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数字化生活时代来临

数字化生活时代来临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工业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相比,数字化生活具有全新的时代特征,其内涵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而日益丰富。他认为在信息传媒中有大量的信息“把关人”存在,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网络和数字产品将成为多数人的生活必需品。
数字化生活时代来临_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最近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剧烈和深刻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从两次世界大战到美苏争霸、到两极格局终结、再到多极化加速发展,世界格局在深刻变动;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到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再到互联网的普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今非昔比。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动大调整的同时,中国也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与传统的工业技术相比,信息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对个性、自由、平等的追求,因而从工业化生存状态向数字化生活的转型,是技术发展进程与人类需求满足过程两者自然耦合的必然结果。与工业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相比,数字化生活具有全新的时代特征,其内涵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而日益丰富。近年来,我国数字化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信息社会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始显现;全国范围内数字应用水平不是很高,尚处于起步阶段;公众使用信息技术和产品的支付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应用,数字化生活将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与享受。

在工业化生产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越来越被固定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流程上完成机械化的任务,成为生产流水线上“螺丝钉式的人”。整个社会仿佛一台按部就班运转的大机器,逐步形成了严格的层级结构。这种状态在使效率大幅提高、社会物质财富大大增加的同时,也使得人类面临丧失作为自主能动的个体所应有的个性追求和自由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许多学者提出的“人的异化”。

以互联网为主要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广泛应用,正在引领人类生活进入数字化时代。与传统的工业技术相比,信息技术具有跳跃性、渗透性、去中心化、跨时空、虚拟化等特征,使得被工业文明时代的人们所渴望的个性追求与平等、自由发展成为可能。网络空间人人平等,“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On the Internet,nobody know you’re a dog)”;Web 2.0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媒体中“把关人”的作用被大大削弱,每个人都有了充分张扬个性的空间和舞台,“我的地盘我做主”被越来越多的人津津乐道。正因如此,近十多年来,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散;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远没有真正意识到网络的影响,未来的网络要比过去的网络强大得多”。[1]

专栏5-1

“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理论最早由美国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卢因提出。他认为在信息传媒中有大量的信息“把关人”存在,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之后,传播学家怀特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模式。他认为,社会上到处都是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能只是“有闻必录”,而要有选择地传播新闻。

“把关人”理论认为,在信息传送过程中,媒介有重要的过滤功能,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及自身利益价值出发对新闻信息进行层层把关、筛选与编码,决定最终面向受众的新闻信息,并通过发出的新闻信息影响他人。因此,在传统媒体运作过程中,“把关人”的作用极其重要,所把的“门”体现出权威性、规范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数字化生活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一种生活状态,主要体现在生活工具数字化、生活内容数字化和生活方式数字化等方面(见图5-1)。

图5-1 数字化生活的主要特征

1.生活工具数字化

数字化生活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和产品将成为极其重要的生活工具,人们将像享受空气、阳光、水一样享受着数字化生活工具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网络和数字产品将成为多数人的生活必需品。互联网不再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们使用的工具,电话不再是什么新鲜时尚的玩意,再高级的数字产品也不再是什么“身份的象征”,每个人都将生活在网络和数字产品包围的世界中。更重要的是,根据摩尔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广泛扩散,其应用成本将显著下降,而其价值则显著增加。

传统生活用品的技术与信息含量越来越高,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信息终端。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果皮箱、路灯、井盖、道路等城市生活必备品都将拥有自己的“身份证”,不管哪里出现问题,在移动GPRS定位系统的跟踪搜索下,有关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当场解决。

专栏5-2

什么是物联网?

