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在美中之间架起生意之桥

在美中之间架起生意之桥

时间:2022-02-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商的中国大陆朋友,在美国的生活大都不错。在美国开店,把中国商品引入美国,是一批中国大陆商人做的生意。他如此频繁地往返于美国和中国大陆之间,就是在做生意。不巧的是,中国大陆的一架客机在广州失事,恰是这种型号的。据他告诉我,他的开发公司如今不光是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生意,他的联系面已从美国伸展到阿拉伯、南美洲,真可谓“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在美中之间架起生意之桥_我在美国的生活

中国大陆流行着这样的顺口溜:“十亿人口九亿商,还有一亿待开张。”话虽说得夸张,却也反映了今日中国大陆那涌动的商潮。

这商潮也在大洋彼岸华人中的“大陆圈”里涌动。在我接触的朋友中,从商者比比皆是。

从商的中国大陆朋友,在美国的生活大都不错。在一位上海朋友家中,我甚至见到库房里悬着一艘游艇——在他空余时,便用家中的汽车拖着这艘游艇,到海滨玩几天。

我的一位友人在纽约开了一家皮件店。他比别人棋高一着。一般的中国人开店,总是开在纽约唐人街,而且往往取中国的店名,招牌上除了写英文外,还写上中文。唐人街是中国商店云集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到处看见这种中英文混写的招牌。他与众不同,选店址时偏偏避开了唐人街。他说,唐人街的货,往往给美国人以低档货的印象,卖不上价钱。他的话有几分道理。虽说唐人街卖的未必都是低档货,但确实有不少是低档货。他在纽约最繁华的地段,在美商云集的地方,开了爿门面不小的皮件店。虽说店的租金远比唐人街贵,但他在所不惜,敢花血本。其实,他反而赚了:因为这么一来,皮件的价格可以跟美国人的商店攀比,比唐人街的皮件店价格高得多!

法拉盛“快递中国”

美国连“老干妈”也有

美国纽约的中国大陆膏蟹

我在他的店里,边聊边观察,发现生意很不错,平均五分来钟可以做成一笔生意。美国人买东西很爽气,不大挑挑剔剔,看一下就买,买了就走。他的皮件来自中国大陆,百元人民币左右的皮包在这里要卖五、六十美元。也有的皮件从南美进口,原价也很便宜。他卖皮手提包、皮夹克、皮箱、皮帽、皮手套,生意颇为兴隆。

像他这样把中国大陆的货物打入美国市场的为数不少。他们大都选择中国的手工艺品、特产之类价廉物美的商品,运往美国。我的那位朋友,可以说是其中很成功的一位。

不过,“无商不奸”,中国的商人似乎更“奸”。这里流行一句话:“中国商人,连刺刀刃上的血都敢舔!”

我跟那些中国商人聊天,由于是“自己人”,他们常常会“不瞒你说……”,说出了自己的“商业秘密”。

此处我略微披露一二:

比如,他们悄悄地把“MADE IN CHINA”的标签撕去或剪去。因为中国货在美国市场上也往往被视为低档货,卖不上价钱。说实在的,也有些中国大陆的厂家,为了便于把自己的产品打入美国市场,在包装盒、包装袋上都不印“MADE IN CHINA”,只在商品上贴了一小块不干胶商标,印着“MADE IN CHINA”。这样,到了美国之后,那些商人轻轻一撕,就把不干胶商标撕了下来。也有的服装是在夹缝中夹着那么一小块“MADE IN CHINA”布条,叫人用剪刀一下子就剪掉了。

又如,圣诞节前,正是美国各家商店大喊减价的时候。漫步街上,橱窗上贴满“SALE”(减价出售)的纸条。美国商人减价,绝大部分是真减价。他们写着“SALE 20%”,也就真的按原价减售20%。我的一位朋友说自己在圣诞节前很忙,其原因是他不仅要在店里的商品上贴满“SALE 20%”、“SALE 30%”以至“SALE 50%”的纸条,同时还得悄悄地“修改”原价。他不断地用计算器计算着,使“SALE 20%”、“SALE 30%”以至“SALE 50%”之后的价格,不少于真正的原价,甚至高于真正的原价!这么一来,他怎不忙得不亦乐乎?!这种“手法”本是中国大陆个体户所“惯用”的,如今已“搬”到了美国!

