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先哲孔子柏拉图教育宗师世景仰

先哲孔子柏拉图教育宗师世景仰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和柏拉图作为“行动者”,其“改变的能力”是对东西方文化的集大成,犹如蜜蜂酿蜜、燕子垒窝的艰苦细致的运作过程,构筑了迄今人类最好的“教育场所”。孔子是殷商的后裔。孔父嘉之子木金父,为避害而迁至鲁国陬邑。由于叔梁纥作战有功,被任命为陬邑宰。孔子17岁时,母亲颜氏去世。孔子想把母亲与父亲合葬。孔子安葬母亲后,又为母亲守孝三年。第二年生下儿子。因此,孔子办私学的目的是培养人良好的道德人格,即

孔子和柏拉图作为“行动者”,其“改变的能力”是对东西方文化的集大成,犹如蜜蜂酿蜜、燕子垒窝的艰苦细致的运作过程,构筑了迄今人类最好的“教育场所”。

孔子

孔子生于春秋末年大变革时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以极高的热情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信仰,百折不挠,即使在屡遭打击、排斥、嘲讽、围困甚至生命威胁的时候也不减其锐,反而愈挫愈奋。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历经大小70余国。他“知其不可而为之”,以圣人的境界执着追求。他深知从政与教育的关系,边从政边兴办私学,以至晚年专事教育,遂成为中国古代的大成至圣先师。

图1-1 孔子画像

◎家世身世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zōu)邑。孔子是殷商的后裔。周武王伐纣后,封殷商的微子启于“宋”(“商”音转)。孔子的先祖弗父何本来继位做宋国国君,却让位于他的弟弟厉公。到他的另一个先祖正考父任宋国太宰,历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代,恭谨节俭。他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恭敬,据《正考父鼎铭》说:“第一次任命鞠躬而受,第二次任命时弯腰而受,第三次任命时俯首而受。行路时顺墙根快走,也没人敢欺侮我;我就在这个鼎中做些面糊粥以糊口度日。”孔子六世祖孔父嘉,宋穆公、宋殇公两世做大司马(军事最高长官)。宋殇公九年(公元前711年),太宰华督借口杀了孔父嘉,夺其美妻,又弑宋君,另立宋庄公。孔父嘉之子木金父,为避害而迁至鲁国陬邑。木金父生铎夷,铎夷生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字叔梁,名纥(hé)],纥生孔子。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一名武士,本是鲁国季氏家臣。叔梁纥55岁时,晋国率11国联军攻打小国逼阳(今山东枣庄市中区),其中鲁国叔梁纥从军参战。逼阳诈降,把城门打开,放进去一部分攻城的士兵后突然城门下落,叔梁纥箭步上前一个人把沉重的城门托起,使冲进去的士兵退出来。由于叔梁纥作战有功,被任命为陬邑宰。叔梁纥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妾生一子孟皮(跛足)。“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1]孔子成年身高九尺六寸(一米九以上),人们都称他为“长人”。

◎励志勤学

孔子3岁(公元前549年)丧父,随母亲颜徵在移居贫贱等级聚居区阙里。孔子自幼爱学礼仪,学着大人祭天祭祖,“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2]。根据周礼定制,贵族子弟8岁入学宫读“小学”,15岁入“大学”,由于无法查证孔子是贵族出身,所以他少年时没有资格进入国立学校。

孤儿寡母,生活维艰。为了生计,孔丘从小辛勤劳作。他自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3]同时,在母亲的教导下,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的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4]孔子读书很用功。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对古礼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应学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他都精通。

孔子曾种地务农,也曾做过丧礼上为死者执绋吹打的吹鼓手,逐渐学会主持丧礼。先秦将执办丧礼的司仪人称为傧相。傧相在《周礼》中称为“胥”。“胥”又作“需”,“需”“儒”相通,乃是对乡里的乐官、祭司和书吏等有知识者的称谓。从“儒”的起源看,《说文》认为,儒(形声,从人,需声,本义术士)是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5]困境中滋生孔子的少年理想,向着儒家学说励志勤学。

