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邯郸冬至夜思家写的是什么节日

邯郸冬至夜思家写的是什么节日

时间:2022-03-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与我国特有的农历时令联系在一起的,邯郸也不例外。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邯郸民间最喜庆、最浓烈的一个节日。关于春节的来历,在民间有多种说法。在邯郸地区,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六结束,历时二十多天。(二)春节的传说春节是邯郸人民长期持守的一个传统性节日。这种现象在邯郸地区比较普遍。相传,这一习俗开始于秦朝初年。
传统节日_邯郸民俗风情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与我国特有的农历时令联系在一起的,邯郸也不例外。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远在人类社会的早年,邯郸就已经开始了原始农业种植的历史,著名的磁山文化遗址可谓见证。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先民开始根据季节的规律和农事与天象方面的经验,总结出了一系列节令。先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及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为八大节令,在此基础上发展成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对此,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一书中有比较完备的记述。

所以我们说,现在流行的传统节日,一般都与时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纷纷扬扬几千年,一路走来,给人民的生活平添了许多的乐趣,成为一种惯例。

一、春节

春节,就概念而言,是农历正月初一,俗称阴历年,也叫年。所以,过春节也叫过年。这种称呼方法不仅邯郸有,举凡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以及旅居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也基本上都使用这个称呼。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邯郸民间最喜庆、最浓烈的一个节日。

(一)春节的由来

按照我国农历的习惯,正月初一是“年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所以从古至今有多种称呼方法,如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以及端日等。关于春节的来历,在民间有多种说法。

其一是说,“年”的最初概念是与作物生长的周期性和人类生产劳动的周期性相关联的。庄稼有了好的收成,是免不了要庆祝一番的,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节日。据文献记载,早在尧舜时代,就有欢度丰收的习俗。

其二是说,“年”的最初概念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其三是说,“年”的概念来源于一种民间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叫“年”,体大如牛,独角长尾,长着血盆大口,行走如飞,经常出来祸害人类及牲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世间万物的和谐生长,天神对“年”进行了制裁,把它锁进深山,一年只允许出山一次。据说有一年的农历三十,“年”又出来为害,它到了一个地方,结果被门口高挂的大红灯笼吓跑了;又到了一个地方,结果又被门口张贴的大红对联下跑了。人们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每年都在年三十这一天披红挂绿,挂灯笼,点炮仗,穿新衣,点旺火,“年”再也不敢来了,人们都度过了过 “年”的这一难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过年的习俗,进而访亲问友,邻里道贺,互祝新年,衍生出许多新的文化来。

见诸于文字记载的多认为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应该来自农业,人们把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中称:“‘年’,谷熟也”。《说文解字》也记载“年”是指“熟谷”,在甲骨文与金文中也是农作物成熟的形象。由此可见,春节和年的形成于原始农业有着直接的关系。除此之外,夏历的出现和形成也对年和春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一般的认为,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其中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民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和社会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旧)历年。

在邯郸地区,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六结束,历时二十多天。其中以除夕夜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正月十六为尾声。春节期间,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可谓万家灯火,普天同庆,人们除旧立新,祭祀祖先,迎祥接福,祈求丰年,是时,天降祥瑞,地生平安,五福临门,春光满园,生生一个天上人间,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里,享受着生活的美满。无论是哪一个民族,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间,和谐、幸福、吉祥都洋溢在人们的脸上,祈祷着永远的年年岁岁,永远的平平安安!

(二)春节的传说

春节是邯郸人民长期持守的一个传统性节日。在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这个节日世代传承,兼收并蓄,吐故纳新,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征的风俗习惯,也出现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1.守岁的传说

在邯郸地区的许多县市都有守岁的习惯,也叫除夕守岁。所谓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年三十)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来临,也有的地方称谓“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由来,依然和我们前面讲到的“年”这个怪兽有关。

据传说,“年”被锁进深山后,每年出来一次,而且都是在晚上,破晓后就走了。因此,人们都把这一夜视作关口来熬,并且想出了一系列的对付办法:每到这一天的晚上,除了挂灯笼、贴对联之外,还要祭祀祖先,祈祷平安。是时,牛羊入圈,户门紧闭,做好安全防范。同时,家家户户都准备好了丰盛的年夜饭,一家老少围坐在一起用餐。一面喝酒吃饭,一面预防灾害,直到东方之际白。时间长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这种现象在邯郸地区比较普遍。

有人认为,守岁这种现象兴起于南北朝,并有不少的诗文为证。有道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可以想象,是时,每家每户蜡烛飘红,油灯闪亮,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吉祥的呢!还有什么难关不能度过呢!

2.仍愁帽的传说

在邯郸市流传有仍愁帽的故事。仍愁帽,就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把帽子扔掉,一般选择在夜深人静之时进行。除夕之夜,各家各户的大人、孩子在睡觉前都把头上带过的旧帽子、旧头巾悄悄的扔到大街上,而后有人把它打扫一个角落里,到正月十五晚上烤火时再烧掉。人们认为这样做,可以扔掉一年的旧愁,迎来新一年的惊喜。这是一种很奇异的文化风俗,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含义。

相传,这一习俗开始于秦朝初年。之前,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财富等,秦赵两国之间曾发生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尤其是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不仅使赵国的军队损失殆尽,其城池最终也没有维持多长时间,不久便灭亡了。秦军攻入邯郸后,不分男女老少,大肆烧杀抢掠,屠戮人口,因此,不少士人、商人等扔到帽子,当做一般老百姓四散逃命去了,捡得了一条性命。

秦朝统一中国后,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同时,为了显示大国礼仪,规定了统一的士服饰帽,还有商服商帽等。对此,原来赵国的人臣们自然不能接受。于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都把秦朝规定的帽子扔到大街上去,以泄心中的愤懑,结果有一些人惨遭杀害。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这些原来赵国的人臣们后来改变了斗争的策略,于是就选择在每年的除夕之夜,以弃旧迎新名义,把帽子扔到大街上,说是驱赶一年的晦气,仍愁帽,迎新喜。对此,官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细想起来这种习俗已经有2000多年了。不过,现在知道这种习俗的人已经不多了。同时,也很少看到有哪些人在大街上扔愁帽。不管是出于城市文明的需要还是冬天天冷的缘故,这种现象越来越少了。

3.万年历的传说 

在邯郸的许多县市,还流传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到春节,很多家庭就购买万年历,那么,什么是万年历呢,由此又流传着什么传说呢?

万年历,顾名思义,就是记录一定时间范围内(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体阳历与阴历的日期的年历,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询使用。万年只是一种象征,表示时间跨度大。

要想追寻春节和万年历的由来,故事得从远古时代的西周说起。

相传,在山青水秀的定阳山下,有个不太大的村庄。村头山坡上有间小石屋,住着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他家境贫寒,以打柴挖药为生。那时节令很乱,弄得庄稼人无法种田。万年是个有心计的青年,想把节令定准,可是,不知从哪里下手。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砍罢了就坐在树下休息。他眼望着树影出神,心中想的,仍是如何将节令定准的事。不知不觉过了大半个时辰,他才发现地上的树影已悄悄地移动了方位。万年灵机一动,心想,何不利用日影的长短来计算时间呢?回到家后,万年设计了一个“日晷仪”,制了一个日晷(读guǐ,日影,日晷,按照日影测定时间的仪器,也叫“日规”。“晷”比喻时光;如:余晷。),测日影计算一天的长短。可是,一遇上阴雨天,日晷仪又失去效用了。有一天,万年在泉边喝水,看见崖上的水很有节奏地往下滴,规律的滴水声又启发了他的灵感。回家后,万年就动手做了一个五层的漏壶,利用漏水的方法来计时。这么一来,不管天气阴晴,都可以正确地掌握时间了。有了计时的工具,万年更加用心地观察天时节令的变化。经过长期的归纳,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只要搞清楚日月运行的规律,就不用担心节令不准了。

那时的天子叫祖乙,也常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而感到苦恼。万年就带着自制的日晷仪及水漏壶去觐见天子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觉得万年说得很有道理,就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盖起日晷台、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黎民百姓造福。

过了一段日子,祖乙派人去了解万年制历的情况。万年拿出自己推算出的初步成果,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荣枯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祖乙亲自到日月阁来探望万年。万年就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给祖乙:“现在申星追上了百星蚕百星,星象复原,子时夜交,旧岁已完,时又始春,希望天子定个节名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时节如流,岁月不居。又经过了许多个个寒暑,万年精心制定的太阳历终于完成了。当他把太阳历呈献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国君深受感动,就把太阳历定名为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的时候挂上日历,就是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也有人说,人们在过年时悬挂上寿星图,也是为了纪念万年。

这说明,举凡为大家做了好事的人,大家都不会忘记他。这些传说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情感,表达了众生的淳朴感情,并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贴春联(门神)

在邯郸流传的过年的各种传说中,社会影响最大的、最广泛的应该是有关春联的传说了。每当新年临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贴春联,热闹、喜庆、祥和荡漾在村镇城乡。关于春联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说是在风景秀丽的度朔山上有一片桃林,在一棵很大的桃树下有两间青石屋,石屋里住着兄弟俩,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郁垒。兄弟俩力大无比,雄狮见他们低头,恶豹见他们瘫软,猛虎为他们守林。兄弟俩就出生在这片桃林里,父亲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兄弟俩相依为命,靠吃野桃长大,因此对这片桃林特别有感情。天旱了,他们挑泉水浇灌;生虫了,他们就很用心地用扑捉。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片桃林结的桃子又大又甜,尤其石屋旁的那棵大桃树,果子格外大格外甜。人们都说这大桃树上结的桃子是仙桃,吃了这桃子能延年益寿成仙成神。

在度朔山的东北位置,有个野牛岭,岭上有个野王子,他有些笨力气。他仗着人多力大,占山为王。野王子吃人心喝人血,无恶不作,害苦了当地百姓。野王子听人们说度朔山上有仙桃,吃了就可以成仙,他便立即派人去摘桃。来人到了桃林边,令兄弟俩献仙桃,兄弟俩冷笑道:“这桃只送穷人不贡王。”便把来人赶下山去。野王子听了手下人禀告,气得哇哇大叫,亲自带人冲上度朔山。兄弟俩带上守林虎迎战野王子。一场恶战之后,野王子大败逃回野牛岭。此后,野王子想仙桃想得发了疯,他的脑门子上想得平添几道沟,终于想出了一个坏主意。

一个风大天黑的晚上,兄弟俩在石屋里睡得正香,猛然听到外面有响动,忙起身冲出石屋。只见眼前几十个鬼怪嗷叫着向兄弟俩扑来。兄弟俩毫无惧色,但见神荼手提桃棒迎上去,郁垒手抓苇绳跟在后边。哥哥前边抓,弟弟后边捆,转眼工夫,几十个鬼怪全被抓住喂了守林老虎。原来这些鬼怪都是野王子和手下人假扮的,本想把兄弟俩吓跑,哪知道毒计不成反而丧了性命。此事传开后,人们纷纷上山来感谢神荼兄弟俩为百姓除了害。后来兄弟俩去世后,人们传说他俩成了仙上了天庭,老天爷命他俩专门惩治恶鬼。因为桃林是神荼兄弟种的能驱鬼辟邪,所以,从这以后,每逢春节,人们便用桃木雕刻出“神荼”、“郁垒”这两个神像,用来镇妖避邪。可能是雕刻太费事,也可能是雕刻需要技艺,以后这种雕刻形式又被“桃板”所代替,也就是直接在桃板上画像,在以后进一步简化,只是在桃板上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直接悬挂在门子的两边,人们习惯上称之为 “桃符”,有道是“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这大概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春联了。

