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性质与特征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性质与特征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文化性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文化性首先凝结于“文化景观”的概念中。首先,非物质文化景观既是物质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非物质文化景观除本质特征之外,其非本质的特征也很重要,对它作专门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对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认识。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性质与特征_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

3.3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性质与特征

3.3.1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性质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不愿意停留在表皮的现象层面,而是希望深入到内核的本质层面。这里所说的“性质”是指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本质特征,即谈论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本质”问题。所谓本质,就是把一事物与他事物区别开来的东西,而这种区别往往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系统,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一个逐渐发展的、没有穷尽的过程。从横向层面看,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景观观察角度的变化,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不断拓宽;从纵向层面来看,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景观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推进。在目前的认识能力范围内,我们列出以下几条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本质特征:第一是文化性,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第二是非物质性,它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基础上形成或抽象出来的精神文明,具有非物质性;此外,非物质文化景观往往赋有极为丰富与多层次的含义。只有从这三个方面去把握,我们才能理解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实质。

1)文化性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文化性首先凝结于“文化景观”的概念中。因为“文化景观”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高度“融缩”的结果,是对自然要素加以“规划”“经营”等人文活动的景观。“文化”与“景观”两词合成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人文化和综合化。

其次,非物质文化景观往往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影响下对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体现为拥有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一个群体,为了生存而彼此依靠,并形成一系列共同的信仰、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一个社会所有成员所共有的文化。非物质文化景观即是这个群体的习俗、精神、生活和情感的化身,而一个地区最具特色与魅力的旅游吸引力往往就是这些蕴涵在文化背景之中的非物质的文化要素。

2)非物质性

人类生存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除了物质需求之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精神需求。从总体上说,人类的景观建设与消费活动不仅具有丰富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而且包含着人类历史长久以来所积淀的人文智慧,因为人对景观的建设与游憩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活动,而是宇宙间物质与精神相联结的高级存在与高级运动方式。这种高级存在与高级运动方式一方面体现为物质的加工与享受,另一方面则表达为情感、意志、思维、意境的精神引导。非物质文化景观正是在追求物质形式景观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人类的精神层面,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排遣精神痛苦,表达精神追求,升华精神境界的形式与方法。例如,中国古典园林,它不仅以创造出呈现在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终极目的,更追求的是表现形外之意,像外之像,是园主寄托情怀、观念和哲理的理想审美境界。这种非物质的意境空间的营造才是中国古典园林作为非物质文化景观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再如,宗教中广泛宣扬的体内之神或者“感受”体外妙境而超越凡尘的干扰,以及各种浩繁冗杂的仪式、礼俗的实施等,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表达一种抽象的精神,即一种非物质性。

3)多重性(多层性)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淀的过程,它的构成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样的。与其丰富的内容相对应,其特质具有多重性。

首先,非物质文化景观既是物质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非物质文化景观依托物质景观得以表达与传递,因而深深地打上了所依附物质的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使得非物质文化景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非物质文化景观又是抽象于物质层次外的精神文化,因而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特征。这就是说,非物质文化景观不仅是某种类型景观的独特的精神创造,而且是人类生活和精神需要的一种表征方式。

其次,非物质文化景观表现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相互包容性。一方面,非物质文化景观以大众文化为基础,以民俗、礼仪、歌舞等大众化的形式广泛地渗透于民众的现实生活之中;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景观又以经典为载体,将其审美情趣和艺术观念通过实践活动凝结为高雅的、经典的物质作品或文本著作。两者相互学习,互相影响,造就了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开放包容的系统。

再次,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更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自然或人文的景观要素由于实践的推动而积淀成为可以长久传承的精神文化形态,而原先积淀已久的精神文化形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可以通过新的物质形态或手段得以表达,甚至赋予其新的精神意义。非物质文化景观正是通过这种不断积累和更新的过程而得以发展。

3.3.2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特征

这里所说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特征”是指非物质文化景观的“非本质特征”,不同于上节所讨论的非物质文化景观“性质”问题,但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两者并无严格的界限。本节所列的“特征”也可能被其他的学者视为“性质”问题,或者上节所列的“性质”也可能被某些学者视为“特征”问题,这种由于学术观点的分歧而难以取得共识也是普遍而常见的现象。

非物质文化景观除本质特征之外,其非本质的特征也很重要,对它作专门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对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认识。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探讨它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及不同层面进行,因此,其特征也可以列出不同的多种系列。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特征。

1)空间上——散布与扩散

非物质文化景观在空间上是散布的、扩散的,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丰富性。

以中国为例,从地理上看它地处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境内高原、高山、丘陵、平原、盆地五种地形齐备,森林、草原、荒漠、戈壁、江河、湖泊、岛屿等各种地貌应有尽有。在广袤的国土上由南到北,从东到西在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上差异巨大,变化复杂。这些复杂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气候和水文环境造就了各地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而各地域文化在不同生存境况和心理状态条件下所孕育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则必然是多元的与多层次的。

