经鼻或经口行气管插管后,进行间歇性正压通气。⑧难以控制的颅高压,可以考虑行外科手术减压。⑨据报道,脱水剂联合中药祛瘀通腑汤(由当归10g,桃仁10g,三七6g,大黄10g等药物组成),能够达到更好的颅压控制水平。

(2)脑疝的处理:脑疝的死亡原因,主要是难以控制的颅高压和(或)脑干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呼吸系统并发症,急性肾衰竭及应急性消化道出血。应重视早期纠正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休克、低氧血症可加重脑缺血性损害,应及时予以纠正。此外,还应注意脱水剂过量使用时可能发生的肾功能损害的影响。①急性期:积极脱水治疗,20%甘露醇,125~250ml/次,静脉加压快速滴注或推注,2次/d,联合应用呋塞米,20mg/次,静脉注射,2次/d,持续3~4天。如果患侧瞳继续孔扩大,需要加大脱水药的剂量。瞳孔不能回缩至正常,或回缩后再次扩大者,宜行去骨瓣减压术。②脑水肿减轻后,脱水剂宜逐渐减量。脱水治疗2周左右,然后改用扩容、扩血管及脑细胞赋活剂。③伴有高热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100ml中静脉滴注, 1次/d,疗程1周左右。④加强支持疗法。⑤脱水治疗中,最好进行血浆渗透压监测,依据监测指标规范合理的脱水治疗程序。

(3)严重眩晕的处理:有些情况下,尤其是并发迷路炎的患者,其眩晕非常剧烈,需要进行恰当的处理,以保持患者的全身功能状况稳定。在保证前述有关抗炎、脱水、引流措施到位的前提下,还要加强镇静与抗眩晕处理,以减轻眩晕反应。可以应用前述之亚冬眠疗法,或予以地西泮10mg/次,或苯巴比妥钠100mg/次,肌内注射,并配合应用地芬尼多,20~40mg/次,肌内注射,4次/d。

(二)中医

【病因病机】 脓耳变症一词出自第四版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是指罹患耳之际,由于脓耳失治或误治,邪毒内侵,蚀损骨质,脓液流窜扩散所致,与其病变邪毒炽盛或体质虚弱,邪毒久困等病理过程有密切关系,常见的脓耳变症有“脓耳口眼㖞斜”“耳后疽”“耳下疽”“脓耳眩晕”“脓耳成痉”“黄耳伤寒”“脓耳脑痈”等病证。

1.因脓耳火毒炽盛,肝胆湿热内蕴,致湿热火毒壅盛内攻,灼蚀耳周肌骨,阻滞脉络,扰乱清窍,腐败气血,脓成外窜,积于耳周颅脑,甚或邪陷心包,引动肝风,阴阳暴决而殁。

2.由于肾元虚损,邪滞耳窍,久病不愈,致气血不足,正不御邪,则耳窍积留之邪毒缓慢蚀骨腐膜,阻滞经脉,伤损清窍,流窜于耳周颅脑,甚或毒陷心包,引动肝风,阴阳暴决而殁。

辨证论治

1.热毒攻耳证

(1)主症:病脓耳,耳内流脓突然减少,耳痛及耳后疼痛加剧,外耳道后上方红肿下陷,耳后肿胀,耳后沟消失,完骨部红肿压痛,或有波动感;伴发热、头痛,口渴。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

(2)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痈。

(3)处方:仙方活命(《医宗金鉴》)。组成:穿山甲(代)10g,皂角刺15g,当归尾12g,金银花15g,赤芍12g,乳香10g,没药10g,陈皮5g,天花粉12g,防风10g,白芷10g,川贝母12g,甘草5g。加减:酌加紫花地丁12g,蒲公英15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0g,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脉弦滑数者,加黄芩10g,栀子10g,龙胆草10g。

或改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组成:龙胆草10g,柴胡5g,泽泻10g,车前子10g,木通10g,生地黄10g,当归尾12g,栀子10g,黄芩10g,甘草5g。

溃后溢浊脓不止,疮口淡暗;伴倦怠乏力,口微干,苔微黄,脉弦缓者,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加减。组成:黄芪15g,皂角刺15g,金银花12g,桔梗5g,白芷10g,川芎5g,当归10g,白芍12g,白术10g,茯苓12g,人参10g,甘草5g。

