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纪中国灾害史考证

世纪中国灾害史考证

时间:2022-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7世纪中国灾害史考证侯 琴中国是世界上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干旱、地震、洪水以及次生灾害频发,这是我国地理环境特殊造成的。研究灾害史,首先应该考证清楚17世纪的干旱、地震、洪水这些灾害。1638年,华北地区有56个县全年严重干旱。总的来看,这25年中旱灾先以西北、华北开始,最后至华东、中南告终。据不完全统计,在17世纪中国发生8级和8级以上特大地震5次,7级和7级以上大地震6次,7级以下和5级以上地震约108次。
世纪中国灾害史考证_中国西南地区灾荒

17世纪中国灾害史考证

侯 琴(1)

中国是世界上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干旱、地震、洪水以及次生灾害频发,这是我国地理环境特殊造成的。黄河和海河流域各省及新疆内蒙、辽西地区,正是从北非撒哈拉沙漠开始,走向西南至东北的亚非干燥带的东翼。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平均200毫米,少雨干旱年份仅100毫米,并且旱区时时向南扩展。中国南方又毗邻全球环太平洋及喜马拉雅、地中海两大地震带交汇区,云、贵、川、甘、陕等南北地震带受其影响。中国东、南、西南三面被西太平洋、南海及印度洋包围,夏秋季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及台风经常带来充沛的水汽,暴雨必然造成洪水。由于青藏高原海拔4000~5000米,许多河流发源于此,比降很大。而沿江多黄土及其他易侵蚀土壤,河流源源不断地携带泥沙而下,因此河流中下游及河口河床冲淤变化不断,甚至常常决溢改道,特别是黄河下游河道变迁频繁,是世界上任何河流无法相比的。

研究灾害史,首先应该考证清楚17世纪的干旱、地震、洪水这些灾害。因为地球气圈、水圈、岩石圈出现异常变化,导致17世纪的旱灾、震灾、洪灾等灾害是东亚典型灾害链中的一例,在人类抗灾减灾工作中它有特殊的地位。

一、1628—1652年中国大旱

自1628年陕北大旱起,至1652年两湖、苏、皖大旱止,25年中,特别是1638年至1641年(明崇祯十一年至十四年),连续4年发生特大干旱,旱区之广、旱期之长、旱情之重,都是近千年中非常罕见的。

据故宫明清档案记载分析,在1628—1652年此前的10年,干旱气候已经笼罩西北东部和华北北部,陕北、晋北、冀中开始大旱,其中今榆林、延安、石家庄、太原等地区情况最严重。1628年全国57个县受旱,华北地区就有30个县,其中河北省有17个县受旱。如图1所示:

img30

图1 1628年全国旱灾图

1633年以后,西北及华北旱区向中南发展,华东的旱情则减轻。1634年起,河南旱灾严重。黄河南岸的郑州,自1635年至1640年,连续六年大旱。1636年,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再大旱。虽1637年的早情有所减轻,但经过十年酝酿,西北、华北的旱区通过中原向南发展,华东的旱区经过皖南和江西向西扩大,至此,一个包括西北、华北、华东、中南广大地区在内的全国性特大干旱区已经形成。

1638、1639年旱情迅速发展恶化。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全年大旱。浙江、安徽也部分受旱。1638年,华北地区有56个县全年严重干旱。历史记载,当时山东、山西出现了人相食的情况;豫西赤地千里,颗粒不收,川竭井涸,民死近半。江苏六合井竭,金坛洮湖涸,仪征井泉均竭,食水腾贵。1639年,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有73个县旱灾严重,最严重的是河南,有25个县受旱,山东20个县受旱,全国受旱灾区达100个县。如图2、图3所示:

img31

图2 1638年全国干旱分布图

img32

图3 1639年全国干旱分布图

1640年和1641年旱灾更重。尤其是1640年,各省受旱县数大增,甘肃出现大片旱区。全国19省共291个县受旱。最严重的华北地区受旱县数达198个,其中河南54个县、河北45个县、山东44个县、陕西35个县受旱。华中六省78个县受旱,其中最重者为江苏省,达34个县。旱情几乎遍及全国,西部甘肃省也有14个县受旱。当时我国黄、淮海大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完全连成一片。1641年,陕西、山东、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仍然大旱。华北地区5省有80个县受旱,其中河北旱情最重,有36个县受旱。华中6省110个县受旱。旱情明显向长江中下游发展,尤其是浙江、安徽和湖北地区旱情渐趋加重。当年江苏有56个县、浙江有20个县,湖北有10个县受旱。全国受旱县数达176个。如图4、图5所示。

