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华北地区野生动物地理分布

华北地区野生动物地理分布

时间:2022-02-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 华北地区野生动物地理分布宋太平兴国《太平寰宇记·河东道·幽州·土产》卷六九昆虫绵,绢。又一种扁薄,作幕贴壁间,北人呼为壁茧。《宋史·地理志》:莫州,庆源府,贡绵。《宋史·地理志》:中山府贡大花绫。其小者,谓之蠮螉。
华北地区野生动物地理分布_中国古代野生动物

第一章 华北地区野生动物地理分布

宋太平兴国《太平寰宇记·河东道·幽州·土产》卷六九

昆虫

绵,绢。

又 贡:范阳绫。

《元一统志·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大都路·土产》卷一

昆虫

罗:出东安州《永乐大典》四六五三天字引《元一统志》。

丝:出东安州同上。出固安州《永乐大典》四六五五天字引《元一统志》。

绵:出东安州《永乐大典》四六五七天字引《元一统志》。出固安州《永乐大典》四六五五天字引《元一统志》。

绢:出东安州《永乐大典》四六五七天字引《元一统志》。出固安州《永乐大典》四六五五天字引《元一统志》。

鱼类

鱼:宝坻县贡同上。《永乐大典》四六五三天字引《元一统志》。

哺乳动物

乳饼:宛平贡同上。《永乐大典》四六五三天字引《元一统志》。

天顺五年《明一统志·顺天府·土产》卷一

鱼类

银鱼:宝坻县潮河出。

清雍正十三年《畿辅通志·土产》卷五六五七

环节动物

虫属:蚓。

软体动物

水族:

八带:《永平府志》:形若革,囊口在腹下,八足聚生口旁如带,即乌鲗鱼。

又 蛏。

螺:《燕山丛录》:丰润海出螺,大者如斗,其壳可以代瓿。小者如拳,壳可制杯。土人谓小者为蠃。

蚌。

蛤:有海蛤,文蛤。

蛎,蚶。

又 虫属:蜗。

甲壳动物

水族:

虾:《金史·地理志》:河间府产钱虾。《天津志》:有虰虾,线虾,对虾。

蟹:《唐书·地理志》:沧州土贡糖蟹。《辽志》:渤海螃蟹,红色,大如碗,螯巨而厚。《金史·地理志》:河间府产。《春渚记闻》:霸州边塘泺霜蟹不论钱。《天津卫志》:秋间肥美,味甲天下。

唇足动物

虫属:

蜈蚣:《毛诗名物解》,《广雅》曰:蝍蛆,蜈蚣。性能制蛇。北燕谓之蛆蟝。

倍足动物

虫属:

蜈蚣:《毛诗名物解》,《广雅》曰:蝍蛆,蜈蚣。【略】大者谓之商距,一名马陆。

蛛形动物

虫属:

蜘蛛:《尔雅疏》: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蜘蛛,或谓之蠾蝓。《方言》:北燕谓之蝳蜍。又一种扁薄,作幕贴壁间,北人呼为壁茧。又蟏蛸长脚,此虫着人衣则有喜。幽州谓之亲客。

又 蝇虎。

又 虿:《草木虫鱼疏》:虿,幽州谓之蝎。《癸辛杂识》:北方火蝎比之常蝎极小,其毒甚酷。

昆虫

货属:

丝:《唐书·地理志》:沧州,邢州土贡丝。《太平寰宇记》:赵州产丝。《河间府志》:宋,河间茧丝织纴之所出,贡丝。《大名府志》:土宜桑丝。然近时,树艺者少,织纴不广。《魏县志》:民务蚕。缫丝成,则坐贸山右客商。

绵:《唐书·地理志》:幽州范阳郡,冀州信都郡,易州,莫州土贡绵。《宋史·地理志》:莫州,庆源府,贡绵。《太平寰宇记》:幽州土产绵。《金史·地理志》:河间府产无缝绵。《畿辅旧志》:保定,正定多植之。

绢:《隋图经》:清河绢为天下第一。《唐书·地理志》:幽州范阳郡,瀛州河间郡,莫州文安郡,冀州信都郡,深州饶阳郡,赵州赵郡,魏州土贡绢。《宋史·地理志》:霸州,清州,保州,信安军,永静军,顺安军,河间府,冀州,深州,庆源府,恩州贡绢。沧州贡大绢。《光和志》:贝州,磁州,澶州贡绢。《太平寰宇记》:幽州,贝州土产绢。《金史·地理志》:大名府产皱縠绢。《畿辅旧志》:屯绢出京都者佳,次则广平之清河。又生绢,黄,白二种出易州者最着。

绸:《唐书·地理志》:易州,定州土贡绸。洺州土贡絁,绵绸。魏州土贡花绸,绵绸,平绸,絁。《宋史·地理志》:雄州,洺州贡绸。保定军贡絁。祁州贡花絁。安肃军贡素絁。大名贡花绸,绵绸,平绸。《元和志》:洺州贡绵绸,缣纩。魏州贡绵绸,平绸。澶州贡平绸。《太平寰宇记》:洺州土产平绸,絁,子绸。《畿辅旧志》:曲周,肥乡绵绸最着。《长垣县志》:绸,帕粗,备一方之需,非精好,可致远。

罗:《唐书·地理志》:常山土贡孔雀罗,瓜子罗,春罗。定州土贡罗。《宋史·地理志》:正定府贡罗。《金史·地理志》:涿州贡罗。

绫:《唐书·地理志》:幽州范阳郡土贡绫。定州土贡细绫,瑞绫,两窠绫,独窠绫,三包绫,熟线绫。《太平寰宇记》:涿州土产绫。《宋史·地理志》:中山府贡大花绫。《金史·地理志》:平州贡绫。《长垣县志》:唐土贡定额,韦城曰方丈绫,纱。《日下旧闻》:范阳之绫,贡于唐,宋。霸州亦产丝,绢。元于涿州设锦局,织染提举司,不知何时遂休。其蚕织也。

锦:杜佑《通典》:赵郡贡锦五十疋。

刻丝:《蓼花洲闲録》: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轻于本棦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布纬时,先留其处,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

又 黄蜡。

蜜:《畿辅旧志》:山蜜多白,家蜜多红。

又 虫属:

蚕:《史记·货殖传》:燕,代田畜而事蚕。

蜂:《尔雅翼》:北方地燥,多在土中,故多土蜜。《方言》:燕,赵之间,谓之蠓螉。其小者,谓之蠮螉。《旧志》:有土蜂,蜜蜂,马蜂各名。

蝶。

蝉:《帝京景物略》:土人呼为蝍蟉。三伏鸣者,声躁以急,曰伏天。入秋而凉,鸣则凄短,曰秋凉。

蜻蜓:《帝京景物略》:大而青者,曰老青。红而黄者,曰黄儿。赤者,曰红儿。好击水而飞。

络纬:《帝京景物略》:便腹,青色,以股跃,以短翼鸣,其声聒聒。以其声名之,曰聒聒儿。

莎鸡:《草木虫鱼疏》:如蝗,斑色,毛翅数重,下翅正赤。幽州人谓之蒲错。

蟋蟀:《草木虫鱼疏》:似蝗而小,正黒,光泽如漆。幽州谓之趣织。《帝京景物略》:别种三:肥大色泽如油,曰油葫芦。首大者,曰梆子头。鋭喙者,曰老米嘴。

蟪蛄:《旧志》:即寒螀。

阜螽:《旧志》:俗呼蚂蚱。

又 蛾。

又 萤。

螽斯:《诗》注:蝗属。

蚁:《扈从日录》:蚂蚁坟在海子东南。清眀日,蚁数万聚此。

螳蜋:《尔雅疏》:燕赵之际,谓之食庬。其子名螵蛸。《旧志》:俗呼刀郎。

又 蟫:即蠧鱼。

螟蛉,灶马,蛴螬

水牛:《帝京景物略》:金光緑色,甲坚而须劲以动,曰金牛儿。黒色,白点,曰春牛儿。

斑蝥,牛蠓。

又 蜣蜋,

又 蝱:《梦溪笔谈》:信安,沧景之间多蚊蝱。夏月,牛,羊皆以泥涂之,不尔多为蚊蝱所毒,则狂逸不可制。

蝼蛄:《尔雅翼》:今人谓之土狗。北方谓之地蝼。

又 蝇,蚊,蜉蝣

鱼类

水族:

鱼:《周礼·职方氏》:幽州其利鱼盐。《史记》:燕有鱼盐,枣栗之利。

鲤:《山谷别集》:燕人脍鲤,方寸切其腴,以啖所贵。《旧志》:出巩华者佳。鳞金色,目皆赤晕。又出漳滏,中肥而味亦美。《顺义县志》:白河最佳,俗云顺鲤。

鰋:《滦州志》:三月以后出海。

鲫:《永平志》:滦河偏凉汀产最佳。大者重三四斤,味美,湖,湘不及。

鲁:天津,滦州。四月以后出海。

鳣。

牛鱼:王易《燕北录》:牛鱼觜长,鳞硬,头有脆骨,重百斤,即南方之鱏鱼也。鱏与鲟同。

羊鱼:天津出。形圆,尾似牛尾,多刺,手不可触。

鲂:《草木虫鱼疏》:鲂广而薄,肥恬而少力,细鳞鱼之美者。渔阳鱮似鲂而头大,或谓之胡鳙。

白鱼:《水经注》:大防岭山下有石穴,其水夏冷冬温。春秋有白鱼出穴,数日而返。人有采捕食者,美珍常味。盖亦丙穴嘉鱼之流类也。

鳗:滦州出者佳。

巨罗:细鳞,多刺。天津呼为腾香鱼。

鳊:银鱼。《宝坻县志》:银鱼,霜降后,自海中蛤山出,逆流北上,蓟州温泉下育子,其色莹白如银。

黄花。

鳢:俗呼黑鱼,一名七星。《唐书·地理志》:沧州土贡鳢鮬。《通典》:景城郡贡鳢鮬三百五十挺。

白条:似银鱼而身细,肉薄。干可以蓄,俗曰面条。天津,永平出。

鳑头:俗呼鲤后。

鯚。

鲋:《寰宇记》:武安朱衣山下有水北流,中有鲋鱼,名朱衣鲋,鳞色如金,肠似朱。

比目:鱼惟一目,行则二鱼相附。《北游纪》:方房山甘池石将军庙下,穴中有一目鱼,长可四寸。每于清眀日,出穴。《析津日记》:甘池有鱼,一目。涿水有鱼,重唇。土人呼为鞋底鱼。

又 黄姑,鲇。

石鲢:《新城县志》:三伏以前,西山雨后,水涨,有鱼随水而下,曰石母,长三五寸,味不甚佳。至雄县,生子乃曰石鲢。逆水北上,物跃中河,雄人伺于津梁渚涘间,取之白沟河亦然。石鲢子长寸余,至二寸许,味肥美。

鮝,汪刺。

又 海鲐:永平出。形如黄姑,大不过二三两。

鲨。

鮻:出海及滦河。

河豚。

丸子:滦河出。身黄,头大,有翅,无鳞。

金鱼:《帝京景物略》:金有鱼藻,池鱼之种。深赤,曰金。莹白,曰银,雪质墨章。赤质黄章,曰瑇瑁鱼。有异种者:曰银鞍,曰鹤珠,曰七星,曰八卦。有虾种者:曰银目,金目,双环,四尾。

鱼子:《河间府志》:津门所饶。

两栖动物

水族:

蛙:一名虾蟆,又蟾蜍,祁州出蟾酥。《元志》:宋村有蟾池。

青鸡:俗呼田鸡。

爬行动物

水族:龟,鳖。

又 虫属:

蜥蜴:《潜确类书》:守宫也。北燕谓之祝蜒。

又 蛇:《尔雅翼》:幽都之山,黒水出焉。其上有黒鸟,黒蛇耳。谭西山潭柘寺殿中,二蛇长五尺余,名大青,小青。《燕山丛录》:蓟中不产蛇,独百花山有七寸蛇至毒。《盘山志》:有五百善蛇潜天城寺塔下,尝来僧座下听法。又布云虎,蛇属,俗呼四脚蛇。

鸟类

禽属:

鹤:灰,白二种。热河进。榛子峪夹岭,虬松苍蔚,鸣鹤飞翔。

青鹤:《拾遗记》:幽州之墟,有善鸣之禽。人面,鸟喙,八翼,一足,毛色如雉,行不践地,名曰青鹤。

又 雁:《尔雅翼》:北方有白雁,似鸿而小,色白。秋深乃来,来则霜降。

鹰:《酉阳杂爼》:鹰有房山白紫背,细斑,便兔。生房山白杨,椴树上。向范阳中山飞,渔阳白腹背俱白,便兔。生徐无及东西曲白叶树上。向章武,合口,博海飞,黒皂鹂生渔阳山松柏树上。向章武飞,白皂鹂生漠北枯柏树上。向中山,落阳,章武飞,青斑生代北白杨树上。向灵邱,范阳飞。《明志》:昌黎县道者山出鹰,鹘。

雕:《文献通考》:云州唐贡雕羽。

鹞:《旧志》:雀鹰也。其类有马雄,细雄,舵儿,松儿等名。

鹘:似鹰而腿差短。《使辽录》:北人二月,三月放鹘,号海东青,打雁。《松雪斋集》:皇庆元年,赐大都留守伯帖木儿白兎鹘一,翎翮皓洁,白雪同皎。至延佑元年,毛羽变赤,光采艶奕,异于寻常。

鱼鹰,淘河,鹳。

天鹅:《燕山丛录》:漷县西有延芳淀。辽时,每季春,必来此弋猎,打鼓惊天鹅,纵海东青擒之。

鵁鶄:俗呼青庄。

鹖鸡。

黄鸟:《草木虫鱼疏》:幽州谓之黄莺。圣祖《御制避暑山庄诗序》:甫田丛樾之西,夏木千章,浓阴数里。黄鸟好音,与薫风相和。

布谷。

雉:《尔雅》:雉絶有力奋。北方曰鵗。《水经注》:磨笄山每夜有野鸡群鸣于祠屋上,故亦谓鸡鸣山。《天府广记》:昌平驻跸,山西北崖间,鸟窠雉囮,徧其岩穴。

鳬:又名野鸭。

燕:《帝京景物略》:采育东有阜,高丈,广三四十尺,曰聚燕台。岁秋社,京畿城村燕各将其雏聚此台呢喃,竟二日而后去。

鸳鸯,鹭鸶。

油葫芦:鳬之小而肥者。

乌:《魏书·灵征志》:景眀四年,幽州献四足乌。正光元年,幽州献三足乌。正光元年,幽州献白乌。《旧志》:白颈者,名寒鸦。

鹊:《魏书·灵征志》:延兴二年四月,幽州献白鹊。

鹙。

鹌鹑:《城北集》:以玉田,丰润,永平产者为佳。毛劲者如竹叶,软者如芙蓉。

相思鸟。

桑鳸:一名蜡嘴。

鹪鹩:《梦溪笔谈》:鹪鹩之小而緑色者,北人谓之螓。

img174:似山鹊而小。

北画眉:一名灰串。

又 地鸨:似雁,无后迹。

鹚鷧:《尔雅注》:俗呼兹老。

鵽鸠:《尔雅注》:大如鸽鼠,脚无后指。憨急群飞,出北方沙漠地。一名沙鸡,亦呼半翅。

鴷:一名啄木。

姑恶:一名苦鸟。

黎鸡。

翠雀:多生草际。

白练:即练雀。

瓦雀:俗呼家雀。

靛雀:大似瓦雀。土人呼为自自回回。

麻料,红料。

黄雀:《小丹邱客谈》:京师田雀以四月肥。背有黄羽,与江乡纯色者别。以江南食法制之,亦甚腴美。葢江南黄雀所食者稻,疑北地以食麦而肥也。

桃雀:《禽经》:状类黄雀而小。燕人谓之巧妇,亦谓之女匠。

贮点红。

哺乳动物

药属:

白龙骨:《金史·地理志》:大兴府产。

又 货属:

毡:《唐书·地理志》:贝州土贡毡,覆鞌毡。杜佑《通典》:清河郡贡毡十领。《宋史·地理志》:恩州贡白毡。《太平寰宇记》:贝州土产白毡,靴毡。

又 笔:《秋涧集》:燕之笔,霜雪颕也。劲而莫为屈。

又 角弓:《唐书·地理志》:幽州,澶州土贡角弓。

又 禽属:

飞生鸟(《畿辅旧志》:居庸出。状如蝙蝠而大。产妇持其毛皮易生。

又 兽属:

鹿:圣祖《御制避暑山庄诗序》:流杯亭之北瓜圃,平原如掌,丰草茂木。麕img175雉兎,交牣其间。《唐六典》:冀州贡鹿角胶,久罢。《天府广记》:昌平驻跸,山西北山,鹿之毳,豪猪之毛,丰茸随风。

獐:又麝形似獐,俗呼香獐。杜佑《通典》:妫川郡贡麝香十颗。

狍:《天府广记》:自高梁至徳胜,小山至众,兽有虎,豹,奇狸,豪猪,兎,狍。

麂。

虎:《山海经》:幽都之山上,有元虎,元豹。《图书编》:走碣石最高峰,西望连岩,邃谷大img176。多虎,豹,熊,罴所伏游。

豹:《唐书·地理志》:营州土贡豹尾,皮,骨img177

熊:《唐书·地理志》:平州土贡熊鞹。《明一统志》:蔚广多出熊胆。《抚宁县志》:熊山,旧常产熊。

狼,野猪。

狐:《旧志》:种类不一。滦州止马山出者,毛深厚,色赤。《魏县旧志》:土贡狐皮一十八张。

貉。

獾:《魏县旧志》:土贡獐,獾,貉皮六十二张。

狸:《蓟邱集》:京师北山,兽有虎,豹,奇狸。

青羊:宣化出。

黄羊:《眀一统志》:味甚美。宣化出。

秋羊:宣化出。

又 地猴:一名黄鼠狼。《霏雪录》:黄鼠畏地猴。入其穴,则衔黄鼠喙,曳而出之。

黄鼠:《昌平州志》:黄鼠足短,善走,见人则交其前足,拱而如揖。《昌平山水记》:黄花镇有鼠,色如img178而毛浅。《渑水燕谈》:契丹国产大鼠,曰毗狸。形类大鼠而足短,极肥,其国以为殊味。

