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哭泣的森林和草原

哭泣的森林和草原

时间:2022-02-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月6日的一场沙尘暴使首都国际机场进港的53个航班被迫降落天津市的滨海机场,取消9个航班,返航3个航班,出港的航班延误19个,取消8个航班。森林是绿色之源。在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过程中,森林占着特殊重要的地位。据报道说,由于云南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云南的森林工业已面临全面危机。
哭泣的森林和草原_植物世界的春天

第四节 哭泣的森林和草原

如果100年前的一位普通中国人,能够再次走在广州的街头,那么,他一定会惊异于现在的中国是何等的富裕与繁荣。在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五颜六色的人群中,在鳞次栉比、高楼林立的街区中,他将再也不会找到昔日因贫穷而饱受屈辱的岁月的影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但是,大家必须清除的知道,就在这一派繁荣的背后,我们还有千百万在贫困线上挣扎着的人口,还有大批等待就业或者下岗工人,有治安恶化问题,有执政党腐败问题,有法制建设不完善问题,有农民负担沉重问题,有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有两岸统一问题……然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后代子孙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2000年入春以来,次数频繁、来势凶猛的沙尘天气,给我国许多地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而形成这一恶劣天气的原因,除气候的因素外,还有我国日益恶化的土地沙化问题。目前,我国土地沙化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那么,这2460平方公里意味着什么?这个数字就意味着我国相当于一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那么,这样迅速的扩展速度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国现有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陆地面积的17.6%,主要分布在北纬35度至50度之间的内陆盆地、高原,形成一条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东至黑龙江的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4500公里,南北宽约6000里的沙漠带。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扩展速度表明,我国的沙漠及沙化根本就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正在急速扩展中的沙地,首先导致如果出现大风天气形成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几率增多。我国2000年入春以来的7次扬沙和沙尘暴天气,使一些地区空气受到污染,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重度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无孔不入的沙尘使户外的人们明显感到呼吸困难,颗粒细小的沙尘进入了人们的口鼻,容易引发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而一旦进入眼睛就会带来疼痛和不适,在北京、沈阳、太原、西安、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地的城市医院里,这一时期眼科病人猛增。

风沙也影响了人们的出行。4月6日的一场沙尘暴使首都国际机场进港的53个航班被迫降落天津市的滨海机场,取消9个航班,返航3个航班,出港的航班延误19个,取消8个航班。沙尘暴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危险。由于有的广告牌安装不牢,在强大风力的作用下倒塌,而发生砸伤人的事件。而一些老树由于已经枯死,根基不牢,也在大风天气中断裂。

然而,土地沙化的迅速扩展更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内蒙古的阿拉善盟是近几次沙尘暴的沙源地。200多年前,这里曾是英雄的土尔扈特蒙古族人浴血东归之后的生息地,这里曾有“湍急不息”的居延海和水草丰美的绿洲。然而,如今在土地沙化的长期作用下,这里成了9万多平方公里的戈壁、8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

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河北北部的坝上、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西藏自治区扥那曲等地,沙化土地年均扩展率达4%以上。由于风沙的步步紧逼,成千上万的农牧民被迫迁往他乡,成为“生态难民”。

风沙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惊人的。据了解,仅这一次沙尘暴,全国就有1500公里铁路、3万公里公路和5万公里灌渠,由于风沙危害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专家的测算是,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西北5省区1996年财政收入的3倍。

我国对防沙治沙工作历来十分重视。新中国成立伊始,就组织开展了群众性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1991年正式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化治理以来,治沙速度明显加快。

截至1998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7万平方公里,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土地沙化的总体状况仍在恶化,“沙进人退”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转,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有关人士指出,当风沙呼啸东来时,应该清醒认识到土地沙化的威胁,尽快行动起来,与土地沙化进行坚持不懈地斗争,实现“人进沙退”的目的。

在新闻媒体所传播的各种各样的当代中国的声音中,一个越来越响亮的声音,是来自为环境危机而敲响的警钟。环境,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环境,不仅仅是一个生活质量问题,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惟其如此,当代中国的环境问题才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做最清醒的认识。

