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的高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的高低

时间:2024-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都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敏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一个辅助因素。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多种抗原皮肤试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特别是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痰液中,嗜酸性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人。老年人比年轻人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

除了吸烟、感染和大气污染外,营养不良、过敏、免疫功能降低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有关。

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摄入量不足,能量供应不足,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缺乏,都能使呼吸道的防御能力降低,黏膜上皮细胞修复能力减退。这些都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我国居民的死亡原因,在城市中以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及呼吸系疾病为前3位。而在农村中,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恶性肿瘤及脑血管病次之。农村中营养条件不如城市可能成为其发病的原因之一。

过敏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一个辅助因素。特别在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中,有过敏病史的人较多。有无过敏状态,可以用皮内注射过敏原的方法检测出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多种抗原皮肤试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人。

致敏抗原有尘埃、尘螨、花粉、某些食物、化学气体、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致敏的细菌主要是口腔、咽部常存在的奈瑟球菌和嗜血流感杆菌。在化验检查时,周围血中嗜酸细胞的出现或增加可以反应过敏状态的存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特别是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痰液中,嗜酸性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人。

老年人比年轻人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因为老年人的内分泌腺,特别是性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免疫球蛋白减少,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提供了内在条件。长期慢性疾病患者,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接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的癌症患者,免疫力也会受到抑制,同样容易患支气管炎。

在人体的整个神经系统中,有一类主要分布在内脏、血管和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它和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不同。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或称迷走神经)。在健康人,两者处于平衡状态。在部分支气管炎患者,有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或交感神经功能低下,或两者均有。在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时,气道反应性较正常人增强,微弱的外来刺激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分泌增多,给支气管炎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因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是慢性支气管炎致病的条件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