兎:《唐书》:元宗时,创集贤书院。河间,景城,清河,博平四郡岁贡兎皮千五为笔材。《乐亭县志》:海中形如半月,广数十顷,名月坨。其间草木繁殖,雉兎充斥。冰合时,居民尝射猎于此。

又 松鼠:《盘山志》:有二种:一小者,大不过三寸,通身豹纹,最灵黠,名松鼠。一大者,灰色,善盗果实,名臊鼠。

鼬。

臊狗:《盘山志》:状似狸,黒黄色。走峭壁,迅疾如飞。

又 水族:

房鱼:出海中,大如房。或随潮陷沙上,土人取脂煎油。

又 虫属:

蝙蝠:《正字通》:北燕呼为蟙img179

又 猬。

清光绪十年《畿辅通志·舆地略·物产》卷七四

刺胞动物

水属:

水母:如羊胃,在海中常浮。闻人声,沉水底。可生切食《广志》。img180,一名水母《永平府志》。

环节动物

虫属:

蚓:无爪牙之利,筋脉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大戴礼》。亦作蚯蚓《正定府志》。

软体动物

水属:

带鱼:形若革囊,口在腹下,八足聚生口旁如带。即乌鰂鱼同上。

又 鳆:无鳞,有壳,一面附石。细孔杂杂,或七或九《广志》。似蚌,半体着石,壳有数孔。即石决明《永平府志》。

又 乌贼鱼:河伯(从)[度]事小吏《古今注》。墨鱼也。大者名墨斗,背有骨,即海螵蛸《永平府志》。

螺:丰润海出螺。大者如斗,其壳可以代瓿。小者如拳,壳可制杯。土人谓小者为蠃《燕山丛话》。

又 青蛤:凡蛤之属开口闻雷鸣,不复闭《南越志》。有海蛤,文蛤《雍正志》。

蛤蜊:形似西施舌《永平府志》。

牡蛎:其初生海岛边,如拳石。四面渐长,有高一二丈者,巉岩如山《岭表录异》。俗名砺黄,蛤中极品《永平府志》。

蚶:瓦屋子,盖蚌蛤之类也。南中旧呼为蚶《岭表录异》。一名瓦陇。大者名魁陆,不常见《永平府志》。

甲壳动物

水属:

虾:河间府产钱虾《金史·地理志》。有虰虾,线虾,对虾,虾米。色白者为银米,红者为金钩米。大者味淡为上《天津府志》。

蟹:沧州土贡糖蟹《唐书·地理志》。渤海螃蟹红色,大如碗,螯巨而厚《辽史·地理志》。河间府产蟹《金史·地理志》。景城郡贡糖蟹二十二拑《文献通考》。霸州边塘,滦霜蟹不论钱《春浦记闻》。

肢口动物

水属:

鲎:海中介鱼。雌常负雄,虽风涛不解。失雄则不能独活《正定府志》。

唇足动物

又 虫属:

蜈蚣:一名百足虫。中断,其头尾各异行而去《博物志》。《广雅》曰:蝍蛆,蜈蚣。性能制蛇。北燕谓之蛆蟝。

倍足动物

蜈蚣:【略】大者谓之商距,一名马陆《毛诗名物解》。

蛛形动物

虫属:

鼅鼄:赵魏之间,谓之蚨虶。北燕谓之img181蚭《方言》(1)。草鼅鼄在草上。土鼅鼄在地上,春行草间,索索作声《广志》。又一种扁薄作幕,贴壁间,北人呼为壁茧。又蟏蛸,亦名长脚。此虫来著人衣则有喜。幽州人谓之亲客《小化书》。

又 虿:幽州人谓之蝎《方言》。北方火蝎比之常蝎极小,其毒甚酷《癸辛杂志》。

昆虫

虫属:

蜂:燕赵之间,谓之蠓螉。其小者,谓之蠮螉,或谓之蚍蜕。其大而(密)[蜜]者,谓之壶蜂《方言》。陈藏器曰:北方土燥,多在土中《本草纲目》。

蝶:黑蜨蝶大如扇,橘蠹所化。土人谓之元武蝉《桂海虞衡志》。

野蛾:一名风蛾。有大如蝙蝠者《古今注》。今热河所产,有黑花蝶,大四五寸《热河志》。国朝高士奇《塞蝶诗》:夏五阳坡暖,翩翩草际飞。蠢兹生异域,未解戏芳国。野阁香难拾,天寒草竟稀。静看遇布幔,来去似相依。

蝉:乌蝍蟉者,蝉也。名以听者之所为情寂寥然也。鸣盖呼其候焉。三伏,鸣者声噪以急,如曰伏天。入秋而鸣,鸣则凄短,曰秋凉《帝京景物略》。国朝边连宝《蝉诗》:偶借君君家树,闲时寄一吟。稍能砭俗耳,应不惜清阴。竹影无妨薄,苔痕顿觉深。何如水草里,閤閤听蛙音。

蜻蜓:大而青者,曰老青。红而黄者,曰黄儿。赤者,曰红儿。好击水而飞。

络维:以股跃,以短翼鸣,其声聒聒。昼而曝,斯鸣矣。夕而热,斯鸣矣。以其声名之曰聒聒儿俱同上。国朝梁诗正《恭和御制图兴安络纬题句元韵》:露草依栖伴蟓蛉,马蹄乍蹴趯来青。兴安小种曾传说,前度秋风眼始经。早警凉秋唧唧鸣,风晨雨夕助凄清。儿童一例编笼贮,水饮瓜餐别有情。凌寒蠕动上花枝,写入仙毫秋意迟。为补豳风图未备,七言新制塞原诗。行行香梦杳难寻,幔屋寒听蟋蟀吟。识取圣人诗画意,要怜征士苦单衾。

莎鸡:如蝗斑色,毛翅数重,下翅正赤。幽州人谓之蒲错《虫鱼草木鸟兽疏》。似蚕蛾五色,亦曰双鸡《广志》。

蟋蟀:似蝗而小,正黑有光泽如漆。幽州谓之促织《虫鱼草木鸟兽疏》。别种有三:肥大,色泽如油者,曰油葫芦。首大者,曰梆子。头锐喙者,曰老米嘴。永定门外五里胡家村产促织,矜鸣善斗,殊胜他产。今都人能种之,留其鸣深冬。其法:实土于盆,养之虫生子土中。入冬,以土置暖炕上,日水洒棉覆之。伏五六日,蠕蠕动。又伏七八日,子出,白如蛆然。置蔬菜,仍洒覆之,足翅成,渐以黑(币)[匝]月则鸣,细于秋。入春,反僵也《帝京景物略》。明·闵景贤《观斗蟋蟀歌》:燕市斗场挨户户,正酒色天好决赌。各提斗盆绣花楼,摩挲入手澄泥古。高下参差列两庑,似为秋虫判疆土。昨夜寻声向秋圃,金翅麻头合虫谱。蹲踞盆中势如虎,未许他虫跳梁侮。作势登场势愈怒,双须立似旌旗竖。积怒不动目相拒,一阵一阵骤风雨。战胜长鸣鸣以股,主人夺彩盆安堵。保抱小虫歌大武,指盆笑谓将军府。喓喓趯趯何比数,饮之食之气则鼓。有雄杰然起行伍,心有主人目无虏,斗场四塞主寰宇。

斑猫:吴普曰:生河东川谷。八月取阴干《本草纲目》。一名斑蚝。大豆盛时,此虫多在叶上,曰上黄。黑斑文,乌腹尖喙,如巴豆《滦州志》。

蛗螽:幽州人谓之春箕,即春黍蝗类也《虫鱼草木鸟兽疏》。俗呼蚂蚱《雍正志》。

又 蚍蜉:燕谓之蛾蛘《方言》。

又 蟪蛄:苏颂曰:今处处有之。穴地粪壤中而生,夜则出外求食《本草纲目》。今谓之土狗。北方谓之地蝼《尔雅翼》。

又 蚁:蚂蚁坟在海子东南。清明日,蚁数万聚此《扈从日录》。海子西北,遇岁清明日,蚁亿万集叠而成丘,中一丘高大,旁三四丘各数尺。竟日而散去《帝京景物略》。

螳蜋:其子名螵蛸《尔雅疏》。燕赵之际,谓之以南食厖《方言》。陶(宏)[弘]景云:燕赵谓之蚀肬。今人病赘肬者捕食之《小化书》。

又 蟫:白鱼《尔雅》。衣书中虫,一名蛃鱼《尔雅注》。即蠹鱼《雍正志》。

水牛:金光绿色,甲坚而须劲以动,曰金牛儿。黑色白点,曰春牛儿《帝京景物略》。

又 虻:信安沧景之间,多蚊虻。夏月,牛羊皆以泥涂之。不尔,为蚊虻所毒,则狂逸不可制《梦溪笔谈》。

金钟儿:黑色,锐前而丰后,须尾皆岐。以跃飞,以翼鸣,其声蹬稜稜。暗即鸣竟刻,明则止。状其声名之金钟儿《帝京景物略》。

萤:腐草为之,食蚊蚋焉《古今注》。塞外流萤极大光,可烛三尺许《查慎行诗注》。

鱼类

水属:

鲤:燕人脍鲤方寸,切其腴以啖所贵《山谷别集》。出巩华者,佳。鳞金色,目皆赤晕。又出漳滏中,肥而味亦美《雍正志》。白河最佳,俗称顺鲤《顺义县志》。

鳢:沧州土贡鳢鮬《唐书·地理志》。景城郡贡鳢鮬二百五十挺《通考》。俗呼黑鲤鱼。其胆不苦,骨左右各有窍如七星,故又名七星鱼《永平府志》。

又 鰋:三月以后出海《天津府志》。

鲫:滦河及瀑河皆有之。此为滦水上流热河东南滦水中,旧有鲫鱼坑,水深鱼肥《热河志》。偏凉汀产,最佳。大皆重四斤,味美,湖湘不及《永平府志》。国朝查慎行《钓鱼恭纪诗》:高台俯瞰桦榆沟,指示滦河最上流。记得银丝绘鲜鲫,欣从塞外识源头。又《山庄杂咏诗》:滦水清流止漆沮,霁潭泼泼漾菰蒲。细鳞柘绿皆堪脍,不数红腮巨口鲈。尤侗有《贻滦鲫者书二绝句》:叩门有客馈枯鱼,活活滦河垂网余。回首旧游成一梦,相思谁寄远方书。偏凉汀下钓台边,日饱鲜鳞不用钱。此日长安转弹铗,何如早趁打鱼船。

燕鱼:春时有,故名《天津府志》。

鲁:天津,滦州,四月以后出海《雍正志》。巨口,细鳞。大者十余斤《滦州志》。

鮪:今东莱辽东人谓之尉鱼。或谓之仲明鱼。仲者,乐浪尉也。溺死海中,化为此鱼《虫鱼草木鸟兽疏》。鮪:李时珍曰:出辽海深水处。无鳞大鱼也。在矶石湍流之间。其食也,张口接物,听其自入《本草纲目》(2)

牛鱼:《博物志》云:东海中有牛鱼,形如牛。剥其皮悬之,潮水至则毛起,潮去则伏。《临海异物志》曰:牛鱼形如犊子,毛色青黄,好眠卧。人临上,及觉声如大牛,闻一里《太平御览》。嘴长鳞硬,头有脆骨,重百斤。即南方鱏鱼也《燕北录》。出混同江,其大如牛。或云,可与牛同价,故名《海陵集》。周枢密麟之充金哀谢使,金主爱之,享以所钓牛鱼,非旧例也。枢密糟其首归献于朝,同馆王龟龄目为鱼头公。金人贵此鱼,一尾之值与牛同《二老堂杂志》。

羊鱼:以其味羶故也。尾上有三刺如剑,刺人有毒《永平府志》。形圆,尾似牛尾,多刺,手不可触《雍正志》。

鲂:广而薄,肥恬而少力,细鳞鱼之美者。渔阳泉州刀口,辽(水)[东]梁水鲂特肥厚,尤美于中国,故其乡语云:居就梁水鲂《虫鱼草木鸟兽疏》。

鱮:似鲂而头大,鱼之不美者。幽州人谓之鸮img186,或谓之胡鳙同上。似鲂而鳞弱,其色白。北土呼为白鱮《埤雅广要》。

白鱼:大防岭山下有石穴,其水夏冷冬温,春秋有白鱼出穴,数日而返。人有采捕者,美珍常味。盖亦丙穴嘉鱼之流也《水经注》。国朝林征韩《丙穴鱼诗》:丙穴有嘉鱼,为状异他族。鳞差同鲈细,项不似鳊缩。暖戏暮春天,群呴溪阴绿。■流无远近,出山水不复。垂手下急湍,举网动盈簏。宁供上客餐,徒厥野人腹。诚哉风味佳,无以名自鬻。

鳝:田地既有自然之鳝,又有荇茎,芩根,土龙之属化为鳝《抱朴子》。有黄白鳝《雍正志》。

鳗:似蛇,无鳞甲。其气辟蠹鱼《玉篇》。滦州出者,佳《雍正志》。似鳝而腹大,尾扁,青薰色《滦州志》。

巨罗:细鳞,多刺。天津呼为腾香鱼《雍正志》。

银鱼:长尺余,比南方者尤大《海陵集》。霜降后,自海中蛤山出,逆流北上,至蓟州温泉下育子。其色莹白如银《宝坻县志》。十一月有《天津卫志》。

面条鱼:似银鱼而身细,肉薄。干可以畜《雍正志》。一种俗名出水烂,似面条而柔嫩过之《永平府志》。

丸子鱼:身黄头大,有翅无鳞同上。

鰟头:俗名鲤后《雍正志》。

鲋:武安朱衣山下北流中,有鲋鱼名朱衣鲋。色如金,肠如朱《太平寰宇记》。

比目: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鰈《尔雅》。房山甘池石将军庙下穴中有一目鱼,长可四寸。每于清明日出穴《北游纪方》。甘池有鱼一目,涿水有鱼重唇,土人呼为鞋底鱼《析津日记》。鳎魬,即比目鱼也。味极美《永平府志》。

又 鲇:鮷,鯷,鲇也《尔雅》。塞外溪河有之。有斑无鳞《热河志》。

石鲢:三伏以前,西山雨后水涨,有鱼随水而下,曰石母,长三五寸,味不甚佳。至雄[县]生子,乃曰石鲢,逆水北上,牣跃中河。雄人伺于津梁渚溪间取之,白沟河亦然。石鲢子长寸余至二寸许,味肥美《新城县志》。

剑鱼:出海。尾如剑,能伤人《滦州志》。

鲞:天津,鱼盐之地,所产极饶《天津府志》。

又 海鲐:永平出。形如黄姑,大不过二三两同上。

吹沙鱼:大如指,沙中行《广志》。沙钻鱼,即《尔雅》所称吹沙鱼也。体圆而有点纹《永平府志》。

鮻:出海及滦河《雍正志》。醃者海佳,鲜者滦佳《滦州志》。

回网鱼:一名鮰鳇鱼。不受钓饵,遇网即回。渔人以叉得之。味腴美。冬时有。俗讹回黄《天津府志》。

小白鱼:似面条而小。季秋始见。味极清鲜《永平府志》。

金鱼:(金)[今]有鱼藻,池鱼之种。深赤曰金。莹白曰银。雪质黑章,赤质黄章,曰玳瑁。其鱼金贵乎,其银周之。其鱼银贵乎,其金周之。鱼有异种者,曰银鞍,曰鹤珠,曰七星,曰八卦。有虾种者,曰银目,金目,双环四尾。鱼善变,饲以渠小虫则白,白则黄,黄则赤,无生而赤者《帝京景物略》。近日,京师金鱼种种变化尤为艳异而白鱼硃砂点者,或在首,或在背,或在尾,置之盆池,游泳噞喁,灿若锦绮,信生物之不可测也。闻又有蓝其色者,惜未见《香祖笔记》。明·王应翼《金鱼池观鱼歌》:清旷中边疏碧沼,畛之域之岐巨小。素湍平静不潜鳞,柳匝烟垂敷荇藻。扬鬐唾影复唾香,喁喁噞噞接昏晓。争投饼饵溅苔花,贪者竞攫廉者掉。乱采云霞红欲然,孔乐所求游屐少。依夕言归波与恬,鱼亦下休朱光葆。潭元礼《晚晴步金鱼池诗》:帘开我为晚晴出,万叶沉绿浅深一。滴滴跃跃洗池塘,朱鱼拨刺表文质。接餐生水水气鲜,霞非赤日碧非莲。儿童拍手晚光内,如我如鱼急风烟。士女相呼看金鲫,欢尽趣竭饼饵掷。不携一樽淡然观,薄暮奕奕有此客。

箬漠鲜:塞外诸溪洞中皆有之。状如鲈,细鳞重唇,有黑斑。伊逊河所产尤多《热河志》。状似鲈而味鲜美,国语谓之箬漠鲜,蒙古谓之集伯格,尚不如吉林之赭鲈也《御制诗序》。

柳根:赤鱼名。柳根之色赤,此鱼好噉柳根,故名《查慎行诗注》。国朝查慎行《钓鱼恭纪诗》:鱼藻池边辇路平,直随仙仗到蓬瀛。官厨初饫红莲饭,御馔仍分碧涧羹。又《赐御馔红莲米饭栁根鱼羹诗》:佳名原自柳根来,钓得仍将柳贯腮。分赐词臣三百尾,插竿骑马雨中回。