纵观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人们完全有理由为我们所面临的环境危机而忧虑:森林仍在消失,草原日益退化,水土还在流失,荒漠化依然继续,空气污染,酸雨、垃圾、噪音以及长江、黄河、淮河、太湖的污染等等的一系列的危机和隐忧,使注定将在21世纪里腾飞的中国,成为一条患病的巨龙。

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但只有绿色,才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人类的摇篮和文明的襁褓。地球上如果没有了绿色,就如同沙漠里没有了绿洲,地球和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森林是绿色之源。在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过程中,森林占着特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对养育和维护人类社会的绿色森林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人们为了自己的贪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砍伐的巨手伸向森林。于是,一棵棵树木倒下了,一片片森林消失了,绿色,随着人类社会和技术的进步却离人越来越远了。

据报道说,由于云南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云南的森林工业已面临全面危机。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云南省与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竟然还决定联合开发藏东南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之地。三江流域的森林对保养水源、保持水土具有重要作用,而金沙江水系的森林对于长江上游防止水土流失、呵护三峡大坝以及控制长江中下游水量的作用更是巨大。在这以前,西藏林业厅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人员不足,对西藏东南部森林资源的砍伐速度相对较慢。一旦技术先进、经验丰富、人员充裕的云南森工企业介入砍伐行列,其破坏后果将不可估量,藏东南大片森林将陷入朝不保夕的危险之中!

尽管我国每年人工植树造林的面积可覆盖整个瑞士,但我国天然森林的面积却在一年年减少,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几乎到处都留下了绿色的创伤。如果对盲目开发森林资源的现象放任自流,那么无需多久,中国仅有的最精华的天然林资源即将消耗殆尽,18世纪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发展初期的“无林化”现象,同样会在中国出现。

近100年来,中国原有的森林面积已经减少了50%,木材蓄积量减少了33%。在中国130多个林业局中,已有36个局的可采资源基本枯竭。如果继续采伐下去,5年至10年之后,其余林业局所属的可采伐资源也将基本耗尽,而且森林质量也将越来越差。

这也就是说,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在建国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将不仅没有可供采伐的成熟林,而且就连提前投入消耗的中龄林,5年左右也基本砍光。到那时,生态环境将极度恶化,十几亿中国人所面临的由此带来的生存危机的严重性是不难想象的。

绿色王国在呼救——救救森林,救救中国!然而今天,当原始森林不断消失,各种各样的生物物种一个接一个离开我们星球的时候,从美国西北部到南美智利,从澳大利亚到马达加斯加,拯救森林的运动却正在风起云涌。然而令人遗憾和痛惜的是,尽管中国政府也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很多砍伐者依旧我行我素,绿色运动的道路在中国依然很漫长。

一个人,一个民族只有把花草树木当作人类本身一样去呵护,才能造就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如今,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演绎的却是同样的砍伐森林、消灭绿色的悲剧。这样的悲剧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我们这个文明与愚昧、进步与倒退并存的时代。这不是一个乡、一个县的悲剧,而是整个国家、民族乃至世界和人类的悲剧。绿色,象征着生命。也许总有一天,绿色消失了的地方人类也会消失,没有了绿色的地球将不再是人类的家园。1989—1993年的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虽略有所增加,但用材林面积却持续减少,特别是可采伐成熟林面积已由1981年的2188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1349万公顷,减少了1/3,蓄积量从建国初的20亿立方米直线滑到6.4亿立方米。

国民经济在不断发展,人口也在不断增长,木材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目前,全国每年木材消耗量已经上升到1.5亿立方米,今后,每年还将以500多方立方米的速度递增。仅坑木和造纸两项,2000年就增加到3500万立方米左右,加上其他需求,木材年供给缺口已达5000万立方米以上。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森林资源质量每况愈下,林业生产力呈持续下降的严峻形势。1977—1981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表明,全国森林每公顷蓄积量为83.44立方米,用材林蓄积量为85.35立方米。

1987—1993年的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每公顷森林蓄积量已降至75.05立方米,用材林每公顷蓄积量则减少到71.26立方米。而今,这个数字已分别降至55和51立方米。