也有一种传说,与此略有不同。说是《山海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这两个神的名字有特别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垒要念“郁律”。两员神将专门监察鬼怪的行为。发现哪个鬼怪为非作歹,便用草绳捆起来送去喂老虎。此后,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与桃木之间的种种传说。于是,那时候,人们每逢过年,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叫做桃符,以示驱灾压邪。 除此以外,在邯郸还流传有这样的一则故事。说是唐朝以后,每逢春节,人们除了在门上张贴以往的神荼、郁垒两位神仙以外,人们还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大将当做门神。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兄弟,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退位当太上皇,自己登上皇位。此后因魏徵梦斩泾河老龙,每夜好像听见寝宫外有鬼往屋里扔砖瓦,奇呼怪叫。唐太宗无奈,把这件事告诉了群臣。唐开国功臣大将秦叔宝自告奋勇愿意到宫门口守夜驱鬼,另一位开国功巨大将尉迟恭也愿意陪伴守夜。当晚两人全身披戴盔甲,手执武器,在寝宫门口守了一夜。唐太宗果然睡了个好觉,接连几天,唐太宗身体逐渐康复,不忍心再让两位大将持续守夜,于是便命人将两位大将的威武形象画下来,把画像贴在门上。此事传播开来,尉迟恭和秦叔宝渐渐被奉为门神。 直到五代的时候,有个叫孟昶的人,在“桃符”上题了两句诗:“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挂在了门两边。这是人们习惯上所说的我国第一幅对联。明太祖朱元璋建都之后,曾下令:除夕之日,各个公卿士庶家门上都要加贴春联一副。这时的春联已经写在了红纸上。起初春联只限于官府门第,后来一般平民百姓家也都张贴。以后,过年贴春联便成了我国人民的一种风俗习惯,一直传到今天。

(三)春节的习俗

在邯郸,有关春节的习俗不甚相同,既有“十里地,改规矩”之说,也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语。更何况邯郸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距离遥远,而且四周与三省为邻,其民俗面貌自然不可能划一。但总体来说,也有一些相同的习惯。

1.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这种习俗大约开始于尧舜时代。其实,笔者认为,这种年代的真实性已经不可考证,而且也没有科学性。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一般地说,进入腊月后,北风凛冽,天冻地寒,万物已经不再生长。此时正值农闲时节,人们已经有了较为空余的时间。为了下一年的丰收,也为了有一个祥和的新年,人们开始打扫庭院,喜迎新年。是时,千家万户、村镇城乡一片喜迎新年的景象。盥洗炊具,打扫门窗,把春光迎进庭院;同时,掸佛阴霾晦气,疏浚明渠暗沟,开通四面八方,以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种习俗,在邯郸存在了已有三、四百年时间,并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习俗。只是各县开始的时间不一,清扫的内容也多说多样,但本质如一。

2.贴春联

春联在邯郸叫门对,对子,也叫对联、楹联、春联。在许多地方,已经没有了春帖、桃符等的口语习惯,而且也没有了 “桃符”、“桃板”的习俗。代之而起的是工整、对仗、简洁、精巧的对联或楹联等文化现象。

是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村村巷巷、校校矿旷、局局厂厂、府府院院、街街道道都要精选一副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祥和欢乐的气象。就是连一年忙绿到头的邯郸市委、邯郸市政府大门也都贴上了喜庆的对子,和老百姓一起共度这万家灯火、普天同庆的时光。市委书记亲切地看望离退休的老同志和普通的市民百姓;市长也可亲地走村串户,与普通老百姓共叙家常。老人祝福孩子,孩子祝福尊长,偌大的一个邯郸市,沉浸在了幸福之乡。

在邯郸,春联的种类比较多,形式也多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人们撰写的楹联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到过邯郸的人都知道,邯郸的楹联兼具诗、词、曲、赋等文体的特点,把汉字的声、形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邯郸人看来,名山大川、亭阁楼台、园林景观、祠墓庙宇皆可入联,都可以把人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和万千情趣表现出来。这种文化经过长期地演变和发展,已经深入到邯郸人民的生活中,并为各个领域的人民所喜爱。

3.剪窗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邯郸的县市区一直流传有春节剪窗花的习惯。每当春节来临,人们便用一些彩色的纸张剪出各色各样的图案,纸张一般以红色、绿色为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般可分为汉字剪纸,如招财进宝、双喜字等;也有一些动物剪纸,如传说中的龙以及一些瑞兽等;还有一些植物剪纸,像松、竹、梅花等;还有一些人物剪纸,如神话传说中的一些人物以及一些历史人物等等,不一而是。

在邯郸,剪窗花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形式,千百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青睐和喜爱。因为它基本上大多贴在窗户上,所以人们一般称为“窗花”。随着一张张窗花的贴出,幸福荡漾在人们的心中,欢乐洋溢在人们的脸上,不仅烘托出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同时也把人们对未来的憧憬表现的淋漓尽致。

4.粘福字

邯郸人对幸福的理解有着自己的认识和习惯。春节来临之时,人们在贴对联的同时,不少人还要在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的贴法有两种:一是正贴,二是倒贴。正贴就是保持汉字的原来形式,工工整整地贴在墙壁上;倒贴就是把福字上下颠倒过来,借以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福字在邯郸通常被认为幸福、福气、福运等,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风俗习惯,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

5.买年画

买年画是很多邯郸人在过年时采用的一种庆祝形式。是时,人们把买来的各种年画悬挂于屋内,给家里平添了许多喜庆的气氛。例如《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把整个屋宇变得五彩缤纷,瑞气盈门。在邯郸,这种年画最初以木板年画为主,以后逐步演变为多种形式。同时,在内容上也有一个变迁的过程,最初也是以门神、财神等为主,以后才逐步发展成现在盛行的模式。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反映了劳动人民朴素的生活习惯和淳朴的思想感情。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邯郸市里的许多人家在过春节时已经没有了买年画的习惯,乡村的这种买年画过年的形式也在逐步减少。

6.燃爆竹

俗话说“开门爆竹”,这在邯郸已经是一种持守多年的习惯。饭店开张、商店开业、工厂开工等以及各种喜庆婚丧等事项都离不开爆竹。从某种意义上说,爆竹已经成为了邯郸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逢年过节就更不用说了。

春节来临之际,从旧历腊月二十三日开始,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便在邯郸的大街小巷、村镇城乡响起,一直延续到旧历正月十六日。尤其是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此起彼伏的爆竹声更把这种喜庆气氛推向了高潮,无论是中午还是凌晨,一阵阵的爆竹声腾空而起,扶摇直上,把欢乐洒满了人间。特别是在晚上,绚丽的灯火加以节日的礼花,把整个邯郸市的夜空照耀得如同白昼,漳河两岸、滏阳桥头,七彩的烟火映衬着美丽的夜空,举市上下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是时,老人们欢呼,孩子们嬉戏,小伙儿弹琴,姑娘们歌唱,真真是一片幸福和谐的景象。

爆竹在邯郸有多种名称,一般称为“炮”或“鞭炮”,也有的称为“爆竹”或“爆仗”,还有的称为“炮竹”或“炮仗”。据一些文献记载,燃放爆竹在邯郸大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7.守岁

除夕守岁是邯郸人在过年时持守的一个习惯。所谓守岁,就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做上一桌丰盛的年夜饭,等待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常认为是午夜零点。也有的认为是整个晚上都不睡觉,要等到东方之既白。是时,家家户户都要都要燃起红红的蜡烛,借以驱赶走一切瘟疫病魔和灾难,迎接新的一年的来临。

不过,当历史发展到今天的时候,人们的这种习惯在一点一点地发生着变化。当电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时,用蜡烛守岁的习惯也在慢慢地减少。尤其是在邯郸市内,已经很少看到人们在使用蜡烛过年。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节目的举办,一般人的家庭都是以品酒或者看电视迎接新年钟声的敲响,这种新的守岁形式在邯郸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8.拜年

在邯郸,正月初一或正月初一以后给家里老人和乡邻以及各类人士祝福新年叫拜年,这种拜年活动持续时间很长,在邯郸流传有“不出正月都是年”的谚语。不过,这种拜年活动一般多集中在初一到初五期间进行,并有特定的内容。同时,这种内容还由于所处县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不过,一般地说,正月初一上午通常被认为是拜年的黄金时间。是时,人们都要早早地起床,穿新衣,戴新帽,表情幸福而又不失沉稳地去给长辈或邻里街坊或其他人拜年,气氛欢快,但又严肃认真,带有浓厚的乡俗气息。这种拜年从内容上讲,不外乎祝福健康、幸福吉祥、人寿年丰、五谷丰登等祝福口语;从形式上讲,有的以鞠躬为表现形式,有的以叩首为表达感情方法。甚至于一些县域还以磕头为原始拜年形式。这种拜年形式可以由一个人或者多个人同时进行,所不同的是,一个人的活动称为拜年,多个人的活动也叫拜年,但称为团拜,并且多在团体间和社会上进行。

在邯郸市的一些县域乡村,过年时还往往把自己可追溯的祖先名字撰写于族谱之上,悬挂于中堂,以示自己不忘祖先恩德,并让前来拜年的人参拜。有些主人还备有薄酒、香烟、水果、香糖,外加几碟小菜,以便和前来拜年的人共享。届时,蜡烛荡红,贡品飘香,整个屋宇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

不过,在邯郸市里,一般人家的活动并没有这么复杂,往往只是简单地准备一些水果、瓜子之类的东西,以招待前来拜年的客人。

正月初二、正月初三和正月初四这种拜年活动还在继续,多是女儿回娘家、女婿参拜老丈人、老丈母娘或者走亲戚拜年的时间。是时,全家老少一起出动,携带礼品,欢欢喜喜地到老丈人的家里拜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时候的老丈人自然是欣喜无限,好酒好菜招待一番,别有一番情趣在里边。走亲戚拜年也同样,大家笑脸相迎,举杯换盏,直到酒足饭饱之后,方才作罢。

不同的是,一些县域在大年二十九或三十上坟,祭奠祖先;有的是正月初一凌晨上坟,祭奠祖先;有的则是正月初三上坟,祭奠祖先。有的是初二看老丈人和走亲戚,有的是初四看老丈人和走亲戚。不管怎么样吧,表现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两不相忘,长相思念。

正月初五,邯郸人一般称为“破五”,是时,人们开始把家庭里过春节遗留下来的一些垃圾清理出来,扔进垃圾箱。之所以在这时候清理垃圾,是因为在邯郸人的一些习俗里,只有这时候情理才最吉祥,否则会破财。由于大家还都认为初五是各路财神的生日,所以大家都在这一天开始工作。尤其是商家,往往在这一天祭祀利市仙官,在商幌上挂满红布,以求开市大吉。所以说从初五开始,在邯郸基本上是该做工的做工,该务农的务农,该经商的经商,大家各司其职,开始又一年的新生活。如是循环往复,过了一年又一年,过了一代又一代,直到今天。