从最宏观的层面看,可以将中华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类型归为三大区域,即长城以北与新疆、西藏的游牧文化区,东部、南部沿海一带的海滨文化区,以及介于这两个地区之间的农耕文化区。

辨析这三大区域内部文化的不同,我们还可以对其细分。如游牧文化区又可分为新疆、内蒙古等比较单一的游牧文化区和东北、宁夏等半牧半农文化区。海滨文化区又可根据地域差别和中原文化与越族文化交融的程度区分为吴越、闽台、岭南等区域文化。农业文化区又可区分为黄河流域的秦陇、三晋、中原文化,以及长江流域的吴越、荆楚、巴蜀等区域文化。此外,云贵、青藏等地因地处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冲突的边缘而在高山峻岭、幽深冥缅中成了古老文化的避风港。

如对上述的地域文化进一步辨异,则可以从其渊源、流变、内容与形式等多方面展现出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非物质文化景观在传承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在空间上的扩散,这种扩散就其传统的特点而言是近距离参与互动的传递。例如,一些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景观,通常利用群体场合的节会仪式等机会以演、唱、说等形式扩散,而最为经常的扩散方式则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口头交流。

在女性故事传承扩散的调查研究中,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这一扩散路径可以追述得十分清晰。女性故事是一些母系所掌握和喜爱的幻想性、童话性故事类型,这些故事在女性中流传。这种母系传承的民间故事又借外婚制民俗而移动和传播,外祖母把她从母亲口中所听来的甲地故事带到乙地,母亲再从乙地带到丙地传讲给女儿,女儿出嫁后这个故事又扩散到丁地。在这个女性故事的扩散过程中,一个女性故事在四个地区的四个不同家族中的积累与扩散,四代女性又会在口语的内容与形式上不停地有所加工或创造,使故事在内容上更富形象感染力,形式上更具吸引力,并传播出四个不同地区版本的故事,最终其所传承的对象产生出“脍炙人口”“不胫而走”的扩散效果。从这个实例中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景观扩散机制的这种世代传承、逐渐扩散的清晰路径与特点。

2)时间上——传承与演变

非物质文化景观在时间上是传承的、演变的,并始终处于一种“流与变”的交替往复的过程之中,非物质文化景观只有依靠传承才能得以保存,通过演变才能得以发展。

非物质文化景观始终是处于从古到今、从上到下、从此及彼、从内到外的传递过程之中。例如,许多民俗的传承几乎都是直接的传递活动,其传承的线路是清晰可辨的,作为起点的传播者和作为终点的受传者之间的线路是直接连通的。在这种代代相传的传统中,形成了自上而下、自长而幼的传承系谱。这种系谱是传承活动中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构成的绵延不断的有秩序的清晰系列,非物质文化景观即存在于这个传承系谱之中,如果这个传承系谱断裂,就会造成非物质文化的失传,与其相应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也就永远不能再现了。

以史诗歌手的传承为例,一直以来,我国著名的《格萨尔》《玛纳斯》和《江格尔》的史诗歌手都流传通过“梦传神授”而获得演唱史诗的能力的说法。例如,传说要想成为“玛纳斯奇”(《玛纳斯》史诗歌手),必须有一种神奇的能力或有神灵受安拉的旨意,在人熟睡时将史诗变成一把麦粒放进玛纳斯奇的嘴里,或者有史诗中的英雄进入梦乡,醒来后便可以出口成章地演唱史诗。其实这些传说是为了使史诗歌手具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增加人们对史诗及其歌手的崇敬和神往之情而附会给史诗歌手的。一般来说,要成为史诗歌手也是要经过学习和传授的。如《玛纳斯》史诗的著名歌手居素甫·玛玛依,他1918年出生于阿合奇县的一个村庄,六七岁时,父亲送他去读书,老师家里保存了大量的《玛纳斯》史诗的资料,还经常请苏联著名的“玛纳斯奇”到家里演唱《玛纳斯》,并作了很多的书面记录。玛玛依在读书认字的同时,阅读了老师保存的《玛纳斯》史诗的各种文本。后来又曾到喀什白西克热木向吾山阿自学习史诗及演唱。回家后,父亲让玛玛依昼夜给他们念史诗,一遍念完了还要念第二遍。对史诗情节的发展,一家人也共同思考。后来,玛玛依的哥哥要他背诵演唱史诗,而且在演唱的同时必须根据情节的变化,适当加一些手势和动作以加强史诗的感染力,音调也必须随情境和人物心理的变化,而唱出抑扬顿挫的音律和歌调。后来,玛玛依的哥哥把自己掌握的《玛纳斯》史诗全部八代英雄的唱本传给了玛玛依。这些唱本是玛玛依的哥哥从许多史诗歌手(其中包括许多苏联著名的史诗歌手的口中)记录下来的。从1917年到1927年,玛玛依又接触到许多著名的《玛纳斯》史诗歌手,每一位歌手都有自己所长,能够演唱史诗的不同部分。玛玛依吸收了各家的精华,终于掌握了《玛纳斯》全部八代英雄的史诗。

