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血气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血气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时间:2022-02-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血气分析的测定原理血气分析是一组参数。(二)血气分析的方法目前使用的血气分析仪都是由微机控制的全自动仪器,生产厂家繁多,型号各异,但性能和操作大同小异,一般按说明书严格进行操作。血气分析仪的定标一般由仪器自动完成。正确留取和处置标本在减少偶然误差、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血气分析的血液样本主要采自动脉血或动脉化的毛细血管血,一般不使用静脉血。
血气分析的原理与方法_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血气分析主要是利用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液p H、PO2和PCO2三个主要项目,再参考血液血红蛋白、电解质及体温等数据计算出其他酸碱平衡相关的诊断指标,从而为患者体内酸碱平衡、气体交换及氧合作用全面的判断和认识,血气分析在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血气分析的测定原理

血气分析是一组参数。现代血气分析仪的核心是用三电极测定血液酸碱及气体,即p H、PCO2和PO2,再由此计算出其他十多项酸碱平衡指标。

各种型号的血气分析仪基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极系统及其管道系统,是仪器的核心部分,能将样本中p H、PCO 2和PO2等物理、化学信号转变成电压或电流信号;二是由放大器、微型计算机和数字显示器等部件构成的控制系统,这一系统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使血气分析仪具有微量、快速、全自动显示,并打印数据等优点。仪器结构组成见图8-2。

图8-2 血气分析仪结构

1.p H电极 由p H参比电极和测定电极即玻璃电极及两种电极间的液体介质构成。

(1)p H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是常用的参比电极,由装在玻璃管中的铂丝伸进Hg、HgCl2糊及浓度恒定的KCl溶液组成。在溶液中Cl-离子浓度恒定时,参比电极保持恒定电位。

(2)p H玻璃电极:采用离子选择技术(ISE),与外部参比电极构成完整的电化学电池,由浸在H+浓度恒定缓冲液中的Ag/AgCl极芯和H+敏感膜构成。H+敏感膜将缓冲溶液与样品隔开,当样品与H+敏感膜接触时,由于溶液间H+交换产生一个半电池电位,并与参比电极电位比较,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反映了样品溶液中H+的浓度,并由此计算出样品溶液的p H。

2.PCO2电极 是一种气敏电极,由p H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或Ag/AgCl电极)和装有电极液的电机套组成的复合电极。电极浸在氯化物-碳酸氢钠溶液中,CO 2扩散膜将溶液与样品隔开,此膜由聚四氟乙烯或硅橡胶制成,只允许电中性CO2选择性透过,带电荷的H+和HCO-3均不能通过。当样品与CO2扩散膜接触时,样品中CO2扩散进入氯化物-碳酸氢钠溶液引起溶液中H+浓度变化,内部p H电极由此产生一个电位。该电位与内部参比电极的固定电位比较,电位差反映了氯化物-碳酸氢钠溶液中p H的变化,与PCO2分压的对数成比例。

3.PO2电极 是由铂(Pt)阴极、Ag/AgCl参比阳极和一盛有PO2电极缓冲液(含KCl的缓冲液)的有机玻璃套组成。阴极和阳极之间有磷酸盐缓冲液使两极沟通。缓冲液外包裹一层聚丙烯膜,将样品池与磷酸盐缓冲液隔开。此膜能阻止血液中各种离子透入,只允许O 2自由透过。当样品中的O2透过聚丙烯膜到铂阴极表面时,O2不断被还原,产生如下化学变化

O 2的还原反应与Ag的氧化反应导致阴、阳极之间产生电流,其强度与O2的扩散量或PO2成正比,由此可测出样品中的PO2

(二)血气分析的方法

目前使用的血气分析仪都是由微机控制的全自动仪器,生产厂家繁多,型号各异,但性能和操作大同小异,一般按说明书严格进行操作。

1.启动 按仪器要求分别接通主机和空气压缩机电源,使空气压缩机压力达到额定要求,然后再开启二氧化碳气瓶,使CO2流量达到要求,分别检查清洁液、参比液、标准缓冲液1和2等液体是否按要求装备。