img33

图4 1640年全国干旱分布图

1643年、1644年江南旱,北方已不旱。1646年全国受旱县106个,重旱区主要在华中六省的89个县受旱,旱情最重的江西有42个县受旱。1652年全国有140个县受旱,旱情最重者仍集中在华中地区,有125个县受旱,旱情最重的湖北为33个县,第二年(1653年)旱情有消退,参见图6。总的来看,这25年中旱灾先以西北、华北开始,最后至华东、中南告终。这次罕见的大旱,特别是崇祯一朝最后四年连续的特大旱灾,实为历史罕见。

img34

图5 1641年全国干旱分布图

img35

图6 1653年全国干旱分布图

img36

通过干旱灾情考证,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认识:

(1)我国干旱北方比南方出现的次数多,面积大,程度重,持续时间长。

(2)重旱区出现的频次随着纬度增加而增加,并且有明显的阶段性。

(3)在重旱出现频繁阶段,重旱的持续时间与大范围干旱持续时间情况相似。

(4)干旱发生频次由北向南移动,干旱在时间、空间的连续性上,北方均较南方为大,连续三四年均在北方发生,南方连年干旱仅发生过一次,也只持续了两年。中国各省历年干旱县数见表1。

二、17世纪我国地震灾害

由于我国处在世界两大最活动的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活动带的组成部分,广大地区都受它们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地震活动存在很复杂的情况,表现为地震种类多,地震活动频繁且强度大,并且地震活动的时间、空间分布均与周围地区有密切关系。17世纪世界地震处于活跃期,因此,我国在这一时期的地震活动异常活跃。据不完全统计,在17世纪中国发生8级和8级以上特大地震5次,7级和7级以上大地震6次,7级以下和5级以上地震约108次。部分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17世纪中国8级和8级以上地震及7级和7级以上大地震统计表

img37

由表可知,17世纪是中国强烈地震的一个活跃期,此期间,中国强烈地震5~8.5级主要集中在:①南北地震带,以云南、四川和甘肃为主。②华北地震带,主要在山西和北京附近。③郯庐地震带,以鲁南为主。④华南沿海地震带,分布在福建、台湾及广东、海南一带。但就大地震而论,先由西向东,再由东向北,再从北向南,呈逆时针方向移动,这是唯一一次在中国三大地震带同时发生8级及8级以上特大地震。现将最严重的1654年、1668年、1679年三次8级及以上特大地震分述如下:

(1)1654年7月21日(清顺治十一年六月八日半夜),在甘肃天水(34.3°N、105.5°E)发生了8级大地震,极震区:震中烈度1X度,震中区在天水、礼县、任家堡、罗家堡、兴隆镇、石家峡、王家庄等地。在天水、罗家堡七十峪及木门里(天水、西和、礼县交界处)一带,山崩水壅,塞河为潭,两山合为一处,压埋村落近十里。地震年余不止。摇倒房屋,震塌窑砦,不可胜计,地裂数十里涌黑水,压死人畜无数。地震重破坏区涉及30余县,有感区涉及6省百余县。大震情况如图7所示。

img38

图7 1654年甘肃天水地震震中区、破坏区略图

(2)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在山东莒县—郯城之间(35.3°N、118.6°E)发生8.5级特大地震。极震区在郯城、莒县、临沂。莒县官民房屋、学署、寺庙、监库、牌坊、城垣等俱倒塌,周围百余里无存一屋,马蓍山崩四散,五庐固山劈一半,闫家固、施风朵、科罗朵、马齐山大山各裂一半。城内四乡遍地裂缝,或宽一尺至三尺,长数丈至数百丈。沭河东崖裂、缝宽三尺,自管庄至葛湖长15里裂缝处皆翻土扬沙,涌流黄水。城东北、北门大街井口喷水三四尺高。压死人两万余。大地震重破坏区涉及26个县,轻破坏区有180个县。这次大地震影响面积很大,其中有记载的有河南省58个县、河北省41个县、浙江省33个县、江苏省23个县、山东省20个县、安徽省20个县、江西省14个县、山西省10个县、湖北省7个县。莒县、费县六年余震不息。大震情况如图8所示:

img39

图8 1668年山东莒县—郯城地震震中区、破坏区略图

(3)1679年9月2日(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巳时),在河北省三河平谷(40.0°N、117.0°E)发生8级大地震,震中裂度X1度,地震涉及北至辽宁沈阳、南至河南安阳数千里。破坏面积纵长500公里,最远达700公里。据记载,“平谷地震极重,城乡房屋塔庙荡然一空,遥望茫茫,了无障隔,黑水横流,田禾皆毁,阁境人民除墙屋压毙及地裂之外,其生者仅十之三四”。震后出现“地隔数尺”、“四面地裂”、“黑水涌出”等情况。可见地震时破坏是极其严重的,惨不忍暏。自9月以来或一月数震,或一日一震,多年尚未平静。在这次大地震中重破坏区涉及15个县,轻破坏区有24个县,有感地区据记载为97个县。

