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是”与“应该”的张力

“是”与“应该”的张力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界”在此是指层次、部分。界限,就是确定事物自身的边界。界限之内事物是其本身,超过界限,事物就转化为他者。确定和把握事物的界限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前提。确定事物的界限是基于极限基础上的合理调适,关键在于人的主观把握。包含“是”与“应该”的把握。“是”与“应该”的划界始自休谟。哲学探索的两个基本维度:即“是”与“应该”、或者说事实与价值的双重维度。这之间就是“是”与“应该”的张力。

二、技术“界限”的自为性:“是”与“应该”的张力

“界”在此是指层次、部分。界限,就是确定事物自身的边界。界限之内事物是其本身,超过界限,事物就转化为他者。任何事物都有界限,这是确定的,但客观事物的界限又是相对的。确定和把握事物的界限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前提。

确定事物的界限是基于极限基础上的合理调适,关键在于人的主观把握。包含“是”与“应该”的把握。“是”与“应该”的划界始自休谟。哲学探索的两个基本维度:即“是”与“应该”、或者说事实与价值的双重维度。“是”或事实维度所指向的,是关于“是什么”、以及“如何是”的反思;而“应该”或价值的维度所指向的,是关于“应如何”和“怎么办”的反思。这两个维度具有很不相同的特征与功能。前者给予我们关于世界的总体印象,后者告诉我们依据什么而行动,是否应该去行动,以及应该如何去行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5]人的内在尺度指向的是“应如何”,即人或主体的结构、本性、目的、利益、需要等内在规定性。它不仅内在地构成和制约着人自身,而且从正面规定、制约着人的实践—认识活动,规定、制约着人对客体的作用,促使客体主体化。前者要求从客体出发,依客体本性和规律行动;后者要求从主体(人)出发,依主体本性、目的和需要行动。人的现实生活、实践,就是在对象、客体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范围之内,不断实现主体自身的目的、满足主体自身的需要的过程。

界限的客观性在于社会规律的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社会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一个特点在于人的活动对于社会规律的先在性。社会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选择性的。自然规律的产生与作用的发挥同人的活动无关。社会规律则不同,它不存在于人的活动之前,也不存在于人的活动之后,更不存在于人的活动过程之外,而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不存在某种活动,就不存在相关的规律。

当然,社会既有不可选择的一面,又有可选择的一面。这之间就是“是”与“应该”的张力。社会有不可选择的一面,主要在于:人们不可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自由地选择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些都是既定的,每一代人都面对既定的现实。社会又有可选择的一面,主要在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多种可能性,而世界上任何事情都需要人去完成。因此,人的行为具有选择性。但是,人的选择行为面对的是现实而不是历史。历史是不可选择的,是无法改变的既成事实。真正具有选择性的行为是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真正能达到目的的选择是符合客观规律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