2.定标(校准) 目的是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定标有两点定标(p H、PCO2)和一点定标(PO2)两种方式。一般使用两种p H缓冲液(定标液)进行定标,一种是低p H缓冲液(37℃, p H 7.383)。两点定标是先用上述两种缓冲液对p H电极进行定标,再用混合后的两种不同含量的气体对PCO2进行定标。两点定标是让仪器建立合适的工作曲线,一点定标是对PO2电极在极化电压作用下过原点的电流-PO2曲线进行校准。血气分析仪的定标一般由仪器自动完成。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定标气体或缓冲液在一定循环时间内被自动送入,持续监测校正物的p H、PO2、PCO2。一般循环定标时间为每30分钟进行一次一点定标和每8小时进行一次两点定标。

3.测量 从开机到两点定标完成后,仪器屏幕上显示“READY”,即已准备好,可进样测定。打开进样器,自动或手动进样,进样前将样本再次混匀,挤去针筒内血液少许。进样时,用注射器将动脉血缓慢注入,当血液到达电极组合通道上方的液敏传感器时,仪器停止接收标本并开始进行测定,约60s后打印出多项参数。随后仪器自动冲洗管道,重新进“READY”状态,即可进行下一个标本的分析。

(三)标本的采集与质量控制

1.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用于血气分析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正确留取和处置标本在减少偶然误差、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标本采集或处理不当引起的误差远远大于仪器分析产生的误差,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血气分析的血液样本主要采自动脉血或动脉化的毛细血管血,一般不使用静脉血。因为动脉血能敏感地反映体内的代谢状况,而静脉血各样本间个体差异很大,可比性不高,且其中的O2因在组织释放不适合PO2测定。

(1)取血前准备:穿刺时让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状态,以减轻疼痛感和紧张感,必要时可在穿刺部位实施局部麻醉。尽量使患者呼吸稳定,因为短暂屏气或呼吸急促都会造成结果异常。对正在吸氧的患者,需注明氧气流量,以备计算患者每分钟氧的吸入量。体外循环者,须在血液混匀后再进行采血。

(2)动脉血:可以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和足背动脉采血,但最理想的是桡动脉,表浅易触及,有良好的尺动脉做手掌的侧支循环,且周围无大的静脉伴行,以避免误取静脉血。在穿刺过程中不触及骨膜,一般疼痛不明显。肱动脉为次选穿刺部位。上述部位不能采血可用股动脉或足背动脉,最好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此部位有静脉血管伴行,侧支循环不良,不是理想的采血部位。

动脉采血时最好使用无死腔、密封性好的2ml或5ml玻璃注射器,用1000U/ml肝素钠抗凝。采血前,用干燥空针抽吸肝素,然后将注射器内芯来回抽动,充分湿润针筒内腔,推出多余肝素,空针无效腔残留的肝素(约0.1ml)足以抗凝2ml全血,对血液的稀释可忽略不计。穿刺针进入动脉后,注射器内芯随动脉血进入注射器自动上升,取1~2ml全血即可。拔针后,注射器不能回吸,只能稍外推,使血液充满针尖空隙,并排出第一滴血弃之,使空气排尽,防止气泡滞留于血液中。离体的针头立即刺入一橡皮塞,使血液与空气隔绝。将注射器针筒在两手间来回搓滚20s,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合,防止凝固,并立即送检。

(3)动脉化毛细血管血:所谓动脉化毛细血管血即在采血部位用45℃水热敷,促使循环加速,血管扩张,局部毛细血管血液中PO 2和PCO 2与毛细血管动脉端血液数值相近,此过程称毛细血管动脉化。采血部位以手指、耳垂或婴儿的手足跟及趾为宜。用45℃水热敷采血部位5~15min或直至皮肤发红,常规消毒后刺入皮肤约3mm,使血液快速自动流出,弃去第一滴血后迅速用肝素化的毛细玻璃管(用1mg/ml的肝素溶液充满后在60~70℃烘干而成)一端接触血液,让血自动流入直至充满全管,切忌气泡进入。待血装满后,立即从玻璃管的一端放入一小钢针,并尽快用橡皮泥封住玻璃管两端,然后手持磁铁沿玻璃管纵轴来回滑动,以带动管内小铁针来回运动,使血液与肝素混合,放低温环境待测。未充分动脉化的毛细血管血的PO2值偏低,对p H、PCO2和HCO-3的测定结果影响不大。