柘绿鱼:色微绿,产滦河中《热河志》。即查慎行所咏细鳞鱼也《承德府志》。

滑子鱼:长五寸许,形狭而修。产平泉州山溪中《热河志》。

虫鱼:一名尖口鱼。大盈尺许,锐口细鳞,产平泉州冰窖山溪中。居民于二三月,网取之,鬻于市同上。

带鱼:以其形似带,故名。

img196鯟:京师名为海鲫,俗呼大头鱼俱同上。

又 镜鱼:如镜,形体薄,少肉《临海异物志》。鱼中极品《永平府志》。

白眼鱼:似梭鱼而大,味极浓厚同上。

鲚:李时珍曰:生江湖中。常以三月始出《本草纲目》。似鱽,形宽《永平府志》。

油光:一名鳞棒同上。

两栖动物

水属:

懒妇:肉不可食,渔人煎其膏燃烛同上。

又 蛙:祁州朱村有蟾池《明一统志》。岁五日,中侍例同太医院来南海子捕虾蟆《帝京景物略》。国朝边连宝《虾蟆诗》:四野横潦增数尺,虾蟆十万声嘈嘈。跃跃得意招朋辈,阁阁相和达昏朝。客子近复得耳病,急湍怒濑常滔滔。那更能当此物聒,两睫炯炯夜不交。万物妍媸不自鉴。声音好丑应难逃,晚蝉咽风有意趣。秋蛩啼露尤风骄,独尔虾蟆是何响。了无腔拍空粗豪,此技龌龊无可痒。尔能密匿谁尔教。或云物类虽异族,灵蠢纤巨各有遭。渠但乘时鸣和豫,非必有意为矜骄。我闻此语颇首肯,但恨膺浅无特操。东南渤澥际天地,鱼虾充牣足贪饕。修鲸蜿蜒数千里,巨鳌■■山峰高。涵淹卵育安且静,昼夜寥寂无喧嚣。今渠但据一勺水,泪洳转眼成枯焦。亟应濡沫延残喘,何得叫噪争跟跳。乃知气量各有受,小大不容强一毫。为渠三叹歌此曲,呜呼我语宁诙嘲。

蛤次蛙:俗呼哈什马。形似蛙,其油腴而不腻。产涧水《永平府志》。国朝潘文本《乡土杂咏》:三里河头蟹簖赊,鲜新南市卖分拿。西来别有山家味,瓦缶争收蛤次蛙。

爬行动物

水属:

龟: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其中有山,无所连著,常逐潮波上下往返,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于上帝,使巨龟十五,举首而戴之《列子》。海出大龟,枯死于平墩。辽东送之,侍郎王宏以为字文允得龟,灭亡之征也《前燕录》。

鳖:正定府所产类多陆生《正定府志》。

又 虫属:

蜥蜴:守宫也。北燕谓之祝蜒《方言》。山中蜥蜴长四尺许,头以下色如翡翠,有纹如鳞,尾作金色。吐气为云。土人称为云虎《查慎行诗注》。国朝查慎行《山庄杂咏·蜥蜴诗》:泥金细缕簇龙鳞,首尾中分翡翠纹。颇讶赋形同蝎虎,试看嘘气却成云。

又 蛇: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黑蛇《尔雅翼》。《唐书》曰:建中三年,赵州宁晋县仁孝里沙北有棠树甚茂,百姓祷之为神。忽有群蛇数千自东南来,趋北岸,集棠树下为二积,留居南岸者为一积。俄有三龟径寸绕行积旁,积蛇尽死。而后,各登其积。野人告,蛇腹皆有疮若矢所中《太平御览》。西山潭柘寺殿中三蛇,长五尺余。名大青,小青《耳谭》。蓟中不产蛇,独百花山有七寸蛇至独《燕山丛话》。盘山有五百善蛇,藏天成寺塔下。尝来僧座下听法。又布云虎,蛇属。俗呼四脚蛇《盘山志》。

鸟类

禽属:

鹤:有白者,有元者,有黄者,有苍者,有灰者。首自尾长三尺,首至足长三尺余。喙碧绿色,长四寸。丹顶赤目,赤颊青脚,修颈高足,粗膝凋尾,有黑带《群芳谱》。山庄内多畜之《热河志》。热河进榛子峪夹岭,虬松苍蔚,鸣鹤飞翔《雍正志》。国朝郭棻《鹤子赋(有序)》:鹤,仙禽也。多生泽国中。宋时,吴中士大夫家皆养之。产卵多不伏,故鲜子焉。或曰,胎生者。神其说也。宋以后,始致西北,洁栖乔处,嗜静,长年罔有孳育。考之《淮南八公相鹤经》云:鹤,阳鸟,喜游于阴,得露则警。大抵阴阳和厥,性乃适。故爱阴而警露。西北地高寒,春分以后恒雨雪,秋分以后即陨霜。二气颇难和。鹤居其地,安得有雏者,相者。高阳相国园中畜鹤二,雄雌偶也。产卵辄抱伏之,阅月生雏,鲜白嫩,黔矫矫可爱。见者颂瑞,公不任受。夫鹤最寿,克生雏为眉介之征。《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象,君臣相得益彰也。瑞在国兴天下矣。公且为国颂,吾何不为公颂。

青鹤(3):幽州之墟羽山之北有。善鸣之禽。人面鸟喙,八翼一足,毛色如雉,行不践地,名曰青鹤《拾遗记》。

雁:北方有白雁,似(鸠)[雁]而小,白色。秋深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谈苑》。来宾较关内为早,古称沙碛雁,塞雁。本朔漠所产。今关外秋风初厉,嘹唳满空,千百成群《热河志》。元·袁桷《李陵台诗》:雪滚长沙风滚灰,眼穿又上望乡台。陇西可是无回雁,不寄平安一字来。曹元用《秋怀诗》:沙碛秋高宛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明·伦浹《双雁诗》:飞鸿有匹偶,饮啄滦水阿。但知谋稻梁,不解离网罗。弋人获其雄,絷之以为囮。哀彼雌也孤,悲鸣意无他。终日自回翔,一夕忽来过。相呼不肯释,纠颈死沙坨。吁嗟彼羽毛,处世曷么麽。矫矫著奇节,英英挽颓波。矧伊毓灵秀,贞烈更如何。鹑奔耻无良,狐绥志已讹。争如纠首禽,一死良足多。维世赖网常,聊赋哀鸿歌。鸿名历千秋,大义永不磨。国朝高士奇《雁雏诗》:怜此随阳鸟,生雏水泽中。脆毛初晒日,弱翅未凌风。沙软群相戏,芦深到处丛。待时遵渚去,寥阔任秋空)。

鸧:縻鸹《尔雅》。大鸧饱食,仰天而嘘《庄子》。大如鹤,青苍色。亦有灰者。长颈高脚,顶无丹《正字通》。

鹰:松州每岁贡纳鹰、鶻。又建州土产皁鹰,细鹰,img197儿《元一统志》。img198似鹰而小,能捕雀《广志》。昌黎道者山出鹰、鶻《明一统志》。有房山白紫背,细斑便兔,生房山白杨树上,向范阳中山飞渔阳白腹背俱白。便兔生徐无及东西曲白叶树上,向章武合口博海飞。黑皁鹂生渔阳山松柏树上,向章武飞。白皁鹂生漠北枯柏树上,向灵丘,范阳飞《酉阳杂俎》。李时珍曰:出辽海者上,北土及东北胡者次之。北人多取雏养之《本草纲目》。国朝边连宝《鹰诗》:霜气满昼空,豪鹰气佶栗。兔起忽落时,老拳只一掴。道君漫挥毫,粉墨空萧瑟。

雕:春捺钵,正月纵鹰、鶻捕天鹅。望之有鹅之处,五方擎进海东青鶻拜授皇帝放之。捕鹅坠,排立近者举锥刺鹅,取脑以饲《辽史·营卫志》。北山夷产海东青鸟,小而捷,能擒天鹅。然群燕扑之则坠,亦谓之海东青。爪白者尤异《明一统志》。云州土贡雕羽《通考》。李时珍曰:似鹰而大,尾长翅短,土黄色。鸷悍多力,无细不睹。出北地皁色。青雕出辽东,其最俊者谓之海东青《本草纲目》。海东青产辽东海外,隔数海而至。常以八月十五渡海而来者甚众。古人云:急于鹞之过新罗,是也。尼噜罕田地是其渡海之第一程。至则人收之,已不能飞动矣。盖其来,饥渴困乏,羽翮不胜其任。自此,始入东海。有制犯远流者能获海东青,即赎罪,传驿而归。尝諏锡宝斋云:海东一翅七日。或八九日,始得至尼噜罕。其气力不支,或饥而眼乱者,多溺死。凡能逮此地者,无不健奋。故其羽猎之时,独能破鴽、鹅之长阵,绝雁、鹜之孤骞。云间献奏臂上功勋,此海东青之功也。锡宝斋者,国言养鹰之蒙古也《析津志》。

鹞:鹰之搏噬不能有准,独隼为有准《埤雅》。雀鹰也。其类有马雄,细雄,舵儿,松儿等名《雍正志》。

鶻:鹰属《广雅》。鶻,拳大,如弹丸俯击鸠、鸽《埤雅》。建州土产鶻《元一统志》。元庆元年,赐大都留守伯帖木耳兔鶻一翎翮,浩洁白雪同皎。至延祐元年毛翎变赤,光彩豔奕,异于寻常《松雪斋集》。沧州东光县宝观寺常有苍鶻集重阁。每有鸽数千,冬中每夕,即取一鸽以暖足。至晓,放之而不杀《朝野签载》。

天鹅:李时珍曰:江汉之间皆有之,出辽东者尤甚,而畏海东青。皮毛可为服饰,谓之天鹅绒《本草纲目》。又名驾鹅。大者三五十斤,小者二十余斤。俗称金冠玉体乾皁靴,是也。每岁,大兴县管南柳林中飞放之所。彼中县官每岁差役乡民于湖中多种茨菰,以诱之来游食。其湖面甚宽,所种延曼。天鹅来,千万为群。俟大驾至,飞放海东青,所获甚厚,乃大张筵会以为庆赏,必数宿而返《析津志》。漷县西有延芳淀。辽时,每季春来此弋猎,打鼓惊天鹅《燕山丛话》。

鹳:似鸿而大,树上作巢大如车轮《虫鱼草木鸟兽疏》(4)。似鹄而巢树者,为白鹳。黑色,曲颈者,为乌鹳《本草纲目》。鹳,水鸟。状类于鹤,但赤脚,无朱顶,巢于高木绝顶处《格物总论》。似鹤,好水。将阴雨则鸣《正定府志》。

又 鸳鸯:水鸟,凫类。雌雄未尝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古今注》。戏水则同文彩,迁于南土《正定府志》。

铁脚:土人称为铁雀《承德府志》。

鴷:此鸟有大,有小,有褐色。有斑褐者是雌,无斑者是雄《异物志》。山中一种大如鹊青黑色头上有红毛者,为山啄木《正定府志》。

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相和,各得其乐。世祖因命伶人硕德闾制曲以名之《辍耕录》。白翎雀能制猛兽,尤善擒驾鹅杨廉夫诗注。朔漠有白翎雀,虽严冬沍寒,不易处(《潜确类书》。元·(马祖常)[虞集]诗:乌桓城下白翎雀,雌雄相呼以为乐。平沙无树托营巢,八月雪深黄草薄。君不见旧时飞燕在昭阳,沈沈宫殿锁鸳鸯。芙蓉露冷秋宵永,芍药风暄春昼长。张宪诗:真人一统开正朔,马上鞮鞻手亲作。教坊国手硕德闾,传得开基太平乐。檀槽朅呀凤皇腭,十四银环挂冰索。摩诃不作兜勒声,听奏筵前《白翎雀》。霜翙翙,风肸肸,白草黄云日色薄。玲珑碎玉九天来,乱撒冰花洒毡幕。玉翎琤珄起盘礴,左旋右折入寥廓。崒嵂孤高绕羊角,啾啁百鸟纷参错。须臾力倦忽下跃,万点寒星堕丛薄。泬然一声震龙拨,一十四弦喑一抹。敔鹅飞起暮云平,鸷鸟东来海天阔。黄羊之尾文豹胎,玉液淋漓万寿杯。九龙殿高紫帐暖,蹋歌声里欢如雷。《白翎雀》,乐极哀。节妇死,忠臣摧,八十一年生草莱,鼎湖龙去何时回。杨维桢《白翎雀辞并序》(案《国史》脱必禅曰:世皇畋于林柳,闻妇哭甚哀。明日,白翎雀飞集斡朵上,其声类哭妇,上感之,因令侍臣制《白翎雀辞》。鹊能制猛兽,尤善禽鴐鹅者也。旧辞未古,为作《白翎雀》二章,以补我朝乐府):白翎雀,西极来。金为冠,玉为衣。百鸟见之不敢飞,雄狐猛虎愁神机。先帝亲手鞲,重尔西方尔。海东之青汝何为。下攫草间雉兔肥,奈何猛虎雄狐狸。白翎雀,来西极,地从翼旋山目侧。边风朔气劲折胶,材官猛箭与之敌,黄狼紫免不余力。须臾白雪轻,一举千仞直,驾鹅洒血当空掷。金头玉颈高千尺,千秋万岁逢玉食。王士熙《上京次李学士韵诗》:芍药(门)[阑]前春信迟,燕京端午石榴时。双双紫燕自寻垒,小小白翎能念诗。杨允孚《滦京杂咏诗》:鸳鸯坡上是行宫,又喜临岐象驭通。芳草撩人香扑面,白翎随马叫晴空。廼贤《塞上曲》:乌桓城下雨初晴,紫菊金莲漫地生。最爱多情白翎鸟,一双飞近马边鸣。明·王袆《白翎雀图诗》:白翎雀,雪作翎,群呼旅食啁哳鸣。何人翻作弦上声,传与江南士女听。南人听声未识形,画师更与图丹青。图丹青,一何似,知尔之生何处是。秋高口子草如云,风劲脑儿沙似水。国朝高士奇诗:碛外相呼乐,人间重白翎。名传元乐府,产略古禽经,妙选笼雕槛,清音啭画屏。芙蓉秋露冷,曾否忆沙汀。

淘河:一名鹈鹕。水鸟之群飞者,腹下有胡如囊《正定府志》。

信天缘:类鹤,色苍,长立水际,终不易地。鱼遇则食之《河间府志》。

谩画:类鹜,奔走水上,唼唼然必尽索食鱼无少休同上。

鴗:一名鱼狗,又名鱼虎。色青如翠,喙红,项下白。食鱼《天津府志》。

img199青:陈藏器曰:水鸟也。似鸭,绿衣,人家养之,可以厌火灾《本草纲目》。俗呼青庄《雍正志》。

黄鸟:鸝鶹也。幽州谓之黄莺《虫鱼草木鸟兽疏》。甫田丛樾之西夏,木千章,浓阴数里。黄鸟好音,与熏风相和《御制诗序》。国朝边连宝《黄莺诗》:秋柳学春黄,秋莺学春哢。斗酒与双柑,拟作春时供。讵料悲秋人,翻作游春梦。

鸱:李时珍曰:似鹰而稍小,尾如舵。极善高翔,专捉鸡、雀《本草纲目》。

鸮:陈藏器曰:即枭鸟也。李时珍曰:如鸡有斑,大目如猫目。好食桑椹。古人多食之。张天锡言:北方美物,桑椹甘香,鸡革飨。皆指此物也同上。

谨案:鸱,鸮,《雍正志》合为一物。考其形状,绝不相似。今据《太平御览》,《本草纲目》分列为二。

雉:北方曰鵗《尔雅》。太和十七年正月,幽州献白雉《魏书·灵征志》。磨笄山每夜有野鸡群飞鸣于祠屋上,故亦名鸡鸣山《水经注》。西北崖间,鸟巢鸡囮徧于岩穴《天府广记》。

凫:野鸭为凫《尸子》。状如鸭而小,杂白青色,肥而耐寒《虫鱼草木鸟兽疏》。今塞外泊中多有之《承德府志》。小而肥者,名油葫芦《雍正志》。国朝边连宝《鸥诗》:游泳溪已寒,噤痒毛屡磔。矫翼起沙汀,秋水拍复拍。侬岂渠寒盟,卿胡避海客。

燕:越燕多巢堂中,胡燕多在檐下作巢《埤雅》。中京牛山馆北去,群燕飞翔,大如鸠鸽《使辽录》。陶(宏)[弘]景曰:燕有两种:紫胸轻小者,是越燕。有斑,黑而声大者,是胡燕《本草纲目》。采育东南二十里,有阜高大,广三四十尺,曰聚燕台。岁秋社,京畿城村燕各将其成雏数千百聚此台,呢喃竟二日,然后乃去《帝京景物略》。金田琢《赠燕诗并序》(明昌丙辰,予从军塞外合虏里山野,舍荒凉难以状言。春末,有双燕亦巢此屋。土人不之识,屡欲捕之。予曲为全擭,此燕昼出夜归,予必开戸待之。忽一日,飞止坐隅都无惊畏,巧语移时不去。予始悟,眀日秋社,此鸟当归,殆留别语也。因作一诗赠之云):几年塞外歴﨑危,谁谓乌衣亦此飞。朝向芦陂知有为,莫投茅舍重相依。君怜我处频迎语,我忆君时不掩扉。明日西风悲鼓角,君应先去我何归。杨云翼《题田器之燕子图》:危巢客舍久相依,常记西风社日归。海国传心千驿隔,塞垣回首十年非。新诗尚在人空老,旧梦无凭鸟自飞。寄语《齐谐》休志怪,沙鸥相款解忘机。明·李元宏《聚燕台诗》:燕来各有巢,燕归云有国。秋风吹古台,社散燕来即。嘈杂万声中,去住两心逼。曰余巢此都,岁见离蕃息。巢也无盛衰,居者易兴革。画藻去年如,故人觅不得。昨过棘篱邉,故人瘁颜色。旧德胜新巢,移共汝恻恻。岂无新鲜泥,爱惜旧心力。