通常认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Kevin Ashton教授提出的,是指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等无线数据通信技术,使得各种实物能够被计算机自动识别和数据交换,从而实现对物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自动处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曾指出,物联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规范的表述。人和人之间有信息。打电话发短信,人和物之间有信息。物和物之间也有信息。比如说,在基础设施和流水线上加了很多传感器,捕捉这些信息,通过传感和上传到互联网上,最后反馈到基础设施或流水线上,实现对基础设施的运转、运行,流水线的运转进行控制和调整,从而使现有的物质技术产生更高的效率和效益,简单地讲,这就是物联网。

图注:物联网时代的生活情景,各类生活物品接入网络,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

未来,借助于小小的手机或其他数字终端,人们可以迅速浏览天下大事,可以随时与好友视频对话,可以遥控家电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可以及时方便地处理公务、完成交易支付,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将成为生活的常态而被看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网络中断或是身边没有任何信息终端的时候,人们会更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它们了。

2.生活方式数字化

在信息社会中,借助于数字化生活工具,每个人的工作、学习、消费、交往、娱乐等各种活动方式都将具有典型的数字化特征,数字家庭成为未来家庭的发展趋势。

工作更加弹性化和自主化。人们在工作时间上不必再严格遵守朝九晚五的定律,在工作地点上可以在家中为千里之外的公司服务,网络创业等新的就业方式的出现将使弱势群体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终身学习与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互联网的普及和网上内容的日益丰富使学习更加便利,各种新型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快,“寓学于乐”将成为数字化生活时代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

网络购物跻身主流消费方式。“用鼠标逛商店,省钱又方便”的理念将使网络消费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网络购物也将成为一种休闲时尚。购买商品前先去网上获取信息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习惯,网络团购的兴起与发展无疑将使人们享受到更多的实惠与新的购物体验。

人际交往范围与空间无限扩大。借助于无所不在的网络,“人与人像日常生活那样联系,凭感情、缘分、兴趣快速聚散”,[2]社交网络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正在帮助人们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真实的人际关系网。2003年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即社交网络服务)在美国悄然兴起,仅5个月就风靡整个北美地区。有数据显示,在硅谷工作的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使用SNS来拓展自己的交际圈。在国内,开心网、校内网甚至诸如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都纷纷推出了SNS服务。2007年创立的开心网,15个月的时间用户迅速发展到300万户,页面浏览量达7亿人次,Alexa全球排名第100位左右,中国排名第13位……SNS的流行似乎正在回应着麦克卢汉早在20世纪60年代的预言: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重新部落化”,最终整个世界将变成一个新的“地球村”。

专栏5-3

麦克卢汉的“地球村”预言

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他的名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大胆预言了电子媒介的影响。他预言,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世界将日益变成一个“地球村”。

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延伸人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是媒介本身而不是媒介传递的信息在改变着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过程,最终整个世界变成一个新的“地球村”。在部落化时代,人们进行的是面对面的口耳交流;现代化的发展使得人们锁进了各自的“盒子”,不知道隔壁邻居是男是女,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常态;电子媒介的出现将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类将重新“部落化”,但不再是以居住地为纽带,而是以职业、爱好等各种真实的面貌聚集成不同的部落,于是重新“部落化”,最终形成“地球村”。网络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正在把这一预言变成现实。

娱乐方式数字化。数字化生活时代,各种数字媒体可以实现声音、文字、图像的综合集成与共享,视频点播、互动游戏、在线娱乐等新的娱乐方式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数字家庭成为未来家庭的发展趋势。随着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和数字内容的不断融合,家居设备越来越智能化,人们可以便捷、实时地对其进行遥控,数字家庭成为未来家庭的发展趋势。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数字家庭建设作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开发了面向老龄人口的特种服务,如美国的Grand Grae护理监测服务、英国的电子保姆服务等。

3.生活内容数字化

数字化生活时代,人们工作、学习、消费和娱乐的内容也具有典型的数字化特征。

工作内容以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为主。信息社会里,现代信息服务业将随着技术发展和创新应用而快速发展,传统产业中的信息和技术含量也将显著提高,使得人们的工作内容发生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的工作将是大量生产和处理信息,正如工业时代人们大量生产工业产品一样;与此同时,信息处理工作在每个人工作中的占比和重要性都将大幅提高。

学习内容个性化。数字化生活时代,基于网络平台的资源共享使得人人都可能平等地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学习;网络空间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知识,大大增加了个人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