到这时侯,拜年活动基本上也就算结束了。

9.食俗

邯郸地处黄河以北,气候适宜,四季分明。特别是在春节时节,各种农活已经了结,粮食已经堆满粮仓,人们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所以,能够静下心来过一个欢乐的新年。于是,就产生了邯郸的一些饮食风俗习惯。

在邯郸古代农业社会里,大约从腊月初八以后,一些主妇们就已经开始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尤其是一些腌制品,必须提前准备,过年时会用。例如一些肉类、腊八蒜等。进入腊月二十三以后,人们基本上也就算开始过年了。这时,大量的美味食品开始开始摆上餐桌。在这些美味食品中,像我国的其他区域一样,邯郸有蒸年糕的习俗。

年糕,也意味着“年高”,在邯郸是一道美味的佳肴。由于所处县域不同,制作年糕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形状、大小、色泽、原料也不尽一致。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种变幻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户户过年的必备品。其中的一些方块形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有着来年发财的涵义。

大年三十,有些县域多在这一天的中午包饺子,放鞭炮,晚上全家老少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有的县域则在这一天的中午吃熬菜,不放鞭炮,晚上吃团圆饭的时候再放鞭炮,诸如此类,不一而是。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吃饺子,加以调味作料,清香四溢。由此不难看出,饺子是邯郸人春节之日必备的食品,这和我国的大多区域的风俗习惯是相同的。

至于菜肴,人们基本上以当地食品为主。大名县的二毛烧鸡、五百居香肠和郭八火烧在东部县域占有一定地位,在邯郸乃至河北也有很大影响。过年时节,自然少补了这些特产。而在磁县、峰峰等地,熏肉则是一道好菜,杯盘中飘逸出来的肉香,浓烈而又绵长。永年的驴系列饮食特产在邯郸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驴板肠,浓香可口,油而不腻,端的是一道好菜。此外,在邯郸的其他一些县域,也有许多美味可口的饮食特产,例如临漳的熏兔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在邯郸有一句谚语,叫做“无酒不成席”。这就是说,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没有酒是不行的。据有关史料记载,酒在邯郸有着很早的酿造历史。8000——10000年前的磁山人就已经开始了从粮食中提取原料,制成白酒,开创了我国酒文化的先河。时至今天,邯郸的酒文化依然浓郁强烈,柔中带刚,大有先祖之风。仅从制造业来说,就有丛台系列酒、将军岭系列酒、大名府系列酒、滴流系列酒、永不分离系列酒、三世二品系列酒、广府春系列酒、太极系列酒、鸡泽系列酒、馆陶系列酒、曲周系列酒、赵王系列酒等几十个系列,每个县几乎都有酒的酿造企业,涵盖白酒、色酒、啤酒等品种,多次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得大奖。很自然,春节来临之际,这些家乡美酒就成了餐桌上的必需品,供人们享用。

当然,除了饮用邯郸当地生产的各种酒以外,邯郸人也饮用外来酒,只是邯郸系列酒饮用的机会多罢了。

10.社火

在邯郸,春节既是万家灯火、普天同庆的日子,也是一个娱乐活动最多的日子。忙了一年了,终于有了这么几天闲暇的时间,人们都想通过各种欢乐表现形式,都把自己埋藏了一年的感情充分地发泄出来,于是在正月初五以后,各种喜庆活动层出不穷,精彩迭现,为节日增添了许多欢快的色彩。

(1)踩高跷

踩高跷,是我国传统民间活动和舞蹈形式之一。探究其来源,可以看出,高跷本属于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邯郸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或街市上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在邯郸,高跷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如《管甫送》《闹天宫》《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等。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脚高达4尺,小沙弥2.5尺,鱼兵虾将因要翻滚起扑打,所以木脚只高1.5尺。

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一拨儿高跷人数不定,一般十几人。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一般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整个队伍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沿途的大小商号则在门前设八仙桌,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高跷队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谢。

高跷队的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此外,也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 、“小旋风” 、“ 花膀子”、“鹞子翻身”、“ 大劈叉”等难险动作;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令人眼花缭乱,情绪激昂。

现在邯郸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也有其他质地的,如钢跷。

(2)舞龙灯

舞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各民族都有舞龙灯的习俗,地处中原腹地的邯郸自然也不例外。

龙作为一种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崇拜的民族图腾,是艺术创造的产物,它集狮头、蛇身、鱼尾、 凤爪于一身,汇勇猛、灵活、友善、高贵于一体,综合了劳动人民的理想、愿望、智慧和力量,象征吉祥与幸福。

舞龙灯,也称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还有史料记载,早在汉代时期,舞龙灯活动已很普遍。民间的艺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传至唐宋,舞龙在民间已很兴盛,舞龙灯的形式和表演技巧已很完善。据宋代吴自牧所著《梦梁录》中记载:“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此文载充分说明,到宋时舞龙灯已在大江南北地区成为习俗。 关于舞龙灯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年,晋阳大地旱情严重,玉帝让金角龙王给晋阳地区播雨,而金角龙王将雨播到南方,淹死了很多百姓。玉帝知讯后,将金角龙王问罪贬斥,老龙王为赎罪,每年新春之际,下凡拜访百姓,许诺来年定降喜雨,让晋阳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子。第二年,北方地区果然获得了大丰收。因此,每到春节来临,人们便以舞龙灯相邀神龙,期盼更好的收成。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综观各地、各族人民的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常见的有火龙、草龙、毛龙(贵州石阡)、人龙、布龙、纸龙、花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龙灯的节数一般为7节,9节和13节。从久远的年代起,舞龙活动经久不衰,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舞龙不再是某一民族独有的“自喻”项目,而是属于各个民族的了。因此,邯郸人在新年时节于街头或广场上舞龙灯,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一般地说,“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龙尾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竹、木、纸、布等,龙头的制作,有的用纸制龙头,有的用竹编织龙头。纸制龙头是先制一龙头模具,将麻纸一面刷上浆糊,裱糊在模具上,这样裱纸十多层,待干后,割开纸层取掉模具,然后再贴合。最后用颜色彩绘,用麻儿和铁丝制作龙须,眼睛有的制作火眼,有的只装龙眼。龙头还有的用竹子和铁丝编织的,外皮用沙布包出来,装上眼睛和龙须。龙尾也是用同样的办法制作。龙身是用竹皮或其他物品和铁丝制作,将竹皮或其他物品制成圆圈,每个圆圈绑一根4尺多长的舞棒,然后用布全面包起来,上面彩绘上龙麟。龙的颜色大体有青龙、黄龙、金龙、乌龙等色,身长也不等,平年12节,闰年13节,这一民间传下来的规矩,人们一直遵循着。龙身的每节距约5尺左右,每节龙身上装置灯的叫龙灯(即舞龙灯),没有装置灯的龙叫舞龙。龙的装饰特别讲究,有较高的工艺艺术要求。目前,龙灯的道具不用自己做了,龙头,龙身、龙尾商店里都可买到,它的制作工艺比自己做的要精致美观。 舞龙人的身着打扮,一般都是头扎彩布,身着绸缎彩衣服饰,有红色、黑色、蓝色等,脚穿薄底武生快靴。

“舞龙灯”的方法有多种,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一般常用的动作有:“蛟龙漫游”、“蛇蜕皮”、“龙头钻节”、“金龙追宝珠”、“龙腾跳跃”,还有“龙头龙尾齐钻节”等。舞龙者的步伐一般是用碎步而跑,时而缓慢,时而迅疾。是时,舞龙者在锣鼓乐曲的伴奏声中,舞动着上下翻飞的巨龙追捕着红色的宝珠上下狂舞,一会儿龙头高耸云端,一会儿龙头又破浪海底,好像龙驾祥云,又像翻江倒海,气势蔚为壮观。这种高低错落、蜿蜒盘旋的精湛表演,常常使观赏者陶醉于无边的遐想中,叹为观止。

今天,在我们祖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龙”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的创造和流传是全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一部分,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所喜爱。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台湾、香港、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

(3)耍狮子

耍狮子在邯郸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邯郸民间社火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表演艺术形式。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重大喜庆活动,耍狮子都是人们离不开的感情表达方式。 至于耍狮子开始于何时,已经很难考究。有的说源于汉代,有的说始于南北朝。不过,就地域而论,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耍狮子各自有着自已的特点,并不完全相同。在邯郸,一般的耍狮子是有狮子有大小两种,大狮子扮演须二人,小狮子由一人扮演。狮子头由竹藤或其他材料作胎架,外罩彩色珠线,全身也由珍珠线织成。乍一看,与真狮子一般无二,并有雌、雄之分,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是时,绣球在狮子面前山下翻飞,伴着急促的锣鼓,做出多种高难度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主要节目有“大痒痒”、“小痒痒”、“一柱香”、“马驮象”等。其中马驮象是两三个大小狮子站在一个大狮子的肩背上且扭且行,这一动作需要很大的力道,所以总是获得人们的欢迎。但人们更多的见到的是抖毛、打滚、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4)扭秧歌 

秧歌是邯郸一带比较流行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一般地说,这种艺术表演形式源于劳动人民的插秧耕地等劳动生活,但又与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所唱的颂歌有关,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秧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全国各地都有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在陕西、河南、山东等地,秧歌又叫“阳歌”。有人认为,因秧歌起于凤阳,故又名“阳歌”。又有人认为“阳歌”起源于上古人类的太阳崇拜,是秧歌的本名。而在一些少数民族和我国的南方地区,秧歌又有姎哥、央哥、扬高、羊高这些名称,甚至还有英歌、莺歌、因歌等诸多同音名称。 秧歌舞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每逢重大节日或庆祝活动,例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秧歌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另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煞是喜人。

邯郸的秧歌一般呈舞队的形式,且行且歌且舞。多数舞队要挨门演出,保留着从沿门逐疫向沿门卖艺、乞讨发展的痕迹。舞队中角色的名称和人数多少不尽相同,但多有官员、武生、老人、和尚、妇女等(大体相当于戏曲中的生旦净丑),演出内容也有青年男女互相调笑的场景。男青年称“沙公子”或“傻公子”,也有童子化妆、女扮男装的情况。舞队中有领队、殿后之分,领队者往往反穿皮褂,手持伞灯,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扮,有时称他为“卖膏药者”;官员(参军)多为少数民族装束;有的舞者手持两根短木棒。演出时锣鼓齐鸣,而以鼓较为重要。 这种秧歌在色彩的运用上,往往以大红、大绿、大黑、大黄等服饰为主,对比强烈,五彩缤纷,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时,飘舞的红绸映衬着灿烂的笑脸,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从秧歌发展、演变成的戏曲剧种,在全国剧种中所占的比例之高,是相当惊人的。可以说,秧歌为百戏之源。 按《柳边纪略》的记载,秧歌的演出时间是在元宵节夜晚,有一装扮“持伞灯卖膏药者”为前导,后面跟着三四名“童子”装扮的妇女,又有三四名假扮的“参军”,他们手中,都持“尺许长”的“两圆木”。秧歌表演中有少数民族的成份,最迟在元代已经形成。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跑旱船

旱船,是邯郸民间的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邯郸的一些县区都流行这种民间舞蹈,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

据说,这种艺术形式最初起源于海边的一些渔民人家。过去渔民无钱在陆地上盖房,只好找一条破烂的木船,放在偏僻的海滩上,用竹蓬盖起来,作为栖身之所,当地人称之为“旱船”。这种旱船一般长4-5米、宽1.5米左右,一家老少栖息在这小船上。以后逐步演变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也有人说,这种艺术形式起源于禹,是人们为了纪念大禹而举行的艺术表演形式。