石鸡:色似斑鸠,有黑文而大若雌雉,尾嘴距有赤《续宜镇志》。

火鸡:亦雉类。今塞外山中所产火鸡,白尾,红冠,赤足。盖即鶡鸡之属《热河志》。

火燕:雄者黑红色,雌者黄色。巢石孔中或檐《盘山志》。

又 鹭:春锄(《尔雅》)。李时珍曰:林栖水食,群飞成序《本草纲目》。一名属玉《正定府志》。国朝边连宝《鹭诗》:独拳一脚立,窥影寒潭里。延竚忽移时,一片雪花起。蠢尔鸦鹊群,渠是佳公子。

乌:景明四年,幽州献四足乌。正光元年,幽州献三足乌,又献白乌《魏书·灵征志》。活罗,汉语慈乌也。北方有之,状如火鸡,善啄物。见牛马驼脊间有疮,啄食之。若饥不得食,虽砂石亦食之《金史》。北人喜鸦而恶鹊《禽经》。掌禹锡曰:北方极多。李时珍曰:北人谓之雅。冬月尤甚也《本草纲目》。白颈者名寒鸦《雍正志》。国朝边连宝《鸦诗》:群鸦噪晚树,一点复一点。孟郊诗景寒,倪迂画意远。日暮向南飞,背带夕阳返。

鹊:延兴二年,幽州献白鹊《魏书·灵征志》。一种土人呼为山喜鹊者,状如鹊而尾长如绶,毛羽可观《热河志》。

桑鳸:一名蜡嘴《雍正志》。其嘴黄白如蜡,亦喜鸣《正定府志》。

鹪鹩:状类黄雀而小。幽州人谓之img208鴂,或曰巧妇,或曰女匠《虫鱼草木鸟兽疏》。小而绿者,北人谓之螓《梦溪笔谈》。谨案:鹪鹩,据陆疏,即桃(雀)[虫]。《雍正志》两载之,误。

北画眉:与他处所产不甚殊。独以卵珍,大仅如莲子,绿如松石。亦有白色及斑褐文者。土人镕蜡贯其中,以为簪珥之饰,鬻于关内《热河志》。较南方者微小,亦善鸣《盘山志》。一名灰串《雍正志》。

阿蓝:似山鹊而小同上。声似画眉,能学各语《天津府志》。

又 鸨:李时珍曰:水鸟也。性不木止。或云,纯雌无雄,与他鸟合《本草纲目》。似雁,无后趾《雍正志》。大鸟,不栖树,肉能补人《滦州志》。

鵽鸠:大如鸽,脚无后趾。憨急群飞。出北方沙漠地。一名沙鸡,亦名半翅《尔雅注》。褐色。昌平北山有之。或曰,突厥雀。《唐书》:车鼻未叛,鸣鸠群飞入塞。吏曰:所谓突厥雀者南飞,寇必至。《尔雅》名以寇雉,疑古即有此占矣《芹城小志》。其色淡黄如鸽爪有毛。本朝天聪七年八月,鵽鸠群集。国人皆曰:辽东素无此鸟。今蒙古之雀来,必蒙古归顺之兆。明年,察哈尔额来降。今丰宁等处有之《热河志》。盘山有之。即沙鸡也。一名铁脚《居易录》。沙鸡群飞,多鸣。春初最多《盘山志》。

姑恶:一名苦鸟《雍正志》。

翠雀:似燕,翠赤而翠青,其羽可以为饰《异物志》。多生水际《雍正志》。

拖白练:李时珍曰:张华云:带鸟,练鹊之类,是也《本草纲目》。即练雀《雍正志》。

鹡鸰:飞则鸣,行则摇。首尾相应,以比弟兄《保安州志》。

瓦雀:邯郸之民以正月旦献雀于赵王而缀以五谷《孔丛子》。李时珍曰:栖宿檐瓦之间,驯近阶除之际如宾客然,故曰瓦雀,[宾雀]。俗呼老而斑者为麻雀。小而黄者为黄雀《本草纲目》。

靛雀:大似瓦雀。土人呼为自自回回《雍正志》。

黄雀:京师田雀以四月肥,背有黄羽,与江乡纯色者别。以江南食法制之,亦甚腴美。盖江南黄雀所食者稻。疑北地以食麦而肥也《小丹邱客谈》。

鸽:李时珍曰:处处人家畜之,亦有野鸽。名品虽多,大约毛羽不过青白皁绿鹊斑数色,眼目有大小黄亦绿色而已,亦与鸠为匹偶《本草纲目》。近京师花儿市鬻黄鸽,二毛羽作黄金色。索价甚高《居易录》。

秃鹫:能食蝗蝻子。有旨,不敢捕食。其形丑恶。来则成群,无论虫蝗多少,悉能食之吐出,复食之。其头如长袋《析津志》。

哺乳动物

禽属:

号寒虫:掌禹锡曰:四足有肉翅,不能远飞。马志曰:五灵脂出北地。即号寒虫之粪《本草纲目》。谨案:此条旧列虫属,据《本草纲目》移入禽属。又案《本草》作寒号虫,据《辍耕录》,《潜确类书》仍作号寒。

又 飞生鸟:居庸关内出。状如蝙蝠而大。产妇持其毛皮,易生《雍正志》。

又 兽属:

虎:幽都之山上有元虎《山海经》。走碣石最高峰,西望连岩邃谷大麓,多虎豹熊罴所游伏《图书编》。秋捺钵曰伏虎林。七月中旬,自纳凉处起牙帐,入山射虎《辽史·营卫志》。松州知州布萨图格前后射虎以万计《元史》。口外产虎,自昔为众。今塞外多有之。蒙古谓虎为巴尔。围场中地及府属境内之山有巴尔者,皆以有虎处得名《热河志》。国朝高士奇《射虎恭纪诗》:皇舆荡荡界蒙古,玉辇时巡历兹土。迴岡巨壑丛棘多,阴森林木不知午。千乘万骑排空來,夜張行幄山之塢。月上忽闻群马惊,传道山前出猛虎。晓看一马果摧残,殷血淋漓在兩股。龙镳飞鞚陟层崖,卫士腾骧齐负羽。摉岩剔薮无几时,一箭横胸洞肺腑。远人手额复战栗,跽言此虎为患苦。道傍白日每捕人,伤戕行旅莫可数。幸兹恶劣得剪除,圣主当阳真神武。从来射虎多耳闻,何似臣今得目覩。因叹蠢顽本不灵,贪饕无厌乃自取。不然长林丰草间,餐眠何畏施弓弩。杀人安人王者心,即此推之泽自普。查慎行诗:后射豹前射熊,阴方凛凛生寒风。既杀熊复杀虎,积雪皠皠暎强弩。君王威徳弥寰宇,坐致遐方歌乐土。辟田筑室艺稷黍,猛兽宁容此偪处。尔牙如锯我镞铦,焚林荡谷期尽歼。溪东距溪西,相望十余里。忽闻响应彻山巅,天語遥传顺风耳。六飞所幸成坦途,img211顽何物乃负嵎。期门壮士能手搏,奉令何异天行诛。天生圣人能格物,梼杌穷竒情状悉。耳端一缺戕一人,厥罪昭然何待诘。自从杀此虎,边牧蕃鸡豚。自从杀此虎,庄户长子孙。黄熊赤豹同噬吞,腥风扫尽无一存。小臣稸眼嗟未见,谈虎寻常色为变。此来快覩三害除,直似倍游向畿甸。

熊:平州土产熊靴《唐书·地理志》。蔚广多出熊胆《明一统志》。猪熊其形似猪,马熊其形似马《酉阳杂俎》。今塞山多有之。小者为狗熊,大者为人熊《热河志》。熊山旧常产熊《抚南县志》。国朝查慎行《上亲射石熊恭纪诗》:千峰万(壑)[峰]争落木,秋声萧萧气肃肃。连朝纉武大掩群,殪尽山中雪斑鹿。西风卷地余怒号,虎豹股栗豺狼逃。老熊何物敢自匿,出林独叫求其曹。天威赫业扬云img215,捣穴直穷熊所馆。公然人立向人啼,正值琱弓彀初满。皮毛与石孰比坚,不闻射石石亦穿。须臾三发三命中,摇尾大似求哀怜。忽看矫捷如猿鸟,腾上千年松树杪。神机别以火器攻,霹雳斜飞贯其脑。半空拗折青珊瑚,松耶熊耶堕地俱。皇心因材有生杀,倔强那得逃天诛。雉飞兔走清林莽,重馬驮来遍行赏。骜性宁非恃爪牙,焚身竟至因蹯掌。驼蹏鹿尾猩猩唇,旧传此味配八珍。大庖袛合供御馔,荣施何幸加词臣。臣闻南山之下渭水滨,从禽搏兽空铺陈。赋家漫夸三十六,终日射侯原非真。岂如吾皇勇且仁,除凶服猛胥躬亲。已靖六合无纤尘。山林兼使异兽驯,他年珥管纪上瑞,郊薮行见游麒麟。

貔:丰狐文貔,搏于山林。伏于岩穴,夜行昼伏《庄子》。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豾《方言》。似虎,一名执夷,一名白狐。其子为毅。辽东人谓之白罴《虫鱼草木鸟兽疏》。

驳: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辽人不知其名,以问刘敞。敞曰:此所谓驳也。言其形状,声音皆如所见。人叹其博物《东都事略》。

狼:形大如狗,青色,善逐兽《埤雅》。李时珍曰:处处有之,北方尤多《本草纲目》。今大塞山外多有之。蒙古谓狼为绰诺。府属境内山多有称绰诺图者,皆以有狼处得名《热河志》。元·王恽诗:千里千里阴山骑四周,休夸西伯渭滨游。今年校猎饶常岁,一色天狼四十头。萨天锡《上京即事诗》: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呼鹰腰箭归来晚,马上倒悬双白狼。国朝胡曾恩《塞外截句》:军厨晓饭拍黄羊,羽骑中宵射白狼。霜月满营歌敕勒,梦回始觉卧沙场。

狐:武定元年七月,幽州获白狐以献《魏书·灵征志》。苏恭曰:形似小黄狗,鼻尖尾大。李时珍曰:南北皆有,北方最多。有黄黒白三种《本草纲目》。长而黄者曰草狐,短而黇者为沙狐,并出蒙古。其皮皆可以为裘。蒙古谓狐为乌纳格。府属境内之山有乌纳格图者,皆以有狐处得名《热河志》。土贡狐皮二十八张《魏县旧志》。

狸:苏颂曰:处处有之。其类甚多,似虎斑文者可用《本草纲目》。京师北山,兽有虎豹奇狸《蓟丘集》。

貉:李时珍曰:生山野间。状如狸,与獾同穴而异处《本草纲目》。似狸,锐头尖鼻,斑色毛深厚滑,可为裘《正定府志》。

獾:兽似豕而肥《说文》。李时珍曰:辽东女真地面有海獾皮,可供裘《本草纲目》。今土人呼为猪獾。其小者呼为狗獾《热河志》。土贡獾皮六十二张《魏县旧志》。

野狸:能食猫。故山中之猫难畜《盘山志》。

飞狐:鋭头缺口,耳小尾长,毛深褐色,翅如鳖裙。四足生翅中,前二爪,后五爪。能飞不踰(丈尺)[寻丈]《敬业堂诗注》。产于口外密树林中。似狐,肉翅连四足及尾。能飞,但能下而不能上。《续博物志》云:飞狐亦名飞生。今山陕有飞狐岭,飞狐口,当时必以物产得名。而《名胜志》曰:有狐食五粒松子,遂成飞狐。其说荒诞,皆未能知天下飞狐也《御制几(余)[暇]格物(论)[编]》。国朝查慎行诗:鋭头长尾口如img220,肉翅旁连四足俱。猜是千年老蝙蝠,问名方始识飞狐。

貂:建武二十五年,乌桓献貂皮《东观汉记》。大定府产貂鼠《金史·地理志》。青貂穴死牛腹,掩取之。紫貂升木,射取之。黄色乃老者,银貂最贵,契丹主服之《嘉祐杂志》。

獭:似狼而小,青黑色《埤雅》。是物本有山獭,水獭二种。今塞外所产者,大抵皆山獭之类,土人称为旱獭《热河志》。

鹿:冀州贡鹿角胶,久罢《唐六典》。渔阳郡贡鹿胶十斤《通考》。北狄有驼鹿,极大而色苍黄无斑,角大而有纹,坚莹如玉《梦溪笔谈》。流杯亭之北瓜圃平原如掌,丰草茂木,鹿img221雉兔交牣其间《御制诗序》。塞山产鹿最盛,其角自两叉,四叉,六叉,至八叉。年久,则数至八叉以外。蒙古谓鹿为布古。今围场中地及府属州县内之山多有称布古图者,皆以有鹿处得名《热河志》。昌平驻跸山,西北山,鹿之毳,豪猪之毛茸随风《天府广记》。今京师宴席最重鹿尾,虽猩唇,驼峰未足为比。然唐已贵之,陈子昂《麈尾赋》云:(率)[卒]网罗以见逼,受庖割而罹伤。[岂不以斯尾之有用,而杀身于此堂。]为君雕爼之羞,(侧)[厕]君金盘之实云云《香祖笔记》。盘山处处有之。丙辰春,青沟西岭有黑鹿二,大如骡,其毛类山羊长六七寸。群鹿随之东西,不敢逆。隐见月余,后不复见《盘山志》。

獐:一名麕《古今注》。形似鹿而无角。今塞山多有之《热河志》。

狍:形似獐,角似鹿而短,仅一两叉。塞山多有之。蒙古谓狍为朱尔。今围场地及府属境内之山多有称朱尔图者,皆以有狍处得名。其白色者尤珍同上。塞上蒙古合吉必力滚达赖以此来献,色纯白如雪,睛如丹砂。《抱朴子》所称:鹿寿千岁,满五百则白。此殆其类《御制诗序》。

麋:鹿属也。冬至解其角《说文》。与鹿相似,毛作梅花斑者为麋。围场中多鹿狍而少麋。迤南始有之《热河志》。

麝:营州土贡麝香《唐书·地理志》。奚常采北山麝香《五代史·奚附录》。妫川郡贡麝香十颗《通考》。

又 野马:日走五百里《穆天子传》。騊駼,野马之良也《说文》。北海内有兽焉,状如马,名曰騊駼《山海经》。禽兽异于中国者有野马《后汉书·鲜卑传》。李时珍曰:似马而小。出塞外《本草纲目》。

又 野骡:塞外无驴,故无畜骡,唯野骡则有之《热河志》。

又 角端牛:以角为弓,俗谓之角端弓《后汉书·乌桓传》。太祖至东印度,有一角兽,状如鹿而马尾,其色绿,作人言。耶律楚材曰:其名角端。能四方言语《元史·太祖纪》。

又 野驴:李时珍曰:辽东出。似驴而色驳,鬃尾长《本草纲目》。

又 青羊:契丹多青羊《上契丹事》。《格物论》曰:羊有青者,南人所罕见。今塞上多有之。善走厜img222间,为山羊之一种《热河志》。

黄羊:善斗。一云,状如鸁而群行。暑天尘露在其角上生草戴行,独寝,所谓羱羊养草以盘旋者也《埤雅》。味极美。元时,以为玉食之奉《菲雪录》。李时珍曰:生沙漠。能走,善卧《本草纲目》。元·许有壬《黄羊诗》:草美秋先腯,沙平夜不藏。解绦文豹徤,脔炙宰夫忙。有肉须供世,无魂亦似獐。少年非好杀,假尔试穿杨。

羚羊:京西山有之。夜则挂角于险峻岩崖之下以睡,其矫捷如飞,履险如夷。人觇其往来,多获之。俗呼为野羊。是也《析津志》。

又 野猪:契丹多黄豕《行程录》。塞山多有之。蒙古谓猪为噶海。今府属境内有称噶海图者,皆以有野猪处得名《热河志》。

又 豻:胡地野犬也《说文》。猨属。头形正方,鬈长尺余,[皆苍色,]犬类似人(头)[欲]有所视,辄揺头,两手披髪.不尔,则覆障其两目。衣毛皤皤,若披狐裘。木居,深藏,密(视)[向]乃得见耳《异物志》。

猎犬:北地雕巢中生猎犬,极难得。今驾前有二只,其性颇异,每猎而获十倍于常犬《使辽录》。李时珍曰:辽东又有鹰背狗,乃鹰产三卵,一鹰,一雕,一犬也《本草纲目》。

彪:覊于马后背,田则纵之。毛色光耀,日照之,则有五色花纹。捕兽则蹲伏于草莽中,卒然擒之,是其态也《析津志》。

又 臊狗:状似狸,黑黄色,走峭壁迅疾如飞《盘山志》。

松鼠:中峰庵,松鼠出入石根中,净滑诡曲,不可扑《帝京景物略》。有二种:一小者,大不过三寸,通身豹纹,最灵黠,名松鼠。一大者,灰色,善盗果实,名臊鼠《盘山志》。

白鼠:色如银,古名鼰鼠。《抱朴子》言:北海白鼠,毛可为布。《渊鉴类函》:鼰。李时珍曰:状似鼠而身长,尾大。许慎所谓似貂而大,色黄而赤者也《本草纲目》。

img223鼠:出胡地。皮可作裘《说文》。

会鼠:口外有飞鼠,与飞狐相类,特头尾似鼠,体小于狐。《荀子》所谓:鼯鼠五技而穷也《御制格物论》。

(img224)[鼩]:胡地风鼠《说文》。

鼲鼠:出丁零胡。皮可作裘同上。有貂豽鼲子,皮毛柔软,天下以为名裘《后汉书·鲜卑传》。

蹷:北方有兽其名曰蹷。鼠前而兔后《吕氏春秋》。得甘草必衔以遗卭卭,巨虚也。将为假足,故也《韩诗外传》。李时珍曰:今契丹交河北境有跳兔,头目毛色皆似兔,而爪足如鼠。前足仅寸,后足长尺。尾亦长,其端有毛。一跳数尺止,即蹶仆《本草纲目》。蒙古打跳兔围,于月黑夜,人持一木棍惊草中,则跳兔成群而出《徐兰诗注》。国朝徐兰《蹷鼠诗》:有兽苍苍鼠之属,同乎兔者耳与目。后足空长难踯躅,何不截长补不足。彼以为豽阙一角,此以为狈足太缩。我就视之形太促,一跳一仆尾矗矗。巨虚啮草忽跃去,弃尔啾啾饿空谷。蹷鼠蹷鼠不须哭,谁使尔为兽之仆。刘安鸡犬满云中,饱食庵蕳莫他嘱。