◎合葬父母

孔子17岁时,母亲颜氏去世。孔子想把母亲与父亲合葬。但“孔子少孤,不知其墓”[6],孔子母亲也从未将此事告诉儿子。因为根据当时忌讳,孔子母亲不便送葬,故不知叔梁纥坟地所在。孔子出于慎重,在母亲死后,就把灵柩暂且停放在五父之衢。陬邑人挽父的母亲告诉孔子,他父亲葬在祖茔防山。孔子终于找到了他父亲的准确墓穴,并未经孔氏家族的许可就掘开了叔梁纥的坟墓,将自己身世卑贱的母亲与贵族父亲的遗骨合葬。这在鲁国引起巨大的震动。孔子安葬母亲后,又为母亲守孝三年。

◎飨士遭拒

孔子腰间还系着孝麻带守丧时,季孙氏举行宴会款待士人,孔子前往参加。季孙氏的家臣阳虎阻挠说:“季氏招待士人,没有请你啊。”孔子因此而退了回来。

◎娶妻生子

孔子19岁(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前往祖籍宋国访学,结识了宋国主管文书档案的记(亓)官氏,并娶他的女儿为妻。第二年生下儿子。鲁昭公赠送一条鲤鱼贺喜,故孔子将儿子取名鲤,字伯鱼。但据《礼记·檀弓》说,孔子的家庭婚姻生活似乎并不幸福,因此孔子后来就与这位妻子离婚了。《论语》留下来的两条语录是否与孔子的私生活有关呢?一条是:“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7]一条是:“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8]

孔子20岁(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任季氏的家臣委吏(管理仓库),计算量具公平精确(“料量平”)。21岁改作乘田(管理畜牧),牲畜繁殖兴旺(“畜蕃息”)。

孔子勤奋敬业。他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9]

◎创办私学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孔子27岁。他满怀富民强国的壮志,前后有些人愿意拜他做老师,于是,他在阙里创办了私学。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有天子办的,还有各诸侯国办的。到了春秋时期,社会发生剧变,王室衰微,官学已经荒废停办,垄断在王官那里的文化典籍也散失了,不少过去在官府教书的王官、巫祝、礼乐之士,也都流落到民间。因此,兴办私学已具备一定的条件,而且私学的产生又适应了当时文化下移、平民知识分子兴起的需要。孔子目睹春秋以来“礼崩乐坏”“官失其守”“天子失官,学在四夷”[10]的局面,他整理上古文化典籍的同时,创办私学,并以此为教本,教授弟子。孔子的私学和官学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培养目标不同。官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统治阶级的接班人,培养各级官员,而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可以去做官,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价值的承担者、文化的传承者和社会的管理者。孔子办学是为了培养一大批能够参加春秋后期政治改革活动的志士仁人。孔子面对礼崩乐坏、政治动荡,深深反思其根源,得出应从人自身的内在精神世界去寻找。孔子认为人的内心的道德水平决定人的行为,强调只有改变人心,才能拯救世界。因此,孔子办私学的目的是培养人良好的道德人格,即君子。他将教育内容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置德行于诸科之上。至于他晚年招收的弟子,则专门致力于学术教育的活动,孔子的学生曾子做了最好的概括:“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1]

第二,教学内容不同。官学“大学”的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充斥着“怪、力、乱、神”荒诞迷信的内容。孔子首先对这六部书进行整理,排除了重巫重鬼重天命的宗教鬼神文化的成分,注入仁爱的人文主义精神,编订成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文化知识课本。孔子在办学中,为了满足对教育内容的需求,他对教材做了重要改革,他系统研究整理我国古代的大量文献,从中选出《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典作为教科书。这六部经书后来被称为“六经”。同样是教“诗”,官学只是教“颂”,即有关祭祀的内容,而孔子侧重于“兴”“观”“群”“怨”,包括情感教育、理智教育、道德教育个性教育。经过孔子整理的“六经”这一套课本,在中国古代的学校中一直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乃至以后研究高深学问也离不开。

第三,教育对象不同。官学的教育对象只是贵族子弟。孔子之前的古代教育制度是由国家办学,就是所谓王官之学,这种教育制度的特点是官师合一、政教合一。这种官办的学校,教育大权由贵族垄断,只有社会上层的贵族子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而平民子弟是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的。民间不能流传学术文献。而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并付诸实施,不问出身,只要上学,他都给予同样的学习机会。孔子的教育对象“有教无类”[12]。求学者不分地域、贫富、老少、贤愚,将教育权利扩展到普通人,打破了身份的局限和只有贵族子弟受教育的特权。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13]

第四,教学方法不同。由于官学是培养统治者的接班人,官方钦定的教材,只背标准答案就行了。但孔子私学则不然,没有死的标准答案,因为孔子的每个回答都是针对提问者的具体社会背景、思想背景和知识水准提出的。