全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的持续下降,表明中国森林正在经历着不断稀疏化的过程。而资源长期遭到侵蚀,又不加以经营,必将导致森林生产力持续衰退,最终又必将导致森林面积的不断萎缩。这正是当今热带国家森林迅速消失的典型过程。

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生态危机,有关部门把希望寄托在扩大造林面积、营造速生丰产林和人工防护林上。目前中国人工林面积已经占到森林面积的五分之一。今后十五年,人工林面积还可能扩大到森林面积的40%。

由于技术低、资金少,人工造林的保存面积还是比较低。用越来越多的低产林代替天然林的采伐,意味着中国森林的生产力将进一步下滑,中国林业将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包袱。茂密的防护林曾是中国的一大骄傲,然而近年来,尽管新的防护林工程还在继续启动,一些老的防护林却在惨遭洗掠。宁夏的防护林曾有“日不见村,夜不见灯”的美称,但至今,宁夏一期防护林工程中栽下的杨树几乎已被砍光。

放眼全国,类似的自然或人为的惨景同样摆在我们面前。“三北”防护林面临着同样令人沮丧的病虫害问题,南方的人工林则也是危机重重,其中尤以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病虫害最为严重。四川云阳、贵州毕节的人工林都有大面积的病虫害发生,而广东的桉树、福建的马尾松、江西的杉树也频频发病生虫。除病虫害外,由于管理和维护跟不上,鼠类也日益成为防护林的大敌。湖南省洞庭湖边,大片树林死亡的元凶就是老鼠,而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人工林受鼠害则更为严重。

据统计,尽管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工林,但每年仅松毛虫的发生面积就达3000—4000万亩,全国:亿亩人工杨树林,每年就有4000万亩左右受害。一项测算表明,“八五”期间因病虫害、鼠害而受损的森林面积为1.2亿亩,是同期因森林火灾而受损失的面积的两百多倍,其中绝大部分为人工林。

在南方诸省大面积种植纯杉木林和纯松树林,由于纯针叶林自肥力差,土壤养分元素含量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而明显下降,栽种之前在陡坡上全垦整地和炼山,导致水土流失和养分损耗,而且轮伐期管理不善和多代连作,致使地力衰退非常严重。据统计,我国人工杉木林产量第三代比第一代已经下降50%。

“绿色银行”曾是对人工林的美誉,但是蕴藏在这一称呼中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人工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中国人工林主要功能是用于水土保持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很少考虑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北方地区,为了尽快建立起防护林,保护农田,杨树是首选树种,因为杨树生长迅速、见效快、经济价值高,北方成了杨树的天下。在南方,杉木是做家具、建筑用材的好树种,长得快,价格高,所以南方成了杉树的天下。其结果是树种单一,群落结构简单,一些动物失去“栖身之所”,动植物、微生物数量减少,品种单一,最终造成了人工林的生态危机。

海南省新海林场是一块宝地,有个置业公司不知拿了什么尚方宝剑,开进林场,用推土机一推,便把新海林场495亩沿海林地变成了“假日海滩”。其他开发商更是一拥而上,短短几年,便被占用1万多亩,加上附近村民趁火打劫,强行占地修房、开垦,原有2.2万亩林木的新海林场,现有林地已不足5千亩。

海南陵水县,在1992年房地产开发热中,短短3个月时间,就把全县57公里的沿海林地卖个干净,总面积4万多亩。像这类随意侵占征用沿海防护林地的惨剧在其他地方也不断上演。广西北海市,累计被侵占和破坏的海岸林有4万多亩,约占北海市面积的10%。

其他省区对海防林的侵占破坏现象也很突出。如辽宁盖州市,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同意,便将2000亩土地出租给外商,其中800亩为林区。广东省汕头市、河浦区、南澳县、深圳市等,都有不经林业部门同意,随意侵占征用海防林的问题。福建省人大曾组织防灾减灾检查团,对沿海基本林带保护问题作了专门的调查,结果表明擅自侵占征用沿海防护林的现象相当突出,约占总量的15%。

深圳市福田红树林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但是由于近几年来只顾建设占地,不注意保护,致使全区4565亩土地被非法占用了一半。更有甚者,施工单位竟然置国法于不顾,举起砍刀,使16亩宝贵的天然林和50亩试验林在片刻间毁于一旦。丑闻发生以后,社会舆论一片哗然。