地猴:黄鼠畏地猴,入其穴则衔黄鼠喙曳出之《霏雪录》。一名夜猴。能嗅知黄鼠穴,知其有无。有则入,啮其鼻而出,如蜀人养乌鬼以捕鱼也《菽园杂记》。一名黄鼠狼《雍正志》。

青鼠:北地又有青鼠,皮亦可用《渊鉴类函》。

兔:元宗时,创集贤院,河间,景城,清河,博平四郡岁贡兔皮千五百,以为笔材《唐书·地理志》。溧水中山,故老相传中,有白兔为笔精妙《太平御览》。海中地形如月,广数十顷,名月垞。其间草木繁植,雉兔充牣。冰合时,居民常射猎于此《乐亭县志》。

沙鼠:形如鼠,尾长。荒年,多有之《宣化县志》。

又 安塔塔:即野骆驼也。似驴而差小,垂瘘毛。朔北野马川甚广,其性深喜饮人便溺,见则忘躯而吸饮之。盖其地艰于水故也。因其喜饮水,故以诱其来而陷阱填获焉《隋图经》。

猨:抚宁三峦山最多。每至八月,义院口温泉堡外有数万至,弥月乃去。田家苦之《永平府志》。

蝟:俗呼刺鼠。穴地而居,处处有之《正定府志》。

谨案《雍正志》列虫部。今考《韵会》,蝟亦作彚。《尔雅·释兽》:彚,毛刺。注云:即蝟也。故移入兽属。

又 水属:

房鱼:出海中。大如房。或随潮陷沙上,土人取脂煎油《雍正志》。

又 虫属:

蝙蝠:服翼《尔雅》。百岁服翼色赤,止则倒悬。千岁服翼色白,得食之寿万岁《抱朴子》。北燕呼为(蛾)[蟙]img231《方言》。

清《嘉庆重修一统志·顺天府·土产》

昆虫

鱼:【略】按《旧志》载【略】《唐六典》:幽州范阳郡贡绫,【略】《唐书·地理志》:范阳郡土贡:绫,【略】《寰宇记》:幽州土产:绵,绢,【略】。霸州土产:丝,绵,绢。【略】《九域志》:霸州,信安军,保定军贡土绢各一十匹。

鱼类

鱼:《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鲂鱼广而薄,肥甜而少力,细鳞,鱼之美者,渔阳泉州。鱮:似鲂,厚而头大,幽州人谓之鸮img232,或谓之胡鳙。《燕山丛录》:宝坻银鱼,都下所珍,北人称为面条鱼。形似东吴鲙残而倍大。出海中蛤山下。秋深,霜降,上温泉产子。映日望之,波浪皆成银色。人每候其至,网之。

鸟类

鹰:段成式《酉阳杂俎》:鹰:有房山白者,生房山白杨椴树上。渔阳诸处皆产鹰。

鵽鸠:李因笃《芹城小志》:鵽鸠,褐色。昌平北山有之。《尔雅·释鸟》云:鵽鸠,冠雉。是也。今土人呼曰沙鸡,亦呼半翅。或曰,即突厥雀。《蓟邱集》:京师北山,鸟有:红雅,沙鸡,文雉,半翅。

哺乳动物

角弓:《尔雅》: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马。《考工记》:燕之角,材之美者也。陈琳《武库赋》:弩则幽都筋角。《唐书·地理志》:幽都土贡:角弓。

又 鵽鸠:【略】《蓟邱集》:京师北山,【略】兽有:虎,豹,奇狸,狼,野干,白驳,豪猪,兔,狍。

黄鼠:刘绩《霏雪录》:北方黄鼠穴处,各有配匹。人掘其穴者,见其中作小土窖,若床榻之状,则牝牡所居之处也。秋时,蓄黍菽及草木之实,以御冬。各为小窖,别而贮之。天气晴和,时出坐穴口。见人则拱前腋如揖状,即窜入穴。韩孟联句:所谓礼鼠拱而立者也。

鱼:【略】按《旧志》载【略】《唐书·地理志》:【略】幽州贡豹尾。密云郡贡:【略】麝香。【略】《金史·地理志》:大兴县产【略】白龙骨。

清光绪十二年《顺天府志·风土》

刺胞动物

鱼属:

环节动物

虫属:

蛭:按:即马蟥。能食人肉,甚毒。治法,用靛青调水,涂之用。《昌平志》入水族,误。

又 蚓:一名曲蟺,善鸣。

软体动物

鱼属:

八带鱼:产滩沟。探取之,首如难卵,下垂八条如带,故名。(每)[无]口目鳞刺,肉如蚶。春初,调早韭食,鲜美胜江瑶柱。但蠢形,性寒,间有不食[者]。

又 介属:

蜯:一作蚌。《宁河丁志》:《尔雅》作含浆。《月令》:雉入大水为蜃,即蚌也。其种多,老者胎珠,其肉可食,壳可为粉。按《周礼》:鳖人。郑注:以含浆为狸物之属。盖蚌类多薶伏泥中,含肉而饶浆,故被斯名。蚌,蛤,蜃皆同类而稍异。蜃形略长。

蛏:《宁河丁志》:生海泥中。长二三寸,大如指。江南者独脚,此地双脚,名女儿蛏。按:河中亦生,不必尽生海泥中也。性最寒,食此者,汤宜苿萸,脍宜姜,渍酒椒。

蛎:《宁河丁志》:磊磊如山。虽生河中,实海气结成。其房有肉,名蛎黄,可作羹。房入药,为石诀明。粤人集其房以筑室。或烧以代石灰。

蛤:《宁河丁志》:蛤蜊生海滨沙土中。白壳紫唇,大三四寸。今多作酱以充海错,鲜噉尤美。其壳可烧以作石灰之用。

蚶:《宁河丁志》:状如小蛤,圆而厚。壳上有棱似瓦屋之垄,故一名瓦屋子。三月得者,为桃花蚶子,味鲜美。

蠃:一作螺蛳。《宁河丁志》:大如指甲,而壳厚于田螺,唯食泥水。酒烹糟食之。清明后,其中有虫,不堪食。《昌平宋志》:附壳行,食青泥。清明前食之。

田蠃:按:未见各县志。今本土有之,大如胡桃壳,外或生毛,色绿。

又 虫属:

蜗牛:《昌平宋志》:背负壳。状如小螺,惊则首尾缩入。因头有角,曰蜗牛。按:蜗牛首有四角,二长二短,触之则缩。或左右偏出,自首尾如蛇,皮簇瘰。行则出壳,以腹贴地。背上有肉如月斧。蜗腹有垂边棱,藏身壳内。腹平,其口蜾者,其壳也。又一种壳白者,入药。凡痘痂误落,取壁上白色蜗牛捣涂,不成麻。

蜒蚰:《宛平志》作蚰蜒。按:蜒蚰亦有角,二长二短,较蜗牛角并微短,其身狭长,腹圆,无垂边棱,背光滑。行处有涎,可制蜈蚣,治蝎毒。或取蜒蚰浸梅子,治喉风尤良。

甲壳动物

鱼属:

虾:《宁河丁志》:大小不等。蒸曝去壳,谓之虾米。又有麻线虾,细而无肉,土人多糟为酱,名卤虾。又有封虾,大有半斤者,肉稍粗,作酱佳。

又 介属:

蟹:《宁河丁志》:蟹:足二螯八跪,利钳尖爪。雄者脐尖,雌者脐圆。其黄与白,应月盈亏。霜前有微毒,霜后将蛰,味美。八九月为蟹浪时,渔者纬萧承流取之。夜以火照,则毕集。冬月,穿冰得,为紫蟹,取之甚苦。

蠘:《宁河丁志》:蠘,蟹中最大者。其螯尤锐,剪物如截,故名。生海中,正月初节出,其壳横如尖而锐,足扁而阔。

唇足动物

虫属:

蜈蚣:按:亦啮人。身黑,头足赤。亦有黄足者。足多,或呼百脚。蜒蚰能制之。

倍足动物

虫属:

马蚿:《昌平宋志》作马陆。按:亦善鸣。《荘子·秋水篇》注:商蚷,北燕谓之马蚿。《方言》:北燕谓之蛆蟝。高诱《吕览注》:幽州谓之秦渠。今验,其足甚多,寸断便寸行。土人亦呼之百脚虫。紫黑色。人触之,即侧卧。

蛛形动物

虫属:

鼅鼄:《宁河关志》:鼅鼄,蟏蛸也。按:蟏蛸为小鼅鼄长脚者,一名蟢,俗呼喜子。陆玑《诗疏》:此虫着人衣,有亲客至,幽州人谓之亲客。亦罗网居之,是也。鼅鼄类不一。其空中作网,或花木稠密处。伺飞虫触网,出擒食之者,为img237蟱。其在孔穴中作网,开一孔出入者,为土鼅鼄。又有草鼅鼄,布网络幕草上,亦作孔出入,或扁如楡荚,或大如粟粒。又赤斑色,黄赤色,丛杂色者。

壁镜:按:亦鼅鼄类。形扁,斑色,八足。作白幕贴壁上。《方言》:北人呼为壁茧。今验京师,亦有此。或亦呼为喜子。殆以壁镜有鼅鼄之名,故行通称欤。又一称壁钱。

蝇虎:按:亦鼅鼄类。惟不罗网,捕飞蝇捷获。

又 蝎:按:各县志或作蝎,误。蝎,音曷,见上。蠍,即虿也。陆玑《诗疏》:幽州谓之蠍。《固安陈志》引《癸辛杂志》:有火蠍,毒尤酷。

又 颠当:按:其背高耸,灰色,能跳。屋地幽湿,此类即多。南方呼为骆驼。今日验有此,乃增。

牛虻:《昌平宋志》作牛蠓。按:蠓,虻,声近字异。一名牛螕,齿牛亦齿人。

昆虫

虫属:

蚕:见宛平,东安各《县志》。又《昌平宋志》云:丝虫也。有大小白乌斑色之异。先不知养,今渐相习矣。按《唐书》:范阳郡贡绫,绵。《太平寰宇记》:幽州土产绵,绢然。则育蚕之利在昔可征矣。今本土之桑皆野桑。蚕即有生于桑间者,即名桑蚕。形小于蚕而色黑,著树作茧,亦可缫丝。南方用作皁棱。今本土亦不闻此。

蠭:今作蜂。《香河刘志》:有土蜂,蜜蜂,马蜂。《蓟州沈志》:蜂有四种。按:成蜜者,为蜜蜂,有家畜以酿蜜者。黃蜂为马蜂,一作木蜂。马,木,声近字。黑蜂之大者为土蜂,今则统黑蜂,黃蜂谓之胡蜂,蜂房入药品。又有钱胡蜂,即蠮螉也,一作蒲芦。

蝶:《宁河关志》:蝶种不一。秋冬作茧草树间,至春羽化,五色栩栩于(方)[芳]林野草间。按:今通称胡蝶,或称蛱蝶。别有麦蝶,朽麦所化。

太常仙蝶:国朝·揆敘《隙光亭杂识》:太常寺公署垂花门之上有蛱蝶子三枚,黃质而黑章,须之末有如珠者二,余则与常蝶无異也。常以夏至之时,祭方泽,各官斋戒,蝶辄先至。其所祭毕,则翩翩而逝,还其故处。或以帛及扇承之,呼曰:老道。便飞而下集,似有知者。见燕子,必从而逐之,燕莫之敢抗。秋分后,即去,不知所之。明年,复来此,五七年间。事前,此所未有者。戴璐《藤阴杂记》:太常仙蝶,翅长毛茸,通灵解人语,呼为老道。乾隆戊申[冬],(少宗伯德明)[德少宗伯明]捧贮盒內进呈。御赐诗云:蠕动蛰之时,来宾果是奇。异夫群物体,覩此一仙姿。芗久太常号,神超大造司。欣茲百年遇,用志五言诗。勒碑大堂。时德定圃宗伯总理寺务赋七言古诗,亦勒于壁。

蛷今增:一作肌求。按:蛷足甚多,状似蜈蚣,足长,行驶其形鬖髿。土人呼为钱龙,或呼穿钱绳。

蟫:《昌平宋志》:蠹鱼也。色青白光明,尾二歧似鱼。按:一名蛃鱼,一名蠹鱼,又名白鱼。其长约半寸,颇有鱼形而歧尾,身如傅粉。好蚀书,书最受伤。或以花瓣夹书,辟之。郝懿行曰:古人简版写书,非如近今写纸。而白鱼而名状流播来,今瑰色,殊形,含咀英华,异于凡蠹者也。

斑蝥:《昌平宋志》:黃黑色斑文,鸟腹,尖喙,尾后常有恶气射出,甚毒。按:入药用。或作斑貓。《山堂肆考》:九十月,还地蛰,即名地胆。

蠓:按:禾稈及花草茎上多有抱稈虫,即蠓虫。或有翼,或无翼。蠓多,则枝悴,又名蠛蠓。微细,群飞上下,如舂者,主风。回旋如磑者,主雨。此见《埤雅》。今俗语犹然。其生于醋者,为醯雞。

蜭今增:按:为害树虫。一名蛓,或呼毛虫。有刺者,为刺毛虫。

蠋今增:按:莱,草,树木上多有,与梗一色,俗呼青虫,亦化蛾,蝶。

蝎今增:按:为木中蠧。白色,身长足短,口黑无毛。至春,羽化为天牛。在桑,名齿桑,一名桑牛。在杨,曰杨牛。

又 螽:即蝗。《宁河关志》:黃虫,害苗者。宁地卑洼,遇旱,鱼子多变为蝗。按:蝗类不一。首方,额有王字形者,为蝗。其无王字者,名芦虫,与蝗群飞无别。蝗子生土中,水浸之,即生鰕。

蛗螽:《固安陈志》:俗呼蚂蚱,即蝗也。按:陈说,非也,蚱蜢耳。芦虫首方,蚱蜢首尖。别有土螽,为泥蚱蜢。

草螽今增:即络纬。《诗》作草虫。陆疏谓:奇音,青色者,是也。按:今土人称为聒聒,音如哥聒聒,亦青绿色,惟形■,翼短,与草螽别。又聒聒,见《宛平志》,今不别出。

蟿螽今增:按:为螇蜧,形似蚣蝑而细小,作声唧唧。土人呼之蛤苔板。

蜇螽今增:按:为蚣蝑,即《诗》螽斯。陆疏:幽州人谓之春箕,是也。有三种:色碧绿(青)[者],作声戛戛。斑黑者,咨咨。青黃者,善跳,声清亮。皆以股鸣。

蜻蜓:《固安陈志》:有数种。《宁河关志》:有青红黃黑四种。水虫所化。红,黑色多,则有大水。《帝京景物略》:蜻蜓大而青者,曰老青,红而黃者,曰黃儿。赤者,曰红儿。好(挈)[击]水而飞。按:今大而青者,土人呼为老琉璃。

螳螂:按:药中桑螵蛸,即螳螂卵生桑上者。

蜣蜋:《宁河关志》:蜣蜋出粪壤,搏丸而化为蝉,出于汙浊之地,而著清涼之风,亦可谓善变矣。按:有二种:小者体黑而圆,昼飞夜伏,即转丸。大者甲黑而光,顶上有一角如锥,昼伏夜出,喜向灯光飞,声烘烘,入药用。

蝉:《固安陈志》:土人呼早蝍蟟。入秋,鸣曰:秋涼。《宁河关志》:蜩螗也。鸣于夏者,曰蜩。鸣于秋者,曰螗。按:蜩为蝉之总名。螗,似蝉而小,名蝘。蝉之最大者,为蚂蜩,一名蝒,好在树颠及杨柳林中噪。大而黑者,为丕蜩,一名王蚥,俗谓之王师太,即此。其最小者,为蜯,其声咨咨。九十月鸣者,为寒蜩,名蜺,一名寒螀。七八月鸣者,为蛁蟧,一名蟪蛄。《涿州志》以蟪蛄为寒螀,亦未辨。

蛾:《宁河关志》:如小蝶而腹便。一种善拂灯火,谓之灯蛾。按:今米中无甲虫亦蛻为蛾,形小而有粉,亦扑灯。

img240:一作促织。《帝京景物略》:永定门外五里许,胡家村产促织善斗,胜他处。又悉蟀别种三:肥大,色泽如油者,曰油葫芦。首大者,曰梆子头。锐喙者,曰老米觜。按:陆玑《诗疏》:蟋蟀,幽州人谓之趋织,里语曰:趋织鸣,懒妇惊。是也。今顺天谓之趋趋。群畜为玩,或以相斗爭胜,不惜倾家为之。

