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拔排毒罐发热的认识

对拔排毒罐发热的认识

时间:2023-02-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体温处于高热状态的时候,表明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在与较多的病毒作斗争。这个时候如果免疫细胞很快就战胜病毒,发热持续的时间可能比较短。但是,由于面对的是一些疑难的慢性疾病,对它们的情况还不了解,无法确定病毒的种类,也没有办法采取相应的药物来加强免疫细胞的能力和削弱病毒细胞的能力,因此,只有采取其他相应的方法,当然包括拔排毒罐,以及不断提高胃肠功能,不断增强免疫功能,或者增加其他的方法。
对拔排毒罐发热的认识_根治型排毒拔罐疗法

第四节 对拔排毒罐发热的认识

在排毒拔罐的病灶反应过程中,经常出现发热的现象,正确对待拔罐过程中的发热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是否能治愈疾病。根据人体发热的医学解释,由于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与疾病的斗争才使人的体温升高,所以我们不要一遇到体温升高,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当体温处于低热状态的时候,说明只有少量的免疫细胞在与疾病战斗。免疫细胞参与数量的多少,一方面决定于病气的量;另一方面,也是由人体能够提供的免疫细胞数量决定的。当病气少的时候,人体只要调动少量的免疫细胞就可以战胜疾病,不必调动太多的免疫细胞就可以完成任务,这种情况下发热持续的时间会比较短。当病气比较多,人体同时可以调动的免疫细胞数量又不多,不足以很快战胜病毒,只能靠陆续增加的免疫细胞来战胜病毒,而且也能够有陆续增加的免疫细胞参加战斗,就可能是低热的情况,发热持续的时间也可能比较长,而陆续增加的免疫细胞,就要靠拔排毒罐,以及不断提高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来获得。

当体温处于高热状态的时候,表明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在与较多的病毒作斗争。这种情况说明患者的免疫系统所能提供的免疫细胞还是比较多的。这个时候如果免疫细胞很快就战胜病毒,发热持续的时间可能比较短。如果病毒比较顽强,免疫细胞不能很快战胜病毒细胞,双方可能处于一个较长时间的相持阶段,发热持续的时间可能比较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可以知道病毒的种类,可以采取相应的药物或者相应的方法,增强免疫细胞的能力,削弱病毒细胞的能力,帮助人体免疫系统尽快战胜,缩短发热的持续时间。但是,由于面对的是一些疑难的慢性疾病,对它们的情况还不了解,无法确定病毒的种类,也没有办法采取相应的药物来加强免疫细胞的能力和削弱病毒细胞的能力,因此,只有采取其他相应的方法,当然包括拔排毒罐,以及不断提高胃肠功能,不断增强免疫功能,或者增加其他的方法。

许多人对于排毒拔罐疗法的特点不了解,为了安全起见,往往先采用药物退热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不一定对疾病的彻底治愈有利,反而可能延缓疾病的治愈过程。倘若能够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确定是否是病灶反应,然后,在医生的监护下,不急于采取输液退热的措施,而是先采取一些其他措施,比如物理降温的方式,经过仔细观察以后再确定是否采取药物降温的措施,也可能就此治愈所患的疾病。这就是我们希望更多的医生能够了解这种拔罐疗法,结合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更多的患者治愈疾病的原因,因为类似这种情况的患者可能比较多。本来可以通过自身的高热,消除病灶,可是,一旦在这个过程还没有完全进行到底就停止了这个高热除病的状态,特别是患者忍受了巨大的疼痛才产生的这种高热状态,很难再重复这样的状态,只能事后遗憾而已。

然而,人体能够承受的高热还是有极限的,谁也不能去冒这个风险,为了安全起见,医生们采取药物降温的措施也是理所应当的,这就要看如何掌握了。这也是一个新的医学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实践。但是,我们认为,对于高热的情况,只要不是超过39.5℃,或者在相应的检查结果中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下,可以不必急于采取药物的退热措施,继续坚持拔排毒罐,同时,在医生的监护下,尽量先采取非药物的降温措施,并适当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继续观察治疗,也许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有必要提到的是:一些患有疑难病的患者,在经历了排毒拔罐的过程以后,特别是经过高热,虽然当时没有彻底治愈疾病,但是为以后的药物治疗发挥效果打下了基础。拔罐以前,药物很难发挥作用,经过拔罐,排除了一些较大的病灶分子,排除了一些很难被吞饮和重吸收排除的病灶分子,为药物作用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在《排毒拔罐疗法》一书的病例中介绍过一位治疗过蛇胆疮的尹师傅,她的老伴患有红细胞增生,知道了排毒拔罐疗法以后,拔了一个多月的排毒罐,由于疼痛,对排毒拔罐缺乏了解和持怀疑态度,停止了拔罐,随即服用中药,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并且也将病情好转的事情告诉了我们,当时我们就不再过问了。在时隔很久的一次随访中,知道后来继续服用很长时间的中药,也不再见继续好转。对此我们分析认为,停止拔罐以后的好转是由于药物和拔罐结合的缘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