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音乐也是一种语言

音乐也是一种语言

时间:2022-02-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认知领域科学家过去一直认为,布洛卡区只负责语言的理解,现在研究者认为这个新发现意味着,布洛卡区不仅仅负责语言,还负责处理“组成复杂信息的隐性规则,例如音乐和语言”。因为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或者可能就是语言。她认为音乐是父母和孩子进行交流的一种独特方式。所有以上因素都促使我相信,音乐和语言之间是有联系的。咂舌语是一种声调语言,语言的意义来自声调的变化。音乐就是这样一个领域,比如鸟类能够创造音乐。
音乐也是一种语言_我们为什么不说话

我认为土拨鼠的语言很可能是音乐语言。斯罗伯德契可夫博士利用专门的计算机对土拨鼠的叫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叫声有不同的频率比,他认为这些频率分布模式是土拨鼠创造出来的。频率比能够形成一定模式,换句话说,这些叫声就是韵律不同的音乐。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索菲·殷通过分析上千种狗叫声,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她的分析表明,不同情形下狗会发出不同的叫声。如果看到陌生人,叫声会快速而紧急,而玩耍性的叫声频率则比较慢,也有更多的和声。没人知道这些和声意味着什么,但不同情况下,狗的叫声变化很大。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对其他的狗来说,这些叫声是有意义的。狗对声调非常敏感,而这正是语言中富有音乐性的部分。

麻省理工学院的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品克(Steven Pinker)写过两本书,一本是《语言本能》(The Language Instinct),另外一本是《心智探奇》(How the Mind Works)。他认为,音乐不过是没有真正意义的演化过程中的包袱。但我无法理解的是,既然这么多鸟类和哺乳动物能够创造出各种音乐,难道它就仅仅是包袱而已吗?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为什么大脑还会有不同的区域来分析构成音乐的五种元素呢?通过研究大脑受伤的病人,人们发现大脑对音乐有五种不同的处理系统,它们分别对应旋律、节奏、韵律、音调和音质。因此我的假设是,对于许多动物来说音乐就是它们的语言。

脑扫描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这种假设。一篇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的研究报告表明,大脑中负责语言理解的那部分区域,即布洛卡语言产生区,也负责对音乐的理解。这个发现意义重大。认知领域科学家过去一直认为,布洛卡区只负责语言的理解,现在研究者认为这个新发现意味着,布洛卡区不仅仅负责语言,还负责处理“组成复杂信息的隐性规则,例如音乐和语言”。

但我认为这应该意味着,认知科学家从一开始就是正确的,也许布洛卡区的确只能处理语言,而这恰恰是它能够处理音乐的原因。因为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或者可能就是语言。人类的语言有可能曾是音乐,或者类似音乐的东西,又或许现在鸟类和动物的语言依然是音乐。

有些高功能自闭症患者告诉我,小时候他们喜欢重复电视上听到的句子,虽然当时并不知道这些词语的含义。正是他们的话让我产生了这样的看法:对他们来说所有的意义都在音调。对此我也有同感,小时候我唯一能够轻松掌握的就是语调。我还知道有一个妈妈,只能通过唱歌和她患有自闭症的女儿进行交流。要是妈妈唱着说“收拾桌子准备吃饭”,女儿就能够理解,但同样的话,如果妈妈不唱,而是直接说,女儿就不知道什么意思。可见她是通过音乐来理解意义的。我怀疑是否某类自闭症患者早期都依赖动物语言式的交流,而这类交流更接近音乐。

也许所有的父母亲都会通过音乐和孩子进行交流。多伦多大学的桑德拉·崔哈布指出,每个文化中都有催眠曲,父母会利用抑扬顿挫的哼唱和孩子交谈。她认为音乐是父母和孩子进行交流的一种独特方式。

母亲曾告诉我,她并不认为我不可救药,因为她发现在她弹奏钢琴时,我会随着琴声哼唱巴赫的曲子。那时我只有两岁,还不会说话,只知道把墙纸撕下来往嘴里塞。那时我虽然还没有被诊断为自闭症,但母亲已经意识到事情有点不大对头,因为我没有像隔壁邻居家同样年纪的小女孩那样正常发育。

所有以上因素都促使我相信,音乐和语言之间是有联系的。

科学地说,我认为有些证据可以间接支持这种看法。对那些说咂舌语(click language)的非洲人所进行的DNA研究表明,这种语言可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语言。咂舌语是一种声调语言,语言的意义来自声调的变化。汉语普通话也是一种声调语言。虽然声调语言并不被看成是音乐,但研究人员对一些学习汉语的非母语学生进行研究,发现乐感强的学生感受声调变化的能力,比乐感弱的学生要好。