灶马:《昌平宋志》:穴灶而居,状如促织稍大,脚长。俗言:有此,足食之兆。按:与悉img241同类,惟不能斗。

莎鸡:按《诗疏》:幽州人谓之蒲错。《本草图经》:一名红娘子,盖其內翅正赤也,外翼灰色。飞时,索索作声。今土人谓之吸img242虫。

萤:按:生翼能飞者,为萤。其无翼而似蛹者,名蠲,腹下火光大于飞萤,即《诗》所谓宵行也。有化生者,有卵生者。今年放萤于屋內,明年夏有细萤点点生光,此可为卵生之验。

叩头虫:《昌平宋志》:形似大豆,呪令叩头,又令吐血,皆从所教。按:似米中黑甲虫而差大,翼在甲內。人以手触之,便叩头。又名乌板虫。

蟁:一作蚊。《宁河关志》:白鸟也。水虫,化生,嚼人。近水更多。

蜎今增:按:一名孑孓。人家庭院止水中亦生之。俗呼头虫,即化蚊者。

壁蝨:按:俗呼臭虫。本土最多行驶。觜尖,齿人甚恶。别有一种名蜰者,黃色,能飞,与此異。

臧蜋:按:亦臭虫类也。好嘬饭及饼饵。取以治疗毒及小儿疳积,最良。

又 螘:一作蚁。《昌平宋志》:大小,黑黃赤数种。穴居,卵生。《畿辅唐志》引《扈从日录》:蚂蚁坟在海子东南。清明日,蚁数万聚。按:螘黑色,其子名蚳。又有赤黃色者,白色者。白螘蠧屋梁,柱木。虽以螘名,形色全异。

又 蛴螬:《昌平宋志》:如足大趾,以背滾行,乃驶于脚。按:生粪土中。

百蛉:按:土人相呼如此,今无从定其名矣。细小如水虮,其色白,飞无声。昏夜,潛齿人。人觉,已饱腹而去。故其恶甚于蚊。

又 螟蛉。蜾蠃。

按:螟蛉无定形,蜾蠃亦无定名。螟蛉,或小蜘蛛,或细青虫。蜾蠃,则皆蜂类。衔土作房。有在笔帽中者,有在壁柱及窗棂诸阿处者。生卵房中而必实以螟蛉者,取其生气,并借以为养也。故始,则卵化为虫如蛹。继则,蛹蛻而蜾蠃形成,破房口而出。而螟蛉已槁,皮肤犯犹在也。程瑤田《释虫小记》详之矣,可以破《法言》螟蛉类我之说。而谓蜾蠃有雄无雌,亦坿会,不足据。

又 水牛:《昌平宋志》:黑甲,光如漆,上有黃白点,目前有二黑角甚长。亦有一角者。《帝京景物略》:金光绿色,甲坚而须劲,曰金牛儿。黑色白点者,曰青牛儿。按:绿色者,疑即蟥蛢,长二寸许,金碧莹然。

金锺:见《宛平志》。按:其形圆,金黑色,翼在甲里,飞时作声吰如。

螜:一作蝼蛄。按:有翼而短,不能远飞。黃色,四足,头似狗。喜夜鸣如蚓,又喜扑灯光。本土呼为土狗,即杜狗也,见药属。

虱:按:为齿人虫。色白。生发中者,黑。用醋抹发,篦去虱子,可治。

蚤:按:亦齿人。时将雨,则此虫预多。

img243:见《宛平王志》。

鱼类

鱼属:

鲤:《固安陈志》:浑河得者,味极美。《通州高志》:产潞河,曰潞鲤。《宁河关志》:鲤,《神农书》鱼之君也。范蠡《养鱼经》曰:所以养鲤者,鲤不相害,易长且贵也。《顺义黄志》:白河最佳,俗名顺鲤。《昌平朱志》:出巩华者,佳。其鳞金色闪映,两目赤晕,味之甘美胜于他处。

鲂:一作鳑。按:即img247

鳑头:《畿辅唐志》:一名鲤后。按:疑即鳙,与鱮同类。而鳙之美在头,以其似鳑,故曰鳑,故曰鳑头。《诗》:鲂鱮。陆疏:鱮似鳑,厚而头大,幽州谓之胡鳙。可证。

鰿:一名鲋,又作鲔。今俗通作鲫。鲫乃乌鰂之鰂。《宁河关志》:鲋性喜唼泥,不食他物。冬月,肉厚子多,其味尤美。《昌平宋志》:形似小鲤,色黑而体促,肚大,脊隆。

石鲢:按:即鱮。

鮆:一作鲚,又名鱽鱼。《宁河关志》:鱽鱼,状如长薄尖刀,白色,细鳞。肉中多细刺。煎炙,(并)[皆]美。

鳜:见《香河刘志》。按:诸鱼无肚,惟鳜有肚,其皮有斑文,肉松细,无骨。今土人称为鯚花鱼。盖鳜,讹读厥,遂转为鯚也。各《志》中,即此。《正字通》:统喙,细鳞,俗呼为鯚。是鯚即鳜之一证。今不别出。

鲇:《宁河关志》:鲇,大首扁额,哆口宽腹,鳠身鳢尾,有齿有骨,有髯,色杂青黄,涎沬最粘而滑,故以鲇名。《昌平宋志》:乃无鳞之鱼。如食鲇,先刮翅下,悬之则涎自流尽,不粘滑也。

鱵:《宁河丁志》:鱵鱼,大小形状并同鲙残,惟喙尖,有一细黑骨如针,为异耳。

鲙残:即银鱼。《宁河丁志》:鲙残鱼,俗呼壶芦鱼,长三四寸,身圆如箸,洁白如银,无鳞,干为面条鱼。银鱼,霜降后,自海中蛤山出,逆流北上蓟州温泉下育子。其色莹白如银。按:分鲙残,银鱼为二,非也。鲙残即银鱼之小者,银鱼即鲙残之大者,非二种也。

鲽:即比目鱼。《畿辅唐志》:鱼惟一目,行则二鱼相附。《宁河丁志》:比目鱼,俗名鞋底鱼。细鳞,青黑色,一眼,两片相合而行,其合处,半边平白而无鳞,口近腹下。煮烹皆美。《北游记》:方房山甘池石将军庙下穴中,有一目鱼,长可四寸,每于清明日出穴。《析津日记》:甘池有鱼,一目。涿州有鱼,重唇。土人呼为鞋底鱼。

鲦:见《固安陈志》。按:一作倏,即白条。

鳢:即黑鱼,见《香河刘志》。按:一名七星鱼,又呼黑鲤头。若池中有此,小鱼皆为所食。故畜鱼者所忌。

鯶:即鲩鱼,见《怀柔吴志》。按:俗呼草鱼。

鯸:即河豚。《宁河丁志》:河豚一名鯸鮧,食芦(牙)[芽]则肥。肝血有毒,不食。未为不知味也。

鮻:《宁河丁志》:鮻鱼,身圆而长,扁额,长喙,腹无泥。以春初为佳。

img252:《宁河丁志》:鱼长三四寸,色苍黄,细鳞。烹食之,有味。

芦乍鱼:《宁河丁志》:潮河甚多,但不若鲈之四腮者。北人呼鲈为豸,(卢)[芦]乍即豸之讹也。

又 少阳鱼:《宁河丁志》俗呼img257盖鱼。细鳞,无足,腹白,背青,状如盘,口在腹下,目在额上,尾长有节。海人腊之为夏羞。

嘉鱼:《宁河丁志》:类黄鱼。

勒鱼:《宁河丁志》:俗名快鱼。形色俱如江南(img258)[鲥]鱼,但头上有骨,合之为鹤喙形。鲜者香美,盐腌可久。

燕鱼:《宁河丁志》:鱼尾两叉似燕尾,故名。身扁,背青,肉无刺。可盐腌。

牛鱼:《演繁露》:辽主达伦河钓牛鱼,以其得否,占岁好恶。近世,周茂振使金。金主赐之鱼,曰:手取亲钓者。金亦用辽制也。王易《燕北录》云:牛鱼觜长,鳞硬,头有肥骨,重百斤,即南方鱏鱼也,鱏与鲟同。然《本草》既有鲟鱼,又别有牛鱼。云:生东海,头如牛。则牛鱼别是一种,非鲟也。按《燕北录》释为鲟,是。《二老堂杂志》见《日下旧闻》补周枢密鳞之充金哀谢使,金主爱之,享以所钓牛鱼,非旧例也。闻金人甚贵此鱼,一尾之直与牛同。然则牛鱼之名,意必由此。且达抡河,满洲语饮马处,与《本草》所著东海之鱼当别。

羊鱼:《宁河丁志》:羊鱼,大似小羊,尾如猪,有针,俗谓之箭,伤人最毒。故得之,先去针。肉似脂,膻似羊,故名。

横鱼:按:即横鳣,以其性横,故名。与鳣鲔之鳣异。《东安志》作淮鱼,误。房山,霸州等《志》[之]鳣,即此。

金鱼:按:京师金鱼池,相传土人以市金鱼为业,鱼种不一,只可畜以为玩。生捣服,解生鸦片毒。

又 鱓:一作鳝。《宛平米志》:黄白二种。《昌平宋志》:青黄白三种。按:白者为鳗,其形似鳝。本土称为白鳝。

鳗:见上注。

:一作鳅。《宁河丁志》:俗名泥。微似鳝而小,沉于泥中,故名。

两栖动物

虫属:

蟾蜍:按各县《志》有虾墓而无蟾蜍,似混为一。《宁河志》谓:蟾,蛙,蛤,种相类而形色略殊,说亦未辨。居陆,居水不同,蛤又非专名也。今分条析之:蟾蜍陆居,黑黄色,腹大,皮上多痱癳,或呼癞蛤蚆,不鸣。人家庭院有之。目中白汁,即蟾酥,入药。

虾蟆:按:亦陆居。身小而土黄色,能鸣作呷呷声,或亦为蛤蚆。别一种,背青腹赤者为黄蟆,咬人,有毒。

鼃:一作蛙。按:蛙居水中,形似虾蟆,背青录色,尖喙,细腹,鸣声哇哇,俗呼为田鸡。捕食然蛙,能食蝗,宜禁捕。

蝼蝈:一名伏蛤。按:亦居水中,惨黄色,腹下则赤。其鸣声如曰孤格。孤格,合声即蝈也。人家庭院止水中,亦有此。其声甚繁,群聒人耳。

蝌蚪:《固安陈志》:虾蟆子。按:一名聒子。其形圆而尾尖,并头尾似斗形。冬月遗子水中,春水夏时,鸣聒而生。初生便黑。有尾,无足。

爬行动物

龙虵之属:

蛇:《宁河关志》:蛇,宁属最多,然无毒猛者。《盘山志》:善蛇有黄黑二种,性驯。长六七尺,不毒人。相传:盘山有五百善蛇潜天城寺塔下,尝来僧座下听法。亦尝潜屋壁,啖雀雏。《燕山丛录》:蓟中不产蛇,独百花山有七尺蛇,至毒。按:土人称为长虫。

蜥易:即石龙子。《盘山志》:布云虎,蛇属。尖头,长尾,四足。有二种:一浅黄色,长三四寸。一黑花色,脊有金晕,尾如媆翠毛。天将雨,能吐云,俗呼上脚蛇。按:为蜥易也。《博物志》有蜥蜴求雨法:以土实巨瓮,作木蜥蜴。小童操青竹,青衣,以舞歌曰: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雨若滂沱,放汝归去。蜥蜴,即蜥易也。蝎虎即守宫。见蝎则不动,少顷蝎死而空。盖以气制之,故名蝎虎。各《县志》或作蜥易,或作蝎虎,未见分析。盖二物同类易混。《汉书·东方朔传》: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脤脤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易)[蜴]。其分蜥易,守宫为二,最为可据。

又 介属:

龟:见《宛平王志》。按:壳白者入药,以之治颠狂,最效。

鳖:《昌平宋志》:鳖水居,陆生。无耳,以眼代听。按:俗呼甲鱼。其甲亦入药类。

鼋:见《香河刘志》。

鸟类

鸟属:

鹤:见宛平,香河《县志》。

雉:一作野鸡。《宁河关志》:雉,介鸟。雄者文彩而尾长,雌者文暗而尾短。

沙鸡:《盘山志》:沙鸡群飞,多鸣盘山。春初,最多者。《尔雅》:鵽鸠,寇雉,是。土人呼为沙鸡,一日半翅。《日下旧闻》引《芹城小志》:鵽鸠,褐色。昌平北山有之。或曰,卽突厥雀。《唐书》:车鼻未叛,鸣鵽群飞入,塞吏曰:所谓突厥雀者南飞,寇必至。《尔雅》名以寇雉。疑古已有此占矣。《尔雅义疏》曰:今此鸟浅黄色。文如雌雉,形如img262鸠,故兼鸠雉之名。其肉甚美,故《南都赋》以:归雁鸣鵽,并标珍味。按王渔洋《居易录》云:一名铁脚。铁脚卽突厥雀之合声也。《方言》:凡物盛多,谓之寇。《芹城小志》失考。

鹳:见各《县志》。《酉阳杂俎》:群鹳旋飞为鹳井,必有风雨。《尔雅义疏》曰:俗说雅鸟,一名大觜鸟,顺天人呼寒鸦。寒鸦,鹳img263之合声也。

鹄:见各《县志》。按《本草》:鹄大于雁,羽毛白泽,其翔极高而善步,一名天鹅。然则鸿鹄并称者,取其皆高飞耳。鹄,实鹅类也。有黄白二色。

鸽:《宁河关志》:鸽性易合,或并鸠为耦。凡鸟皆雄乘雌,惟鸽以雌乘雄。《居易录》:近京师花儿市鬻黄鸽二,毛羽作黄金色,索直甚高。按:鸽卵,今以为珍肴。

鹰。

海东青:《广志》:鹰一岁为黄,二岁为抚,三岁为青。《宁河关志》:鹰,鸷鸟也。来从海外。最健者,曰海东青。八九月,人多以媒取之。《昌平宋志》:鹰在众鸟间若睡寐然,入之而全刚生。然人得而调之,近之令狎,静之使安入之臂而使也,因以猎。《析津志》:海东青产辽东海外,隔数海而至。常以八月十五,渡海而来者甚众。古人云:疾如鹞子过新罗,是也。尼噜罕田地是其渡海之第一程,至则人收之,已不能飞动矣。尝诹锡宝斋,云:海东青一翅七日或八九日,始得至尼噜罕。其气力不支,或饥而眼乱者,多溺死。凡能逮此地者,无不健畜。故其于羽猎之时,独能破鴐鹅之长阵,绝雁鹜之孤蹇。云间献奏臂上功勋,此海青之功也。锡宝斋者,国言养鹰之蒙古名也。

鹞:一名鹯,一名鸱,一名鹘,一名鸢,一名隼,皆鹰类也。《尔雅义疏》曰:鹰,鹞同类。旧说,大为鹰,小为鹞。故《御览》引《古乐府》:鹰则鹞之兄。又曰:鸢即鸱也。鸱,今顺天人呼鹞鹰。按陆玑《诗疏》:隼,鹞属也。《史记·货殖传》:鹰隼未击。颜注:隼即今所呼为鹘者也。《尔雅》:晨风,鹯。《诗》:鴥彼晨风,鴥彼飞隼。《说文》:鴥,鹯飞皃。是隼,又卽鹯也。鹘,宛平,东安等《志》作雅鹘。《昌平宋志》:鹘善捉兔。

鸱鸺:《宁河关志》:鸱鸺,俗呼猫头鹰。头目如猫,有毛角。昼伏,夜出。有大小二种。皆不祥鸟。按:鸱鸺即鸱鹠。《尔雅》谓之怪鸱。《宛平志》作鸱鸮,殆本《博物志》鸱鸺取人爪,知吉凶,遂呼为爪鸮欤。《昌平宋志》:作训狐,同物异名也。其小者为雈,似鸺鹠而小,俗亦呼猫儿头。《说文》:雈,鸱属。有毛角。所鸣,其民有祸。

雕:《宁河关志》:货属有雕鸟。云,宁邑地滨海,遇南风,则雕鸟随风而至丽金坨等村,张网(等)[得]之。尾十二枝,可作扇,以有(脂)[芝]麻花[者]为上品。翮用作箭翎。

鱼鹰:卽鹗。各《县志》俱讹作鱼莺。

啄木:即鴷。《尔雅》啄,作斫。《宁河关志》:面如桃花,喙足皆青色。利觜如锥,长数寸,舌端有刺。喙蠧,即以舌钩啖之。《昌平宋志》:此鸟能以觜画符,令虫自出。按:此鸟善啄虫,故可治虫齿病。

淘河:即鹈鹕。性好食鱼。

秃鹙:《宁河关志》:俗作鹚老,水鸟之大者。状如鹤,青苍色。好啖鱼,蛇,能与人斗。《昌平宋志》:长颈赤目,头高七八尺。按:《宛平志》鹚老,秃鹅分条,误以(兹)[鹚]老为鸬鹚矣。详下。

鸳鸯:《昌平宋志》:文身,如凫,好浴水中。飞则比翼,宿则交颈。

鸂鶒:见《文安杨志》。按:亦呼鸳鸯。以其色紫,本名紫鸳鸯也。其尾旁有毛如船柁。今画家绘鸳鸯尾有船柁形,实鸂鶒矣。鸳鸯尾无毛如船柁者。

鹭鸶:《宁河关志》:其色正白,首细而长脚,高尺余,喙长三寸,顶有长翎如垂丝。欲取鱼,则弭之。《昌平宋志》:色洁白,善为容,脚高七八寸,头有丝毛毵毵然,与众鸟异。

凫:《宁河关志》:一名野鸭。状如鸭而小。邑多洼港,此种最多。《昌平宋志》:水鸭也。青色,背上有文,卑脚,短喙。

鸥:见通州,房山等《志》。按:一名鹥。

img274鹚:见通州,霸州等《志》。按:一名水鸦,觜曲如钩,能没入深水取鱼而食之。羽纯黑,卢与兹皆取黑义。一名鹚鷧。《东安志》谓:俗呼兹老,误。见上秃鹙注。

姑恶:见《香河刘志》。《畿辅唐志》:一名苦鸟。按:苦鸟当作苦恶,并以其声得名,亦水鸟也。

img275鸰:《房山佟志》。《昌平宋志》并作鹡鸰,从《诗》脊令也。《尔雅义疏》曰:《埤雅》引《物类相感志》:俗呼雪姑,其色苍白如雪。鸣则天当大雪。今验之,良然。

