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然而,由于唯心史观的缺陷,空想社会主义无法科学说明阶级斗争的事实。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给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论证基础。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面剖析,发现了无产阶级是最有前途的阶级,并为无产阶级指明了奋斗方向。唯物史观一方面提供了考察社会历史的科学方法,另一方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内在动力。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_《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恩格斯指出,正是这两大发现,给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石。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

根据恩格斯所言,“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做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29]。他是把现代唯物主义的任务与发现历史的运动规律联系在一起的。为了发现历史的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停留在主观构思之中,而是着手研究历史本身。对他们而言,非常有利的条件是,19世纪30—40年代,发生了“一些在历史观上引起决定性转变的历史事实”[30]。这主要是指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1838—1842年英国宪章运动。工人运动的大规模爆发,充分说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不平等和政治上的根本对立,表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已经上升到非常突出的地位。阶级斗争的凸显,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发展形成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不仅没有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反而造成了社会两极分化的局面。“事实日益令人信服地证明,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资本和劳动的利益一致、关于自由竞争必将带来普遍和谐和人民的普遍福利的学说完全是撒谎。”[31]

由于资产阶级学说的虚伪本质,因此,他们越是极力粉饰现实问题,越是引起人们对工人运动这样的历史事实的重视。作为早期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空想社会主义也显示出它重要的理论价值。然而,由于唯心史观的缺陷,空想社会主义无法科学说明阶级斗争的事实。因为唯心史观“不知道任何基于物质利益的阶级斗争,而且根本不知道任何物质利益;生产和一切经济关系,在它那里只是被当做‘文化史’的从属因素顺便提一下”[32]。新的事实迫切需要得到科学说明,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进行新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把握住了时代条件,从新的事实出发,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以往历史进行分析研究,创立了唯物史观。恩格斯对唯物史观进行了经典表述:“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33]

唯物史观的创立,一方面,“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34],实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另一方面,使得人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研究历史的道路,即“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35]。“因此,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做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做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36]

(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唯物史观创立以后,社会主义不再是头脑中的空想,而是基于物质利益的阶级斗争的客观产物。因此,社会主义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37]。要解决这个任务,“一方面应当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联系和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的必然性,从而说明它灭亡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应该揭露这种生产方式的一直还隐蔽着的内在性质”[38]。这些问题随着剩余价值的发现得到了解决。

剩余价值的发现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动的规律进行分析的结果。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工人和资本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工人作为雇佣劳动者,一无所有;资本家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还通过商品交换获取大量利润。两极分化是如何造成的?归根结底,必须说明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尽管马克思之前已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价值的源泉,但是却没能说明为什么雇佣劳动必须把自己创造的一部分价值交给资本家。依马克思看来,需要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分开来。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工人作为出卖劳动力商品的雇佣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是其劳动力的价值。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他不仅能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还能生产出额外的价值,这个过程体现的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而这部分额外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它由工人创造,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按一定的经济规律在整个资本家阶级中进行分配,成为资本家阶级一切财富的源泉。由此,随着剩余价值的发现,马克思“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39],揭示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给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论证基础。首先,科学说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斗争的经济根源。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固然反对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但是始终不明白这种剥削是如何产生、如何进行的,只能从主观的道德、情感层面去反对。其次,通过对资产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生产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灭亡的必然趋势。空想社会主义尽管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无情批判,然而“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不能对付这个生产方式”[40]。最后,找到了实现社会变革的历史承担者,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空想社会主义的唯心史观,看不到无产阶级这个现实物质力量的革命作用,因此找不到实现社会变革的依靠力量。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面剖析,发现了无产阶级是最有前途的阶级,并为无产阶级指明了奋斗方向。

(三)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恩格斯结论性地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41]两大发现之所以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缘于两大发现把社会主义置于了现实的基础之上。

唯物史观一方面提供了考察社会历史的科学方法,另一方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内在动力。唯物史观的发现,找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42]。由此,各个社会形态都应该放到整个历史生成的视野中去看待,看到它们产生、发展、灭亡的必然性及其在历史上出现的合理性。那么,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特定阶段,并不能如空想社会主义般全盘否定它,而应该看到它较之之前社会的巨大进步以及对人类历史所作出的贡献;同时,要看到它决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它必将为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所取代,这个新的社会形态就是社会主义。可见,唯物史观从宏观上说明了社会主义的产生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脱胎于资本主义、基于物质利益的阶级斗争的产物。

对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暂时性的论证,则因为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完成了。剩余价值的发现,使人们“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43]。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体剖析的结果,充分说明了正是因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才造成了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和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并存这种不平等现象,进而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由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必须采用彻底的革命的方式才能取得胜利。可见,剩余价值学说从微观上论证了资本主义的暂时性,并指出了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实现道路和依靠力量。

于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共同揭示下,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而是历史的必然。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页。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6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页—第539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页。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第540页。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0页。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0页。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0页。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1页。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1页。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1页—第542页。

[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2页。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2页。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2页—第543页。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3页。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3页。

[2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3页。

[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3页。

[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3页—第544页。

[28]参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6页。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3页。

[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3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3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第545页。

[3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页。

[3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页。

[3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页。

[3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页。

[3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0页。

[4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页。

[4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页—第546页

[4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页。

[4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