2.肝火犯耳证

(1)主症:中耳感染侵及迷路,眩晕甚,眼球震颤,恶心、呕吐较剧,伴发热耳痛,耳流黄脓,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

(2)治法:清肝泻火,解毒息风。

(3)处方: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组成:龙胆草10g,柴胡5g,泽泻10g,车前子10g,木通10g,生地黄10g,当归尾12g,栀子10g,黄芩10g,甘草5g。加减:酌加桃仁10g,红花5g,败酱草15g,马勃10g活血化瘀,解毒祛腐;加生牡蛎20g,珍珠母20g镇肝息风;发热、口渴饮冷者,酌加生石膏20g,知母12g之类清热;便秘加生大黄(后下)10g,芒硝(冲兑)10g之类泻火通便。

迷路炎患者表现眩晕、眼震,恶心、呕吐,并见脑胀重,耳流臭脓,面色不华,倦怠,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或缓弱等风痰扰耳证者,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主之。组成:半夏10g,白术10g,天麻10g,茯苓12g,橘红12g,甘草5g,生姜3片,大枣10g。加减:可酌加泽泻10g,石菖蒲10g,以利湿化浊;加归尾12g,赤芍12g之类活血化瘀;四肢无力,脉沉细者,加黄芪20g,党参15g,附片10g之类益气温阳。

迷路炎患者表现阵发性眩晕,眼球震颤,或伴恶心、呕吐,并见耳内微痛,流臭脓,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苦咽干,心烦易怒,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阴虚阳亢证者,一贯煎(《续名医类案》)主之。组成:北沙参12g,麦冬12g,干地黄12g,当归12g,枸杞子15g,川楝子15g。加减:宜加生石决明20g,生牡蛎20g,天麻10g平肝潜阳;加丹参15g,地龙10g,以活血通络;加败酱草15g,黄芩10g解毒祛邪。腰膝酸软者,加熟地黄12g,牛膝10g,杜仲10g补肾;脉细数者,加黄柏10g,知母12g,以降炎坚阴。

3.热毒雍耳证

(1)主症:黄耳伤寒而寒热往来,发如疟状,寒战时周身疼痛不适,发热时口渴饮冷,蒸蒸汗出;并见耳内疼痛,流脓或臭,患侧头痛,完骨处肿胀压痛,颈侧疼痛,有硬肿条索感,伴心烦欲呕,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或脓耳成痉而高热,烦躁,面红,头痛如劈,颈项强直,口渴,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滑数。

(2)治法:泻火解毒,活血化瘀。

(3)处方: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组成: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栀子10g。加减:可以选加柴胡5g,石膏20g,知母12g,天花粉12g,金银花15g,连翘10g,败酱草15g,蒲公英15g,皂角刺15g,乳香10g,没药10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 10g,枳壳10g泻下通便;若汗出肢凉面白,倦怠乏力,加黄芪15g,当归12g,以益气补血。

4.热盛动风证

(1)主症:脓耳成痉证患者,高热,头痛如劈,神昏谵语,抽搐,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细数。

(2)治法:解毒息火,醒脑开窍。

(3)处方: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组成:生石膏20g,生地黄12g,水牛角20g,黄连10g,栀子10g,桔梗5g,黄芩10g,知母10g,赤芍12g,玄参12g,连翘10g,牡丹皮12g,淡竹叶10g,甘草5g。加减:加羚羊角(代)10g,钩藤20g,地龙10g,配合服用安宫牛黄丸。