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兴办私学。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14]正像他的再传弟子们在《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达道。

孔子办私学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赞助。孔子熟谙礼乐文化,令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僖子[名貜(jué),号僖子,排行仲,位居鲁国的大司空]深深折服。孟僖子知道孔丘是家臣孔纥之子,对孔子家谱本来就很了解。当时办学条件不好,没有专门的射箭比赛场,孟僖子曾把自己家的一块地给他搞射箭比赛。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孔子34岁)二月的一天,孟僖子在临终前将他的两个儿子叫到床前[长子仲孙何忌(孟懿子)快30岁了,次子南宫适(kuò,名韬,字子容,又称南宫括、南容)十几岁]叮嘱:“孔丘乃是殷商圣人商汤的后裔……我听说圣族之后,即使家道衰微,但仍会有贤人而名世者。现在这个孔丘,虽然年轻却精习古之礼乐,也许就是能成大事的人啊!在我死后,你们一定要拜他为师,向他学礼!”孟僖子死后,仲孙何忌(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投拜孔子。由此之后,孔子即得到了孟氏家族的尊礼。孟懿子继承了孟氏家族宗长的地位,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人之一。

孔子的学生除了本国人之外,还有一些来自其他诸侯国的学子。如子张是陈国人,子长是齐国人,子游是吴国人。有的父子两代都是孔子的学生,如颜路与颜回,曾点与曾参等,还有冉家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冉求(子有)“三子往从学”,世称“一门三贤”。孔子的学生中有贵族,如鲁国大夫孟懿子和南宫适,子贡是卫国的商人,更多的还是平民,子张是做马匹交易的经纪人,原宪贫寒得房子上面漏、下面湿、四面的墙都是不完全的不堵之室,颜回是陋巷之人,还有当时曾横行鲁卫之间的江湖大盗颜涿聚(子路之妻兄),这些人受到教育后成为社会上的显达之士。正是孔子创新的教育实践,在我国教育史上才有了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的辉煌教育实绩。

◎问礼老聃

为了收集古代的文献典籍,弄清夏商周三代文化的演变,孔子早有去周都洛邑的向往。他对南宫适说:“我听说京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当守藏史的老聃(老莱子)博古通今,通晓礼乐文明的源头,明白道德学问的归宿。我们还得向这位智者求教哩!”南宫适将孔子的这一赴周都访问的愿望报告给鲁昭公,“请与孔子适周”,鲁昭公还派出车马仆役,支持孔子师生这一次长途出国访问活动[15]。孔子数次向道家创始人老聃问礼。从史籍记载来看,前期更注重礼仪,后期问礼的内容则涉及中国文化的根本。而事实上,孔子与老子对礼所持的观点是有矛盾的。比如,老子反对孔子的“圣”与“仁义”,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碰撞,这是在中国思想史乃至世界思想史上闪烁不熄的火花。正是孔子“当仁不让于师”,将老子的礼注入了仁的内核,开创了伦理哲学的崭新篇章。

◎臧否于齐

孔子35岁那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季平子和郈郦昭伯因为斗鸡的缘故得罪了鲁昭公。鲁昭公率领军队攻击季平子,季平子和孟孙氏、叔孙氏三家联合攻打鲁昭公,昭公的军队战败,他逃奔到齐国。此后不久,孔子也去了齐国,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孔子与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听到《韶》乐,陶醉得居然三个月不知道肉的滋味,得到齐国人的赞赏。

是年夏天,齐侯宫殿前池沼中出现了一种怪兽,齐人惊恐不已。齐景公便派人请孔子前来观看。孔子告知:“这动物叫商羊[古书又记作‘相羊’‘蜥蛘(yáng)’,即鳄鱼]。民谚有云:‘天将大雨,商羊鼓舞。’快告诉百姓治理沟渠河道,修好堤防,今年会有洪涝灾害。”果然,一到雨季,连降暴雨,各地洪水泛滥。其他国家都遭到水淹,惟齐国有备无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

孔子:“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对极了!假如国君不像个国君,臣子不像个臣子,父亲不像个父亲,儿子不像个儿子,即使有很多的粮食,我怎么能吃得着呢!”