所谓旱船就是用细竹竿绑成船型的架子,旱船的大小不等,随人意而定。船形骨架的中间用竹竿绑个“井”字架,“井口”既是船舱的部位,也是表演者的部位,顺着船舱的四角竖4根竹竿,为船舱的4个柱子,然后在上面绑制船舱的顶部。船舱的顶有平顶的,三角形顶的,较复杂的歇山顶式的瓦棱4出水的古建筑造型。船的骨架绑好后,用彩绸布围好各个部位。船顶用红和黄的彩绸布裹好,船板用土黄色布绷面,船帮周围用绿色彩绸布围起,船舱内用一根红布条拴在仓的两边沿,演出时,表演者将红布条架在肩膀上,撑起旱船,两手握住船仓的两边,摆动旱船行进。 不过,也有人用木板做成木船的样子去表演,效果也很好。

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是6-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相当于撑舵人员,还有一人饰演小丑,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主要是大锣、小锣、鼓、镲等。是时,坐船姑娘(即表演者)的服饰是古典民间服饰,头部将发盘起大抢头插花即可,划船老翁是头戴毡帽或草帽圈,身穿老生古装,脸部淡彩挂白色长髯口(戏剧里用的胡子)。在表演中,一般是一个艄翁引多只船前进,也有的是双公划一只船前进,还有的是多船没有“艄公”而由一只船在前边领头前进。在前进中,要跑出各种平时训练好的套路,起伏波动、生动活泼,吸引着众多的人们。 旱船的表演步伐简单,但表演的形式不少,一般采 用: “水溜溜”、“绕八字”、“蛇脱皮”、“跑圆场”、 “二龙出水”、“双进门”等10余种。它的音乐伴奏,随大队的表演队伍,一般是锣鼓乐队伴奏。 既然是跑旱船,那就说明需要跑动。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 旱船多在乡村演出,每逢农历春节,它要从农历正月初一活动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其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

旱船历史悠久,在唐代已经流行(见《太平广记》)。不仅在民间表演,还经过改造成为宫廷舞蹈。据宋朝田况《儒林公议》上说,五代时前蜀皇帝王衍曾做蓬莱山,以绿罗画水纹铺在地上,上置莲花,让跳舞的人乘彩船在绿罗上转动。宋朝时仿效这种方式,宫廷舞队中有采莲队,跳舞的人身乘彩船,手执莲花而舞,名称叫做“采莲队舞“。与此同时,民间划旱船也很盛行,不少记叙宋代风俗的著作,都写到节日街头民间舞队中有划旱船演出。

不过,在邯郸过年的时候,还有一些忌讳,例如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敲盆子敲碗;不能做针线活;不能打碎盘子等;但也有碎(岁)碎(岁)平安之说。

二、元宵节

按照邯郸人的传统习惯,过完大年紧接着就是小年了。大年是春节,小年就是人们所表述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了。这个节日不仅盛行于邯郸,在中国以及有海外有华人的地方都过这个节日,由此可见这个节日的隆重和广泛了。

不少文字记载,邯郸人心目中的小年,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元宵节,在过去和不同地域有着多种的称呼名称。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也叫春灯节或灯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节,而叫元宵节的称呼方式比较普遍。人们大多这样认为,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中国汉族民俗的传统节日。因此,每当元宵节来临,人们都要把灯笼高高挂起,举杯邀月,燃放烟火,放灯猜谜,于是乎,整个城乡沉浸在一片无眠的欢乐中。

(一)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性节日,其由来在史书上不乏记载。有人说,早在西汉王朝时期就有过元宵节的记载,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据说,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八月,惠帝死,其母吕后临政。为巩固其统治,吕后改变刘邦非刘氏不王之约,先后封其兄吕泽之子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弟吕禄为赵王;吕台子吕通为燕王,吕氏其他子弟亦多被封侯。并排斥异己,诛杀刘氏诸王。高后八年七月,吕后病重,任命吕禄为上将军,统帅北军(戍卫京城的屯兵);吕产统帅南军(守卫皇宫的禁卫军)。 吕后死,又遗诏以吕产为相国,吕禄之女为少帝后,吕氏权倾当朝。高后葬毕,诸吕知诸大臣不平,意欲乘机发难,诛诸大臣及刘氏诸王,因惧怕太尉周勃、颍阴侯灌婴等,未敢贸然行事。居于长安的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均系齐王刘襄之弟。刘章之妻乃吕禄之女,将内情告知刘章。刘章即秘密派人联络齐王,使其统兵西征,图谋诛除吕氏,立齐王为帝。 齐王征发全部兵员,并遣使至齐国以东的琅邪国(都东武,今山东诸城),假说吕氏发动变乱,愿请琅邪王赴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故城)面商大事。琅邪王刘泽赶往临淄,被齐王扣留。齐王遂派遣使者强征琅邪国全部兵员,与齐军一并西征。齐王首先西攻济南国,同时致书各诸侯王,历数吕氏罪状,以示起兵灭吕之决心。相国吕产等闻齐王举兵,遣灌婴率军迎战。灌婴兵至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屯兵据守,并派人通告齐王与诸侯,约定静待吕氏变乱,联合诛诸吕。齐王即将大军屯于齐国西部边境,待机而动。 是时,吕产、吕禄虽控制着京师,但内惧周勃、刘章等,外有齐、楚军西进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更惧灌婴反戈一击,欲等灌婴与齐军交战后动手。朝内斗争日趋白热化。丞相陈平忧虑诸吕残暴,联络周勃共谋诛吕氏。吕产得知齐王与灌婴联合,急欲入宫,挟持太子。周勃、陈平即通过负责典掌皇帝符节的襄平侯纪通,手持信节,诈称皇帝有令,让太尉统领北军,使周勃进入北军营垒。又命郦寄等诈劝吕禄交出北军将印,离京赴赵国就职。 周勃控制北军后,丞相陈平又命朱虚侯辅助周勃夺得南军兵权。周勃以朱虚侯严守军门,同时令干阳侯曹窟转告统率宫门的禁卫军卫尉,不准相国吕产进入殿门。吕产虽得悉灌婴与齐王协议灭吕,但尚不知吕禄已交出北军兵权,准备入未央宫发动政变,被禁卫军阻止在殿门前。周勃拨给朱虚侯刘章1000多士卒,追杀吕产。周勃遣人分头逮捕诸吕男女,捕杀吕禄,其余人亦不分老少一律处斩。 诸吕之乱已平,齐王收兵,灌婴率军回长安。闰九月,经诸大臣谋议,迎立刘邦中子代王刘恒为帝,是为孝文皇帝。诸吕之乱的乎息,使西汉避免了一场大规模战乱。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是为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之日,京城内外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      汉武帝时,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当时就已经把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一)元宵节的传说

元宵节又叫灯节,这是一个通俗意义上的定义。因此,围绕元宵节的一些传说,多是由灯而引起的。每当元宵节来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点上红灯,红光一片,平添了许多的幸福和吉祥。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有许多这样的传说。邯郸也不例外。

1.天帝说

世界上几乎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古老而原始的神话和传说。在我国,《幼学琼林》一开始就说:“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升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就是这种神话的一个载体。我国围绕传统节日的一些神话和传说也有不少题材来源于此。

传说在这个世界诞生之初,混沌初开,猛兽凶禽猖獗,给人的生命安全和牲畜的存活繁衍形成了极大地威胁,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受到伤害。为了自身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人们就组织起来,与凶禽猛兽展开了猛烈的打拼。一天,一个猎人射死了一只鸟,谁也没有想到,由此惹来了大祸。

原来,这只鸟是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通通烧死,茅舍烧焦,不让这个世界再有一点生灵的存在。这个消息传到天帝的女儿那里,把她吓坏了。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姑娘,眼看着这普天之下的生灵都要遭殃,她心急如焚,忍不住掉下泪来。为此,她就冒着违抗天帝旨意的危险,偷偷地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如同一个闷雷在头上炸响,一个个吓得浑身发抖,脸色发黄,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了一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要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

果然,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各家各户都张灯结彩,火焰冲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天帝往下一看,以为是人间受到了惩罚,于是便摆驾回宫了。这样,人们躲过了一场大难。从此,每到农历的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施放烟火,以图平安。这样,代代相传,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2.道教的“三元说” 

对于元宵节的燃灯和放灯,在道教上还有一个“三元说”。 道教经义《云笈七签》中云:“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后成人伦,长养万物。”具体地说,就是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开始、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这样,就时代传承了下来。

3.东汉明帝点灯敬佛说

赏灯,是我国元宵节期间进行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在邯郸的民间还有许多故事。据说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对与不对,已经没有多少人去考究。

一般地说,在一些民间的传说中,大多认为明帝提倡佛教,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于是,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以敬佛祖。对此,明帝深信不疑。于是,明帝下令士族庶民都效法寺庙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在民间形成了盛大的节日。

4.“火把节”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据说在汉代,劳动人民为了保护庄稼,常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各类蚊虫,减轻虫害,以期获得好的收成。以后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舞蹈。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这种舞蹈,可以是几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甚至成千上万人。是时,通宵达旦,彻夜不休。直到今天,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5.元宵说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还流传着一则吃元宵的故事。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 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这天叫做元宵节。 (二)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性节日,活动内容多,涉及面广,但各地区的活动内容及形式又不尽一致。在邯郸,也有自己的一些特征。

1.点灯笼

在邯郸的民间,元宵节历来有点灯笼的习惯。大致从正月初五、六开始,一直延续到二月二龙抬头,方才结束。也有的城乡与此不同,时间不一,但内容大体一致。届时,大红灯笼高高挂,小孩挑灯遍地跑,一片喜庆的景象。

在邯郸,还有送灯笼的习惯,有的地方简称为“送灯”,也有的称为“送花灯”等。这即是说在元宵节前,娘家要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因为“灯”与“丁”谐音,送灯的意思就是送丁,以求家丁兴旺,人脉茂盛。这一习俗在邯郸的东部各县表现为舅舅要给外甥送灯笼,所以在当地有“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一说。送灯的时间一般在正月初五以后,正月十五以前。并有各种说法,例如第一年一般要送新娶女儿家大宫灯一对及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贵子等。 灯笼就原料而言,多为纸质,后来也有人用塑料为原料。灯芯一般是红色的小蜡烛,后来也有人用电池和灯泡。形状也不尽一致。

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

在邯郸,民间在除夕供奉老天爷时要设立“天地堂”,以敬神仙。届时,人们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或在墙壁上凿一小洞,供立“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神位或他们心目中认为是神的牌位,位前摆着香炉、供品。为了神灵到来的方便,他们还在牌位的旁边,挂上一盏灯笼,并认为灯笼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 2.放河(天)灯

元宵节之际,在邯郸的一些城乡还有放灯的习俗。放灯,一般指人们在河道内放纸灯,祈福避祸。不过,也有人在天上放灯,称为“放天灯”,借以昭示吉祥。

“放天灯”的来由是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由于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节,所以,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活动。天灯上写满了心里的各种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光明。 3.观赏灯

赏灯在邯郸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也是邯郸城乡人民喜爱的一种元宵节游玩形式。我们虽然不能从赵武灵王时期去考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邯郸以及现在所属的大名、临漳等地,都曾经为一朝或多朝之都,就此而论,赏灯对于邯郸人来说,应该是一个传统。

