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男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时间:2022-02-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生精小管结构,包括支持细胞结构特点与功能,各级生精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变化规律,精子的形态结构和精子形成过程。重点掌握生精细胞,其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五个阶段。生精小管与血液之间有血-睾屏障,相邻支持细胞近基部形成紧密连接,是血-睾屏障最重要的结构;血-睾屏障的功能是阻止某些物质进出生精上皮组织,维持有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
男性生殖系统_组织学与胚胎学实

【目的与要求】

(1)掌握睾丸实质的组织结构。

(2)掌握生精小管结构,包括支持细胞结构特点与功能,各级生精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变化规律,精子的形态结构和精子形成过程。

(3)掌握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4)了解附睾、输精管和前列腺的结构。

【教学重点】

生精小管的结构,包括支持细胞结构特点与功能,各级生精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变化规律,精子的形态结构和精子形成过程,血睾屏障的组成和意义。

【教学难点】

(1)各级生精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变化规律。

(2)精子的形态结构和精子形成过程。

【预习提要】

(1)睾丸实质主要结构为生精小管,生精小管由生精上皮组织构成,生精上皮组织包括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重点掌握生精细胞,其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五个阶段。

(2)精子细胞经过复杂的形态变化(变态),由圆形变为蝌蚪状的精子,这一过程称精子形成。其主要变化是:细胞核浓缩形成精子头的主要结构;高尔基复合体形成顶体;中心粒形成精子尾的主要结构。

(3)生精小管与血液之间有血-睾屏障,相邻支持细胞近基部形成紧密连接,是血-睾屏障最重要的结构;血-睾屏障的功能是阻止某些物质进出生精上皮组织,维持有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

(4)睾丸间质细胞分布在生精小管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内,胞体较大,呈圆形或多边形,核大而圆,染色浅,胞质嗜酸性;具有合成和分泌雄激素的功能。

【实验内容】

(一)睾丸

【取材】 豚鼠的睾丸。

【染色】 HE方法染色。

1.肉眼观察

豚鼠的睾丸标本为椭圆形。

2.低倍镜观察

睾丸表面是由一层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白膜(图12-1★所示),其实质有很多生精小管的断面(图12-1▲所示)。生精小管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为睾丸间质(图12-2)。

3.高倍镜观察

(1)生精小管:管壁由生精上皮组织和基膜构成(图12-3↑),分为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两种,重点观察生精细胞。生精细胞按发育过程有序排列,从外向管腔依次可见(图12-4):

图12-1 睾丸切片低倍镜结构图

★白膜,←睾丸纵隔结缔组织,▲生精小管的各种断面,L睾丸小叶

1)精原细胞:位于基膜上,细胞较小,核圆。

2)初级精母细胞:位于精原细胞内侧,体积较大,有数层,大部分细胞处在分裂前期,核内染色体清晰可见。

3)次级精母细胞:存在时间很短,不易看到。

4)精子细胞:靠近管腔面,呈圆形,体积小,核圆染色较深。

5)精子:精子呈蝌蚪形,分头和尾部。常成群位于管腔面和管腔内。

(2)睾丸间质:为结缔组织,含有睾丸间质细胞,间质细胞体积大,呈圆形或多边形,单个或成群分布,胞质嗜酸性,核圆居中(图12-3△所示)。

图12-2 睾丸间质

↑间质细胞

图12-3 生精小管横切面

↑基膜,△间质细胞

(二)附睾(示教)

1.低倍镜观察

附睾表面有结缔组织被膜,实质内可见管壁较薄的输出小管和管壁较厚的附睾管(图12-5)。

图12-4 生精上皮上的各级生精细胞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支持细胞,△次级精母细胞,S精子细胞,I间质细胞

图12-5 附睾头部切片低倍镜结构图

↑输出小管,△附睾管

2.高倍镜观察

(1)输出小管:管壁上皮组织由有纤毛的高柱状细胞群和无纤毛的矮柱状细胞群相间排列而成(图12-6),故管腔面呈高低起伏波浪形。基膜外有少量环行平滑肌

图12-6 输出小管

(2)附睾管:管壁由假复层柱状上皮构成,其游离面有静纤毛,核近基底部,腔面平整,基膜明显,其外也有一层环形平滑肌(图12-7)。

实验报告

绘出高倍镜下生精小管结构图。

图12-7 附睾管

【思考题】

(1)生精细胞的发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简述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2)简述睾丸间质细胞的光镜结构及其功能。

(3)简述正常精子的形态和结构。

作业栏

作业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