一个优秀的史诗歌手在口头史诗的传播过程中,是艺人演唱的文本和文本以外的语境,共同创造了史诗的意义。听众与艺人的互动作用,是在共时态里发生的。艺人与听众,共同生活在特定的传统之中,共享特定的文化与知识,以使传播能够顺利地完成。特定的演唱传统,赋予了演唱以特定的意义。演唱之前的仪式、演唱之中的各种禁忌,演唱活动本身所蕴涵的特殊意义和特定的社会文化功能,都不是仅仅通过解读语言文本就能够全面把握的。

因此,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像“史诗歌手”这样的民俗文化承载者,他们是非物质文化实践经验最丰富的操持者和非物质文化知识的集散者。在俗民群体中,他们是智者、权威,受到俗民的崇敬和信赖。这些人在民俗行事中都有突出的技艺或才能表现。他们往往是世代相续的民俗文化传人和习俗社会规范的主要支配力量。

非物质文化景观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地演变、发展,具有多样性与创新性。

仍然以中国现在还在流传的活态史诗为例。史诗都是一些鸿篇巨著,动辄就是上千、上万,甚至几十万行的诗句,其诗歌文本本身就非一时一人所作,它们都是在传承过程中经过无数史诗歌手的传唱而逐渐丰富、演变、积累形成的。流传于青海、四川、西藏、甘肃和云南等地藏族民间的《格萨尔》(又名《格萨尔王传》),共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 000多万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著名格萨尔奇(史诗歌手)扎巴生前共演唱了25部《格萨尔王》史诗,近60万诗行,600多万字,相当于25部荷马史诗。一个歌手如何能记住如此巨大的诗行?事实上,在史诗歌手的头脑里并没有任何一部完整的史诗,他们所拥有的只是一些程式、典型场景和故事模式。每一次的表演就是一次创作的过程,是歌手和听众及其演唱语境共同作用下的即兴创作的过程,所以,没有任何两次的表演是一模一样的。史诗在这样的语境中是“活”的,具有“变异性”和“多样性”,而文本一旦被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史诗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因此,史诗是在史诗歌手们的传唱中传承与演变的,史诗永远也唱不完,也永远不可能被全部记录下来。

一个优秀的史诗歌手在长期的演唱实践活动中学习和积累了史诗演唱的技巧,以及对史诗语言、史诗人物、故事情节和场面等基本模式的掌握,只要有需要,或者说有观众,史诗歌手就可能永远唱下去。如史诗《格萨尔》有120多部,除了英雄的诞生和地狱两部比较固定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在讲述格萨尔的征战经历,主要包括18大宗、18中宗和18小宗。每一次征战都独立成篇,这给歌手留下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只要社会需要,时机、条件成熟,歌手们就可以再创造出许多部格萨尔征战的史诗来,可以把格萨尔的史诗永远唱下去。

3)层次上——丰富多样

非物质文化景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涵盖的领域可谓无所不及,无处不到。从层级角度看,非物质文化景观涉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多层面的心理与精神领域。以最宏观的粗略划分,可将非物质文化景观区分为这样一些层次或类别:官方与民间、高雅与低俗、精神与世俗。

(1)官方与民间

非物质的官方文化景观一般系统完整,逻辑严密,是以意识形态、制度形式、道德法律等形式出现在社会上层的规范化、制度化、强制化的文化景观。它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经济、政治、法律、道德、哲学以及其他文化方面的理论、观念、规范和制度。其创作主体是那些有一定社会地位,并得到一定的权力支持,拥有较大影响力的高层人物或出众人物。这些人往往知识广博,见识卓越,是在相应的文化领域里较有建树,有所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分子。其创造的非物质文化直接为统治阶级所提倡和支配,其传播与贯彻多通过行政的、官方的途径,在相同政治体制范围内,还带有各区域的一致性。如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一个典型。

非物质的民间文化景观是由普通群众乃至下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拥有和享用的比较粗糙、直观、素朴、真实并富于情境和感性色彩的文化景观。非物质的民间文化景观具有相当的地方性、非规范性、无序性和自发性,是民间社会心理性的文化成果和文化方式。它主要包括各种民俗、民间宗教、民间宗法制度等。非物质的民间文化景观的创作主体是民间的普通群众,其作品没有具体的作者,往往是集体加工、世代相传的成果。其创作的动机也是自发的,朴素的,带有民间功利心理与自乐自娱的目的。非物质的民间文化景观在传播上由于没有官方的强力和强制推广,其影响范围有限,具有浓郁的地方性和不同地域的变异性,即所谓的“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2)高雅与低俗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阳春》《白雪》两支较为高雅的歌曲,“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我们以此借指与俗文化相对应的高深而不通俗的雅文化景观。