据传说,邯郸一带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灯、二十四孝灯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元宵节除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一些信仰性的活动。在邯郸最多的、流传最广泛的就是"走百病",正月十五晚上或正月十六黎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去踏青,或走墙边,或过小桥,目的是驱病除灾,参与者多为妇女。

此外,还有"烤百病"或"散百病"之说。所谓"烤百病"或"散百病"就是在正月十六黎明时节的“烤火”。是时,人们把一捆捆玉米杆或木柴放到大街上,顿时火光熊熊,温暖及人。人们一边烤火,一边围着火堆转圈,最里边还要念念有词“前烤烤,后烤烤,出门拾个大元宝。”以期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福禄呈祥。

5.迎紫姑

在邯郸元宵节的民间活动中,还有迎紫姑一说。据说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6.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来年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在邯郸,元宵节打灯谜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同时又是一种文化活动。多少年来,人们都对它情有独钟,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是时,无论哪种百姓都去猜谜语,打灯谜,在快乐与智慧的交织中,度过这幸福的元宵节。

在今天见到的邯郸地方史书籍中,没有多少关于邯郸灯谜活动的记载,也没有留下一些名言精句,即使这样,我们仍然认为,邯郸是一个灯谜活动开展的很好的地区,因为这一活动直到今天还在延续,并且是人们欢度元宵节不可缺少的形式。 7.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国由来已久,也是邯郸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食俗习惯。相传,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元宵的习惯。元宵,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也称"汤圆",是一种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的食品。由于各地的生活习俗不同,元宵的馅也不尽相同。至于元宵的做法也多种多样,可以汤煮,可以油炸,也可以蒸食,但多以汤煮为主,有美满团圆的喻意。吃元宵,可以使人们的整个生活变得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等。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等。

8.情人会

在邯郸,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许多青年男女在元宵佳节来临之际,多走出家门,与情人相约,漫步月下,喃喃私语,互诉爱慕之情。正所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据说,在封建社会中,为了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元宵节来到之际,一般的家庭都允许姑娘出来游玩,既可以赏灯,又可以赏月,这在平时是不允许的。于是,惹出了不少佳话和风流韵事。

时到如今,这元宵节更是有情人相约的大好时节了。这里姑且不表。 9.放焰火

在邯郸,正月十五晚上还有放焰火的习惯,也是邯郸城乡人民在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是时,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聚集在施放焰火的地方,人山人海,万人空巷,看焰火在空中飞舞,看二踢脚在月光下炸响,鞭炮声、欢呼声响彻四方。 三、中和节(龙抬头)

中和节,又称龙抬头、龙头节,也称春龙节、青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也是传说中黄帝诞辰的日子,炎黄子孙共同的节日。

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在贞元五年(789)所制定的,又名二月二日“龙抬头”。本来在二月一日,后将土地神生日纳入其中,故改为二月二日。也有人认为我国有中和节民间祭日、春分时皇帝祭日的传统,所以慢慢的也就混合了,时间也由二月一改为了“二月二”,把二者混为一谈了。是日的中午或晚上,整个邯郸大地鞭炮齐鸣,声振寰宇,人们都以欢快的心情迎接这个节日的到来。

(一)中和节的来历

据记载,“中和节”这个名字始于唐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是在朝臣李泌的建议下实行的。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日。唐德宗时,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一为中和节,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并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唐德宗贞元五年“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 《礼记?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是说“中和节”以后人们便要投入紧张的春耕了。民谚有云:“二月二,葫芦茄子齐下地”,是说到此时令,各种瓜果蔬菜均需播种了。

吴自牧《梦粱录》载,中和节这一天“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子,相问馈,号为献生子。里闾酿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丰年。百官进农书,以示务本。”古代术数家用青囊装物寄予一种美好的意愿,人们互相赠送优良瓜果种子,用以预祝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也有史料记载,李泌提倡设立这个节日的理由是为了祭日神。传说,中和节是太阳的生日,尉迟枢《南梵新闻》记载说:“李泌谓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人家以青囊盛百谷果实,更相馈遗,务极新巧,宫中亦然,谓之献生子。”可见献生子是中和节活动的主要特点。在唐朝帝王的倡导下,中和节达到了极盛,每年逢此日,人们都要加以庆祝并举行祭祀活动。

中国古代祭太阳神,有三个时间:二月初一、三月十九和十一月十九。北方人说农历二月初一中和节是太阳的生日,到这一天百姓要祭太阳。各自在家中祭祀设香案,也有的还摆上太阳星君和神马。还要请“太阳糕”来作为供品,码放于盘中置于供桌中央,以此来报答太阳神的恩泽。按照男不拜月女不祭日的说法,由男性家长率男性家眷面向东方太阳膜拜。在这天祭祀太阳,是唐德宗鼓励农桑,祈祷丰收之举,反映了人们乞求丰收岁稔的愿望。 唐代以降,每逢这一天,历代皇帝都要举行耕种仪式,象征性地赐给人民百谷,以劝民农耕,奖励生产,并代代相传了下来。明、清时期,每到这一天,皇帝都要举行隆重的“御耕”仪式,亲自扶一下犁以示重视农业;在民间,亲朋好友则畅饮中和酒,祭日神,并互赠刀尺,勉励耕作。

(二)中和节的传说

1.龙抬头说

邯郸及全国各地都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究其根源,还是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有关。

据传说,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在古代,华夏先民把创世英雄伏羲尊为“龙的化身”,把“龙”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易经》乾卦中“见龙在田”即指田野里安眠的“龙”,冬去春来、万象更新,“龙”苏醒了,抬起头来欣迎美丽的春天,于是,以“龙的传人”自居的子民们,便开始了春耕……过去,人们在这一天照例用青囊盛百谷瓜果互相赠送谓“献生子”,农家自酿“宜春酒”祭勾芒神以祈丰年,朝廷百官都进农书表示务农……举国上下都在“春祈”中寄托“四季平安”和“五谷丰登”的希望。 不难看出,所谓“中和节”,都是围绕着春耕展开的,它是服务于农耕社会的重要农事节令。虽然这古老繁锁的民俗事象今已逐步淡化,但作为农耕节令,一直是人们一年中劝示农桑的开始。 每当中和节到来,邯郸大部分地区都在这天早晨早早出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饺子、炸油糕、爆玉米花,寓意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2.金豆开花说

中和节的来源,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据传说,武则天代替李氏当上皇帝后,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到了民间百姓的哭声,看到了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于是便起了恻隐之心,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 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龙王为就人间犯了天条,遭了大罪,于是,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能开花的金豆,以便把龙王从大山下拯救出来。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就可以开花,于是就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 3.自然说

据资料记载,“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28个星座,称为28宿。古人将这28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4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4种动物。其中,东宫7宿被想象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30颗恒星组成。 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的位置转移了,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 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7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而此时,恰逢我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三)中和节的习俗  

在邯郸,目前中和节活动的内容已经不像古代那样丰富,既看不到进书献种、赐钱赐尺等活动,也看不到赐诗赏衣等活动,更看不到哪位领导或首长下田劳作,示范百姓,不知道这是一种风俗的改观呢,还是一种岁月的变迁,保留下来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在农村,人们依然对这个节日充满了敬仰,都认为龙是天帝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行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在民间,似乎也看不到祭祀太阳神的场面,也看不到祭祀土地爷或土地奶奶的的香火,但在一些城乡会出现一些比较大的社火活动。过去的那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形式已经被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等大规模的祭拜形式所代替。人们在大街上起舞,在田野里歌唱,于是,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都会降福瑞于人间了。

当中和节来临的时候,在邯郸最热闹的应该是理发匠了。按照邯郸人的习惯,正月里孩子们一般不理发,理发在邯郸俗语中叫“推头”或“剃头”,所以有“正月推头妨舅舅”之说,也就是说外甥如果在正月推头的话,会给舅舅带来晦气。因此,孩子们几乎全部在“二月二”这一天推头,既不妨舅舅,又像龙一样抬起了头,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乎,二月二推头已经成为邯郸一带沿袭多年的习俗。也难怪有些理发铺门口会贴出“问天下头颅几许,且看老夫手段如何”的金字招牌了。

就饮食而言,中和节这一天,很少看到人们吃太阳糕,大多以饺子为主,或做几个小菜,饮上几杯小酒,高高兴兴地度过这一天。至于“龙须面”、“龙子”“龙眼”这些与节日有关的饮食内容,也是寻常百姓家的家常便饭了。

不过,邯郸一带还有二月二不动针线的习俗,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地方还不让洗衣服,担心损伤了龙身,如此等等。

四、上巳节(三月三)

上巳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性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系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巳”是地支中的干位。过去纪年纪月纪日用六十花甲,即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字轮番搭配,以数学组合方式组成六十个组合形式来记日记年。“上巳”就是三月中第一个出现“巳”的日子,因此叫“上巳”。上巳春浴的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并专派女巫掌管此事,成为官定假日。《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

由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每年都是不同的,所以到魏晋时便以固定的三月初三来代替上旬巳日。过去,在这一天,满朝文武百官有集体休假的;皇帝经常用这个日子来宴请新科进士。人们要到野外郊游踏青。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可以不受礼教约束,行我所行,爱我所爱,自由交往。在郊外水滨荡秋千,放风筝,观风景,青年男女对歌抒怀,各行其乐。到唐代,这种风气还一直流传着,甚至连皇家戒备森严的宫廷也敞开了大门,让嫔妃宫女到郊外欢度一日。

从上巳节到三月三,从祓禊到踏青,节日内容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进步历程。三月三这个节日发展到后来,在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淡下去了,现在只有些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这一风俗的地方,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成了一个休息、游乐和集市贸易活动的节日。

就节日的实际内涵来讲,应该是为了纪念人类的始祖伏羲和女娲;也有人认为是祭祀商朝的始祖简逖。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更多的理解是祭祀繁衍人类的始祖或女神。这个节日在邯郸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在邯郸的西部山区一带,则表现得更为突出。 (一)上巳节的由来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春官?女巫》有云:“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后汉书?周举传》曰:“六年三月上巳日,(梁)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因知在先秦时,这个日子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主要活动是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论语》上记载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汉代学者应劭对上巳节的起源和意义作过阐述,大意是:这种活动远在殷周时就已经形成,政府还专门设置女巫之职进行主持。因为此时正当季节交换,阴气尚未退尽而阳气“蠢蠢摇动”,人容易患病,所以应到水边洗涤一番。所谓“禊”,即“洁”,故“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消弥致病因素的仪式。为什么要选在巳日呢?应劭解释说,“巳者,祉也”,既除掉致病因素,又祈求福祉降临( 《风俗通义?祀典?禊》)。这种看法为许多学者赞同,认为该节日的原初意义是古人春季驱邪祛瘟的卫生保健活动。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兰草被用作灵物。兰草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期进行斋戒,其中包括采用当时最好的沐浴方式——兰汤沐浴,这在楚辞中有生动的描写。祭神必斋戒,斋戒必沐浴,沐浴用兰汤,于是兰汤、兰草便与神灵有了联系。当兰汤沐浴成为一种辟邪法术时,这种沐浴活动就必须由专职的女巫进行组织和领导。 三月上巳到河边洗除邪秽的“祓禊”风俗,从起源上看正与兰汤辟邪术密切相关。由《诗经?郑风?溱洧》的描写可以看到,春秋时期郑国的祓禊活动最为典型:每到三月上巳日这天,郑国男女倾城而出,来到溱水、洧水之滨,手执兰草洗濯身体,祓除不祥。同一时期,其他区也有河滨祓禊的风俗。总之,早期的河滨祓禊礼俗与兰汤辟邪术属于同一巫术体系,因其皆以兰草可辟不祥的观念为基础的,区别仅在于兰汤沐浴是个人行为,多在室内,并可随时实施,祓禊则是集体活动,必在河滨,并须定时举行。 就其主题而言,民俗学家孙作云《关于上巳节二三事》认为,“上巳”的“巳”字即“子”字,“上巳”即“尚子”,上巳的最初意义是为了求子。他认为,上巳节与商族的高媒祭祀、以燕为图腾的原始信仰有关。其证据是,《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族始妣简逖吞鸟卵,因此怀孕生下契。行浴就是祓禊。简逖被奉为高媒神,祭祀她,在后代演变为上巳节的祓禊求子。后代上巳节还有曲水浮卵之戏,也应追溯到东夷诸族以鸟为图腾,传说他们的始妣吞鸟卵而生子的原始信仰。

