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克木(现代)

金克木(现代)

时间:2022-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金克木主张不仅要读书,还要读人、读物。金克木将这种读书方法运用得可谓游刃有余。同时,金克木认为知识不光在书本上,更在书本外,一方面他说所读过的书没有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话多,读书也就是听古人、外国人、见不到面或见过面而听不到他讲课的人说话,所以,读书即“读人”。(同上)金克木认为“读物”最难,因为物不会说话,但却很可靠,即便是假古董,也是真东西。

金克木(1912—2000 ),字止默,祖籍安徽寿且,出生于江西,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学者,历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与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燕园四老”,著有《梵语文学史》《印度文化论集》《比较文化论集》等。金克木主张不仅要读书,还要读人、读物。他读书的准则是“少、懒、忘”三字诀,就是说平时看过的书很多,但读过的书很少;“硬读”读不进去时,就做个“懒人”,去睡觉、闲聊或游玩;读书告一段落时,就先放下不管,暂时忘掉,过些时候再拿来读,反而能读出一些起先没有读出的东西。读书既“少、懒、忘”,那如何把书读活呢?金克木有一个“得间读书法”,就是要读出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于无字处看出字来,他说:“古书和今书,空白处总可以找出问题来的。不一定是书内,也许是在书之外,总之,读者要发现问题,要问个为什么,而不是专挑错。”(黄德海《金克木的读书方法》)金克木将这种读书方法运用得可谓游刃有余。同时,金克木认为知识不光在书本上,更在书本外,一方面他说所读过的书没有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话多,读书也就是听古人、外国人、见不到面或见过面而听不到他讲课的人说话,所以,读书即“读人”。他说:“物是书,符号也是书,人也是书,有字的无字的都是书。”(同上)金克木认为“读物”最难,因为物不会说话,但却很可靠,即便是假古董,也是真东西。既读书、读人,也要读物,这是读书方法上的一种“通”,这种“通”破掉了传统的只读有字书的壁垒,有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精神和气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