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无脊椎动物病毒

无脊椎动物病毒

时间:2022-02-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昆虫病毒属于无脊椎动物病毒,主要以鳞翅目的昆虫病毒为主,其次为双翅目、膜翅目和鞘翅目。昆虫病毒可感染昆虫的各种组织细胞,如真皮、肠上皮、脂肪体、血液和淋巴等,症状一般表现为停止取食、肠道发生麻痹或引起败血症而死亡。我国已制成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剂用于生物防治。用无包涵体病毒防治柑橘红蜘蛛较有效。
脊椎动物病毒_微生物学

昆虫病毒属于无脊椎动物病毒,主要以鳞翅目的昆虫病毒为主,其次为双翅目、膜翅目和鞘翅目。由于有些昆虫具有经济上的重要性,例如蜜蜂和家蚕,一旦染上病毒病,就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但自然界中有些病毒却能侵染杀死农作物和森林的重要害虫。由于目前许多害虫能抵抗化学农药,且化学农药的残留已成为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所以这些昆虫病毒已被用作生物农药,成为害虫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手段。

昆虫病毒可感染昆虫的各种组织细胞,如真皮、肠上皮、脂肪体、血液和淋巴等,症状一般表现为停止取食、肠道发生麻痹或引起败血症而死亡

昆虫病毒病的一个相当普遍的特点是在被感染的动物细胞中形成多角形包涵体。包涵体的成分是蛋白质。根据包涵体的有无及包涵体在细胞中的位置、形状,可将昆虫病毒分为4种:

1.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NPV)

这类病毒粒子呈杆状,被包在呈多面体的包涵体内,位于宿主细胞核内。蚕多角体病毒就是一个典型。幼虫经注射或饲喂被侵染后几天,在大部分组织的细胞核中就出现小的包涵体,这些包涵体的大小和数量都在增长,最终每个可达10~15μm;每个核内可多达100个。核内染色质消失,细胞最终死亡,游离的多角体便出现在血、淋巴中。有些核型多角体病毒则是黏虫、水稻色蛾、斜纹夜蛾等农业害虫的天敌,有些已用于生物防治

2.质型多角体病毒(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CPV)

质型多角体病毒包涵体位于宿主细胞质内。质型多角体病毒有的感染枯叶蛾、松针黄毒蛾、黄地老虎等,主要在昆虫肠道中增殖。昆虫感染后不取食,饥饿而萎缩。用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松毛虫有很好的效果。

3.颗粒体病毒(granulosis virus,简称GV)

包涵体呈圆形、椭圆形颗粒状。如云杉卷叶蛾颗粒体病毒、菜粉蝶颗粒体病毒等。包涵体内一般只含一个病毒颗粒,偶有两个。主要感染鳞翅目昆虫的真皮、脂肪组织及血细胞等。昆虫吞食后停止进食,血液变成乳白色而死亡。我国已制成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剂用于生物防治。

4.无包涵体病毒

病毒粒子球状,不形成包涵体。宿主范围广泛,除昆虫纲外,还存在于蜘蛛纲、甲壳纲等,如沼泽大蚊虹色病毒、家蚕软化病病毒、柑橘红蜘蛛病毒、蟹瘫痪病病毒。用无包涵体病毒防治柑橘红蜘蛛较有效。

昆虫病毒主要是通过口器感染。昆虫吞入病毒进到中肠后,包涵体被中肠液溶解释放出病毒粒子,进一步侵染细胞。但也有通过伤口和气孔等感染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