上巳节在我国的各个民族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许多少数民族都流行这一节日,如朝鲜族、土族的三月族、布朗族、侗族、壮族、黎族、畲族等。但在内容上已发生了不少变化;此外,一般多认为现在南方许多少数民族中盛行的各种以三月初三为题的节日活动,也与古代的上巳节有渊源关系。为此,对上巳节的起源及其原初涵义的探索,成为民俗学研究的热门课题。

(二)上巳节的活动

在我国,上巳节的活动内容丰富,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还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流传广泛,在国内、国外都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些传说,即寄托了人们对先祖的崇拜,也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1.高禖

高禖,即为句芒,句读为勾。句芒,又名“重”,是东方之神,木神,治春之神,辅佐木帝太白皋管理着东夷那一片一万二千里的土地。他人面、方相、鸟身、素服。曾帮助夏禹征服四方,使民不饥、国家实、民不夭。至汉代,高禖神逐渐女性化,成为了一位女神。

在上巳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这里的意思是因为高禖是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称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禖同媒,禖又来自腜。最初的高禖,属女性,而且是成年女性,具有孕育状。事实上,远古时期一些裸体的妇女像有着非常发达的大腿和胸部,还有一个向前突出的肚子,这是生殖的象征。在汉代画像石中就有高禖神形象,还与婴儿连在一起。辽宁地区红山文化遗址的女神陶像,就是生育之神。后来高禖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河南淮阳人祖庙供奉的伏羲,就是父权制下的高禖神。同时还出现了性具崇拜,先女阴后男根崇拜。起初上巳节是一个巫教活动,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从这种意义上说,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

汉代以后,上巳节虽然仍旧是全民求子的节日,并且传说农历三月三是西王母的生日,但已经是贵族炫耀财富和游春娱乐的盛会。 2.祓禊

犹祓除,古祭名。源于古代“除恶之祭”。祓:古代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禊: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祭祀期间,并有沐浴、采兰、嬉游、饮酒等活动,目的是为了去灾求祥。

据传说,史前人类认为生育是由图腾入居妇女体内的结果。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人们才明白了夫妻交媾是生育的原因。但是无论是图腾感生的观念,还是夫妻交媾导致生育的认识,都承认妇女是生育的体现者,子女是由母亲孕育的。然而,并不是每个妇女都能正常生育的,由于疾病原因,往往使某些妇女不孕育。当时人们认为妇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节的沐浴治疗不育症。这样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把沐浴变成上巳节的重要内容。云南初春流传的洗脚大会,就是古代祓禊的遗风。 3.曲水流觞

在上巳节中,还有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等活动。人们一般认为,以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则是由临水浮卵演变来的。不过,这是一种比较文明的孕育巫术。曲水流觞和临水饮宴则是这种巫术的演变,成为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增添了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

4.会男女

据有些史书记载,在上巳节中有一种奇特的风俗,即“会男女”。这种节日中的野合,由来已久,本来自氏族时期的季节性婚配——野合群婚,后来也有残存,如广西左江崖画、成都汉墓画像砖上都有男女野合图。后来的记载也多见此俗。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有不少会男女的风俗,踏青也是此类遗风。 5.蟠桃会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有一首北京竹枝词是这样描述蟠桃宫庙会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中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道教兴起后,认为农历三月三为西王母蟠桃会之日。拜西王母在中国普遍盛行,但其他地方也有祭其他神求子的风俗,祈祷多生贵子。

(三)上巳节的习俗

在邯郸,上巳节的习俗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甚至在一些城乡已经看不到这种习俗的痕迹,但涉县除外。在涉县,这种活动不仅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十八都要举行一次宏大的祭祀女娲活动,而且波及省内外。至于涉县的女娲祭祀活动与上巳节有无直接联系,就其内容、时间和本质来讲,应该是一致的。但已经不叫上巳节,而叫女娲节。

涉县娲皇宫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祭祀始祖女娲的主要场所,其民间祭祀年代已经无考。该建筑始建于北齐天宝(公元550-559)年间,占地面积550亩,有古建筑135间,北齐石窟3个,北齐摩崖刻经6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体,是全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朝拜圣地。其主体建筑依崖而建,巧夺天工,被古建专家誉为“河北省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素有“活楼”、“吊庙”之美称。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十五为民间传说中女娲神诞日,民间祭祀场面盛大,宏伟壮观,堪称一绝,“女娲祭典”现己被国务院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县也因其深厚的女娲文化而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并在涉县成立了“中国女娲文化研究中心”。

1.历史与传说

史载,娲皇宫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位于涉县城西北10公里唐王峧沟的凤凰山上,迄今已有1450多年的历史。相传,女娲就是在这里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因此,从遥远的古代起,这里便云烟缭绕,香火不断。

人们认为,农历三月十八日是女娲的生日,因此,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日,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众来此朝拜女娲,纪念这位孕育了整个人类的伟大母亲。清嘉庆《涉县志》记载:“季春之月,相率祈禳于此(娲皇宫)。各得其所愿欲。自是,西而秦晋,东而青兖,南而豫梁,北而燕冀,不远数千里扶老挈幼,享献惟谨,金鼓欢呼之声震动山谷,迄今千有余年”。期间,经历了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从北齐建成庙后就有了小规模的庙会,以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庙会规模逐年扩大,久传不衰,至清朝达到极盛时期,并有公祭。清嘉庆《涉县志》载:“我朝顺治、康熙、雍正间历经修理,每年以三月十八为神诞日,有司致祭,自月初一讫二十启庙门,远近士女坌集”。但形式、内容都已失传。      建国后,民间朝拜延续不断,“文革”期间,娲皇宫庙会被当作封建迷信而禁锢,致使千年古刹销声隐迹,无人问津,横遭冷落寂寞,娲皇古建、石刻也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女娲文化的很多内容和形式也濒临失传。1978年改革开放后,娲皇宫庙会开始复苏,逐渐恢复了往日盛况,民间祭祀规模浩大,八方香客云集于此,祭祀形式丰富多彩,女娲文化又得以延续,并得到有力保护。县委、县政府对文物古建十分重视,每年拨专款对娲皇古建进行抢救性修复,1996年11月20日,娲皇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9月、2004年9月,涉县举行了两次大型的公祭女娲大典,恢复了政府公祭。

2.祭祀与习俗

由于相传农历三月十八日为女娲生日,所以从农历三月初一开始,到三月十八日在这里形成了娲皇宫庙会。庙会期间,民间祭祀以摆社为主要形式。周边地区摆社以福建漳州、泉州、山西长治、榆次为主,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组织百余人,全套祭祀器具设备,到涉县娲皇宫寻根祭祖,谒拜女娲。

本地几乎村村有社,甚至一村多社,从清康熙年间后,上顶朝拜的有七道社,分别为:曲峧社、石门社、七原社、温村社、索堡社、桃城社和唐王峧社。农历三月初一,各社组织人员,多则上千人,少则几百人,全副古装穿戴。祭品有三牲太牢、时果三珍、馒首干果等,祭器设备有金瓜钺斧朝天镫、祭旗、功德旗、黄龙旗、五彩旗等。祭祀队伍一字长龙,浩浩荡荡,甚是壮观。民间活动融入了音乐、舞蹈、服装、道具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除集中民间祭祀摆社外,从三月初一开始,各地零散香客云集娲皇宫,祈禳还愿,整月川流不息。祈禳内容包括求福、求寿、求财、求前程、求子、求平安、求康健、问前程等;形式有坐夜、打扇鼓、撒米、结索开索、披红、垒石子、结红布、绑娃娃、开锁等,丰富多彩,不一而足。还愿即祈禳时所许之愿,在达到目的后的兑现之举,带上祭品、香纸、鞭炮等,到娲皇宫拜谒娲皇圣母。这种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形成了丰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比如,相传伏羲、女娲兄妹成亲,由于害羞,女娲用草帘遮住脸,伏羲则用土把脸涂黑,两人才入了洞房。涉县的婚礼习俗中,新娘要蒙红盖头,新郎则用锅底灰把脸抹黑,这一习俗的起源就与女娲兄妹成亲的传说有关。由于女娲创造了人类,所以在当地人心中她不仅是送子之神,而且还会保佑孩子平安长大。远近的青年男女结婚后,如不生育,婆婆大都要带媳妇到娲皇宫来求子等。

五、清明节

清明节在邯郸人的生活中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也是邯郸人慎终追远、扫墓祭祖的日子。清明前后,人们都沉浸在一种对先辈和祖先的思念中,洁衣素食,焚香烧纸,怀念先辈的在天之灵。就是远离故土的儿女,也要在这一天寻觅一条宽阔的大路,在路旁燃起纸钱,把自己的思念借着大路送给远在故土的先人们。更有甚者,就是远在异邦或他乡的儿女,也要在这一天越洋跨海、乘船驾车回到先人的墓旁,给自己的先人们添一抔新土,寄托自己的哀思。这是邯郸人在清明节祭祖的主要表现形式。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表现形式及习俗。

(一)清明节的由来

在我国的一些文字记载中,对清明节的记述可谓不乏于史。无论是对于清明节的起源,还是对清明节的习俗,都有着较多的描述。《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本意来讲,清明节属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个时令。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共15天。这时,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到来,天气渐暖,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众所周知,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二十四节气。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于闰年的原因,所以会相差两天。 农历是反映物候变化、指导农时的阴阳历,它还结合了阴历,即以月相29.5天为周期(一次满月到下一次满月的时间间隔)。因为阴历纪月推算节气所在具体时间需要准确的天文知识和数学知识,所以,以前的历书所载各个节气发生的时间是要由国家颁布的(如立春精确到年月日时分秒),而且,不同的时代推算的规则有所不同,清史稿时宪志就用很长的篇幅和很多图形公式来说明当时的推算方法。一般所讲农历中节气的设置规律往往只是确定月首为节气,月中为中气,两个节气间隔是15天是唯一可以供人推算的依据,节气歌也是一般人掌握节气规律的必学知识。稍微复杂一点的推算是习惯上以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阳最低的时候)过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现在按阳历计算就简单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当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异)。从天文角度说,4月5日或6日视太阳(视太阳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到达黄经15度的时候。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不难看出,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在邯郸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万物已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一年春播的好时机,玉米、高粱、棉花也将要播种。在邯郸,还有言云“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人们多在花会间忙绿,放蜂授粉或人工点蕊,平添了许多诗情画意。在魏县,这时正是梨花节。 清明节的节日时间,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在邯郸,一般是在清明节前后两天。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开始,中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 (二)清明节的传说

