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里有什么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里有什么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20多年的研究,我国学者在旅游文化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狭义的旅游文化专是指在旅游过程中体验到的精神层面的财富。
本书框架_旅游文化与鉴赏

第二节 本书框架

一、旅游的本质意义在于发掘和弘扬文化

根据中国幸福学研究:相对于其他文化,人们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人数多的现象和氛围就是大文化;而人们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人数少的现象和氛围就是小文化。“旅游文化”是一个被广泛关注与热烈探讨的概念与范畴,它被用来与“旅游经济”一词相并列甚至相对立而使用,用来强调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文化属性一面。我国最早使用“旅游文化”一词是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卷》。1991年6月和8月,北京旅游学会组织召开了两次以“旅游文化”为中心议题的学术座谈会,同年10月中国举办了“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旅游文化学会成立后,开展了大量活动。由北京旅游学会倡导并已经召开六届的旅游研究北京论坛,在北京各高校之间形成轮流坐庄、流转办会、及时交流的模式。这些标志着我国旅游文化研究开始由自发、零散的状态向自觉、有组织的状态转化。

经过20多年的研究,我国学者在旅游文化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检索所有研究文献发现,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有这样几种典型观点:魏小安(1987)认为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14]。喻学才(1996)认为从广义上说,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狭义地说,它是一门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如何立足本国本地创造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学问[15]。马波(1998)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16],马波系统审视了旅游文化现象和概念,提出的见解比前期研究者的工作更为深入,具有代表性意义。张国洪(1999)认为旅游文化是以旅游行为为核心、旅游产品为依托、旅游环境为背景的系统性的场景文化。旅游消费与旅游服务行为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和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环境文化共同组成了这一场景文化体系[17]。吴莉淳(2002)认为旅游文化是人类通过旅游活动改造自然和教育自身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社会关系和物质成果的总和[18]。胡林(2003)认为,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核心,以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19]。李学江(2004)阐明,旅游文化是旅游者旅行、游乐引起的一系列文化现象,是旅游者离开居住地旅行、游乐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物质、制度、行为、精神文化成果的总称[20]

孙尚清指出:“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一方面,文化因旅游得以广为传播,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则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因文化更富魅力。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另一方面,旅游发展应该以文化为向导,才能方向明确,健康持久。旅游是文化推动的结果,没有文化的发展,观念的转变,就无法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也就不可能产生旅游活动。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时代开明、文化昌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旅游就相对活跃,就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反之,政治动荡、经济衰败、文化颓废,旅游就相对萧条,甚至停滞、倒退或者破产[21]。研究旅游文化的目的在于发掘其表现形式及其个性意义,更着重从主观审美角度来扩展它的价值,张扬其能激起旅游动机的价值。旅游文化研究,广义层面上关注的重心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诸如旅游活动的属性、特征、影响等问题,丰富了学科的发展;狭义层面上关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对旅游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22]

综上所述,关于旅游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但从上述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点:第一,学者们几乎都提到了旅游文化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或总和;广义的理解,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旅游文化专是指在旅游过程中体验到的精神层面的财富。第二,无论是旅游客体或者是旅游主体还是旅游活动本身为主体要素来界定,旅游文化都不可能离开旅游资源文化而存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第三,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核心,以行、住、游、食、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体和旅游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各种文化事项的综合,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第四,旅游文化是旅游业不可缺少的底蕴和灵魂,而历史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依托和媒介。回归文化已经成为旅游的核心内容和发展的新趋势;第五,从旅游资源向旅游产业过渡是旅游文化演进的巨大进步,旅游文化既是旅游资源与旅游产业之间的桥梁、纽带,更是二者的综合性概括。旅游的本质意义在于发掘和弘扬文化。