以上三例足可见历史上强烈大地震的破坏性,给人民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在旧社会,反动统治者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地震发生后不采取任何救灾措施。以致出现“尸压败垣,人无收葬”,死尸遍野,瘟疫繁生,人多无食,饿死逃亡等悲惨状况。

分析表2可知,7级及7级以上地震广泛分布于20°N~40°N之间,从西到东范围内,发生在我国南北地震带内的约占一半。而这里正是中国主要江河分布区,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暴雨和洪水的水汽来源和主要落区就在这个范围之内。强烈地震,尤其是特大地震对暴雨的水汽输送数量和强度都有一定影响。

img40

图9 1679年9月2日河北省三河平谷地震震中区破坏极震区略图

三、17世纪我国洪水灾害

中国许多大河在1651—1679年中多次发生过大洪水或特大洪水。现将17世纪最严重的三次最大洪水灾害分述如下:

1662年(清康熙元年夏历壬寅年)9月20日至10月6日(八月初九至二十五日),黄河中下游出现了持续17天的如注暴雨和十五六昼夜的特大洪水。

同时汉江、淮河和漳卫河也出现大洪水。前后又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和嘉陵江出现洪水。这是近300多年来以黄河为主跨我国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一次罕见大洪水。

1662年夏秋,我国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普遍多雨。农历八月初九至二十五日(9月20至10月6日),发生了一场持续17昼夜的跨流域的特大暴雨,强度为大暴雨的最高级别。主雨区以黄河流域为主。其次为长江、淮河、海河的部分流域。雨带在秦岭以南呈西南东北向分布,在秦岭以北呈东西向分布,和秦岭平行,最大暴雨轴线约在34°N~35°N,落区在105.5°E~116.2E,32.6°N~38.1°N之间。西端接青藏高原东北角稍偏南,东端过中条山以后稍偏北。开始,暴雨沿青藏高原东侧,自滇西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流域进入黄河流域,主要暴雨中心在甘肃天水地区,陕西泾、渭河中游,北洛河和黄河北干流附近,山西太原地区及晋南和冀、鲁、豫相邻地区等6处。

这次降雨的特点是(以黄河流域为例):①盛夏之后,陕西一直大雨,以泾、渭河中下游持续时间最长,达两个月之久。②整个雨区逐步向东扩展,有一个移动和发展的过程。黄河下游冀、鲁、豫三省相邻地区暴雨持续了7~14天,滞后于黄河中游暴雨发生5~8天,此间隔时间恰和中游暴雨形成,黄河干流洪水到达下游的时间相同,这就造成了上下游洪水遭遇。③长期大雨的后期,地表植物较少,黄土含水量已经饱和,因此流水侵蚀和重力侵蚀同时加剧。滑坡、地陷、山崩等现象时有发生。

根据史料记载的天气形势分析,这次大暴雨发生之前从长江和钱塘江口向内陆西部存在显著的主旱带,与长江大体平行而略偏南。反映出当年夏秋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且持续稳定在这一带上空,以江西为核心所在。自8月中旬南海强烈台风接连3次在广东吴川登陆,同时孟加拉湾西南气流也极为强盛。这两方面的水汽汇合,给大暴雨的形成带来异常丰沛而持久的水汽来源。情况如图10所示。

img41

图10 康熙元年(1662年)八月特大暴雨及天气形势分析图

1668年(康熙七年)农历戊申七月初(8月上旬末),黄河、海河流域连续发生7昼夜大暴雨。最大暴雨中心邻近北京附近,包括昌平、密云、怀柔等地。“七月浑水发,冲决卢沟桥及堤岸,直入正阳、崇文、宣武、齐化诸门,午门浸崩一角。”雨带呈南北向分布,暴雨中心先在太行山中部东麓开始。获鹿大雨的起始时间最早,“六月大雨如注七昼夜”。“从七月初二至初八日”(8月9日至8月16日)又向南移至临城县,内丘县“雨若倾盆,大雨七昼夜”。以后雨势加剧,再向北扩展,燕山南麓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以至扩及全海河流域南北,共涉及37个州县发生七昼夜的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有关雨情如表7所示。