他日,景公又向孔子请教为政的道理。孔子:“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节约开支,杜绝浪费。”[16]

齐景公想用孔子,打算把尼溪600里土地封赏给孔子,遭到相国晏婴的劝阻。之后,齐景公虽然很有礼貌地接见孔子,可不再问起有关礼的问题了。有一天,景公慰留孔子说:“用给季氏那样高的待遇给您,我做不到。”所以就用上卿季孙氏、下卿孟孙氏之间的待遇给孔子。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景公对孔子说:“我已年老了,不能用你了。”于是孔子离开了齐国。[17]孔子离开齐国是鲁昭公二十七年。孔子不止一次地说过:“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其仁爱之心是很少的。”[18]“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势,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19]“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俐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20]孔子这些话大概是针对齐景公说的。孔子返回鲁国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孔子42岁那年,鲁昭公死在齐国的乾侯,鲁定公继位。定公继位的第五年夏天,季平子死了,季桓子继立为上卿。

◎仕鲁理政

孔子50岁(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阳虎作乱失败,逃奔到齐国。鲁君欲借助当时已经形成一派势力的孔子及其团体夺回主导权力,遂任命孔子为鲁国重要城邑中都的大夫——中都宰(今汶上西)。“政行一年,四方则之。”孔子52岁时,鲁定公遂擢升孔子任鲁国司空、大司寇(主持刑政的大夫),摄相事。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齐国邀约鲁君到齐鲁边境的夹谷举行盟会,意在借机迫使鲁国成为齐国的附属国。孔子作为鲁国“相礼”陪同鲁君与会,主持盟会仪式。出使前,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预先设军防范,使齐景公想用武力劫持鲁国君臣的阴谋未能得逞。在盟会上,孔子运用外交手段折冲,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不仅保全了国格,而且巧妙收回了已经被齐国侵占数十年的郓、灌、龟阴三处鲁国邑田。

两年后,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9年—公元前498年),鲁定公任命孔子出任国相。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三桓”(季氏、孟氏、叔孙氏)贵族手中。鲁昭公初年,“三桓”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后来又驱逐鲁昭公,使之流亡在外直到死,形成了“公室失政,政出私门,权在家臣”的局面。孔子对齐鲁改革抱有很大信心。他说道:“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21]齐在保存周礼方面不如鲁。从历史上看,齐是太公立国,鲁是周公立国。周公制礼作乐,奠基典章制度,是历史的进步。但孔子此处所讲的“道”,又不同于西周的礼制,而是将这一文化形态推演到一个新的逻辑起点,赋予礼以“仁”的本体——“道”,它是在维护周礼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外部形式上,要求在人的理性上认识“仁道”的正当性与必要性。这是孔子在“人的发现”之后进而改变人性的不懈努力。

为加强鲁君公室地位,削弱“三桓”势力,孔子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孔子派弟子子羔、子路等去实施这一计划。掌控费邑的季氏家臣公山不狃对此不满,发动叛乱,率甲兵攻进曲阜。孔子亲自指挥诸弟子及军队平乱,在武子台一役击败公山不狃的叛军。季氏家邑(领地)费邑与叔孙氏家邑(领地)后邑的城墙都被拆毁。接着轮到拆除孟氏领地郕邑。但掌控该城的孟氏家臣公敛处父拒绝拆毁这座城墙,孟氏也在暗中支持。鲁君亲自率军前往征讨,围城不克,齐军也出兵到边境准备支援孟氏,鲁君担心腹背受敌,被迫退军。

◎周游列国

自从孔子任国相后,采取一系列改革新政,使齐国感到恐慌,担心鲁国强大后会威胁齐国。孔子55岁那年,齐国大夫黎鉏认为孔子在鲁国从政对齐国不利,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去。齐景公挑选了80名歌女送到鲁国去。鲁定公与季桓子接受了这班女乐,终日宴乐,不问政事。这年大祭,按礼制应当把祭肉分赠给贵族。但在季氏授意下,唯独不给孔子家馈送。孔子遂带领弟子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数十人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14年的流亡;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等70多个诸侯国(“干七十余君”)。孔子所到国家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姬姓封国:卫、曹、郑、蔡;第二类是先代遗民封国:陈(虞舜遗民封国)、杞(夏遗民封国)、宋(殷遗民封国);第三类是“另类”的楚国。在这三类国家中,仅有三分之一的国家理会他,可谓颠沛流离。在宋国大司马桓魋欲杀他;一行人数次遭逢战乱,“惶惶如丧家之犬”;师生在陈蔡边境绝粮七日,后被楚国的大夫叶(shè)公派人救出。孔子在楚国住了数年,近年湖北发现楚简记孔子言论多种,应即孔子流亡在楚时的言论。