二、地理环境与文化遗产之间内在关联

自然界是文化产生的土壤,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不可脱离地理环境。文化是人类与环境不断发生交互作用的产物,研究文化,特别是研究文化地理,就必须从孕育、滋养文化的地理环境入手。研究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方面,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即必然是文明产生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地理环境的整体属性能够影响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风貌,它的差异性能够影响文化的民族性,不同的地理环境直接赋予某些文化遗产以独到的特色。任何一个国家、种族,它的文明的产生及特征,总是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如地形、山川、水文、气候、植被、生态、风物、海陆分布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影响着不同的文明、文化类型的产生和演进。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地理环境是人类实践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在文化形成的初期,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大都出现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这一地区生活资料的自然资源的空间配置及组合最为优越,而在高寒和亚热带要出现早期的文明史很难,这是因为在文化形成的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很难适应高寒的气候。地形条件与地理位置对区域文化的发展作用很大,几乎所有灿烂的文化都是沿着海岸、顺着江河在富庶的平原地区发展和传播的,而贫瘠交通阻塞的内地山区则常常被文明遗忘在角落。早期人类的文明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而农业生产的发展又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文明明显带有所在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烙印。人类的各种种族特征、民族性格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情风俗等也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人类文化又能动地作用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在塑造人类文化的同时,人类文化也在不断地影响着自然环境,塑造人化的自然。所谓人化的自然,就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过的自然或者受到人类文化洗礼的自然,使得地理环境被赋予文化的寓意。人类文明改变了自然界的性质,使现实的地理环境不再是原始的面貌,而是沉淀人类千万年来的文化因子,文明越发展,自然地理环境沉淀的文化因素也就越厚重。

三、“遗产”的本质是什么?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受到年久腐变、社会和经济条件恶化两方面的破坏。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损坏或丢失都有使全世界面临遗产枯竭、丧失文化多样性的危险;部分国家保护遗产的措施不完善、不给力,不具备足够的经济、科学和技术力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于1976年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同时建立《世界遗产名录》,旨在保存和维护全世界人民的共有财产,为全球公民和所有的子孙后代留下可供持续发展和利用的文化财富。经过侯仁之、罗哲文、郑孝燮、阳含熙先生倡议,中国于1985年加入该公约,维护并遵守公约条款,践行并努力实现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申遗”首要目的是践行保护,促进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申遗”过程其实就是保护的过程,唤醒全民保护意识和文化良知的过程。基于对全球环境日趋恶化的担忧,公众对环境、资源、文化等保护正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出现“申遗热”。《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体现的核心思想就是“保护”,体现“保护第一,合理利用”,一切以“保护为本”,同时对其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实现遗产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

这里笔者追溯一下埃及阿斯旺水坝兴建后菲莱神庙的位移导致世界遗产的最初起源

1960年代为了修建阿斯旺高坝,位于库底的神庙被迫迁移,埃及政府呼吁和积聚全世界最优秀的古建筑学家商讨对策,因此获得大量的经济与人力外援。科学家经过周密计算,将整个神庙切成9-30吨的巨石1036块,上移60米后重新组装,成功搬迁了拉姆西斯二世神庙,可是上帝是公平的,富有戏剧性的是神光再也没有准时出现。太阳光只在每年拉姆西斯二世生日、拉姆西斯二世登基日的第二天(分别是2月22日、10月22日)才照射搬迁的拉姆西斯雕像的脸。事后,对于如何保护人类文明留下的文化遗产,如何集合全世界、全人类的力量保护人类文明留下的文化遗产,如何最大程度上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如何从机构上、组织上、管理上协调各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也为了反思人类重大工程实践对文化遗产的干预破坏,国际上专门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签署了《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等法律法规文件。

埃及阿布辛迪贝勒神庙(Abu Simbel temples),距今3000年。当初设计者综合运用天文、星象、地理等知识,将神庙设计成只有在拉姆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登基日(10月21日),阳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米深的庙廊照在拉姆西斯二世金身石像上,而左右的其他石像得不到阳光的厚爱。古埃及人把这奇观发生的时节称为太阳节。因为建造阿斯旺高坝而形成的纳赛尔湖将淹没神庙,尼罗河水位提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请来世界一流科研人员运用世界最精确的科研手段,将圣庙向上挪移60米,以确保神庙不被淹没,但最后太阳节还是挪后了一天[23]

img4

图1-2 尼罗河上的飞来(Philae)神庙(自摄)

你不得不惊叹古埃及人娴熟高深的建筑学、天象、光学、地理等知识。当前人类最精华的地理学、建筑学、测绘学知识在拉姆西斯二世神庙的重建中都黯然失色。这就是地理的伟力,这就是自然的伟力,这就是历史的伟力!古希腊伟大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业绩。”古埃及的伟大文明遗产,根植于古老而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作为亚非国家古埃及又地处地中海沿岸,其独特的民族信仰和文化传统发散传播到全世界。所有这一切优越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自然条件,必然创造古老而丰富的、先进而富有影响力的文明遗产[24]。古埃及的物质遗产和大量的学术贡献,不仅于历史,而且在后来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其宝贵的重要历史价值和巨大影响。在现代的艺术创作和工程实践中以及在天文历法、地理、医学、建筑学,甚至现代流行的西方文字中,都可以见到古埃及灿烂文明的灵光[25]