我们还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人类演化之前,动物早就开始形成音乐了。这方面的证据,来自国家音乐艺术项目的钢琴家帕特丽夏·格雷和五位生物学家,对动物音乐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的《科学》杂志上。文中说:“尽管鲸鱼和人类在演化之路上,分道扬镳已经有六千万年,但鲸鱼声和人类的音乐有太多相似,这说明音乐出现在人类之前,而不是人类创造了音乐。我们是音乐界的后来者。”

音乐最早来自动物,它们才是真正的音乐大师。人类的音乐也许是从动物那里学到的,其中向鸟类学习的可能性最大。还有一个证据可以表明,人类是从鸟类那里学的音乐,而不是自己创造的,那就是只有11%的灵长类动物会唱歌。

可以肯定的是,莫扎特就受到过鸟类歌声的影响。他曾养过一只八哥,他在笔记本中记下了创作《G大调钢琴协奏曲》时的情况。由于受到这只八哥的影响,他对其中一段进行了改正,将高调降了半个音。在改过的乐谱旁边,莫扎特写道:“这真是美妙绝伦!”后来这只八哥死掉了,他在它的坟墓旁为它唱赞歌,还朗读了专门为它写的诗。他其后的作品《幽默曲》就很有八哥的风格。如果连莫扎特这样的音乐天才,都满怀敬意地向一只鸟学习,那么人类的祖先在创造最早的音乐时,极有可能也从鸟类那里受益匪浅。

人类研究者往往不愿意承认,动物可以和人类做同样的事情。音乐就是这样一个领域,比如鸟类能够创造音乐。帕特丽夏·格雷也不愿意使用“动物音乐”的说法,而是用“音乐般的声音”。尽管如此,每个人都承认动物音乐中的元素和人类音乐中的元素是相同的。驼背鲸的歌声和人类的歌声一样,其中也有多次重复的叠句,有些鲸鱼的歌声还能押韵。可能它们利用押韵的目的也和人类一样,押韵可以帮助记忆歌词后面的部分。康乃尔大学的琳达·金尼和凯蒂·潘恩发现鲸鱼拖着长调,音声婉转的歌声比简短的歌声有更多押韵。(这里说明一下,就是这个凯蒂·潘恩发现了大象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交流。)

鸟类创作曲子时,韵律和音高的关系变化也与人类一样,它们也会把曲子转换成不同的音调。鸟类的歌声中也有渐速音、渐强音和渐弱音,还有全世界许多作曲家都使用的音阶的升降。

动物和人类对音乐的品味也很相似。老鼠和八哥能够分清很和谐的和弦和很刺耳的杂音。路易斯·巴普蒂斯塔曾任加利福尼亚科学院鸟类和哺乳类研究所的所长,他担任这个职务一直到2002年逝世。他有一个录音带,上面是墨西哥的白胸鹪鹩的鸣叫声,这种叫声和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开头音高一模一样,但这只鸟唱歌之前不可能听到过贝多芬的交响曲。我们听起来很优美的音乐,鸟类也喜欢,并且它们还会创作同样优美的曲子。

研究人员还一致承认,动物的歌声非常复杂,这个特点使其更有资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动物语言。多数研究动物交流方式的学者认为,动物的呼叫声过于简单,因此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没有人会认为鸟类的歌声是简单的,其复杂性使它完全有资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动物语言。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奏鸣曲很可能就是鸟类创作出来的,奏鸣曲以前奏开始,然后是作为主体的主题曲,最后以对前奏的重复结尾,而一般的麻雀都会创作和演唱这种奏鸣曲。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音乐心理学家黛安娜·多伊奇将人类的声音分为三类,那就是音乐、语言,还有像笑声与呻吟这样的非语言声音。她认为动物的叫声和人类的非语言声音很相似,但她说“鸟类的歌声有复杂的层次性模式,似乎和人类的音乐更加相似”,这实际上也就是说动物的音乐就是音乐。

动物声音的研究者说,动物利用叫声捍卫自己的地盘,吸引配偶,但我认为动物声调语言的功能可能不止这些。我们知道音乐和情感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因为音乐可以激活位于大脑中间直到小脑的情感中枢,而小脑是大脑中最古老的部位。康乃尔大学的卡罗尔·昆曼索所做的脑扫描研究发现,快节奏的大调音乐引起的生理反应和人愉悦时是一样的,例如呼吸加快;而慢节奏的小调音乐引起的生理反应和人悲伤时的生理反应也一样,例如脉搏变慢、血压升高、体温下降。

也许动物正是利用声调的变化,来相互传达复杂的情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