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技术要点解读

技术要点解读

时间:2022-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行业标准是指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系指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该法规规定了必须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的高危和易感的重点部门。其染菌量直接影响医护人员手的清洁度,最易造成二次污染。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已证实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国外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40%的医院感染,降低30%~40%的耐药菌感染;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加强手卫生可使外科ICU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从27‰降到17‰,婴儿的感染率由2.65%降到1.24%。因此手卫生的开展受到WHO、全球患者安全联盟和我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1.该规范的法律地位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推荐性标准的形式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行业标准是指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行标应用范围广、数量多。标准编号中的“WS”是表示卫生行业。标准编号中的“/T”是推荐的意思。系指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如是“Z”说明该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2.水龙头的选用直接影响着手卫生的结果。国外以感应式为主,国内的医院选用脚踏式较多,认为便宜、耐用、维修方便。该法规规定了必须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的高危和易感的重点部门。一项水龙头污染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45%的医疗机构采用普通手拧式水龙头洗手,有45%的医院只在特殊环境(如Ⅱ类环境或新建病区)安装脚踏式、感应式或肘碰式水龙头。手拧式水龙头受污染的频率最高,污染的程度也最为严重,洗净的手二次污染率达到98.8%。

3.肥皂是最基础的清洁剂,适合去除脏东西、污染物和溶于水的有机物。主要优点有:有水池就可以使用,大多数医务人员熟悉并掌握了使用技巧,所花费的时间刚好用于思考和休息,使用后医务人员可能明显感到干净。缺点:容易受污染,花费时间,皮肤粗糙干燥。研究表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肥皂污染严重,特别是潮湿的肥皂,细菌数高达1 200cfu/cm2,同时皂化功能也受到影响,用其洗手给手带来了污染。高延秀等报道,专用肥皂洗手时,新的未用过的干肥皂洗手效果最好,用过的潮湿肥皂洗手效果最差。因此保持清洁和干燥是肥皂存放的重要条件。

4.干手物品或者设施是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必备的工具。其染菌量直接影响医护人员手的清洁度,最易造成二次污染。国内仅有少部分医院的医护人员使用一次性擦手巾或纸巾,绝大部分使用公用的大毛巾或一个人使用的小毛巾干手,用白大衣两腋下或内边擦手的也很多。研究表明,擦手毛巾污染严重,平均细菌总数是标准的30.7倍;白大衣擦手污染菌增加37.77倍;用公用毛巾擦手污染菌增加59.57倍;用个人毛巾擦手污染菌增加5.06倍。研究认为吹干机不适用临床,因为使用时噪声大,机器内易污染而且不能使手完全快速干燥。有专家主张推荐使用一次性灭菌纸巾或消毒毛巾,用纸巾轻拍皮肤而不是擦干,可以避免皮肤损伤,提高洗手的依存性。

5.本规范中最重要的条款之一就是强调配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速干手消毒剂有以下优点。

(1)速干手消毒剂使用快速、方便。可以放置到医务人员容易取用的地方,甚至可以放到口袋中,不需水池、皂液、干手纸巾等就可以完成手卫生。

(2)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可以节约工作时间。1997年国外的一个研究报道,两组ICU护理人员第一组用皂液加流动水洗手,第二组用速干洗手液洗手,平均每位护理人员每班工作8小时,在8小时中的洗手机会相同,结果第一组平均花费的洗手时间为56分钟,第二组平均花费的洗手时间为18分钟,因此使用速干洗手液洗手,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速干手消毒剂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主要成分乙醇理想的皮肤消毒剂,杀菌快,易挥发,但没有残留活性(氯己定的残留活性最好,因此在速干洗手液中加入氯己定是目前流行的配方)。

(4)速干手消毒剂可以保持皮肤的完整性。不含清洁剂,避免了清洁剂对皮肤的机械作用,同时加入了大量的护肤成分。

(5)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国外研究证实,在病床边放置速干洗手液与皂液洗手相比,洗手率从42.4%上升60.9%(P<0.001),而且各个群体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高级职称医师从37.2%上升到60.9%,住院医师从46.9%上升到59.1%,同时100%的医务人员认为速干洗手液使用方便。

(6)使用速干洗手液有很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有学者做过分析发现,每洗100次手的成本(包括水、清洁剂、干手纸巾、消耗的时间成本等)需要32.6元,而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包括消毒剂和消耗的时间成本)只要22.9元,每洗100次手就可以节约9.7元。

6.我们可以从调查手卫生合格的原因看洗手时间和六步洗手法的重要性。2009年宋丽红等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上报道,调查手卫生合格率仅为30.2%,不合格的原因分3类:揉搓时间不够、揉搓方法不符合要求和干手方法错误。按各独立因素统计揉搓时间不够占50.8%,揉搓方法不符合要求占46.6%,干手方法错误占51.6%。

7.外科手消毒是外科无菌术的重要环节,是无菌操作技术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判断“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比较困难,手套破损凭肉眼和感觉可能好判断,但在术中戴手套的情况下判断手被污染,有技术难度。因为根据APIC的调查,有很多关于手套质量可变性的报道,乙烯手套有4%~63%、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也就是说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够充分保护工作人员,也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这个学术观点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8.医务人员的指甲是细菌潜在的宿主,国外许多医院有清洁指甲的条例:指甲必须保持清洁、勤剪、不得长于3mm;医务人员上班不得戴人工指甲、树脂指甲或其他指甲装饰品;指甲油可以接受,但必须保证指甲油没有破碎片或脱落。

9.没有污染的清洁用水是手部清洁的首要条件,虽然没有明显的证据显示使用非饮用水会导致更高的污染,但这次规范还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定了流动水应达到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同时,现有的研究表明自来水管道传输仍然是最佳方法,水温不影响洗手的质量。

10.本规范在外科手消毒时同时并列提到了手刷、海绵和双手揉搓均可以使用。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应该考虑到手刷或海绵对手部的机械损伤。因为频繁用手刷或海绵机械擦洗皮肤时,会去除外层表皮,导致皮肤干燥并暴露皮肤深层菌群,同时促进了微生物的大量聚集繁殖,在手部微生物数量脱落同时会传播更多的细菌,这种皮肤损伤在寒冷季节更严重。另外,与揉搓方法相比,机械擦洗引起的疼痛或不适会影响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的依存性,反而降低了消毒效果,增加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性。

11.中和剂是利用与所用消毒剂性质相拮抗的化学物质使消毒剂失去原有性质,从而消除其对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有不同的中和剂。常用的洗脱液配方:氯化钠8.5g,蛋白胨10.0g,吐温80 1.0g,蒸馏水1 000ml。

(曹晋桂 王志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