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百千万人才工程名单公布

百千万人才工程名单公布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实施,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学科和技术领域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专业技术队伍的素质。“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坚持以培养为主的原则。从1995—2009年,“百千万人才工程”以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共遴选出7批国家级人选4113名。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年)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2000年)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相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还十分缺乏的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一项中青年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原人事部、原国家科委、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原国家计委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七部门,于1995年12月联合下发了《“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百千万人才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其培养目标是,到2000年,根据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跨世纪学科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其中第一层次是上百名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在世界科技界有较大影响的杰出青年科学家;第二层次是上千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三层次是上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起骨干或核心作用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其中第一、二层次是国家级人选,第三层次是省级人选。

通过“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实施,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学科和技术领域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专业技术队伍的素质。

鉴于“百千万人才工程”的良好效果,进入新世纪后,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原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启动了2002—2010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其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和实施人才战略的总体部署,到2010年,培养造就数百名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杰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理论家;数千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各学科、各技术领域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带头人;数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成绩显著、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年轻人才。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的选拔范围主要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事业单位也可以选拔。

其选拔对象包括: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回国工作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和国家级工程项目的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以及其他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较大成绩的年轻人才。重点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学术技术领域涌现出来的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以及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要求的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其选拔条件包括:(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学风朴实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其学术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具有一定的优势。(3)年龄在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

其选拔管理办法:国家级人选每两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500名左右。其中,在科技创新目标明确、能带动前沿学科发展和提升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科技地位的学科领域中选拔100名拔尖人才;在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学术技术领域选拔40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和高层次急需人才。由各地区、各部门人事厅(局)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本地区、本部门推荐人选并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后报送人事部;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地区、各部门推荐的人选进行评审后,报“工程”领导小组审批;公布人选名单,颁发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证书。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工程”培养目标的要求,负责省部级“工程”人选的选拔和培养,建立“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信息库。在考核的基础上,对“工程”人选实行动态管理,每五年核定、调整一次。

“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坚持以培养(而不是选拔)为主的原则。主要培养措施是:加大对“工程”人选的资助力度;鼓励和支持“工程”人选通过竞争承担国家或省区市、部门的重大科研工作和重大工程项目;支持“工程”人选开展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活动;加强以“工程”人选为核心的人才群体建设;进一步改善“工程”人选的待遇;认真做好联系和服务工作;加强对“工程”人选的思想政治工作

这两项工程的实施,使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学科和技术领域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专业技术队伍的素质。

从1995—2009年,“百千万人才工程”以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共遴选出7批国家级人选4113名。“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一是“工程”成为海内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聚集的战略高地,促进了青年人才的加速成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对推动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白春礼、陈竺、郑兰荪、方滨兴等一批中青年科学家已入选院士。陈章良、冯长根、衣俊卿、展涛、俞可平、汪劲松等一批优秀人才已走向领导岗位。李崇坚、温进坤、蒋宗勇、郑家奎等优秀人才获得了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殊荣。

二是“工程”有力地推动了青年人才不断涌现、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的形成。一方面,“工程”各种培养措施,尤其是倡导在实践中培养的做法,给青年人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另一方面,“工程”对入选人员实行跟踪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分类考核、依靠专家的原则,对入选人员的德、能、勤、绩,主要是业务能力和被批准为人选后所取得的工作实绩进行严格考核,实行动态管理,择优汰劣,这促进了人选不断向上、奋发进取、锐意创新。

三是“工程”促进了分层次、多渠道、自下而上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的初步形成。各地区、各部门对“工程”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很高。以“工程”为龙头,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和部门都在开展人才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跨世纪人才培养规划,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工程,掌握和联系了一批各层次的跨世纪人才,促进了多层次学术、技术梯队合理结构的逐步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