这次暴雨洪水及其形成的特点:

(1)降雨落区广泛,有30个州县先后出现7昼夜的特大暴雨和大暴雨。

(2)降水的强度大,造成永定河、海河、滦河、南运河、滹沱河、唐河、潮白河、蓟运河等普遍泛滥成灾。冲塌无数城垣,淹没田房无数,人畜大量伤亡。

(3)特大暴雨发生在后两周左右,暴雨中心偏北与震中位置仅相差3~4个纬度,暴雨落区东侧与地震破坏区的西侧重合,地震与洪水关系密切。

1668年7月25日(六月十七日),山东莒县—郯城(今临沂市)发生8.5级特大地震(35.3°N、118.6°E)。这次大地震对中国东部地区影响甚大,极震区在临沂、郯城、莒县,重破坏区有26个县,轻破坏区有117个县。此次地震涉及河北省44个县、山东省22个县、河南省58个县、安徽省21个县、江苏省25个县、江西省14个县、浙江省33个县、湖北省7个县、山西省10个县。这次地震对海河流域影响最大,与这次暴雨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大地震后六年还余震不息。

(4)1662年为谷年,1668年为活动极弱的谷年后第一个峰年,太阳黑子活动属于异常年份,引起了环流变化。可能这也是发生大暴雨、大洪水的原因。

(5)这次暴雨、洪水的形成除气象、太阳活动、地震因素外,与雨区地理位置和地形有密切关系。暴雨区的西部是太行山,山脉走向为南北向。北部是燕山,山脉走向大致是先南北向再东西向。暖湿气流向西、向西北即遇到山脉阻挡,地形抬高与冷空气汇合形成大暴雨、特大暴雨。

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至九月十五日(9月19日至10月19日),在秋季后期发生了一个月的大雨、洪水。据文献记载:1679年9月19日开始,我国四川、陕西、河南、河北等省持续发生一个月的大暴雨、洪水。在长江上游岷江一部分河段,沱江、嘉陵江、汉江上游、淮河流域的颍河上游、黄河流域的渭河中下游、北洛河中下游、延河、汾河中下游、沁河、洛河和海河流域的子牙河等江河均在暴雨、特大暴雨的笼罩之下。长雨带呈西南东北向,初步估算长约1600公里,宽300~450公里,雨区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以秦岭巴山以南的嘉陵江暴雨最大。嘉陵江干支流及长江上游和三峡留有许多洪水痕迹,水位远高于1870年。

1679年暴雨发生的时期和降雨的过程,暴雨主要集中发生在八月中旬至九月中旬。在此之前长江上游支流岷江流域,自四月十五日开始降雨,至八月二十日止。接着成都、绵阳、广安、昌平、广元、万源等地区也降了暴雨或大暴雨。在淮河流域的颍河上游也开始降雨。据文献记载:“临汝八月淫雨”,宝丰“八月淫雨”,登封“秋淫雨数十日”,杞县“八九月霖雨”,淮阳“三月二十七日大雨雹,九月二十一日沙河决”。黄河流域渭河、泾河、北洛河、延河、三川河口以下黄河北干流均普降暴雨和大暴雨。约37个州县有记载。陕西凤翔、延安、蒲城、西安、渭南、大荔等均在八月中旬至九月中旬有大暴雨。另外在海河流域,吉县、绵县、沁阳、武陟、修武、孟县、新乡、延律、原阳等主要雨区都有记载。雨区最北在河北沧州和保定附近。雨带呈西南东北向分布。雨区跨越我国四大江河,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暴雨中心在四川盆地、黄河中下游及海河南支各河。

这次暴雨的特点是:

(1)降雨历时特别长,长达30~40天。

(2)降雨落区面积大,涉及我国5省、市,即四川、陕西、山东、河南、河北,雨区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

(3)暴雨强度大,如四川盆地暴雨中心的强度特大,据初步分析是300年以来最大暴雨、洪水。

(4)暴雨发生的时间迟,大暴雨发生在农历八月中秋之后,即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比正常年份的暴雨发生时间推迟一个月左右。

1679年的雨带北端恰巧位于1668年7月25日山东莒县—郯城8.5级特大地震和1679年9月2日三河、平谷8级大地震的震中之间。西南—东北向雨带的北端趋向北京地区。暴雨的起始时间则在三河、平谷大地震后的17天。由此可知,这次大地震对1679年暴雨、洪水的形成可能也有重大的影响。