阿布辛迪贝勒神庙的保护使我们追溯到了人类社会几千年前的文明历史,而努比亚文明遗址的保护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间的友好合作和团结互助:如果没有世界若干国家的友好协作,没有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不懈的探索、发掘和细致的工作,这些遗迹就不会保存下来。自然毁坏人们并不能避免,但是在科学范围内进行迁移,不仅不会让遗址遭到破坏,还能尽可能地保护遗址。这是一次成功保护遗产的案例,我们也应该从这个案例中吸取经验,结合国内与国际的双重力量,使中国的遗产科学保护和永久传承下去。

四、“中国式申遗”

“中国式申遗”现象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对于“申遗”期间的巨大开支,“申遗”后保护费用不足、缺乏保护资金、门票一再上涨、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将申遗作为地方致富杠杆已成为普遍现象。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普遍存在“重利用、轻保护,重申报、轻管理,申遗热、保护冷”,这种“中国式申遗”需要我们重新思考遗产旅游。

(一)“申遗”成本巨大

充足的资金是“申遗”和遗产保护必不可少的条件。地方政府在申遗上不惜血本:河南登封的“天地之中”政府9年花费了8亿。安阳殷墟申遗投入2.3亿元。开平碉楼花了1.36亿元。五台山仅景区整治搬迁等费用就花了8亿元[26]。中国丹霞(湖南新宁县崀山),为申遗花了4亿多元,而其2008年的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2亿元。“中国丹霞”(贵州赤水、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六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类似例子还很多,中国式“申遗”动辄几亿成本。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耐得住寂寞的太少,酒再香也怕巷子深,于是,各地热衷于申遗,“酒香”(有世界遗产的潜质和经济财力)的要申遗,“酒不香”的创造条件也要申遗。

(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地方政府“申遗”的思维逃不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固定模式:申遗成功之后游人剧增、景区门票持续涨价,然后是招商引资,最后才是提升世界遗产地所在文化品牌、综合竞争力。世界遗产作为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一个城市或地区一旦被确定为世界遗产地,其知名度将大幅度提升,成为全世界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世界遗产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张名片,其品牌价值力量的必然显现,往往成为某一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热衷于门票经济

由于遗产资源实行属地管理,导致门票价格频繁上涨,使得世界遗产的公共性与公益性日渐丧失,普通大众无法平等地享有应有的权利。①山西省平遥古城“申遗”成功前的1996年,门票收入仅为82万元,1997年“申遗”成功后升至800万元,到2009年,这项收入已高达8826万元,平遥旅游人数、门票收入、综合收入在2012年分别达到417万人次、1.5亿元和40亿元,已然成为山西省旅游业的龙头。②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申遗”前每年门票收入1000万元,“申遗”成功后第二年就高达2700万元,6年后这一数字已经达到7300万元,2012年上半年收入1.2亿。③云南省丽江古城地理位置偏僻,但是凭借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已然成为中外旅游热点,被誉为“小资情调、艳遇之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95%来自旅游业。在10年前向每位游客收取“古城维护费”之后,丽江周边大小景点也随之涨价,2013年上半年旅游业总收入就达126.52亿元。④2012年4月11日,凤凰古城实行“一票制”的第二天,大批商户和当地居民因不满“一票制”政策关门歇业,同时聚集在古城北门码头附近。从2012年4月10日起,每一位进入湖南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的游客,不论是否参观古城内的景点,都将收取148元门票费,这一政策引起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普遍质疑。

(四)遗产地整体“孤岛化”

景区外违反外围保护地带的要求,商业化、城镇化现象严重,从而造成景区外围的“孤岛化”。遗产地外围土地的过度开发或不合理使用(包括产业部门的不合理布局)、工业化、都市化的发展以及环境污染等原因而使景区周围环境恶化、生态受损,遗产资源受到严重威胁。承德避暑山庄(与外八庙),由于城市用地的急剧膨胀、工业迅速发展和种植业、牧业的不合理发展导致风景区外围森林景观衰败,武列河水源骤减,山庄内山泉枯竭,昔日“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的避暑山庄,终于沦为被现代城市所包围的“孤岛”。[27]