非物质的雅文化景观一般思想性强,艺术性高,是以理性形态、艺术形式或书面著作形式出现在社会上层的格调较高、加工较细的文化景观。它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建筑、园林以及其他文化方面的理论、观念、著作和作品,其创作主体是社会的文化精英,他们集中了本民族的智慧、精神和创造力量,是最能代表民族利益和意志,负担起领导本民族前进,创造本民族文化的最先近、最积极的部分。

由于非物质的雅文化景观是社会文化精英在对前人和他人的感性经验、实践知识、直接心得的综合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扬弃、完善、创新的成果,因此,欣赏与理解雅文化景观需要相应的社会基础与文化底蕴。例如,中国传统园林善于因地制宜,师法自然,并吸取传统绘画与园林手法之优点,自出机杼、创造各种意境,使游者如观黄公望富阳江画卷,佳山妙水,层出不穷,为之悠然神往。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的开场白,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我们以此借指与雅文化相对应的浅显而通俗的俗文化景观。

非物质的俗文化景观一般比较粗糙、素朴,富于情境、感性色彩,是具有相当的非理性、自发性和承传性的文化成果,主要包括风俗习惯、民间信仰、民间音乐戏剧等。俗文化多建立在经验传统、生活传统、信仰传统、社区组织传统的基础上,约定俗成的因素较多,科学分析、理性批判、社会检验的方面较少。如各种时节文化、民俗习尚,根本用不着去验证它们的理性依据,却被人们一代一代地遵循着,甚至几千年来也少有变化。俗文化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不容易参与文化的交流,也不容易涵摄异质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精神与世俗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中,世界各地的社会生活总可以区分出僧、俗两界。非物质的宗教文化景观决不仅仅是虔诚信徒的祈福仪式或暮鼓晨钟声中的经文梵音,宗教所追求的基本目的在于为人生提供某种安身立命的终极依傍,宗教的意义不是助人求生存,而是求生存的意义或精神。信仰与精神对人类存在的意义不亚于人对物质利益的需求,有时甚至至关重要。失去信仰或精神的人生,纵然活着,也倍感空虚无聊。信仰与精神就像星光,闪烁在我们单纯生存的黑暗天穹;像节日,使我们单调漫长的劳作有了期盼和报偿;像释站,在我们长途跋涉后为我们提供憩息与安居。因为有了信仰与精神,人们才能从超自然的神灵处寻找到在世的信心和依傍,才能超越世俗而感悟到生活的真谛。

相对于精神追求而言,世俗是实实在在的物质生活基础上展现出来的景观,以粗话俚语的方式在政治与经济的双重遗忘中艰难地生存与自娱自乐。世俗生活不隶属于任何教条——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因此,他们不相信彼岸的存在,也不作出任何价值允诺,一切都在实用目的和现实欲望的驱使下悄无声息地产生、传播与消亡。

4)储存上——不易损耗却易于失传

物质文化景观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消耗,或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湮灭,非物质文化景观却因其非物质性而避免了这种物理性的消耗,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反复地使用、扩散而不必损耗太多物力、财力。

例如,作为宗教的思想、教义、精神并不是储存在各种形形色色的宗教器物、宗教建筑、宗教典籍等物质形态之中的,而是储存在宗教的传播与扩散的过程之中。千百年来,宗教庙宇毁了又修,宗教器物失而再造,但宗教思想却从没有损耗,而是越发发扬光大了。

所谓失传,即一种重要信息的沟通永远中止或断绝。非物质文化景观因其不是储存于物质形态之上而是存在于传播与扩散的过程之中,一旦这种过程中断,就极易造成失传。例如,曾经辉煌一时的西夏古国在成吉思汗灭西夏国后,其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断,虽然在20世纪人类解读了神秘的西夏文字与大量的西夏文献,但西夏古国大量辉煌灿烂的西夏文化却永远失传了。相似的例子还出现在由于人们生活方式与习惯的整体改变而造成传统文化传承的断绝,并最终导致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彻底消失或失传。例如,以江南园林为代表的园林意境与水乡风韵,随着江南地区城市化的进程与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确立,这种意境与风韵赖以生存的社会与物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摩天大楼与车水马龙的繁华中已难寻水乡的风韵,在高楼林立中偶尔保存下来的几个古园或庙宇,也仅仅是几个失去了文化与生活气息的物质形态的空壳。或许园内游人如织,但现代人浮躁、功利性的思想意识与低俗的文化层次恐怕再也不能解读这作为东方艺术奇葩的园林意境之真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