(4)静脉血:一般不用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只有在动脉采血较困难或特殊需要时才使用。静脉血因O 2在组织被释放,与动脉血相比,PO 2、p H分别低60~70mm Hg、0.02~0.05,而PCO2高2~8mm Hg。静脉血一般采前臂静脉,采血前可将手及前臂浸入45℃水中20min,使静脉血动脉化,然后穿刺采血。采静脉血时禁用止血带,只能缓缓抽吸,以免产生气泡。静脉血只适合于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的判断,不适于PO2测定,故PO 2及有关推算数据仅供参考。

(5)标本的储存:采集全血中的活性细胞,尤其是白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其代谢仍在进行, O2不断被消耗,CO2不断产生,采血后尽快在短时间内测定,不宜存放。血样本在体外37℃保存,每10分钟PCO2约增加1mm Hg,p H约降低0.01。在4℃保存,1h内p H、PCO2值没有明显变化,PO2值稍有改变。因此,采集的血样本应在30min内检测完毕,否则将血样本置于冰水(0~4℃)中保存,最多不超过2h。在30min至2h测定血PO2值仅供参考。

2.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 血气分析是许多危重患者抢救时的判断依据,如果结果出现偏差或错误,可能对诊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进行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保证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至关重要。

(1)质控物:目前使用的血气分析质控物主要有人造血氟碳化合物乳剂、水溶性缓冲液、经张力平衡的全血等。

人造血氟碳化合物乳剂的性质与人血相似,较稳定又便于储存,其氧容量、有机物的p K值(7.30)、黏度、p H温度系数(-0.09p H/℃)等均与人造血液十分相似。振摇后开启时,表面会形成一层泡沫与空气隔绝,至少3min内不致造成质控液内气体的改变,其气体含量受室温影响较小。依其浓度的不同分为3种:①酸血症+高PCO2+低PO 2;②酸血症+低PCO2+高PO 2;③全部正常,并标有允许误差范围。

水溶性缓冲液质控物是用Na2 HPO4、KH 2 PO4及Na HCO3配成不同p H的缓冲液,再与不同浓度的CO2和O2平衡,加入防腐剂储存。此质控物有高、正常、低3种规格,用不同颜色表示:酸血症、低氧血症为红色标记;碱血症、高氧血症为蓝色标记;正常酸碱水平为黄色标记。此缓冲液与血液有较大的差异,且受温度影响较大,其水相中的PCO 2随温度上升而下降,p H则增加。故在使用前应置于室温30min以上,并充分振摇使液相与气相平衡方可使用。

(2)采集合格的血液标本:采集标本一定要按要求严格操作,采血量不低于2ml,要特别注意避免标本与空气接触,及时排出采集时混入血样中的小气泡,密封好标本容器。另外在检测时要注意将标本充分混匀。

(3)控制好测定时温度:准确恒定的温度[(37±0.1)℃]是准确测定血气及p H的基本条件,温度的变化可造成测定结果读数的漂移,影响测定结果。因此,如果测量时温度偏离37℃,则要在温度校正后才能发出报告。

(4)对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①p H测定误差不应超过0.01单位,实际数据计算不超过± 0.005单位;②PO2测定误差不超过5mm Hg(0.665k Pa),精密度不超过1mm Hg(0.133k Pa);③PCO2测定误差不超过3mm Hg(0.399k Pa),精密度不超过0.8mm Hg(0.106k Pa)。

(5)严格执行统一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要熟悉仪器的测定原理,对测试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把关,以保证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说明书要求对仪器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特别是对电极定期保养极为重要,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