随着近年来一些世界遗产地申报成功之后知名度大增,游客蜂拥而至,当地政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些地方和领导对遗产的认识出现严重失误,将遗产这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完全等同于一般的经济资源,实行无成本、低成本、低层次的经济开发,以旅游价值完全取代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各地正是看到了世界遗产这块金字招牌的巨大吸引力,一些地方政府不惜巨资投入世界遗产申报,虽然间接地对遗产进行一定程度保护,但最终目的仍然在于对经济价值和高回报的诉求。①形成“不利用怎么保护”和“保护了怎能不利用”的恶性循环怪圈,这是对世界遗产理念的扭曲。世界遗产作为前人和上苍给予我们的精神和环境的恩赐,如果将之视为赚钱工具,以赢利为最终目标,那是根本的悖谬。②保护是为了利用,以利用的方式进行保护,表面上逻辑可行,仔细推敲其核心还是落在了金钱利益上。强调保护优先,一定要解决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的定位问题,保护是一切后续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最后的目的。[28]

五、本书期望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

对各种文化遗产深入解读,实现旅游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遗产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维系民族文化血脉: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历史,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并以各种文化符号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以有形和无形的文化形式促进人们的共识,从而提升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表现出异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并且这种特殊的文化血脉在无形中起着调和作用,促使现代文明更积极、健康。

2.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文化遗产中有许多传统的内容值得称道,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最大众化的文化表现形式,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剪纸为例,其种类按地域划分就有南方派(浙江民间剪纸、湖北沔阳剪纸、孝感雕花剪纸、广东佛山剪纸、福建民间剪纸、江苏扬州剪纸、江西新干县剪纸)、北方派(陕西民间剪纸、甘肃庆阳剪纸、山西剪纸、广灵剪纸、晋城剪纸、河北蔚县剪纸、山东民间剪纸、潮阳剪纸、河北省阜城剪纸、内蒙古包头剪纸),按材质划分就有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按民族划分就有满族剪纸、苗族剪纸等多种,每一种都各具特色,并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相联系。2006年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美术类,编号315Ⅶ-16),2009年由山西剪纸牵头,14个省区市剪纸联合申报成功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植根于民间,人民的勤劳质朴给它养分,活态的传承又使其延续。在日益强调文化多样性的今天,传承丰富多彩的文化基因、不断完善中华文化基因库,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也会为中国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机会。

3.整合国家文化理念,保卫文化主权: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对整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地位的重新审视。是综合审视、同时注重精致的“皇家文化”和相对粗陋的“草根文化”。特别是那些处于底层的民间文化,被纳入到国家文化理念之中,并且借由两者的互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经过整合后的国家文化理念更具有包容性、多样性和独特性,继而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今天全世界面临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美国等强势国家以文化输出产生文化霸权主义,各个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又具有了保卫文化主权新的意义。文化主权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政治独立的精神基础;如果将民族和国家政治独立视为外在标志,那么文化主权便是其内在灵魂。丧失了灵魂,它的政治独立就将虚有其表。其结果,动摇根本,丧失精神的国籍,遭受灭顶之灾。反之,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从总体上提高文化主权和文化保护意识,积极付诸行动,它一定能在困境中觉醒奋进,通过寻根固本,继承创新,走向繁荣,重铸辉煌。

4.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历史来看,“文化的断裂往往是源自对自身文化自信、自尊及文化记忆的丧失”。费孝通先生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概括文化自觉的历程,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我者”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自身特色和发展趋向,由此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定自己的位置[29]。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从未中断、历史厚重、国土面积广博的国家,周秦汉唐盛世繁荣与近代衰退形成了鲜明的落差,近现代百年国殇惨痛使得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丧失了信心。100多年以来我们不断探索着实现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良方。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时空积淀,即使是在落后、贫穷的“老少边穷”地区仍然蕴藏着多样性的文化元素,它们承载着不因时间流逝而褪色的历史财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对于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与历史,找回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非常重要。

六、本书框架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自1987年至今,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45处,数量上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意大利(拥有48处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遗产是种类最齐全且是拥有其中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4处)最多的国家。本书的主要讨论对象是中国的45项世界遗产和世界遗产备选名单,兼部分国外或其他地区世界遗产案例。同时也会涉及文化遗产二维分类系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章进行旅游文化与鉴赏导读,主要是厘清基本概念、对象和包含要素等。