在美国开店,把中国商品引入美国,是一批中国大陆商人做的生意。更多的中国大陆商人做的是把美国商品或者资本引入中国的生意。

我结识来自中国杭州的Z君,他说他在美国是不买医疗保险的,因为他已拿到美国绿卡,在四年里回中国大陆十三次!在美国生小病,他身边有从中国大陆带来的常用药品;如果生大病,干脆在回中国大陆时住院,中国大陆的医药费比美国便宜得多。他如此频繁地往返于美国和中国大陆之间,就是在做生意。

他原本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杭州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在“文革”中参过军,又到上海崇明岛劳动过。在改革开放的年月,他凭借着自己的英语特长,去了美国。不过,他那英语教育专业,在美国很难糊口,好在他很灵活,能讲流利的英语使他很容易打入美国社会。于是,他做起了生意来。由于他受过高等教育,他做的生意“层次”比一般人高得多。他在美国开了一家时装公司,看上去他在做服装生意,把中国大陆的服装贩到美国;其实,他在做高科技生意,他把美国电脑以至空间科学方面的高科技引入中国大陆。他有许多美国科学界的朋友,这些美国朋友帮助他步入高科技领域。

他说起跟他过往甚密的一位美国科学家,此人很怪,每晚9时便睡,清早3时起床,一口气工作到上午9时——在这位科学家看来,这一段时间是人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尽管这古怪的作息制度使此人先后跟三位妻子离婚,可是此人在科学上有了重大贡献。此人与我的那位朋友倒很谈得来。于是,此人的高科技成就,便由我的那位朋友引入中国大陆。

这种“引入”,便是一桩大生意,比做皮件生意、服装生意要“厉害”得多。这样,他也就成了很特殊又很成功的生意人。

我的另一位朋友,原是上海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他作为访问学者到了美国,开起开发公司来。他做的也是高科技生意。有一回,他作为中间商,把美国的“二手飞机”转售中国。经他穿针引线,美国飞机商和中国航空公司之间的谈判,差不多要成功了。如果这笔生意做成,他作为中间商,收入也不是个小数字。不巧的是,中国大陆的一架客机在广州失事,恰是这种型号的。于是,中国大陆方面表示,不再购买这种型号的飞机,他的生意也就随之告吹!

不过,这种飞机生意,只是我那教授朋友种种生意中的一种;那次告吹,也只是他诸多胜利中的一次失败。他毕竟是教授,本身就是高科技专家,所以他做起生意来,高起点、大手笔,不是一般的生意人所能企及的。据他告诉我,他的开发公司如今不光是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生意,他的联系面已从美国伸展到阿拉伯、南美洲,真可谓“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我往返于美国时,在飞机上,遇见好多人都是每年在这跨越太平洋的空中走廊往返许多回。他们大都是在美国和中国大陆之间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生意!

当然,并非做生意的都是“大腕”。我的一位朋友,也来自杭州,也是20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生。他本来学的是机械方面的专业。在80年代初,当最早的一批外商来到他所在的北京一家工厂寻求合作时,这家工厂竟然连最起码的外贸常识都不懂!他作为技术干部,也参加谈判。他以为,如此无知,太说不过去了!

于是,这件事促使他这个跟外贸毫不相干的人,去“啃”这方面的专业书籍。那时,中国大陆这方面的书很少,他只是在北京八面槽的“内部书店”里,买到几本中国大陆影印的中国台湾版关于外国贸易法律方面的图书。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钻研什么懂什么。他很快就掌握了外国贸易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样,他成了那家工厂里的外贸“谈判专家”。

他有了“名声”,也就奉派出国,参加各种外贸谈判。他利用出国机会,用省下的零用钱买了许多外国有关外贸法律的书。这么一来,他“自学成才”,成了精通外贸谈判的专家。他已不再干他本来的机械专业,而是忙于外贸谈判。他几乎跑遍了欧洲所有的国家。

每一回,他总是坐谈判桌当中的席位。他不再是代表一家工厂,而是代表中国大陆的大公司。他谈的是大生意,坐在谈判桌对面的谈判对手也“逐步升级”,从普通的外国厂家到大财团、大企业家、巨亨。他把每一场谈判,都视为一场斗智。

由于他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他奉派前来美国,作为中国大陆一家大公司的代表,在星条旗下做大生意。

他面对着我的录音机,跟我说起他的经验——做大生意,要靠策略。谈判千变万化,在谈判中,必须灵活,随机应变,临场发挥。你必须注意捕捉双方的“重合点”,那就是双方可以合作的共同语言。所以,一边谈判,他一边在不时搜索着“重合点”。

他说,用得着毛泽东的一句名言:“在战争中学会战争。”他是在谈判桌上学会谈判。他称他的谈判对手是他的老师,谈判桌是他的课堂。像他这样从谈判中“摸爬”出来的外贸专家,远比那些外贸学院的科班生“厉害”,诚如在战火中熏烤出来的指挥官,胜过军事学院的毕业生。

他说,谈判如下棋,下棋时落子无悔,谈判时“一语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尤其是他谈的都是大生意。每一场谈判,他都付出全部智力。

令我极为吃惊的是,像他这样动辄进出千万美元的谈判高手,在美国的工资每月不过几百美元!他淡然一笑,向我说明道:“我是公派的国家干部,不是个体户。我是按照国家公派工作人员的标准领取工资。”他还说,他在美国,房租、汽车、电话、医疗等等费用,全部由公家负担。他每月的伙食费很省,不过100美元上下。他以为自己的日子过得还可以。他每天所考虑的是,如何为国家在谈判中多赚一些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