信息成为重要消费内容。信息社会里,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信息消费将呈现爆炸性增长。对个人而言,信息成为个人能力提高、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娱乐内容数字化。基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家庭娱乐中心将整合音乐、电影、电视、游戏、互联网服务,数字娱乐将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内容。2009年,全球数字娱乐和数字多媒体市场总收入已超过2001亿美元,对全球娱乐和多媒体市场总体增长的贡献率达78%。[3]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广泛应用,数字化内容将成为多数人娱乐活动的首选。

对数字化生活的测度可以主要参照以下三个标准:

1.网络与信息终端高度普及

在信息社会,网络和信息终端成为生活必需品,因而衡量是否进入数字化生活时代的标准之一就是网络与信息终端的普及程度,包括互联网、电脑、移动电话、数字电视等主要信息技术和产品。2009年全球互联网平均普及率约26%,而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互联网普及率均已接近和超过75%。[4]全球手机用户达到46亿户,普及率为67%;其中发展中国家手机普及率为57%,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普及率已超过100%。[5]与此同时,传统生活用品的数字化改造成为一种趋势。

2.公众随时都能以支付得起的价格享受到数字化服务

作为生活必需品,如果应用成本过高,远远超过人们的支付能力,就意味着将影响到多数人的生活质量。从实际发展情况看,资费水平是影响普及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从全球发展趋势上看,近年来全球电信和互联网服务尤其是固定宽带的价格正在逐步下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报告2009~2010》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互联网普及率超过75%的前13个国家中,有11个国家的固定宽带费用占人均GDP的比重在1%以下,其余两个国家该比重也仅为1.15%。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人均宽带资费占收入的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6]目前我国有线电视资费占居民收入的比重约为1%,但移动电话和互联网资费明显偏高。

3.数字化应用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数字化生活时代,人们的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等方方面面的活动都离不开网络与信息终端。各种易用、价廉、便携的网络和终端使人们可以随时“逛”商店、“看”医生、“去”图书馆乃至“周游”世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专栏5-4

上海世博会:物联网成就智能生活

借助于物联网,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让更多人体会到了什么是智能生活。

在“太空家园馆”,家里所有的电器、食物都是互联互通的,电冰箱会根据食物温度判断工作环境,电烤箱会将烤好的食物送到保温箱里等待主人回来食用……在城市上空,无人机、无人艇在实时巡查,一旦发现有任何疫情和危险情况,立即将信号传回城市管理中心,启动一系列应急处理措施……

在“海尔体验区”,可以看到“与食品对话”的物联网冰箱。物联网冰箱还能与超市相联,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知道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信息,并能根据设定的程序自己购物。“上汽-通用馆”里实现了车车相通、车路相联。

本届世博会对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典型范例之一就是RFID纸质和手机门票的使用。借助于RFID技术,世博门票从生产、发行、销售到检票环节都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手机用户只需要更换一张具有非接触通信功能的SIM卡,通过简单的手机操作,就可以实现选票、购票和验票等功能。同时,这样的手机门票还具有小额支付功能,对手机卡充值,就可以在特许商品店里用手机支付纪念品费用、餐费等小额费用,体现真正的手机购物。此外,世博会的物流配送、展馆预约、证件管理、电子车牌、电子围栏等全都依赖于物联网的支持。

【评】世博会物联网的应用告诉我们,智能生活并非遥不可及,数字化生活的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资料来源:苏雪燕,张展鹏,陆文军,李志勇.上海世博会示范物联网应用.中国质量报,2010 年8月12日.

衡量数字化生活水平,需要考虑网络与信息终端的普及程度、公众使用信息产品的支付能力、信息技术对公众生活的影响三个方面的情况。鉴于有公信力数据的可得性,当前对于数字化生活水平的测算重点考虑前面两个因素,具体指标体系如表5-1所示。

表5-1 数字化生活指标

1.信息社会发展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始显现

从测算结果看,2001~2010年,我国数字化生活指数从0.0319迅速增加到0.3910,增长了11倍(见图5-2)。信息社会发展对个人生活的深刻影响开始显现。

图5-2 2001~2010年我国数字化生活指数变化情况

专栏5-5

我国网络购物规模持续快速扩大

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8~2009)》指出,我国电子商务已步入实质发展阶段。2008年我国网络购物交易额达1257亿元人民币,2009年达25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8%。

