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慧聚寺的三个版本

慧聚寺的三个版本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慧聚寺的三个版本梁慧玲慧聚寺是昆山的一座人文历史悠久、艺术文化灿烂的千年名刹。慧向的宏愿令山神大为感动,决定暗中相助。梁武帝对慧聚寺特别上心。总之,宏大雄伟的慧聚寺很快成为南朝名刹。慧聚寺香火鼎盛,佛事频繁,信徒如潮。抱玉洞1997年被列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慧聚寺名声大振,于是文人墨客纷至题咏赞誉。慧聚寺之现实版:史载:昆山的慧聚寺、圣象寺、延福寺、无相禅寺等均建于梁代天监年间。
慧聚寺的三个版本_思路: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成果选

慧聚寺的三个版本

梁慧玲

慧聚寺是昆山的一座人文历史悠久、艺术文化灿烂的千年名刹。梁天监十年(511年),由吴兴沙门慧向禅师在昆山玉峰山修建。

慧聚寺之神话版:

关于慧聚寺,有着许多神奇的传说。

相传当年慧向禅师来到玉峰山,见此地“孤峰特秀,极目湖海,百里无所蔽”,风景佳美且人灵地杰,便庄重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建庙,使它成为佛教圣地,化育这一方众生。

慧向的宏愿令山神大为感动,决定暗中相助。于是山神先派二虎到慧向居住的洞中(抱玉洞)侍侧左右,并托梦给慧向说,愿助千工建寺。

当天夜里,雷电轰鸣,风雨交加,林木怒号,山下的百姓都听到砍伐树木、搬运石头、动土打桩的声响,天亮后人们好奇地上山一看究竟,发现寺院大殿的殿基竟然已经打好了!它广十七丈,高一丈二,巨石矗然林立,如射出的箭矢般笔直,绝非人力可为。大家盛传有鬼神暗中相助,称之为“鬼垒台”。一时昆山百姓纷纷慷慨解囊资助建庙,募捐无数。

县令马上将此事上报朝廷。慧向在金陵弘法时,信奉佛教的梁武帝曾聆听过他的说法,获悉此事后,龙颜大悦,即刻下令在玉峰山建寺,赐“慧聚”的寺额及铁炉、绣佛等佛具法器,并赐田二顷、山一所(即玉峰山)、木千株。

慧向大师筹集建材,亲自监督工地,不久终于建成了“慧聚寺”,只见佛宇僧舍鳞次栉比,庄严堂皇。慧向等高僧于是日日布施法雨,对当时的昆山百姓有着重要的宗教影响。

梁武帝对慧聚寺特别上心。寺庙造好后,他又及时派遣南朝第一大画师张僧繇,前来锦上添花。张僧繇,吴(今苏州)人,擅画佛像、龙、鹰,关于他的“画龙点睛”的典故是人尽皆知的:说他曾在金陵安乐寺的院墙上,画出了四条栩栩如生的白龙,却不点睛,人问为什么,回答说:“点睛即飞去。”人们觉得这太虚妄荒诞了,一再请点之。张僧繇无奈,大笔一挥。须臾,电闪雷鸣,两龙乘云腾空上天,而未点睛的两龙则仍在。

这次,张僧繇到了昆山,先在慧聚寺正殿两面的墙壁上画佛像,然后又在四柱上绘出活灵活现的蛟龙。不知是张僧繇画作的鬼斧神工呢,还是慧聚寺的确神奇灵验。据说,生了疠疟之疾的人,走到这个佛像下就会痊愈,真是奇了神了!还有,每到阴雨天,龙身上的鳞甲都会湿漉漉的,微微翕动。有时鳞甲间还夹杂着新鲜碧绿的浮萍水草,可见是刚从江海中兴风作浪而归。

于是,梁武帝再次派张僧繇前来,加画上几把大锁,将蛟龙们锁住。这下,蛟龙们动弹不得,不能出去闯祸了。那画上的锁,摸上去棱棱然如真物一般。真是神乎其技了!

张僧繇绘的佛像和龙,更为慧聚寺增添了一层浓厚的神秘色彩。

总之,宏大雄伟的慧聚寺很快成为南朝名刹。四方香客,络绎前往瞻仰膜拜;沙门僧侣,纷至沓来供奉顶礼。慧聚寺香火鼎盛,佛事频繁,信徒如潮。“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中就有慧聚寺。

关于慧聚寺,偶然看到一则法脉流传的资料:说是常熟兴福寺的著名律师晤恩,在五代时后唐中兴年间,特地来到昆山慧聚寺,向寺中的绍明律师学习南山律法。由此可见,那时慧聚寺中一定高僧大德众多,以致远近寺庙中的僧侣都来求学问道。

慧向圆寂后,为了追念他的开山之功,人们在他最初居住的石洞中雕凿了一座石像。明代万历年间,昆山的邑丞刘谐将石洞命名为“抱玉洞”。至今洞口仍常有虔诚的信徒来烧香祭拜,纪念高僧慧向大师。抱玉洞1997年被列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慧聚寺之艺术版:

张僧繇为慧聚寺绘的佛像、龙柱,成为千古奇谈美谈,而寺中后来还有一位享“雕圣”之誉的雕塑家的大手笔。他叫杨惠之,和吴道子同师张僧繇笔法,专攻雕塑,当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

范成大在《吴郡志》中写道:昆山慧聚寺大殿佛像,及西偏小殿毗沙门天王像,还有左右侍立的十余人,都凛凛然有生气。塑工妙绝,相传为唐杨惠之所作,惠之塑工妙绝当时。也有人说是张爱儿所作。龙图阁学士徐林,看后感慨万分,惊为神工。

杨惠之和张爱儿都是当时最著名的雕塑家,出自这两人中谁的手笔或许有争议,但这天王等塑像之神威勇猛却是有口皆碑的。

而慧聚寺殿堂的经台、钟台的匾额,则是南唐后主李煜所题。我们可以想见,慧聚寺不但成就了宗教的辉煌,同时也成就了艺术的辉煌。

慧聚寺名声大振,于是文人墨客纷至题咏赞誉。著名的“山中四绝”为唐代诗人孟郊、晚唐诗人张佑所作的慧聚寺题咏,以及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和诗。宋代的傅宏、刘过,元代的王冕、杨载,明代的高启、梁辰鱼等一大批名家都为慧聚寺留下了隽永的诗词歌咏。

唐代著名诗人孟郊(751—814)字东野,父亲庭玢任昆山尉,生孟郊和两个弟弟。孟郊是著名的《游子吟》的作者,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全唐诗》记载了他写的《苏州昆山慧聚寺僧房》,此诗约写于贞元六年(790年)前后,孟郊来昆山寻访生地,瞻仰慧聚寺后所作:

昨日到上方,片霞封石床。

锡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

晴磬无短韵,古灯含永光。

有时乞鹤归,还访逍遥场。

诗人述说自己来到昆山慧聚寺,在山脚下望见片片飞度的红霞,遮挡住了山头坐禅用的石床。上山途中,看到僧人行路所携的锡杖,拄着遍地青幽的莓苔;他们的袈裟上犹粘着佛院松柏的清香。悠长的钟磬声余音袅袅,大殿中从未熄灭过长明灯光焰明亮柔和。“乞鹤”一句用裴度向白居易乞鹤来养之典,养鹤自是高雅之举,这里大约是暗喻自己平日里高洁不俗、超凡去尘,今天则慕名来到了著名的古刹慧聚寺探迹览胜。全诗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对幽静隐逸的慧聚寺那由衷的神往与敬意。

北宋皇祐元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特赴昆山考察水利,乘兴登上玉峰山,在慧聚寺拜读了孟郊和张祜的诗后,步两诗原韵,和了两首。王安石的题诗和他风神俊朗的书法都为上乘之作,被寺院制成了碑刻。

慧聚寺之现实版:

史载:昆山的慧聚寺、圣象寺、延福寺、无相禅寺等均建于梁代天监年间。南朝时,兴建寺庙之风盛况空前,仅建康一地就有佛寺500余所,北魏末年全境有寺庙30000余所,北齐则共达40000余所。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北魏的统治日益衰弱。为了麻痹广大人民,他极力提倡佛教,以粉饰太平。于是江南各地大规模建造寺院,佛教徒不断增加,在他的统治下,民尽流离,邑皆荒毁,耕田流失,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其实,杜牧那句著名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诗人痛彻肺腑的话语,建造这么多的寺庙,要消耗多少的人力、物力啊!而最后,南朝四百八十寺,终究还是免不了摧毁为废墟的命运。

唐会昌年间,武宗皇帝下令捣毁天下佛寺,玉峰山的慧聚寺也在被废之列,亏得寺院中的僧人悄悄将四根龙柱运抵苏州藏匿起来,这才幸免遇难。大中三年(849年),刺史韦曙复建慧聚寺,恢复香火,兴旺如前。

北宋宣和间,僧人由信将玉峰山东北麓的慧聚寺子院,改建为十方贤者讲寺,并易名为“华藏讲寺”。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由僧人良拱复建大佛阁,名为“神运大雄氏殿”。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僧人大雅将“华藏讲寺”从东北麓移建于西山之巅。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僧人寂默重建山门和天王殿。

慧聚寺历经了无数次的灭法之毁和自然损坏。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为纪念顾鼎臣上疏筑城之功德,在慧聚寺法华堂故址修建了“崇功祠”,至此,一千多年的慧聚寺彻底废弃,成为了玉峰山的千古传奇。

1992年,昆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在玉峰山重建寺庙,建成的华藏寺位于山南麓翠微阁西。后再次重建于马鞍山之南。

2005年起,由昆山市政府支持、广大台商等各方人士共襄胜举,于昆山开发区太仓塘洞庭湖路重建慧聚寺。重建后的慧聚寺还兴建了慧聚天后宫,集寺庙、慈善、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汇聚了两岸宗教、艺术、人文、历史、建筑之菁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