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革兰阴性杆菌(-杆菌)

革兰阴性杆菌(-杆菌)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G-杆菌导致侵入性感染者约为G+球菌的1倍。上列的菌种都是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从粪便中检出并无临床意义,所以较长时间被认为是“非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近年来在临床感染中转为突出,尤其在烧伤。共性的原因是上述菌种好侵犯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烧伤病人又存在大量的腐败组织,很适合这类腐生菌的生长,加以这类细菌天然耐药性者多,是抗生素使用后筛选的结果。侵入痂下后,常是弥漫性扩散,菌量也较大。

烧伤侵入性感染中,G杆菌居多。以烧伤痂下活组织内检出的菌种为例,G杆菌:G球菌:真菌=60%∶31.8%∶6.4%,余为某些杂菌。G杆菌导致侵入性感染者约为G球菌的1倍。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研究所自1994~1997年从严重烧伤病人送检的2 608份标本中分离出G杆菌907株,见表6-1。

表6-1 烧伤感染常见G杆菌

上列的菌种都是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从粪便中检出并无临床意义,所以较长时间被认为是“非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近年来在临床感染中转为突出,尤其在烧伤。共性的原因是上述菌种好侵犯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烧伤病人又存在大量的腐败组织,很适合这类腐生菌的生长,加以这类细菌天然耐药性者多,是抗生素使用后筛选的结果。细菌本身的毒力虽不大,但可以“菌量取胜”。侵入痂下后,常是弥漫性扩散,菌量也较大。

当前对广泛的深度烧伤,多采用良好的暴露和外用抗菌药物(如SD-Ag等),但外用抗菌药物只能抑制细菌的繁殖速度,为分期切痂植皮争得时间,痂下菌量仍将随着病程的推移而增长。切痂植皮的成败与痂下活组织菌量有一定关系,而痂下菌量又和病程有关,不能因为有了局部用药,产生盲目的“安全感”。尽早手术切痂和严密植皮,是防治侵入性感染的根本手段,外用药只起辅助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