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毛泽东(现代)

毛泽东(现代)

时间:2022-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读书注意勤于动手,其所读的书上面常布满了圈画标记,同时还注重记录心得和写评论。毛泽东每读一书,总要在书中重点或精华部分加以圈点标记。毛泽东有写读书日记的习惯,后因革命环境因素一度停写,但后来恢复。毛泽东主张读书学习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有字之书要读,无字之书更要读,切忌闭门求学,死读书。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曾利用假期考察湖南农村,就是他践行开门求学的写照。

毛泽东一生与书相伴,博览群书,其很多政治、革命理论的总结与创建,无不源自于他好读勤读的作风,他自言一生最大爱好就是读书,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不但热爱读书,而且在长期的读书生涯中总结了很好的读书方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简要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贵有恒。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期,曾写过一副对联自勉:“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意思是说只要持之以恒,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必起早贪黑也能学有所成。毛泽东之所以学识广博,能在革命实践中总结出伟大的理论思想,就是他持之以恒读书学习的结果。

二、三复四温。毛泽东提倡三复四温的读书方式,就是读书要反复读,每读一遍书,都是一次加深理解的过程。他读书有作标记的习惯,在中南海故居保留下来的书籍中,很多书中的页面上都留有红、蓝、黑不同颜色的圈画批注,这都是毛泽东多次翻览阅读留下的痕迹。一些政治学著作,比如《联共(布)历史简明教程》等,他更是反复研读。同时,他还注意书籍的不同版本,比如《红楼梦》一书,就读过至少十种不同版本。

三、广收博览。凡学有所成或有大成就者,多读书宏富,知识面广博,毛泽东也很注重“博”的重要性,他在给秘书林克的信中说:“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收博览,于你我都有益。”这是他长期读书的经验之谈。毛泽东一生读过的书籍纵兼古今,横跨中外,涉及政治、哲学、宗教、经济、军事、文学、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积累了广博的知识。

四、勤动笔墨。毛泽东读书注意勤于动手,其所读的书上面常布满了圈画标记,同时还注重记录心得和写评论。1.内容摘录。毛泽东早年读书时,在课堂上写“讲堂录”,在课后写“读书录”,摘录时或选抄全篇文章,或摘抄书文中精要。延安时期,在读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时,曾摘录书中论点约三千字;2.标记。毛泽东每读一书,总要在书中重点或精华部分加以圈点标记。延安时期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文集》等书时,许多段落、章节都作了圈点、勾画。一部八百五十册的《二十四史》,每一册都有他勾画的标记;3.批注。毛泽东读书善于思考,常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时他都会在书中页边或行间加写批注,或赞同、或反对,都是他自己对书中论据或观点的发挥,这也是他思想理论的来源之一。

四、读书日记。毛泽东有写读书日记的习惯,后因革命环境因素一度停写,但后来恢复。其读书日记不仅记录读书情况,关键是记录心得体会,记录自己的观点。

五、学思结合。毛泽东很赞同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在实际读书生活中,他也很善于独立思考。尤其在读历史书籍时,他会把所读之书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以准确把握书籍形成的时代特点、社会条件以及作者的写作动机、指导思想和目的,力争将书读得通透。他以自己的价值取向为出发点,从中鉴取兴亡之道,通过品评历代政事,臧否人物,吸取经验教训,悟出自己所需的为政方略,并在同古人的对话中激发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

六、善于“挤”和“钻”。“挤”和“钻”是一种精读的方法,“挤”和“钻”的目的就是要吃透书的内容,深入把握其思想精髓,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时曾说:学习可以想法子解决。一个法子叫做“挤”,用“挤”来对付忙。好比木匠师傅钉一个钉子到木头上,这就是向木头“挤”,木头让了步。另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

七、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毛泽东主张读书学习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有字之书要读,无字之书更要读,切忌闭门求学,死读书。他曾在《讲堂录》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曾利用假期考察湖南农村,就是他践行开门求学的写照。死读书不好,读死书更是要不得,所以要学以致用,学识再渊博而不能应用于实践,也是无用。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在学中用,更要在用中学,这才是对理论知识最好的把握,所以他认为对理论的应用或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提倡在实践中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