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欣赏是一种创造

欣赏是一种创造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诗人的国度”的寓意是指艺术世界。此外,小说以艺术形象体现了黑格尔哲学。奴隶劳动,为主人生产消费品,由此,主人陷入对奴隶的完全依赖。欣赏过程就是一种创作行为。懂得欣赏是一种创造的原理以及海塞的小说《玻璃球游戏》的寓意性和卡夫卡的《城堡》的多义性,我们就容易理解接受美学的理论。

艺术作品的内容不能像从一个水罐倒进另一个水罐的水那样,从艺术作品转移到欣赏者的头脑中。它要由欣赏者本人再造和再现,这种再造和再现根据艺术作品本身所给予的方向进行,但是最终结果取决于读者精神的和智力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创造。艺术欣赏的差异性、包括同一个人两次欣赏同一部艺术作品的差异性说明,不仅往往有取之不竭的作品,而且往往有在再现和理解上创造力量绵绵不绝的欣赏者。

艺术欣赏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它的客观性在于,艺术作品的章句段落、或者乐曲总谱、或者雕塑形式、或者带有色彩和线条的画布,为所有欣赏者指出一种方向,以便他们的欣赏活动在这种方向中展开。艺术作品不仅提供这种方向、界限和框架,而且“以虚线的形式”提供“线路”,欣赏者的感知、想象、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按照“线路”得到调整。艺术作品这种客观的结构或组织,为欣赏和理解的主观性规定了极限。聆听贝多芬英雄交响乐送葬曲的两个人,可能非常不同地、独特地感觉和理解所聆听的音乐,但是,他们中任何一个,大概都不会想到、也不可能想到要把这段交响乐当作结婚舞曲或者战争进行曲。

另一方面,艺术欣赏的主观性在于,艺术作品结构中所标明的途径无论多么严格,欣赏者在自己的知觉中不是同作者的线路不爽毫厘地,而是按照自己的线路,最重要的是带着某些其他结果重新经历这种途径。艺术形象越是复杂、各种人物的性格在他们行动和状态的长镜头组合中展示得越是多样,读者的领会、理解和评价所发生的变化就越是不可避免,越是巨大繁复[12]

我们观看达·芬奇的绘画和莎士比亚的戏剧、阅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时,会感到如入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20世纪西方许多文学、造型艺术和戏剧领域中的大师,都采用了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创作手法,他们的作品明显地倾向于极端程式化和概括化。现代艺术作品理智成分是很重的。但是这种理智不等于概念认识,也不同于古典艺术中的那种理解和想象,而是直接呈现在感知中的某种哲理性的体会、领悟等。[13] 欣赏这样的作品的难度增加了,这时候欣赏者更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歌德说过:“谁想理解诗人,就应该去诗人的国度。”歌德的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直义和寓意。直义是说,要理解诗,就应该懂得诗人的国度、他的人民和传统。“诗人的国度”的寓意是指艺术世界。除了诗人的国度所使用的普通语言以外,还存在着诗人本人所使用的语言。每种艺术样式、每个艺术时代、每位艺术大师都创造了自己特殊的语言。而且,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这种语言呈现出复杂化趋势。《玻璃球游戏》是20世纪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塞Hermann Hesse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一生最重要和篇幅最长的作品。这部小说多处引用和评述《易经》《吕氏春秋》和老庄哲学。此外,小说以艺术形象体现了黑格尔哲学。如果不懂得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就不能捕捉《玻璃球游戏》的最重要的思想。按照黑格尔的论述过程,要使人们的活动富有成果,必须有某种能动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统治和服从。勇敢的、能冒生命危险但不牺牲财产的人,成为主人。以劳动维持生活的人成为奴隶。接着出现了什么情况呢?奴隶劳动,为主人生产消费品,由此,主人陷入对奴隶的完全依赖。奴隶的意识水平有了提高,他开始懂得他的存在不仅为了主人,而且为了自己。从而,他们的关系改变了主人成为奴隶的奴隶,而奴隶成为主人的主人。

海塞在小说《玻璃球游戏》中体现了这个哲学寓意。小说主角克乃西特(德语意为“奴隶”,黑格尔使用的正是这个词)出身卑贱,由卡斯特利恩宗教团体抚养成人,他由于聪明、刻苦,最后成了这团体的象征最高智慧的玻璃球游戏大师。他的朋友和对立面德辛奥利(在意大利语中有“主人”的意思)完全沉陷在实际事务中。在精神世界中,克乃西特是德辛奥利的主人。然而,克乃西特终于厌恶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的生活,弃绝高位,去当德辛奥利的仆从。这还不是终结,从小说结尾中可以看到奴隶摆脱劳动、抗争和苦难的三种途径。黑格尔和海塞的思想是:奴隶和主人相互转变的锁链是无限的。

