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党的领导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基础

党的领导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基础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基本治国方略,民生法治体现出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优越性。在民生事业中,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协调统一,缺一不可。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事关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党的领导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基础_依法治国的民生解读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我国的政治国情,也是我国的法治国情。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改善民生作为国家的大政方针,要有坚实的政治基础。党的政策与法律相辅相成。在民生事业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民生立法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并严格执法,才能保证各项民生政策和民生法律的实施。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要素,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和各项改革事业具有决定性意义。民生事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这项事业的开展需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基本治国方略,民生法治体现出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优越性。在民生事业中,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协调统一,缺一不可。三者的有机统一,才有保持正确的方向,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民生事业也具有了民意基础;另一方面,推行法治为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确立了法理依据,具有了强大的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执政党,她是在国家政权和社会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通过对社会的直接领导体现着自己的执政地位;另一方面,执政意味着党依法通过国家机构,以法律和政策的手段,统治和管理国家生活。通过执掌政府,将自己的政治纲领付诸实施。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贯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过程。这也是执政党所应承担的神圣职责。

历史选择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亿万人民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做出的历史抉择。无论从方式上、内容上、意义上都不同于一般国家的政党政治;从阶级属性看,执政党的阶级性决定了法的阶级性。执政党掌握国家政权,而法体现的是国家意志,自然要受到执政党的政治原则制约。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必然要求国家法律服从于、服务于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巩固人民的主体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法不能超越阶级,不能否定党的领导和其本身的阶级性、人民性;从党与法的相互作用看,党对法治的作用是领导作用,法的作用是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障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法的作用从属于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从法律依据看,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事关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不仅是一个法学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核心和根本问题。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党与法的关系,事关依法治国大业的兴衰成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只有站在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全面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问题,才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实现党的领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