第二章,主要是解读文化遗产的时空意义、记忆功能与政治属性。

第三章-第九章,然后按照帝篇陵、长城篇、古城篇、名楼篇、非遗篇、山岳篇、影视篇每一章探讨一个中国学术约定俗成的世界遗产案例。

第十章是一个遗产的旅游文化教学案例,从价值认识、旅游发展与政府规治角度探讨“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

我们认为,世界遗产既是神圣的,也是世俗的,旅游对世界遗产的感知不能走马观花,需要深入到时空文化意义、历史记忆、文化认同等角度,需要从鉴赏角度把握各个案例类型的精髓,推而广之,上升到普遍意义;从教学案例,深入阅读上升到学术问题研究,理论探讨,解决实际问题。

【注释】

[1]D.R.Vaughan,‘The Cultural Heritage:An Approach to Analyzing Income and Employment Effects’,Journal of Economics,8(1990),pp.1-36.

[2]《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主要宗旨就是保护缔约国的文化财产免受偷盗、秘密发掘和非法出口的危险。为此,各缔约国均有义务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国家机构,配备合格的工作人员,履行协助制订旨在切实保护文化遗产特别是防止重要文化财产的非法进出口和非法转让的法律或规章,组织对考古发掘的监督,制订并不断更新一份其出口将造成文化遗产的严重枯竭的重要的公共及其私有文化财产的清单,对任何种类的文化财产的失踪进行适当宣传等职责。中国已加入该条约。

[3]《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适用于缔约国返还被盗文物、归还因违反缔约国为保护其文化遗产之目的制定的文物出口法律而移出该国领土的文物等国际性请求。1997年3月7日,中国政府决定加入《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

[4]张祖群,杨新军,赵荣.风景名胜区景观遗产的三维培育研究———以青海湖为例[J].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4):75-79.拙文中,作者初步将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景观遗产划分为自然景观遗产、物质性历史文化遗产、非物质及口头文化遗产三维,并且探讨了景观遗产的培育理念。

[5]最新统计,在已知不可移动文物中,被政府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26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约700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约60000处。另外,长城、故宫等34处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馆藏的各类可移动文物现有约1200万件,其中属于一级文物的有30060余件。

[6]阙维民.“三星堆古国乐园”被质疑[N].中国青年报,2005-6-15(8)。

[7]吴宗友,王邦虎.论徽州软体文化旅游资源的元价值与生存困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127-130.

[8]汪清蓉,李凡.古村落综合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以大旗头古村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1):19-24.

[9][荷]阿尔若·克拉梅尔,[澳]戴维·思罗斯比.为过去付费:文化遗产经济学[A].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喻学才,王健民.世界文化遗产定义的新界定[J].华中建筑,2008,26(1):20-21.

[11]彭兆荣.“第四世界”的文化遗产:一个艺术人类学的视野[J].文艺研究,2006,(4):14-22.

[12]李军.什么是文化遗产———对一个当代观念的知识考古[A].陶立、樱井龙彦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C].2008:38.

[13][1]单霁翔.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3):24-33.[2]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历史地理学专业博士论文,导师:韩光辉,2011.[3]张姝.文化遗产区域保护模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专业硕士论文,导师:苑利,2012.

[14]魏小安.旅游发展与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7:204.

[15]喻学才.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J].江汉论坛,1996,(12):74-76.

[16]马波.文化旅游学[M].青岛:青岛大学出版社,1998:345.

[17]张国洪.旅游文化学:研究选位与学科框架[J].旅游学刊,1999,(S1):20-23.

[18]吴莉淳.旅游文化的类型与特征分析[J].宿州师专学报,2002,17(2):31-32.

[19]胡林.略论旅游文化内涵的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21-223.

[20]李学江.旅游文化论[J].东岳论坛,2004,25(6):85-87.

[21]谭颖.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谈旅游文化业的发展[J].商业时代,2011,(1):118-119.

[22]贾玉云,谢春山.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J].旅游论坛,2009,2(1):145-147.

[23]徐嵩龄.第三国策: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

[24](英)J·R·哈里斯著,田明译,刘文鹏、田明校注.埃及的遗产·前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5]张祖群.旅游与文化地理随笔[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74-275.

[26]柯凤华,秦晶晶.浅析中国“申遗”[J].中外企业家,2010,(8):231-232.

[27][1]陈耀华,赵星烁《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4):572-578.[2]孙克勤.中国的世界遗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可持续发展,2011,(1):6-13.

[28]李新,况明生.“中国式申遗”背后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6):8-11.

[29][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5-22.[2]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读书,1998,(11):4-10.[3]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