绿色,象征着生命的气息,也象征着大自然。对于生活在现代都市钢筋水泥“丛林”里的人们来说,能拥有一片绿色,不但是一种美丽,更是一处难得的心灵的港湾。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经济大潮的涌动,越来越多的都市绿色却在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当房地产商把眼光瞄准城市绿地的时候,既是一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惨遭侵害。当一个个工地吞食掉一片片绿地的时候,最终的受害者还是灾害的始作俑者人类。

在我国的400多个大中城市中,绿化覆盖率在20%以上的还不足1/4。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蓬勃开展的十几年中,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城市时会惊奇地发现,在万幢高楼迅速崛起的背后,城市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熟悉的许多绿地正迅速变小,有的甚至不见了。

中国素有“四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指的是南京、武汉、重庆和西安四城。福州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拓宽了十几条主干道,建设了上百座高层建筑和数百万平方米的住宅,而为此却砍掉了大批林木,侵占了大量绿地。

目前,福州人均绿地仅2.07平方米,仅有的一点树木已无法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昔日“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榕城已不复存在。而福州市近2000家工厂年耗煤量达200万吨,每年仅工业粉尘的排放量即达6万多吨。与此同时,市内30多万辆汽车排放的废气,更使高温气候“火上浇油”,以致使福州成为中国的“火炉”之首。

实际上,中国的城市火炉已远非以上四者。如北京、沈阳、郑州、南昌等城市,自1988年以来,每年夏天持续不断的高温天气多次出现,有的地区的气温竟然超过了42℃,南昌等地因中暑死亡者已愈数千人。

如今的大上海,已有热岛、雾岛、风岛“三岛效应”的说法,1993年7月中下旬,市区温度更是达到39℃,医院急诊病人明显增多,不少人逃离大都市到乡下避暑。

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直接制造者,也是城市热岛效应的直接受害者,而除了身体的直接受害以外,人类还在遭受一系列相关的威胁。

美国一位科学家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农业也成为温室效应的主要受害者,在众多发展中国家所处的热带地区,因环境条件已接近于许多农作物的耐温极限,温度的上升无疑给这些地区的农作物造成一个不堪忍受的生长环境。据此推测,到2060年,全世界挨饿人数将增长3至5成,而这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啊!

这项研究还表明,即使采取极端适应战略,例如安装灌溉系统或开发新作物品种,也不会消除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温室效应将进一步会拉大贫富国家的差距。

地球持续增温、海平面持续升高,干旱减产面积继续扩大,面对这日益紧迫的生存危机,早在1993年秋天,来自太平洋15个国家的首脑即在南太平洋论坛会议上大声疾呼:“我们应该站在仅高于海平面几英尺的岛屿和陆地上,来看待全球变暖的威胁,来挽救地球、挽救人类!”

几百万年来,人类一直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更合适生存的其他星球供人类栖息。然而时至今日,和人类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黄土地已经敲响了危机的警钟:森林破坏、水土流失、沙漠扩大,人类脚下的这片土地已经千疮百孔、伤痕斑驳。

据1980年的统计,地球上大约有40亿公顷森林,覆盖着大约三分之一的陆地面积。而在1万年前,地球上的森林面积接近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约76亿公顷。但是,近十几年来,由于开垦农田、牧草和能源及商业上的需要,森林毁坏速度和规模已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在非洲,20世纪80年代头5年的毁林面积即达368万公顷。西非9国每年开垦封闭林70万公顷,占非洲毁林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四。这些国家的林地开垦率年增多达百分之五。刚果、喀麦隆每年开垦35万公顷。东非和马达加斯加开垦26万公顷。

在亚洲,毁林最严重的是东南亚,每年毁林130万公顷。亚洲热带雨林从1981年到1985年间,估计每年毁林200万公顷。30多年来,印度的森林减少了百分之四十,泰国十年间减少四分之一,而世界市场三分之二的硬木来自加里曼州、菲律宾和苏门答腊。