此外,国内第三方电子商务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个人网店已达1200万家,预计到年底将达1300万家,将比2009年新增260万家;到6月底网购用户突破1.3亿人,预计年底将达1.44亿人。2010年春节期间,亚洲最大网络零售商淘宝网宣布,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淘宝网交易额超过10亿元。

【评】可以预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购物环境的不断完善,“用鼠标逛网店”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0年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

从各地区数字化生活指数的情况看,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字化生活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2010年数字化生活指数最高的为上海市(0.7061),约是全国平均水平(0.3910)的1.8倍(见图5-3)。总体上看,尽管过去8年间我国数字化生活指数提高迅速,但当前的绝对水平不是很高:2010年数字化生活指数超过0.6的地区只有上海和北京,大多数地区(29个)数字化生活指数处于0.3与0.6之间(见表5-2)。整体上看,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生活方式向数字化生活方式的转型期。

图5-3 2010年分地区数字化生活指数

表5-2 2010年数字化生活指数分布情况

专栏5-6

电话的变迁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老百姓的梦想。而如今,我国手机普及率达到56.3%,上海、北京普及率已超过100%。从跑上几个胡同甚至是几里路接个电话,到现在随时用手机与朋友进行视频聊天,60年的变迁,通信业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

【评】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大多数功能都可以借助手机轻松实现,各种创新应用层出不穷,手机将带给人们更多的乐趣与享受、遐想与期待,它改变的绝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彼此联络的方式。

资料来源:毛涛涛.中国人的通话史:从胡同电话到3G生活.21世纪,2010年第1期.

2.数字化应用水平总体较低

2010年我国数字化应用指数达到0.2863,是2001年(0.0476)的6倍多,反映出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另一方面,我国数字化应用的水平总体还比较低,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也意味着我国数字化应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见图5-4)。

图5-4 2001~2010年我国数字化应用指数变化情况

从各地数字化应用水平来看,地区之间差异明显。根据测算结果,2010年上海市数字化应用水平较高,达到0.778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3倍,是最差地区的近5倍,比处于第2名的北京市的指数(0.6093)高出28%(见图5-5)。同时,超过一半的地区(18个)数字化应用指数处于0.3以下(见表5-3)。

图5-5 2010年分地区数字化应用指数

表5-3 2010年分地区数字化应用指数分布情况

3.整体支付能力仍然偏低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人们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与此同时,随着技术进步、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推进的电信改革,电信资费水平有了明显下降,公众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的支付能力有了显著提高。2001~2010年,我国支付能力指数从0.0161大幅提高到了0.4956(见图5-6)。但目前看,除上海、北京外,其他地区支付能力指数都在0.6以下,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

图5-6 2001~2010年我国公众支付能力指数变化情况

分地区看,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各地区支付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支付能力指数最高的上海市(0.6337)比全国平均水平(0.4956)高28%,比最差的地区(0.3655)高73%(见图5-7、表5-4)。

图5-7 2010年分地区支付能力指数

表5-4 2010年分地区支付能力指数分布情况

当前我国的移动电话和宽带资费相对于公众收入来说都明显偏高。从移动电话的支付能力看,2010年我国移动电话支付能力指数仅为0.1208,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全国31个地区中11个地区的支付能力指数还不到0.1,说明当前移动电话资费水平相对于绝大多数地区的收入水平来说都是明显偏高的。2009年我国移动电话资费支出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38%和17.93%,偏高的资费水平将对手机的进一步普及应用产生显著影响。宽带资费同样偏高,以上海推广的10兆宽带服务为例,月资费259元,相当于上海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相当于全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8%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如此高的资费水平,将严重影响到新技术的进一步扩散和深化应用。

相比而言,有线电视资费水平较为合理。2010年全国有线电视支付能力指数已经达到1,意味着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前提下,我国有望很快实现有线电视普遍服务。

[1]转引自:张新红.信息改变中国.新华出版社,2009.

[2]姜奇平.未来为什么是湿的.见:克莱·舍基著.未来是湿的,胡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信息技术报告(2008~2009).2009.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截止到2009年底。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6]国际电信联盟.《2010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指数》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