四、旱灾、地震、洪水灾害链

通过对17世纪自然灾害链的研究考证,使我们得到启示。为什么1662年、1668年、1679年会发生那样异常的大暴雨洪水?为什么25年中严重干旱前后又有那么多强烈地震?这些就给我们提出了对自然灾害研究的综合观点,应该对多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以多学科为基础进行综合研究,应该克服以往单学科、单灾种自然灾害研究的思路。

17世纪前叶由西北东部、华北北部开始,蔓延至大半个中国的持续特大干旱,以及17世纪中叶从南北地震带开始,经过郯庐地震带北端,又走向华北北京附近,一连三次8级和8级以上的大地震,几乎同时相随出现的1662年、1668年、1679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特大洪水,显示了严重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性和内涵。就是自然灾害的链式结构,旱—震—洪灾害链。

为什么灾害呈链式规律出现?这是一个重大地球科学问题。链式规律内涵怎样?有什么先兆和变化?都有待深入研究。

首先是太阳活动变化,17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是太阳活动一度极强又迅速减弱的时期,国外有人认为Mawnder极小值可能是太阳的11年周期性活动已不存在,中国学者的工作证明,衰减期仍有周期性活动,只是更弱罢了。关键这是一个急剧衰减的年代,从19世纪以来实测大气环流和太阳活动关系得知,太阳活动衰减期北半球欧亚大陆上空纬向型环流盛行,在此条件下,中国中纬度地带的北方会出现干旱气候,很少降雨。40°N附近的陕西、山西、河北部分地区首先出现大旱就是证明。

太阳活动11年周期,两头最弱的年份叫谷期谷年,国外天文学界称“mimimum year”,谷年有的就是一年,有的是几年。根据中国的历代地震记录,许多人研究得出谷年多大地震,尤其是南北地震带。1654年在天水发生的8级大地震,正位于南北地震带的中段偏北地区,在黄河流域上游和中游之间。这次地震发生后,沿35°N线上下,1662年日本又发生了两次7.5级左右的强烈地震,然后1668年转而向西在山东莒县—郯城又发生更大的8.5级特大地震,郯庐地震带的北端距离华北地震带北京附近最近,接着1679年在三河、平谷再次出现8级地震。这三次大地震总历时才25年。东西相距2000km,南北相距600km,集中程度之高,历史罕见。

1662年特大暴雨正沿着35°N线东西向分布,主暴风雨区在甘、陕、晋三省;另一区在冀、鲁、豫三省邻近地区,分布区位置和发展方向与1654年天水大地震,1662年日本大地震,1668年莒县、郯城大地震迁移区位置及方向一致。1668年特大暴雨分布紧邻1668年特大地震极震区西侧,而极震区西北端燕山南麓最大暴雨中心就在北京附近。1679年特大暴雨呈西南—东北向分布,且紧靠大陆副热带高压西侧及趋向大地震震中位置。这三次特大洪水不但在时序上和大地震一致,而且在分布及暴雨移动上也与地震有密切关系。

特大暴雨形成需要若干基本条件:

(1)径向型环流条件盛行,自南向北输送充沛水汽的气流顺畅。

(2)海洋温度上升,水汽来源不断。

(3)冷空气盘踞北方,某纬度上空,阻止暖湿气流继续北上。加上南岭、武夷山、大别山伏牛山、巫山、巴山、秦岭、太行山、燕山等山脉之阻挡,致山前丘陵形成暴雨中心。这些因素之外,大地震沿活动断层附近在某震期即排洩大量热量及携热水汽,是降水增强的重要条件。此排热排汽现象已为卫星热红外及其他观测手段证实。

总之,在太阳活动大变动时期,诸多地球物理因素相应变化,17世纪旱—震—洪灾害链给中国造成严重灾难,这一典型历史灾害事实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经考察20世纪中叶太阳活动第19周峰年1957年、1958年以来,经过40多年衰减及北方大旱之后,2004—2005年印度尼西亚连发8.7级、9.3级、8.5级特大地震,2007年、2008年、2009年太阳活动已连续3年极度衰减(R=0),2005年珠江先发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又发生8.0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7.4级地震,接着2010年西南大旱,华南、江南多雨,长江出现7万m3/s三峡入库大洪水。现在强暴雨已在35°N上下黄、淮、海流域出现,正是又一旱—震—洪灾害链小规模出现,理应引起大家注意。

【注释】

(1)*侯琴(1935—),河南省地方史志编委会编辑室主任、副编审,主要从事中国灾害史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