在南美,平均每年毁林率为百分之零点七,估计为600万公顷,仅巴西每年就有100余万公顷。

欧洲和北美森林保护得比较好,但近10年来,又面临着严重的酸雨危害。目前,受酸雨影响的森林面积已超过本地区森林面积的百分之三十,而且出现了大片森林枯萎死亡的情况。

专家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中,世界上人口翻番和森林减半大致都用了35年,这是同一时期里的两个灾难性数字,照此下去,不到100年,全球的热带森林和绝大多数温带森林将毁于一旦,其后果是:随着森林的毁灭,人类也随之一起灭亡。

在人类生存发展史上,曾遇到过一系列敌人:战争、疾病、灾荒、瘟疫,这每一种敌人都曾使人类付出惨重的代价。然而,今天人们面临的最大敌人,已不是战争、疾病、天灾、瘟疫,而是无处不在的环境问题!

如今,全世界雨水侵蚀和水涝灾害造成的土地损失约占各类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全世界水土流失面积达2800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十八。世界现有耕地每年表层土壤的流失量大约260亿吨,损失肥料数千万吨。每公顷土地每年只能形成3.75吨表土,而形成一厘米表土,平均需要100余年,按此生成与损耗速度计算,要不了100年,世界耕地的表层土壤将消失殆尽。

而森林砍伐、草原植被破坏、持续的干旱和沙漠化又是导致水土流失和灾害频繁的罪魁祸首。在拉丁美洲的亚马逊地区,百分之五十的雨水来自森林蒸发,因此森林的丧失无异切断了这一地区降雨水源。目前,失去了天然屏障的地面在赤道阳光的强烈照射下,已完全失去往昔那种潮湿、荫蔽的景观特色,而变得红壤裸露、炎热干燥。如果大规模的水土流失不加以制止,亚马逊地区将在20年内由世界最大的森林变成世界最大的沙漠。

非洲的情况更令人不安,由于长期的天灾人祸,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热带雨林和森林面积逐年锐减,沙漠化现象日趋严重,干旱水涝年年发生。从大西洋东岸的安哥拉、纳米比亚,到印度洋边的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再到南部非洲的津巴布韦、赞比亚,以及埃塞俄比亚,有近20个国家仍处于旱灾之中而无力自拔,近2亿人急需国际社会的援助,其中有近5000万人正面临着饥渴和死亡的威胁。

地球荒漠化过程,并不仅仅意味着原有沙漠的扩大,即使在远离沙漠或戈壁的地方,也正在发生这种侵蚀,如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土耳其、伊朗、中非、南非、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巴西等国,沙漠的幽灵到处在噬蚀着地球。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受沙漠威胁的土地相当于南、北美洲的总面积,约占地球陆地的百分之四十,遍及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受威胁的人口有10亿,每年因沙漠化而丧失的土地250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这种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也许不过30年,全世界将有一半的耕地退化为沙漠化土地。森林的消亡和草原的沙化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已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推向了绝路。

绿色王国里另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草原。说到草原,人们会自然联想到幼时读过的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然而,这个当时纯属写实的关于草原的描写,如今只能是美好的文学想象了。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西部松嫩平原草原曾经都是水草丰美的牧场。现在草原的退化和萎缩却日益成为困扰这两地区的头号问题。如今,呼伦贝尔盟全盟共退化草原面积达5000多万亩,占全盟可利用草原面积的30%。草原退化给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草牧稀疏低矮,产量锐减,优良牧草消失,低劣杂草大量侵入,草场质量变劣,裸地增加,土壤蒸发量增大,致使小气候旱化,鼠害大量发生。

目前,内蒙古全自治区退化草场面积已达30万平方公里,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0%。全区鼠害面积已达2亿亩,严重危害面积达1亿亩。草原沙化、退化面积以每年3000万亩的速度发展,照此下去,要不了几十年时间,全区草原将全面沙化、退化,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堪设想。

从森林到草原,从乡村到城市,我们无不听到绿色的呼救。随着人类将斧头伸向森林,人类也把斧头伸向了自己。当人们向草原迈出掠夺的脚步时,人们也把自己引上了灾害之路。绿色在呼救!这呼声悠长而凄厉,久久地回荡在我们的耳边和心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