鹪鹩:《昌平宋志》:似黄雀,灰色有斑。按:《蓟州志》作桃雀,一物也。其尾羽青黄色,眉间有白如粉。或名黄脰子,绿脰子,并同类。绿脰子,又呼竹叶青。又有略大于竹叶青而毛杂黑文者,好食苏子,土人即以苏子名之,亦同类也。皆可笼养为玩。

img276:或作鹌。

鹑:《宁河关志》:鹌,鹑,两物也。今人通以鹌鹑呼之。形相似,但无斑者为鹌,大而有斑者为鹑。人能声呼取之,畜令搏斗。按:鹑,黄黑杂色。鹌,黄色无文。鹌一名鴽。《吕览·季春》:纪注:鴽,鶕也。幽州谓之鶕(5)。鶕,鹌,皆img277之别体。

燕:《宁河关志》:元鸟也。有二种:紫胸者,声小。斑胸者,声大。按《蓟州志》:分紫燕,沙燕。[沙燕,]色灰,不紫,大于紫燕。

火燕:《盘山志》:雄者黑红色,雌者黄色。巢石孔中,或檐下。

雁,鸿。

《宁河关志》:雁,候鸟也。《急就章》注:鸿色正白,雁色苍黑。夜宿洲中,鸿内,雁外,逐更警备,亦名雁奴。

山鹊:按《通州志》:山鹧即此。又名鷽,似鹊而有文采,觜足皆赤。旧说,朝鷽叫睛,暮鷽叫雨。亦知喜事,故被鹊名。

瓦雀:《宁河关志》:常栖檐瓦间。羽作褐斑色,头如蒜颗,目如擘椒。至夜即盲。跃而不步。卵有花纹。性淫,俗呼麻鹊。《蓟州志》:家雀即此。

麦雀:见《怀柔吴志》。按:麦下种时,成群而来啄麦子,故称麦雀。

黄雀:见《通州,香河等《县志》。按:小而黄口者,为黄雀。冬月肥美,可为羞。

铁雀:《通州志》作铁脚雀。《宁河关志》:货属有铁雀。云:宁邑地近北山。秋冬间,山雀千百为群,蔽天而来,形如瓦雀略小,黑觜,黑(脮)[腿],故名铁雀。网户每捕而售诸市,味(肥)[脆]美,(胜)[逾]他珍。

白翎:见宛平,东安等《县志》。按《辍耕录》引陈云峤说:白翎雀(出沙漠之地)[生于乌桓朔漠之地]。是亦雀类也。或称练雀。《房山志》:白练,《昌平志》:拖白练,同此。

雅乌:《宁河关志》:色纯黑,曰慈乌,亦曰孝乌。按(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慈乌。近本,脱慈字。今按《水经注》引: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谓之雅乌。雅乌,即《诗》鸒斯。孔疏:此鸟好群聚。今雅乌通称乌雅,又呼老鸦。千百为群,其声哑哑。别有一种,小于慈乌而大于乌雅,其颈白者,为燕乌。《畿辅唐志》:白颈者,名寒鸦。

山乌:按即鸀。似乌而小。《尔雅义疏》曰:徐星伯松云:巴里坤有此鸟,小于常乌,觜足色似珊瑚。冬日,穴处山谷间。彼人谓之红觜鸦。余按:今蓟州亦有之形状,悉如徐说。彼州之人名为赐喜儿,是也。今按《蓟州志》,但称乌鸦,而未分析。特据增。又《房山志》红鸦,当即此。

山和尚:见《房山佟志》。

鸤鸠:《香河刘志》:布谷,即此。其身灰色,翅尾未俱杂黑色。牝牡飞鸣,以羽指拂,声若布谷然,故谓之布谷。又谓勃姑,又谓之步姑,皆布谷声相转也。[按]《房山志》以布谷为戴胜,是误。

鹁鸠,斑鸠。

鹁鸠,见宛平,香河等《志》。斑鸠,见《怀柔志》。按《本草纲目》:勃鸠,即斑鸠,实则一类而形色稍别。斑鸠,有文彩而不鸣。鹁鸠,又名img280鸠,性最掘,不能为巢,故或称拙鸟。天将雨,逐其匹。晴则呼,反之。其一种形小而善鸣者,谓之水鹁鸪,因其声以为名也。

鶌鸠:按:即《诗》,《月令》之鸣鸠。

黄鹂:见宛平,固安等《志》。按:即莺。《诗》:黄鸟。陆疏:幽州谓之黄莺。

鱼虎:见《东安李志》。按:即翠鸟。好食鱼,大如燕而喙极长,尾极短,喙足皆赤色。其毛羽青翠色,可为妇人之首饰。

北画眉:《宁河关志·货属》有踏踏去鸟。云:潮河两岸皆生(芦草)[芦苇]。四五月间,则群来巢于苇中,接叶作筩而覆雏焉。【略】或探其雏而笼养之,亦能效百鸟鸣。(俗呼)[又谚云]北画眉。按《畿辅唐志》:北画眉,一名灰串。《房山佟志》作槐串。灰,槐,声同,一物异文也。

白头翁:见《房山佟志》。按:即鶟鹕。

鷆:《宁河关志》作鸣牛虫鸟。云:不过二寸。夏秋间,多有之。以觜伏地而鸣,声若洪钟。见则多蚊。土人云:鸣则蚊从口出。按:即吐蚊鸟也,当名颠。

又 地鸨:《昌平宋志》:似雁,无后迹。

地鵏:见宛平,东安等《志》。

鸪汀:见各《县志》。

石鸡:见《房山佟志》。

松鸡,鸟鸾。

并见《蓟州沈志》。

哺乳动物

鸟属:

寒号虫:《昌平宋志》:四足有肉翅,不能远飞。夏月,毛彩五色,鸣曰:凤凰不如我。至冬,毛落,忍寒而号曰:得过且过。按:即鹖鴠。其屎为五灵脂。见《药属》。

伏翼:即蝙蝠。《宁河关志》:形类鼠,有肉翅,四足及尾连合如一。按:能食蚊。其屎中皆蚊眼,名夜明砂,又名天鼠。屎,入药。

飞鸓:一名飞生。《昌平宋志》:飞生鸟,居庸出。状如蝙蝠而大。产妇持其毛皮,易生。

又 兽属:

獾:即野猪。其形如猪,穴于地中善攻堤岸。又通作貒。《本草》:貒肥矮,蒸食极美,是也。獾有二种:一为猪,一为犬。《房山志》:獾与野猪分条,是专指犬矣。

毫猪:《畿辅唐志》引《天府广记》:昌平驻跸山西北山,鹿之毳,豪猪之毛,丰茸随风。按:豪猪脊有棘鬣,射人如矢,故一称箭猪,俗亦呼为野猪。

又 麢羊:《日下旧间考》引《析津志》:京西山广有之。夜则挂角于险峻岩崖之下以睡。其跷捷如飞,履险如夷。山人覘其往来,多获之,俗呼为野羊。按:一作羚羊。

又 鹿:《盘山志》:鹿,盘山处处有之。按:牡鹿曰img281亦作麚。鹿子曰麛。麛一作麑。又鹿茸人药。

獐:见《房山志》。按:一名麇。似鹿而小,无角,黄黑色。其乳子,日一次。乳食于子腹,结十二小饼如云南碁子大。每一时消一饼。南方乡人候母獐出,即将乳獐抱归,剖腹出饼。老羸食之,最宜。或食孩提,亦能健身。价直兼金,视为珍物。又獐皮可为袜褲。

麝:《昌平宋志》:形似獐,俗呼香獐。按:麇之小者,曰麝。脐有香,名曰麝香,入药品。

麂:《昌平宋志》:旄尾,狗足。山中有虎,麂必鸣以告。按:本字作麆,似獐而大,其口两边有长牙,好门。其皮细缛,用为袜,履甚佳。

又 獾狗:《宁河关志》:形似狗而肥,好食瓜果。皮可为裘。按:好食瓜果者,误獾为貍矣。详下貍注。

臊狗:《盘山志》:状如狸,黑黄色。走峭壁,迅疾如飞。

又 文貍:即野猫。《盘山志》:即野貍。云能食猫。按《诗》有猫有虎,《礼》迎猫迎虎,谓此猫也。能食家猫,一称金钱豹,指其文也。貍类不一:文貍,香貍,牛尾貍。香貍,一名灵猫,作麝香气,故又呼香貍猫。牛尾貍以果为粮,或称果子貍。《宁河志·货属》有狐貍。云:多穴荒塜中,皮可为裘。盖亦野猫类也,俗称为狐貍耳。貍,狐,獾,貉,类相近而名或相假。其实,狐与貍,各种也。

狐:按:各《县志》亦有作狐狸者。

貉:按:亦狐类。其毛缛厚,亦为裘。煎其膏,又治痔。

虎:《盘山志·神虎》:昔老僧慈慧住法藏寺,持法华经,二十年不下山。有偷儿窃道粮,虎即偏山呼啸,偷儿寝息,故名神虎。按:虎骨入药。

豹:《昌平宋志》:有数种。东人亦谓之失刺。

狼:《宁河关志》:形大如犬,头锐喙尖,白颊骈肋,高前广后,脚不甚长。毛杂黄黑,亦有灰苍者。其肠直鸣则诸孔皆沸。食禽畜,亦能伤人。其粪可作烽烟,直上不斜,故曰狼烟。按:狼全似苍犬,惟目纵为异。

豺:《昌平宋志》:豺狗尾长,体细,毛黄褐色。按:豺瘦而猛捷,其形似狗,故一称豺狗。

狈:《宁河关志·货属》:有狈。云:形如狼,前足短,每依狼而行。狼性狠而狈多智,往往伤人。俗谓行同狼狈。其诡谲,诚有出人意外者。

熊:见房山,昌平,蓟州《志》。按:熊饥则自舐其掌,故掌独美。其胆入药。

罴:见《房山志》。

兔:《宁河关志》:兔形如猫,故又名野猫。毛褐,尾短,耳大而锐。穴生。邑多弃地,此种最多。按:野猫为文貍,见上。《蓟州志》亦云:野猫即兔,殆土人通称欤。其毛褐色,亦有白者。

鼠:《宁河关志》:俗呼老鼠。孕一月而生。其精在胆,能治耳聋。按:牡鼠屎,亦入药。

鼢鼠:见《东安李志》。按《说文》:伯劳之所化也,即田鼠。潜行地中,起土如耕,俗又呼地老鼠。《宛平志》粪鼠,《蓟州志》獖鼠,当为鼢鼠字之误也。

鼸鼠:即香鼠。见《东安李志》。

鼬鼠:即黄鼠狼。《昌平宋志》:黄鼠足短,善走,极肥。《宁河关志》:黄鼠狼尾作笔,良。《日下旧闻》引《古今诗话》:刁约《使辽诗》云:醆行三匹制,密赐十貔狸。貔狸,似鼠而大,辽以为珍膳。朱竹垞曰:刁约诗所云貔狸,即黄鼠狼也。《艺文类聚》引《广志》云:黄鼠善走,今俗呼称黄鼠狼,顺天人呼之黄鼬,好食人鸡。捕取之,以其尾毛为笔也。按:今所谓狼毫者,是。

松鼠,松狗。

《昌平宋志》:松鼠似貂而小,毛亦粗疏。《盘山志》:松鼠有二种:一小者,大不过三寸,通身豹纹,最灵黠,名松鼠。一大者,灰色,善盗果实,名臊鼠。按:尾细者为鼠,毛大者为狗。

刺猬:按:猬毛苍白二色,遍身有刺如茅草。见人便藏首尾,圆如粟房。今京师慈云寺最多。其皮可治胃逆。

獭:见《蓟州志》。按:一称水獭,居水,食鱼。其骨可疗食鱼骨鲠。

豆虎子:《宁河关志》:形如兔而尾略长,穴居。头戴牛粪,向月拱拜,久则人立而能言。晓行,多遇之。土人知其性,大声叱之即逸去。喜食豆,故名。

《元一统志·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上都路·土产》卷一

鸟类

鹰鹘:松州每岁贡纳鹰鹘《热河志》九五引《元一统志》。

宋太平兴国《太平寰宇记·河东道·妫州·土产》卷七一

哺乳动物

麝香,【略】胡鹿。

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天津府·土产》

软体动物

蠏:【略】《天津卫志》:【略】又产海蛤。

又 蛏:《通志》:蛏,以潮退取之。《府志》:天津产裙帯蛏,极美。

甲壳动物

蠏:《唐书·地理志》:沧州土贡糖蠏。《天津卫志》:秋间肥美,味甲天下。

又 虾:《旧志》:出天津。色白者,为银米。小而红者,为金钩米。

昆虫

虾:【略】按:《旧志》载《唐书·地理志》:沧州土贡丝布。《宋史·地理志》:清州贡绢。《寰宇记》:沧州土产绵,绫。今皆不甚流播,间有土布,土绫,质殊麤劣。谨附记。

鱼类

鱼:天津带河面海,鳞族极饶。鮰网鱼最称肥美,俗呼细鳇。以其不受钓饵,遇网即回,故名。羊鱼,形圆,尾似羊尾。巨罗鱼,细鳞多刺,俗呼为腾香鱼。针鱼,其形似针。比目鱼,土人呼为鞋底鱼。春时,河豚上市尤多。朱彛尊《河豚歌》:天津之水连北溟,七十二沽漩回汀。是也。又产鮝,石首,皆其尤者。

鸟类

翠雀:《通志》:翠雀多生水际,似麻雀而小,毛羽緑翠可爱。

哺乳动物

兎毫:《太平寰宇记》:沧州土产。

清光绪二十一年《天津府志·风土》

刺胞动物

鳞属无鳞者附:

img282:有img283皮头之分。可食《沧州志稿》。

环节动物

虫属:蚓。

又 水蛭:俗名挖皮《南皮县志》。

软体动物

介属:

蛤:有海蛤,文蛤,青蛤,白蛤等种《前志》。

蚌。

蛏:天津产裙带蛏,极美《前志》。

蛎:沧州土贡牡蛎,蜃,蛤《太平寰宇记》。

蠃,海蛳。

白蚬:又一种名黄蚬《前志》。

土蛈:《前志》。

又 虫属:

蜗牛:小牛螺,即带壳蚰蜒(6)《天津县志》。雨后,好行壁《南皮县志》。

甲壳动物

鳞属无鳞者附:

虾:河间府产钱虾《金史·地理志》。《天津卫志》:有虰虾,线虾,封虾,虾米。色白者,为银米。小而红者,为金钩米。大者,味淡为上,出天津。又虾皮,白色而鱻《前志》。

又 介属:

蟹:沧州土贡糖蟹《唐书·地理志》。河北东路产蟹《金史·地理志》。《天津卫志》:秋间肥美,味甲天下。《河见府志》:蠘蟹名黄甲《前志》。河蟹圆壳,海蟹两旁有尖《沧州志》。

又 虫属:

鼠妇:即伊威。俗名霉虫《南皮县志》。

肢口动物

介属:鲎。

唇足动物

虫属:蜈蚣。

又 螾img284:即蚰蜒《沧州志》。

又 肌蛷:多足虫。俗名钱串子《南皮县志》。

蛛形动物

虫属:

蝎:阴毒所生。被其毒,卷火纸以烟熏之愈《沧州志》。

又 鼅鼄,壁钱,【略】蝇虎。

昆虫

虫属:蚕。

蛾:虫老化蛹,化蛾。视虫为大小,种类甚繁,不止蚕所化也《沧州志》。

蜂:有土蜂,蜜蜂,马蜂各名《前志》。按《尔雅郭注》:土蜂,即马蜂。志恐误。

又 科牛。

又 蝼蛄。

蚱蜢:按:南皮,盐山二《志》有蚱蜢。注云:蝗属。《前志》有蛗螽。注云:俗呼蚂蚱,津人多食之。考蚱蜢,即虴蜢,亦即虴蛨,语声转倒故也。案:津人所喜食者,实为蝗,以硕腹别之。但俗亦呼蚂子。家家炙食,土俗中,此为最智大益之事。惜他方少能效之者耳。

螽斯:青色,尖头,俗名担杖《南皮县志》。

草虫:青色,奇音。俗名聒聒,或曰络纬也《庆云县志》。案:络纬形声皆异,鸣如纺丝且必在夜。《志》误合。

莎雞:如蝗而斑色,毛翅数重,其翅正赤。六月中,飞而振羽,索索作声《庆云县志》。

蟋蟀:一名促织。雄者善斗《沧州志》。

蝉:土人呼蝍蟉。三伏鸣者,声噪以急,曰:伏天。入秋而涼,鸣则棲短,曰:秋涼《前志》。黑者大,其声直。碧者小,声微。转黑者,先见。碧者见,则秋至。俗呼为秋涼《沧州志》。

