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看一看亚洲第一的天坑

看一看亚洲第一的天坑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亚洲第一天坑,也是世界第一人工天坑,即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大冶铁矿的露天采石场,位于湖北铁山境内。图6-21 亚洲第一天坑226年,大冶铁矿进行了第一次有史可鉴的采矿活动,距今约1790年。是全亚洲最大的天坑!它已成为我国矿冶文明的“鲜活史书”。1890年,大冶铁矿成立,并正式对天坑所在地的矿区进行露天开采。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它的成功转型标志着人类从战胜自然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是黄石人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
看一看亚洲第一的天坑_生态文明简明教程

亚洲第一天坑(见图6-21),也是世界第一人工天坑,即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简称武钢)大冶铁矿的露天采石场,位于湖北铁山境内。大冶铁矿是中国一部冶金矿业发展文明史,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座采用机械化开采的大型露天矿山,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工业文明的见证价值和旅游价值,不仅是我国千年矿冶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见证了我国近代钢铁工业发展的历史

图6-21 亚洲第一天坑

226年,大冶铁矿进行了第一次有史可鉴的采矿活动,距今约1790年。从孙策筑炉、岳飞锻剑,到张之洞洋务建厂,盛宣怀成立汉冶萍公司,再到现代的大冶铁矿开采,它成为我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备受世界瞩目。现在的天坑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相当于15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经过千年的开采,形成了一个落差达444米的世界第一高陡边坡。专家称:这样规模的露天采场,是世界矿业史上的一个奇迹!是全亚洲最大的天坑!它已成为我国矿冶文明的“鲜活史书”。

1890年,大冶铁矿成立,并正式对天坑所在地的矿区进行露天开采。1905年,大冶铁矿与萍乡煤矿、汉阳铁厂合并组成汉冶萍公司,翻开了我国近代工业文明厚重的一页,而且“汉冶天坑”的名字即源于此。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重建大冶铁矿,并以此为原料基地,兴建武钢。1952年,我国在这里组建了第一支大型地质勘探队进行铁矿资源勘探,累计探明资源储量铁矿1.6亿吨,铜矿67万吨,金矿40吨。到1980年,大冶铁矿已建成高度机械化采选联合生产的大型矿山,成为中国十大铁矿生产基地之一,实际采选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被誉为“武钢粮仓”。

经过近50年的大规模开采,大冶铁矿已消耗铁矿储量1.3亿吨,到21世纪初,其铁矿资源保有储量已不足3000万吨,被国家列为“危机矿山”。

为了治理生态环境,该矿投资数千万元形成了亚洲最大的硬质岩复垦基地。2006年7月,以大冶铁矿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区组成的“一园两区”,经国家矿山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确认为大冶(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规划面积为23.2平方千米,是中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大冶(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以工业旅游为核心,分地质环境展示区、采矿工业博览区和环境恢复改造区三大块。

在离大坑不远的复垦生态观光区,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刺槐林和满眼醉人的绿意。

然而,20年前这里还是寸草不生的连片废石排放场。大冶铁矿在新中国成立后,开采量骤增,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因露天采矿大冶铁矿排放出3亿多吨的废石,形成了占地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的废石场,且所排废石多为大理岩、闪长岩等坚硬岩石,这些岩石的块径在0.2~1.2米,石质硬度大、难风化、不保水、难固氮,不具备植物的生长条件,普通植物难以生长。长年累月的堆放废石导致该地出现了大面积寸草不生的连片废石排放场,原本冰冷的石头,在寒风中,更显冷意;更为糟糕的是雨天,雨水冲散沙石,堵塞道路,让行人寸步难行。

“要改变矿山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必须在废石场上植树,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面对此情景,大冶铁矿的创业者在思考。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冶铁矿陆续投资几千万元,并联合相关科研院所,成立专业绿化队伍,积极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通过反复试验,他们终于攻克了硬岩条件下耐旱、耐贫树种的选定难关,成功探索出了在硬岩废石场不覆土的条件下种植刺槐等树木,并开始对已成形的废石场进行绿化复垦,如今已经是绿树成荫,大见成效。

近20年来,该矿每年组织数千人上山植树造林,出现了“父子兵”“娘子军”“白发团”等志愿服务者,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大冶铁矿的东露天采场、洪山溪尾矿坝等五个绿化复垦基地已是林木扎根,绿树成片。昔日的废石堆放场变成了面积达366万平方米,相当于10个天安门广场大小的亚洲最大的硬岩绿化复垦基地,创造了“石头上种树”的奇迹,形成了“石头的森林”的生态奇观。

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同时,复垦林吸收了空气中的有害成分,每年还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进一步改善矿区的空气质量。随着公园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前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原先的废石堆放场成为旅游休闲、接受生态教育的好地方。

三千年的矿冶古都,因矿而兴,也为矿所困。黄石铁山在历经一个世纪的采掘后,濒临枯竭的矿产资源和稀缺的土地已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了扭转形势,铁山区以工矿废弃地综合开发试验区为契机,努力向第三产业转型,从“钢铁工业摇篮”到“世界铁城”,走上了特色转型之路。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它的成功转型标志着人类从战胜自然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是黄石人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