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排名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排名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居住区的发展和城市化的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和联合国系统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在1989年的联合国环保署第15届理事会上,与会人员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达成了基本共识。[5]全球范围的城市转型发展趋势,要求城市管理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我国城市发展和运行的要求而言,城市管理模式的加快转变已是当务之急。再次,城市转型发展要求转变人口管理模式。最后,城市转型要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市转型发展挑战传统城市管理模式_从管控到服务 城市治理中的“城管”转型

1.城市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趋势

全球城市文明的新发展将会对各国和国际的发展及经济增长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必将改变各国公共政策和国际政策的内容与重点。因此,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作用的日益增强,改变国家治理形式和治理内容成为新的必然趋势。人类居住区的发展和城市化的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和联合国系统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1]

面对21世纪城市化的挑战,城市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必须变革,而变革的指向是建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新模式。[2]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最为著名和最为广泛接受的理论和发展战略。所谓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核心要义是要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社会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要领得到与会者的共识与承认。[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和对需要的“限制”。满足需要首先是要满足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对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对未来环境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这种能力一旦被突破,必将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决定可持续发展两个基本要素的关键性因素是:①收入再分配,以保证不会为了短期生存需要而被迫耗尽自然资源;②降低主要是穷人对遭受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暴跌等损害的脆弱性;③普遍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卫生、教育、水和新鲜空气,保护和满足社会最脆弱人群的基本需要,为全体人民特别是贫困人民提供发展的平等机会和选择自由。[4]

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社会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益、关注生态和谐以及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意味着,可持续发展虽然缘起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指导人类社会在21世纪发展的理论,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把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首先,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和节约资源。其次,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社会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再次,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强调社会公平是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和目标。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共同追求以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在1989年的联合国环保署第15届理事会上,与会人员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达成了基本共识。我国也加入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之中。我国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中心,满足市民生存的最低标准和生活质量逐步改善的需要,充分考虑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富差距、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将经济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全面考虑经济、社会及环境因素,并对生态环境给予重视。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注重调节城市人口和经济增长,重视城市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坚持走边污染边治理道路,及时防止环境污染继续恶化。努力把我们居住的城市建设成为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生活方便,住宅区环境清洁、幽雅,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5]

2.城市转型发展对城市管理模式带来挑战

全球范围的城市转型发展趋势,要求城市管理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我国城市发展和运行的要求而言,城市管理模式的加快转变已是当务之急。

首先,城市转型发展要求注重社会融合和社会全面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刻。必须重视“新二元结构”以及社会融合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以转变政府职能和人口管理模式为依托,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促进社会融合,实现社会和谐、全面的发展。

其次,城市转型发展要求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及方式。城市的发展与转型,不仅要求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政府城市治理理念及方式的转变;不仅要求政府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政府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保障。

再次,城市转型发展要求转变人口管理模式。为了适应城市人口流动性强、老龄化程度高、人户分离趋势加剧的现实状况,要改变以堵为主的人口控制模式,在逐步化解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政府、社区、企业三位一体疏导型的城市人口管理模式。

最后,城市转型要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系列化过程,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是最终的结果,只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顺利实现城市发展与转型的目标,促进社会融合与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