蟪蛄:寒蝉,即蝭蟧,俗名都丁《庆云县志》。按:此与《荘子释文》司马说合。他《志》蟪蛄,寒蝉并见,则与《尔雅注》合。或又合寒蝉,蝭蟧。而别出蟪蛄,于古无当。

蝶:种类不一《南皮县志》。

蛉:有红青黃黑各种《沧州志》。

螳螂:俗名刀郎〈《沧州志》。

又 蛅蟖:俗名八角《南皮县志》。

蠋:即带豆虫《南皮县志》。

又 蟫,螌蝥。

蛴螬:《沧州志》。螬地蚕《南皮县志》。

蝤蛴:《沧州志稿》。

蜣蜋。

金虫:俗名铜蜣蜋《南皮县志》。

蜉蝣。

又 尺蠖:俗名步屈《南皮县志》。

又 蜾蠃,螟蛉,萤。

水马:俗名水秀才《庆云县志》。

灶马。

花牛:形小,色黑,背有白点,二须有节《前志》。俗名水牛《南皮县志》。

蠛蠓:俗名蠓虫《南皮县志》。

螘:土名螘蛘《南皮县志》。按《南皮志》又有蚍蜉。注云:大螘也。今并。

又 蝇:有青蝇,苍蝇,麻蝇等类《盐山县志》。

蚊。

虻:夏日,海滨甚多,牛羊多为所苦。或蔽以帐,或以泥塗之《沧州志》。按:虻俗呼牛虻。虻,蠓声近,或呼牛蠓。《前志》虻,牛蠓并见,误复。

蚤,虱。

鱼类

鳞属无鳞者附:

鲤:沧州土产鲤鮬《太平寰宇记》。开河获者更肥美《沧州志》。

鰋:按《旧通志》引《天津府志》云:鰋,三月以后出海。检《前志》有鰋,而无注,且鰋非海鱼,《通志》必误。据《诗·周颂》释文,鰋即白鱼。《天津县志》:有白鱼。今并附,不别出。

鳢:俗呼黑鱼,一名七星《前志》。沧州土贡鳢鮬《唐书·地理志》。

鯶。

鯈:按《尔雅注》白鯈,《尔雅翼》作白鰷。《本草纲目》言:状如柳叶。《前志》有柳叶鱼。云:见《静海志》。今《静海志》无柳叶鱼,而有白条。疑本作柳叶,而后改之。今并。

白条:似银鱼而身细,肉薄。干可以蓄,俗曰面条。天津出《前志》。

鱽,鲂,鲨。

比目鱼:鱼惟一目,行则二鱼相附《前志》。俗呼鞋底鱼《沧州志》。

鱮。

鲢:石鲢,小而肥《沧州志》。按《广雅》:鱮,鲢一物。然似稍有别。《旧志》或并见。今仍之。

鳜:即鯚鱼《前志》。

鲫:按:此据《说文》,本作img285,他书久借用,鲫亦混鰿,鲋为一。考鲫字,本同鲗。又各《志》无乌鲗,而《盐山志·药属》:有海螵蛸,恐非其实。今《药属》从删。

石首鱼:又名黄花鱼《沧州志》。

鲈。

黄鲴:按《前志》作黄姑。

勒鱼:俗呼伙来鱼《沧州志》。鲞,俗名快鱼,亦名伙来鱼《临山县志》。按:勒鱼之干者,俗呼鲞。然,鲞为薧鱼总名。《盐山志》徇俗。《前志》有鲞,则统言鱼腊。今附录于后。

带鱼:按《沧州志稿》有带鱼,各《志》皆不载。今此鱼间有自旅顺,烟台携来者,非津产也。

青鱼:按《前志》及天津,静海二《志》皆有鲭。据《本草》,青鱼之青字,亦作鲭。则各《志》应即青鱼耳。《沧州志稿》出清鱼。今并。

鲁鱼:天津,四月以后出海《前志》。

羊鱼:天津出。形圆,尾似[羊]尾,多刺,手不可触《前志》。

燕鱼:春时有,故名《前志》。

银鱼:《天津卫志》:十一月有《前志》。按:出三叉河口。眼金色者,佳。劣者,俗蒿根。《天津县志》又出冰鲜。云:类同银鱼,味腴美,以生于冰中,故名。今并。

针鱼:其形如针。天津出《前志》。

回网鱼:一名鲖鳇。不受钓饵,遇网即回。渔人以义得之。味腴美。冬时,有俗讹回黄《前志》。向出县南鲍家觜。今不常有《青县志》。

鳑头鱼:俗呼鲤后《前志》。

梭鱼:急行如梭,又名母娘。味尤醲腴《通志》引《天津府志》。按《前志》无此文,《天津县志》亦不载,《卫志》已佚,无可考。惟《前志》有鮻鱼。云:出海中,殆即梭鱼之讹。小者,俗名爬齿。

白眼鱼:按《前志》云:见各州县《志》。今各《志》皆不载,惟《永平府志》云:白眼鱼似梭鱼而大,味尤浓厚。

瓶鱼:《前志》,《天津县志》。

船丁鱼:《沧州志》。按《本草纲目》:杜父鱼,一名船矴鱼。

巨罗:细鳞,多刺。天津呼为腾香鱼《前志》。

河豚:脊血有毒,其白名西施乳。三月间出。味为海错之冠《前志》。

金鱼:种类甚多。畜池沼或盆中,以供玩赏《沧州志》。

鲇,鳝,鳗。

:海极鲜美。得即烹食。稍迟,则腥臭《沧州志稿》。

两栖动物

虫属:

鼃:嘴尖,腿长,善跳《南皮县志》。按《前志》有鼃。又别出青鸡。注云:俗名田鸡。似误。

虾蟆:按南皮,盐山二《志》:于鼃与虾蟆之后,别出蝼蝈。注云:形小,声大,大雨后出。今附。

又 蟾蜍:虾蟆别种。虾蟆处泽中,此伏处人家。腹下有丹书八字《南皮县志》。俗名疥虾蟆《庆云县志》。

爬行动物

介属:龟,鼋,鳖。

又 虫属:

又 守宫:蝎虎,在壁者《南皮县志》。蜥蜴:蛇虎,在野者《南皮县志》。

蛇:甚少,间有之《天津县志》。

鸟类

羽属:

戴腾:即布谷。俗名餬饽饽《南皮县志》。按:《方言》以布谷为戴胜。南皮,盐山《志》俱从之。郭注云:尸鸠即布谷,非戴胜也。与《方言》异。今从之,分戴胜,布谷为二。

布谷:按南皮,盐山二《志》。又别出脱却布裤。注云:卽割麦插禾,俗名短工夺锄,则实卽布谷。俗因其声名之。

雎鸠:按《前志》有鱼鹰。实即雎鸠。《禽经》云:王雎,雎鸠,鱼鹰也。

鸠:按《前志》及各《志》均别出鸠。未审于五鸠何属。《沧州志》言:鸠即反舌。误。

桑扈:一名蜡觜《前志》。其觜黄白如蜡,亦善鸣《沧州志稿》。

鸽:处处人家畜之。亦有野鸽《青县志》。

鵽鸠:沧州,南皮,盐山》三《志》。

铁脚:沧州,盐山二《志》。按:《天津县志》,作铁甲,俗呼铁雀。

img294

燕:天津有土燕,无紫颔。巢于野外,似越燕而小《前志》。有胡燕,越燕二种《天津县志》。胡燕,斑襟,声小。越燕,红襟,声大《沧州志》。

仓庚:黄鸟,即黄鹂《河间府志》。又载有阜鹂,白鹂《前志》。仓庚,即黄鹂《南皮县志》。

乌:反哺曰乌,不反哺曰雅《沧州志》。

雅。

北画眉:按《前志》及《天津县志》,《沧州志》均出此。注云:一名灰串,疑即百舌。

伯劳:即姑恶鴂也《南皮县志》。即鹈鴂,一名姑恶,俗名姑嗷,即姑恶之转声《庆云县志》。

鴷:一名啄木《前志》。

鹳:按《前志》及各州县《志》均有鹳。《庆云县志》注云:俗呼米蚁虫。惟《青县志》独无鹳,而有蛇雀。注云:舌似蛇,故名。且喜食蚁,殆即是也。又《天津县志》别出灰鹤。疑即异名。今并附此。

鹪鹩:其雌名巧妇《沧州志》。按《前志》别出桃雀。考《诗》,《尔雅》诸注疏,实一物。

又 雉:《静海县志》。按《说文》:雉有十四种。《志》未着其状,不知何种。

鹜,凫,【略】雁。

天鹅:出海下《天津县志》。

鹤:灰白二种《沧州志》。

脊令:俗名搭头翼《南皮县志》。俗名颤搭翼《盐山县志》。

鹭,鸥,鸳鸯。

鹈鹕:俗名淘河《沧州志》。

鸧:俗名错落《庆云县志》。

鸨:似雁,无后迹《前志》。

翠雀:多生水际《前志》。按:此《尔雅》之鴗,天狗也。《通志》引《天津府志》云:鴗,一名天狗,又名鱼虎。色青如翠,喙红,项下白。食鱼。检《前志》无此文。《一统志》:天津府产翠雀。注云:似麻雀而小,毛羽翠绿可爱。

鹚鷧:《尔雅》注:俗云兹老《前志》。按:今注疏无此文。

鹰。

鹞:按:南皮,盐山,庆云三《志》有大头郎。注云:似雀而大,能捕雀。此即是鹞。今并附。

雕:按《前志》,《天津县志》均有鹘。应即雕也。今改称雕。

鸢:俗名[菌]鹰《庆云县志》。

雀:按《青县志》:俗呼老而斑者,曰麻雀。小而黄者,曰黄雀。其栖宿多在檐瓦。然则麻雀,黄雀,瓦雀,皆一类。《旧志》或别出,今并。《前志》有麻料,红料,黄料,亦即是雀。《天津县志》有白翎,红翎,亦云雀属。《前志》又有靛雀,引《旧通志》云:大似瓦雀,土人呼为自自回回。总之,皆雀也,今悉并附。

倒挂,相思鸟。

姑丁:《前志》,《天津县志》。似鸡,可食《河间府志》。

山喳喳:《南皮县志》。

哺乳动物

羽属:服翼。

又 毛属:獾,狼,獐。

狐:有黄白黑三种《天津县志》。

狸:有数种,大小如狐《天津县志》。

貈。

刺猬:其色灰白,遍体刚毛。絷而悬之,声似婴儿《前志》引《河间府志》。

兔,【略】鼠。

田鼠:俗名仓官《庆云县志》。按《南皮县志》作田仓。《庆云县志》别出鼢。云:一名鼹鼠,俗名地拍子。实即田鼠,今并。

鼬:按《前志》有鼬,又别出地猴。注云:一名黄鼠狼。引《霏雪录》云:黄鼠畏地猴入其穴,则衔黄鼠喙曳而出之。考《广雅》:鼠狼,鼬。王氏疏证云:鼬善捕鼠,故有鼠狼之名。《艺文类聚》引《广志》云:黄鼠善走,凡狗不得,惟鼠狼能得之。今俗通称黄鼠狼。顺天人呼为黄鼬。又《本草纲目》云:鼬鼠,一名地猴。然则地猴即鼬,亦即黄鼬。《前志》分鼬与地猴为二,误。南皮,盘山二《志》分黄鼬,地猴为二,亦误。

黄鼠。

又 服器属:

笔:元宗时,创集贤书院。河间,景城,清河,博平四郡岁贡兔皮千五百,以为笔材《唐书·地理志》。沧州土产兔毫《太平寰宇记》。

清乾隆二十三年《口北三厅志·风俗物产志·物产》

软体动物

鳞之属:螺,蛤(7)

蛛形动物

虫之属:蜘蛛,【略】蝎。

昆虫

虫之属:蝼蛄。

又 萤:《敬业堂诗注》:塞外流萤极大,光可烛三尺许。

虸蚄,蛣蜣,天牛,【略】虻,【略】蚁。

又 蝇:闻之走。旗人云:蒙古地,夏月,蝇最毒,嘬人即遗卵肤内,人最畏之。

蚊:《北征录》:长乐镇,草间多蚊,大者如蜻蜓。拂面嘬噆,拂之不去。

蠓蠛,蜂,蝶。

鱼类

鳞之属:鲤,鲫。

细鳞鱼:产多伦诺尔东北九十里四道河。巨口,细鳞,重不过斤余,味颇鲜美。冬月,冰坚,难取。惟四月至八月,方可捕。《敬业堂诗注》:细鳞鱼,重唇,身有黑斑。

画鱼:产黑河。状类鳜而差小,遍身斑文如画,故名。

哈鲁鱼:产达尔诺尔。每三四月,其鱼溯流而进,填塞河内。民人随意取之,以代蔬。

又 鳅,鳣。

爬行动物

鳞之属:龟,鳖。

又 虫之属:

蛇:独石口外多有之。

又 蜥蜴:《敬业堂诗注》:山中蜥蜴长四寸许,头以下色如翡翠,有纹如鱼鳞,尾作金色。吐气为云。土人呼为云虎。

鸟类

禽之属:

鹰:有青鹰、白鹰二种。八九月间出,人皆捕之。

雕,鶻,画眉,鸨,鹳,鹊,山雀,鸦,子规,胡燕,鸠,鸽,凫,雁。

火鸡:《菽园杂记》:火鸡躯大于鹤,毛羽杂生,好食燃炭。

沙鸡:一名突厥雀。产塞外沙土中。《尔雅》:鵽鳩。郭璞注:鵽大如鸽,似雉,鼠脚,无后指,岐尾。为鸟。憨急,群飞。

石鸡:较雉差小。味极肥美。

半翅:似竹鸡而小。其性憨急,故又云半痴。

白翎雀:形似鹌鹑,长身,短足,善学白鸟之音。性驯,可畜。《静志居诗话》:陈云峤云: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世祖因命伶人硕德闾制曲以名之。杨廉夫云:白翎雀能制猛兽,尤喜擒驾鹅。廉夫有二诗咏之。张四廉、王子充、张光弼皆有作。

天鹅:《辽史·营卫志》:春捺钵,曰鸭子河泺。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帐,约六十日方至。天鹅未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鶻捕鹅雁。晨出暮归,从事弋猎。【略】皇帝每至,侍御皆服墨绿衣,各备连锤一柄。鹰食一器,刺鹅锥一枚,于泺周围相去各五七步排立。皇帝冠巾,衣时服,系玉束带,于上风望之。有鹅之处举旗,探骑驰报,远泊鸣鼓。鹅惊腾起,左右围骑皆举帜麾之。五坊擎进海东青鶻,拜授皇帝放之。鶻(摛)[擒]鹅坠,势力不加,排立近者,举锥刺鹅,取脑以饲鶻。【略】皇帝得头鹅,荐庙,群臣各献酒果,举乐。更相酬酢,致贺语,皆插鹅毛于首以为乐。赐从人酒,遍散其毛。

雉。

哺乳动物

兽之属:

虎:《辽史·营卫志》:秋捺钵,曰伏虎林。七月中旬,自纳凉处起牙帐,入山射鹿及虎。林在永州西北[五十里],尝有虎据林伤害居民畜牧。景宗领数骑猎焉。虎伏草际,战栗不敢仰视,上舍之,因名[号伏虎林]。

豹,熊。

鹿:《辽史·营卫志》:秋捺钵,【略】于伏虎林射鹿。毎岁,车驾至,皇族而下分布泺水侧伺。夜将半,鹿饮盐水。令猎人吹角效鹿鸣,既集而射之。谓之img307碱鹿,又名呼鹿。

麋,麂,狍,獐,獾。

又 黄羊:味极肥美。元时,以为玉食之奉。《圭塘小稿·许有壬上京十咏·黄羊》诗云:草美秋先腯,沙平夜不藏。解条文豹健,脔炙宰夫忙。

秋羊:《圭塘小稿·上京十咏·秋羊》诗云:塞上寒风起,庖人急尚供。戎盐春玉碎,肥羜压花重。肉净燕支透,膏凝琥珀浓。年年神御殿,颁餕每霑侬。

杨允孚《滦京杂咏诗注》:橘绿羊,或四角,或六角者,谓之迭角羊。迭义未详。以其角之相对,又曰对角(毛)[羊]。角虽奇,香味稍别,故不升之鼎俎。于以见天朝之玉食,有差等也。

羱羊:一名盘羊。《埤雅》:羱羊善斗。一云,状若骡而群行。暑天,尘雾在其角上,生草戴行,爱之独寝。

狐,兔,狼,狸,獭,鼠。

黄鼠:《卤廷事实》:沙漠之野,地多黄鼠畜豆谷于其穴,以为食。村民欲得之,则以水灌其穴,遂出而有获。见其城邑有卖者,去皮,剖腹,甚肥大。卤人相说,以为珍味。则知苏属国奉使时,胡妇掘野鼠而食之者,正谓此也。《霏雪录》:黄鼠,元时以为玉食之供,人不得取。《居易录》:《渑水燕谈》云:契丹国产大鼠,曰毗狸,以为殊味。或即此也。《陆氏旧闻》云:畏日,为隙光所射辄死。按:今宣府人有笼盛黄鼠而卖者,并不畏日辄死也。陆氏所记,似未确。

夜猴:能捕黄鼠。《菽园杂记》:捕黄鼠,必以鬆尾鼠,一名夜猴儿,能嗅,知黄鼠穴,知其有无。有则入,啮其鼻而出,如蜀人养乌鬼以捕鱼也。

蹷鼠:土人名为跳兔。形如兔而大,相负而行。《北征录》:次大甘泉上,令卫士掘沙,穴中跳兔与幼孜等。观之,大如鼠,其头目毛色皆兔,爪足则鼠。尾长,其端有毛,或黑,或白。前足短,后足长,行则跳跃。性狡如兔,犬不能获之。案《韩诗外传》:西方有兽,其名曰蹷。前足兔,后足鼠。得甘草,必衔以遗邛邛巨虚,将为假足,故也。

鼢鼠:《尔雅注疏》:地中行者,所谓犁鼠者,即此也。《说文》:地行鼠,伯劳所化也。一曰鼹鼠。金幼孜《北征录》:过鸣銮戍,沙中多穴。上指示曰:此鼢鼠穴也。

野马。

野骡:《北征录》:发鸣銮戍,适中官射一野马来进。上曰:野马如马。此野骡,非野马。汝辈详观之。北来,每物见之,足广见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