5.阴竭阳脱证

(1)主症:身热聚降,大汗淋漓或汗出如珠,面色苍白或灰暗,四肢厥冷,神昏谵语,呼吸短促或气息微弱,血压下降;脉微欲绝。

(2)治法:温阳敛阴固脱。

(3)处方:参附龙牡汤(《世医得效方》)合生脉散(《备急千金要方》)。组成:人参10g,附子(先煎)10g,龙骨20g,牡蛎20g,麦冬12g,五味子5g。

6.热毒脑痈证

(1)主症:病脓耳,经治疗后本应趋愈,反见耳痛加重,流脓不畅,并见头痛剧,憎寒壮热,面红,口渴饮冷。舌红,苔红,脉洪或滑数。

(2)治法:清热泻火,解毒消痈。

(3)处方:白虎汤(《伤寒论》)。组成:石膏20g,知母12g,甘草5g,粳米50g。加减:宜加金银花15g,连翘12g,败酱草15g,赤芍12g,牡丹皮12g,皂角刺15g之类助解毒消痈之功。憎寒者,加荆芥5g以疏表;呕吐者,加代赭石20g以降逆;壮热便秘者,加生大黄10g以泻火通便;神昏谵语、抽搐者,配服紫雪丹之类清心开窍,息风止痉。

7.阴虚阳损证

(1)主症:间歇性或持续性头痛,逐渐加剧,夜间更甚,或有神情萎靡,嗜睡少语,应答迟缓,时呕吐。阴虚脓聚者,并见午后潮热,或身热夜甚,口干少饮,舌红绛少津,苔黄厚腻,脉迟缓洪大有力;阳虚脓聚者,并见面色苍白,身凉不温,肢软乏力,苔厚白腻,脉迟缓洪大有力。

(2)治法:阴虚脑痈宜凉血解毒,扶正祛邪;阳虚脑痈宜温阳益气,托里败毒。

(3)处方:阴虚脑痈,用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组成:炙甘草5g,干地黄12g,生白芍12g,麦冬12g,阿胶10g,火麻仁10g。加牡牡丹12g,地骨皮12g,青蒿10g,蒲公英15g,败酱草15g,乳香10g,没药10g。

阳虚脑痈,用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合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薏苡仁15g,附子(先煎)10g,败酱草15g,当归12g,丹参12g,生乳香10g,生没药10g。

阴虚神昏不语者,加服至宝丹;阳虚昏睡不语者,加服苏合香丸。

【中成药处方】

1.安宫牛黄丸 偏重于清热解毒开窍;2粒/次,3次/d,或遵医嘱。

2.紫雪丹 偏重于清热解毒,凉肝息风;1.5g/次,冷开水调服,2次/d,或遵医嘱。

3.局方至宝丸 清热解毒,芳香开窍;1丸/次,2次/d。

【其他治疗】 许多时候,耳源性并发症都可以结合中医针灸疗法,尤其是耳源性面瘫和耳源性迷路炎,结合这类治疗措施,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三)中西医结合

【思路】 耳源性并发症的临床病理过程中,存在两个关键问题或主要矛盾,即原发病灶和继发性病变,而后者主要表现为感染的扩散,仅有耳源性面瘫的主要病理改变不是感染的直接结果。因此,治疗上的主要目标也在于迅速有效地解决这两个矛盾,尽快使患者得到尽可能完善的康复。为达到这一治疗目标,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疗法的优势,有效控制病情。显然,对于耳源性并发症中的多数病症而言,首先应该采用的医疗措施应当是西医药疗法,包括切开引流、根治病灶、控制感染、危急病症的抢救、重要的对症治疗等系列处置,以便赢得宝贵的诊疗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在此,尤其是在急诊抢救阶段,中医药措施只能作为辅助医疗手段而发挥作用,以协助前者取得更为满意的抢救效果,或是尽可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但在急诊抢救阶段之后,以及某些特殊类型的耳源性并发症如耳源性面瘫,特别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所并发的面神经麻痹,则中医药诊疗措施的地位可以上升为总体诊疗方案中的主要成分或重要内容,以尽可能全面地促进患者相关功能的良好恢复,如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或改善,内耳感音功能的改善或代偿,中枢神经系统感觉与运动功能的平衡与协调等,消除或减少可能的不良后遗症。

(四)注意事项

许多耳源性并发症都是急重症,需要积极抢救,不能延误治疗,以免遗留后患。临症之际,首先都是应用的西医药疗法。但是,同样需要重视的是,在耳源性迷路炎及颅内并发症以及耳源性面瘫患者,仅仅这类疗法是不够的,需要尽量或者尽早结合相关中医药疗法,以避免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机会,或尽量减轻其后遗症的程度,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不然,延误时间越久,受损的神经功能就越难恢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