清明时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在邯郸,清明节和寒食节往往合二为一,由此也流传着许多传说。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也有人说,清明节的起源,相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在民间传说最多、也最广泛的应该是介子推之说,并和寒食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介子推(约?——公元前636年),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晋国贤臣。有史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相传,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绵山的故事。

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幸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狄,介子推为主要随行贤士之一。谁知,这一流亡竟然延续了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个中苦难自不必说。 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当,于是向田夫乞讨,田夫虽然没有给他带来可腹之食,但田夫却用一把黄土告诉了他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他受益终身。

话说有一天,重耳由于饥饿晕过去了,急需补救。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让重尔果腹。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声泪俱下,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不负介子推。

有幸的是,十九年后,重耳终于由一个逃亡者变成了晋国的国君,史称晋文公。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子推”。对此,介子推没有象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自己的忠君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有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例如:竖头须)为了贪小便宜通过说些难听的话也来请赏,介子推不愿与之为伍,进而背着老母亲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吕氏春秋》云,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豁然大惊,赶紧派人召见介子推,这时,他才知道介子推已隐入绵山。

于是,晋文公便亲自带领众人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下属之言,下令三面烧山,期冀介子推从山中走出。心想,就是介子推不怕死,可他也不会让自己的老母亲被烧死呀,一定会出来的。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母子踪影皆无。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呼天唤地,悲痛万分,可谓是肝肠寸断。随后,命人厚葬介子推于绵山,改绵山为介山,以垂永远。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了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方,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三)清明节的习俗 

按照我国农历的习惯,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扫坟祭祖的日子,民间又称为“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总称“三冥节”,因此,扫墓祭祖、郊游、踏青等就成了清明节活动的主要内容,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俗。

1.祭祖  

在邯郸的城乡,每当清明节来临,祭祖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活动,但城乡祭祖的形式又有所不同。城里边的人以扫墓祭祖为主,而乡里的人则以添土祭祖为主。城里的人祭祖时基本上是捧一束鲜花,行三个鞠躬礼,然后默默离去;乡里人的祭祀则显得格外隆重。

是时,一般都是家里的男主人挑着四个小菜和其他祭品到祖坟,先将祭品供上,然后焚香烧纸,洒酒祭奠,行三跪九叩之礼,同时还要给坟墓添加新土。据说,这是给先人修屋,清明以后雨水多了,免得先人的房屋漏水。其情凄凄,其意绵绵,令人荡气回肠。

清明祭祖,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2.插柳

清明前后,邯郸有的城乡还盛行插柳。届时,家家户户都在大门口或住所旁插柳条,少年儿童则带柳圈,有的少年用柳条做成口哨吹,十分动听,以纪念介子推。

插柳是一种风俗,也有人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3.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邯郸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4.春游

也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于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走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尽享大自然带来的快乐。这种活动在邯郸极为普遍。

5.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还有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至于踢蹴鞠、打马球、荡秋千、射柳、斗鸡等内容,则不在邯郸人的生活习俗里了。 六、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邯郸,端午节是邯郸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端午节的由来

在邯郸,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但人们更多的还是信奉屈原说。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二)端午节的传说

在邯郸,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人们都把许多美好的情感寄托在这一节日中,既表达对中国古代先贤的缅怀和敬仰,同时也对自己的后人讲述有关端午节的一些爱国故事,教育后人要报效自己的国家,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每家每户在这一天都要进行的传统教育课。但传说的内容比较多,有些内容也不尽一致。

1. 曹娥说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2.子胥说。据传说,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一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是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是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4.恶日说。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此外还有夏至说、秋瑾说、太阳说等等。

(三)端午节的习俗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七、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情人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少女们往往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这是一种至纯至真的情感,又赋有一种极为斑斓的色彩,让人辗转悱恻,情思绵绵,心绪无边。也正基于此,千百年来,这种情感一直在民间流传,既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又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并成为一个亘古不变、历久弥新的传统节日。

不同的是,如今的一些少男甚至是一些更大的人群都加入到了这个节日里,有的是为了婚配,有的是为了情人,有的是为了子女,还有的是为了漫长的相思……诸如此类,不一而是,使人陡然间增添了无限的感慨。真是: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节,原名为乞巧节。在我国的许多史书中,对这个节日的由来,有着较多的说法。一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最早的文字记载是《诗经》;一说起源于汉代,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同时,人们还认为传说的原发地在南阳。

其一是说,追溯由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七夕节的过程,时间当在战国,地点则在楚国的南阳。查经问典,《诗经?小雅?大东》中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葙”的诗句,这是有关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

还有一首与织女有关的《周南?汉广》中所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据史料记载,诗中的“汉”即指汉水,又指天汉(银河),“游女”是指汉水女神或织女星神。楚人雄距江汉地区,甚重祠祀“汉之游女”。另外,在楚地民间,常将牵牛星与河鼓三星搞混淆了。南北朝时南阳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注文云:“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而在南阳汉画像石“牛郎织女星座”中,正是以河鼓为牵牛。居“汉水之北”的南阳,素有“枕伏牛而蹬江汉,襟三山而带群湖”之称。战国时,南阳属楚,楚始都于淅川丹阳,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文化积淀深厚。如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是形成牛郎织女传说的重要条件之一 。

其二是说,根据现代诸多的民俗之类的出版物,大都记载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南阳,如海燕出版社的1997年版程健君的《民间神话》中有“牛郎是南阳县桑林人”之说,宗教文化出版社的《节俗》和三峡出版社的《中华民俗艺术大全》中均记载“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在南阳桐柏县盘古开天发源地还流传着另一版本的牛郎织女传说:黄牛是在盘古开天辟地时,因为当时地上没有五谷,它将天仓中的五谷偷来撒向人间,因而被玉帝赐下天庭,摔断了腿。孙如意用百花露给黄牛治好了伤,黄牛帮助牛郎和织女成了家。后来,黄牛又不顾受罚,帮助织女和牛郎从天宫偷来蚕蓝、蚕种、织布机、织布梭等。自此,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生活幸福。故事中还描述了织女如何传授养蚕、缫丝、织绸缎技术。不同版本传说中的人物、地点都指向了南阳,完全符合神话传说地方化的特征。

其三是说,据文献记载,南阳周代已有养蚕业和丝绸业。西汉年间,南阳郡为全国八大蚕丝产地之一。东汉时,张衡《南都赋》中记载的“帝女之桑”就出自南阳,名扬天下。牛郎织女传说的诸多版本中,都离不开织女的纺织技术。盘古开天发源地的民间传说中,描述了织女如何传授养蚕、缫丝、织绸技术。这与很有名望的南阳丝绸有着渊源的关系。

由七夕节衍生出的乞巧风俗活动,主要因为织女是“天帝之女”,心灵手巧,为人间少女所崇拜。今人谈及乞巧,多援引南北朝时南阳人宗懔《荆梦岁时记》的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据河南大学出版社《楚国史》记载“荆楚北从今河南南部,南至衡阳,东至九江一带……。而西周之前文献所指的‘荆楚’当在今河南南阳盆地至江汉平原一带。”据此可知,南阳位于荆楚之地,由此形成了乞巧风俗,此盛况有民歌一首为证: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以上见证了“奇巧”中的织女与南阳丝绸的渊源关系。

其四是说,牛郎织女传说的地方化,不仅仅与传说中的人物、地点和地方有关,而且所反映出的农耕地区的特点非常明显。耕牛是农耕地区不可缺少的役力,是从事农耕的主要“生产力”。同时,牛也是牛郎织女传说中的主要角色。 南阳黄牛是我国五大良种牛之一,享誉海内外,南阳牛的历史悠久,自然就产生了许多“牛”的故事:“伏牛山”、“嫦娥与黑牛”、“百里奚养牛”……,牛郎织女便是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当今的南阳是一个农业大区,汉代的农业领域亦十分辉煌。张衡赞美家乡的《南都赋》有“百谷藩庑,翼翼与与”。早在春秋时代,南阳黄牛已进入舍饲、圈饲阶段。生于南阳长于南阳的秦国名相百里奚就善于养牛,在他的落魄生涯中,于南阳城西麒麟岗牧牛为生,他曾闻周王子颓喜欢牛,即以养牛做为晋见阶梯,被传为佳话。在汉代,斗牛成为南阳当时盛行的一种活动,由此在举世闻名的南阳汉画像石中出现了大量的牛的形象。如此渊源的“牛”文化,从而产生了南阳城西牛家庄的“牛郎”就不足为奇了。 其五是说,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源于古人的崇拜汉代是我国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而汉代的南阳是全国有名的都市之一,并成为南北文化、科技发展的交汇地,多种文化因子的碰撞,产生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在这里还诞生了一代天文学宗师张衡……。在这样的背景下,南阳又出现了大量表现幽远深邃太空的汉画像石,其中的“牛郎织女星座”,形象生动地把星宿与传说结合在一起,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南阳的有力证据之一。 其六是说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其七是说,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并认为这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由上可以看出,一般地说,“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和日月星辰的崇拜,是人们把天上的星宿神化与人格化的结果。牛郎星位于银河东,织女星在银河西,二星隔河相望,使人们产生无尽的遐想。从先秦到汉代,伴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其传说更为广泛、具体、生动、形象,于是便流传开来。

可以想象,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象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世上的人们不忍心的凄楚眺望,于是便有了七夕节的种种传说,并一直流传至今。

(二)七夕节的传说

在邯郸,有关七夕节的传说很多,甚至于一些少年儿童都知道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躲在葡萄架下,就可以听到他们缠绵的谈话声,由此也导致七夕节传说的广为传播。 1.玉帝说

传说,在遥远的上古时期的一天,天空碧兰如洗,万里无云。玉帝举目远望,感觉一点色彩也没有,太单调了,于是,就吩咐他的7个女儿纺纱织布,给“天”做件衣服。7个女儿领命而去,但最终织出的布不是灰色就是白色,还是很单调。这使得玉帝很伤脑筋。很快,事情有了转机。

在玉帝的7个女儿中,最小的妹妹是个有心人,她在花园里发现了一种开着 7种颜色的花,于是就采了许多这种花,把漂亮的颜色染到纱支上去,终于纺出了五彩缤纷的彩纱。姐妹们都很高兴,夸她手巧。大家决定,平时让“天”穿 白衣服;下雨时穿灰色衣服;早晨和傍晚穿彩色衣服。这样,天空就出现了绚丽多彩的颜色。

玉帝知道后,龙颜大开,于是便将最小的女儿封为“织女”。这样,就更激励了织女。以后织女每天织布,织累了,总要看看下面人间的景色。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人间的一个小伙子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发现这个小伙子总是孤单地一个人耕作,休息时,也只和身边的老牛说话,于是,一种怜悯之情油然而生,不由的产生了一种爱慕之情。这个小伙子就是牛郎。