对于这种具有寓意性的小说要反复阅读,电影至少要看两遍。欣赏过程就是一种创作行为。欣赏的结果会长久而牢固地保留在记忆中。

除了寓意以外,多义性是20世纪艺术创作的又一个特点。这种类型的艺术作品往往没有“结尾”,情节没有结局。作家指出道路,但不描述怎样通过它。作者有时候把主人公留在十字路口。有时候则把读者和观众留在阐释的十字路口,作家把读者视为合作者,激发他们的想象,为阐释和猜测开辟了各种可能性。

20世纪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突出体现了他的创作特点。主人公K踏雪去城堡(官府),要求批准在附近的村子里落户。城堡就在眼前,但K历尽艰辛始终不能进入。小说没有写完,据作者的朋友布罗德回忆,卡夫卡原定的结局是,K将“奋斗至精疲力竭而死”,他临终时,城堡才批准他的要求。

这部小说的含义是什么呢?评论家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些人认为,卡夫卡作为布拉格的一个官吏,生活在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解体的氛围中,小说无疑再现了奥匈官僚阶层崩溃的图景。不过,另一些人在小说中看到了更多的东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崩溃。也有的研究者坚决否定这部小说的社会性,认为它仅仅传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惶恐。还有人列举了小说的某些细节,表明卡夫卡以宗教象征进行了思维。而弗洛伊德主义者在小说中读到心理分析的意义。上述每种解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卡夫卡的小说仿佛是一张略图,每个读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知识、能力、经验填充作者所提出的示意图。善于思考的读者会在小说中发现越来越新的层面。

懂得欣赏是一种创造的原理以及海塞的小说《玻璃球游戏》的寓意性和卡夫卡的《城堡》的多义性,我们就容易理解接受美学的理论。接受美学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德国,它的创始人是尧斯和伊瑟尔。在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的系统中,接受美学把艺术欣赏,即读者或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提到中心地位。以往的美学和艺术理论重视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研究,而忽视了读者问题。尧斯则把文学史看成“读者的文学史”,离开了读者,就没有文学,“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讲是注定为这种接受者而创作的”。读者的接受并非消极被动的,而是体现读者能动性的“阐释性接受”。因此,就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尧斯指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作反应的环节,他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14]

怎样理解尧斯所说的读者是“创造历史的力量”呢?这表明文学史不仅是作家和作品的历史,而且是读者的历史。艺术作品生命的长短,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读者的接受。尧斯举了法国同时问世的两部文学作品为例:一部是费陀的《芬妮》,刚出版时红极一时,一年中重印l3次,可是很快就无人问津了;另一部是我们在第四讲中提到过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开始只在很小的读者圈内流行,可是后来赢得越来越多的读者,最终成为世界文学名著。因此,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是作者赋予的和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而且也是读者欣赏所增补的。

接受美学的另位代表伊瑟尔认为,艺术作品只有在欣赏过程中才能成为真的审美对象。在未被欣赏之前,艺术作品只是一种物质存在,如画布上的色彩和线条,书上的印刷符号。为此,伊瑟尔提出了艺术作品的新概念。艺术作品在被欣赏之前还不是艺术作品,而只是艺术本文。艺术本文和欣赏者的结合才形成艺术作品。艺术欣赏不仅挖掘艺术本文的客观意义,而且要调动欣赏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l970年,伊瑟尔出版了著作《本文的召唤结构》。由于他把艺术作品看作艺术本文和欣赏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艺术本文具有系列重要特征,从而为欣赏者的参与提供广阔的空间。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艺术本文具有结构上的“空白”,这种空白存在艺术本文的各层结构中。在情节、对话、生活场景、人物性格、心理描写等方面都存在空白。也就是说,艺术本文只给欣赏者提供一个图式化的框架或轮廓,中间自有很多不确定性,召唤欣赏者以创造性想象去填补。艺术本文结构的召唤性是艺术本文的特点和优点。

在强调艺术接受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反对把艺术接受绝对化,不能把艺术欣赏从“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的动态系统中割裂出来,孤立地看待。艺术欣赏是一种创造,但不是不受艺术作品制约的、随心所欲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