有一天,老牛告诉牛郎: “明天是七月初七,天帝的 7 个女儿,要下凡到人间洗澡。你把织女的衣服藏起来,她就可以做你的妻子。”听了老牛的话,牛郎心动了,决定试一试。 七月初七这一天,牛郎藏在河边的芦苇丛里等候,没多久,只见天空飘起 7 朵彩云,每朵彩云托着一个仙女。只见仙女来到河边纷纷脱下衣裳,跳进清清的河水中。牛郎见机会已到,一跃而起,抱起织女的衣服就跑,因为跑得太急,“哗啦啦”的芦苇声惊动了7位仙女,7位仙女纷纷上岸,年长的6 位姐姐动作很快,迅疾地飞上天空,唯有最小的织女因为没有衣服,只好呆呆地站在河边。

这个时候,牛郎赶紧上前,结结巴巴地对织女说,只要答应嫁给他,就把衣服还给她。织女一看是自己爱慕的小伙子,于是就含羞点了点头。当晚,牛郎与织女在老牛的主持下成亲。两年间,织女生了一对儿女。夫妻俩一个种田, 一个织布,生活十分美满。

转眼7年过去了。有道是:“天上一日,人间一年。”按照习惯,玉帝每过7天就要召见7个女儿一次,结果发现独独少了织女,这使得帝玉非常生气,于是派天将把织女抓回问罪。

牛郎闻之后,悲痛万分,用箩筐挑了两个儿女赶紧去追赶织女,老牛见状,连忙取下自己的一只角变成飞船,载着牛郎和他的孩子向天空飞去。孩子拼命地喊着妈妈、妈妈。 织女听到牛郎和孩子的叫声,柔肠寸断,拼命挣脱天将的束缚,要去和牛郎、孩子们相会。

见此情况,玉帝突然从天空伸出一只巨手,当空一劈,一条波涛汹涌的银河顿时横在牛郎织女中间,霎时间,织女和牛郎只能隔河相望。

就在这时,天空飞来大群大群的喜鹊,在银河上架起了一座鹊桥,这样,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了。其境其情,天地动容。玉帝看到这种情况后,也动了恻隐之心,以后允许他们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的晚上,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从此,便有了这个美丽的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在我国民间流传时间最早、流传地域最广的传说,在我国民间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王母娘娘说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教他怎样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天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用扁担和筐担了两个孩子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三)七夕节习俗  

七夕节是一个充满了神话色彩的爱的节日,在全国流传着不同的风俗。具体到邯郸,基本上以下列几种形式为主。

1.棚下听语

在邯郸城乡,牛郎织女的凄美故事深深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由此也引起了人们对这个爱情故事的同情。因此,每到这个时节,人们都要躲到瓜绷或葡萄架下,去听一下牛郎织女的喃喃私语,去感受一下他们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对他们的悲壮情感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由此,世代相传,在邯郸逐渐形成为一种风俗。尤其是一些青年男女,往往在这一天的晚上,遥祭星河,叩首祝福,祈祷天地人间的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爱情生活。

2.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这种过节形式代代相袭,就是在今天的邯郸流传也很广泛。

是时,少女或一些青年女子往往对月引线,翻飞女红,期冀自己的工技有大的长进,将来嫁一个好郎君。其情殷殷,其意绵绵,使人陡然生出许多感慨来。

不过,近些年来,这种形式越来越少了。见之于眼帘的更多的是月下的悄然漫步或杨柳河畔的相互依偎和窃窃私语。偶尔间,也可以看到一些不协调的杯盘狼藉……3.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4.为牛庆生

在邯郸的一些地方,还有为牛庆生的习俗。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剥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5.祭拜织女

“拜织女”多是一些少女、少妇们乐此不疲的事。每当七夕节来临的时候,少妇、少女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则十来人,遥天长拜,望河神思,默念自己的心事。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是时,淡淡的月光下,一张桌子上置放茶、酒、水果、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些许鲜花;有的还置放有小香炉,烟雾氤氲,飘渺无际,表现出极大的虔诚。

6.遥叩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就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称魁首。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7.承接露水

七夕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说它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用它给小孩煎药杀虫效果好。中医认为,露水可以入药,可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可以增强疗效。 此外,在邯郸的一些县区,还有七夕节女子洗发、吃巧果等习俗。

八、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八月节、秋夕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人民的传统性节日。是夜,明月朗朗,天空如洗,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快乐中。

(一)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性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古时期,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因此,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据说,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是时,皓月当空,明月高悬,一些王公大臣都触景生情,对月遥拜,祈祷生活的美满。后来,一些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的一轮皓月,举杯邀月,寄托情怀,慢慢的就传到了民间,形成为一个固定的活动,到了唐代,中秋节便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有“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的记载。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二)中秋节的传说

在邯郸,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很多,在民间流传也很广泛,倾注了人们对这个节日的美好情感。

1.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 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3.玉兔捣药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于是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姊们,到月宫陪伴嫦娥捣药了!

(三)中秋节习俗

在邯郸,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最主要的活动是团圆、赏月和吃月饼了。

1.团圆

在邯郸,中秋节多被人们看成团圆节。是时,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借月来表达这种思念之情。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就是远在他乡的游子,也想在这一天回到家乡团圆,以解相思之怀。这在邯郸已经成为一种习俗。

2.赏月

中秋赏月在邯郸由来已久,颇为盛行,或喜或悲,自有一番感慨在其中。是时,秋高气爽,月亮显得分外皎洁,使人产生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觉。

就文人而言,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一些文人的伤感。但对普通人来说,中秋却是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邯郸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充分领略着这平常习焉不察的月亮之美。

邯郸人的赏月,不是单纯的原始崇拜,而是把圆月当成了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象进行欣赏。所谓的“良辰美景”心态,便是如此。在这里,桂树、白兔、嫦娥成了邯郸人吟诗填词的常见意象,古代的月亮神话在这里又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意义。

3.吃月饼

中秋美食首推月饼,因此,吃月饼是邯郸人在中秋节必须进行的一个习俗,吃月饼以示“团圆”。有道是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邯郸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传统。

是时,大小商店各色月饼琳琅满目,大街小巷人头攒动,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以一尝各色月饼为快。

此外,还有一些社火活动。

九、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敬老节、老人节、菊花节等,为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人民的传统性节日。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又是一年中的收获季节,因此,人们历来对这个节日有着特殊的感情,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真的是“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在邯郸,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五彩斑斓,形式多样,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一)重阳节的由来

据史记载,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但到战国时期后,重阳节就已经形成,以后世代相传,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追溯其源头,基本上有两种说法:

其一是说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是在各项农事完成后的祭祀活动。一般地说,这应该是重阳节的最初源头。《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从这一点来看,到了汉朝又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有人说,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与此相伴的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据推理应该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与《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等都叙了老人节宴会、饮菊花酒、祝健等活动场景。

其二是说,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这种说法有无依据,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考证。

有文章说,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就此而论,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天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有清明前后“踏青”和重阳“辞青”的习俗。由此看来,重阳节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重阳节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这说明,是时,已经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随着时光的流逝,尽管朝代更迭,冬去春来,但这一节日却始终在社会上流传,直到今天。 (二)重阳节的传说

在邯郸,重阳节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也有着一些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老人节。

(三)重阳节的习俗 

九九重阳,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是时,人们都走出家门,融入自然,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情趣盎然。在邯郸,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活动。

1.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饮食

重阳节来临的时候,在活动的一些城乡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县市区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赏菊

重阳节之际,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四处飘香。加上天高气爽,秋色宜人,因此,每到这一时节,人们都走出户外,欣赏菊花,喝点菊花酒,滋润深心,陶冶性情,如是增添了不少乐趣。

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4.插茱萸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因此,从唐朝或更早的时候起,每当重阳节来临的时候,人们便以插茱萸来祈求平安,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的插在头上。时至今天,这种习俗依然在邯郸的一些城乡流传。

重阳节之日,在邯郸可以看到多种这样的场景,妇女、儿童大都佩带茱萸走街串巷,间或也有一些成年男子穿梭其间。其中,也有一些人佩戴菊花。更有甚者,他们把茱萸或者菊花插于门楣之上。是时,茱萸满户,菊花盈市,一片祈求盛世的景象。

十、冬至节

冬至节,在邯郸人们的生活习俗中,一般称为“冬至”,往往把节字省略掉。这个节日在我国有多种称呼方法,有的叫“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性的节日,在邯郸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据记载,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上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的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分为十二个阶段,再划分二十四个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阴历乃为纯粹的月份(按照月亮所行的周期而定),日子都在国历的12月22或23两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一)冬至的由来

邯郸人过冬至的习俗由来已久。无论是在东部平原还是在西部山区,每到冬至这一天,大家都要高高兴兴地在这一天包一顿饺子,愉愉快快地休息一天。

据记载,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晋书》上也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都说明了这一问题。 还有材料记载,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在邯郸,现在仍有一些地方保留着这些习俗。

(二)冬至的传说

1.匈奴说

在邯郸,流传着许多关于冬至的传说。相传在汉朝时,北方匈奴是一个十分强大的部落,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和其他资源,经常骑兵南下,挑起战端,使人民不得安宁。尤其是边境居民,深受其害。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于是,人们就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2.耳朵说

在邯郸过冬至,还有按耳朵之说。也就是每当冬至到来的这一天,大家都要包饺子,俗称“安耳朵”。“安”就是“安上”的意思。据说这种风俗来源于医圣张仲景。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适逢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分外寒冷,不少人得了疾病。还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疼痛难忍。这让张仲景格外着急,于是,他立即吩咐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取名“驱寒矫耳汤”,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安耳朵”此种习俗。

3.狗肉说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三)冬至的习俗

在邯郸,冬至的习俗主要是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等,也有的地方在这一天祭祖。

时至今天,冬至也是养生的大好时机。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因此,冬至时节,人们大都进行一些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同时,饮食也开始多样化,注重谷、果、肉、蔬合理搭配,并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十一、腊八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也叫腊日,每年农历12月(俗称腊月)的第8天,邯郸人都会在这一天吃腊八粥或者喝枣米饭,庆祝这一节日的到来。究其原因,一曰祭祀,庆祝丰收;二曰纪念佛祖,广结善缘。

据记载,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食品。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既是为了祭祀祖先,也是为了自己享用,或者馈赠亲朋好友。 在邯郸,腊八粥的花样竞巧,品种繁多。有的以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玫瑰、红豆、花生、豇豆、小豆、绿豆、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也有的只是选择其中的几种。有的更为简单,甚至只用红枣和小米。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在腊八这一天,大家除了要喝腊八粥外,还要吃腊八饭、泡腊八蒜。 (一)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把这种综合祭祀,叫做“合祭”。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的的心理活动,寄托着他们对来年的希望。于是,人们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一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预祝来年的更大丰收。这就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 有文记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这是说,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邯郸的一些地方还有遗风。

《风俗通》记载:“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各种禽兽经过一年的生长,膘肥毛美,歇冬的农人猎之用于祭祀,用之当时。但当时腊祭的日期并不固定,规定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举行,并将这个日子称为“腊日”。将“腊日”定为每年的“腊月初八”始于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代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明确记载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于是,腊八这天便成为腊月里重要的一个节日了。 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宋朝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二)腊八节的传说

1.佛教说

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相传,在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达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的一天,饥饿难当,几乎昏厥,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为祭祀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这一天都要念经,煮粥敬佛,即腊八粥。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基于此,“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2.朱元璋说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未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 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3.打鬼说

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4.岳飞说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5.秦始皇说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6.民间说

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三)腊八节习俗

1.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2.腊八面

在邯郸的一些地方,有些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