鲁国季桓子病重乘着辇车望见鲁城而长叹说:“从前这个国家几乎兴旺了,因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没有兴旺起来。”回头又对他的嗣子季康子说:“我要是死了,你一定会接掌鲁国的政权辅佐国君;你辅佐国君之后,一定要召回孔子。”季桓子死后,季康子继承了他的职位。丧事办完之后,想如何接回孔子。大夫公之鱼说:“从前我们的鲁定公曾经任用过他,没能有始有终,最后被诸侯耻笑。现在你再任用他,如果也不能善终,这会再次招来诸侯的耻笑。”季康子说:“那么召谁才好呢?”公之鱼说:“一定要召冉求。”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春,齐军入侵鲁国,兵临曲阜城下。鲁国面临亡国危机,季氏派人与孔子联络,请求帮助。孔子出于大义,遂派冉求回国助战,并派子贡游说列国,为鲁国取得外援。冉求率军在郎战胜齐军。齐鲁两军在曲阜郊外发生大战,冉求率鲁军击破齐军。战胜后,季康子问冉求的军事才能从何而来,冉求说他的军事艺术学之于孔子。于是季康子派人迎聘孔子。孔子想到离开鲁国已经14年了,眼看就要离开陈国回到祖国,心潮澎湃。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陈国对弟子们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采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22]

孔子回国时已68岁,被尊以“国老”。最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孔子始终不被重用。尽管如此,孔子还是念念不忘关心天下大事。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常在俆(shū)州杀死齐简公而代齐,孔子要求哀公出兵征伐田常,哀公不从。

◎杏林弦歌

孔子深谙从教与为政的关系,办学是为“克己复礼”的政治主张服务的。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政呢?”孔子回答说:“《尚书》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23]

孔子一生在政治上未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他借助教育目的达到了。《庄子·渔父》对此作了极富诗意的记述:“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这是孔子贪图享乐吗?恰恰相反,这种艺术教育除了蕴含着深厚的教育艺术,还蕴含着教育的根本目的,陶冶人的情操,以实现其政治理想。

据《史记》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通常认为《诗经》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鲁乐工为他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时孔子8岁。但根据《论语》对孔子晚年“乐正”可知,经过孔子整理删定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诗经》版本,又叫《诗三百》。孔子从善的本原上赞美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24]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由他或弟子们执掌古琴弹奏诗歌的轻音乐,创造乐学的方式。对孔子教育生涯解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创办私学始教阙里的第一个时期。孔子30岁左右时,他开始招收第一批弟子,这中间有颜渊的父亲颜路,曾参的父亲曾点。孔子的另一位著名弟子子路,还有冉伯牛、冉有、子贡、颜渊、闵损等人,鲁国的贵族弟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也是在这时候拜他为师的。他们在孔子那里主要学习礼、乐、射、御(或驭)、书、数,这些主要是技艺、节文之事。其重点是培养德行,陶冶性情,多从事于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训练,准备由他们担负起闻道救世的重任。

“有朋自远方来”的第二个时期。孔子从37岁到50岁,即从鲁昭公二十七年,自齐返鲁之后到仕鲁之前,由于当时鲁国政治是“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孔子不愿与这些权臣合作,坚持“卷而怀之”“邦无道则隐”。《史记·孔子世家》说:“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这时期孔子的弟子中,外来的学生有齐、楚、晋、秦、陈、吴等,几乎遍及当时的各诸侯国。

扩大办学的第三个时期。孔子51岁为鲁国的中都宰,52岁为鲁司寇,55岁离开鲁国。在周游列国时,他还是带着他的弟子们四处奔走,并以社会为课堂,在游说求仕的过程中,在与各国统治者的交际中,在社会政治的实际活动中,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学生,即使在极为困难与危险的环境中,他仍然讲学不辍。

讲学洙泗的第四个时期。孔子晚年招收的子游、子夏、曾参等人,与他早期招收的弟子有所不同,则属于后一辈的弟子。他们在孔子那里主要研究《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25]。孔子晚年整理“六经”,其宗旨正如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提出的“经所以载道”[26]。除《乐》外,现存“五经”。

教学过程中,孔子要求弟子将研究与个人修养结合起来,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27]孔子尤其注重“行”。他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28]

难能可贵的是,孔子教学用雅言。雅言是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今陕西地区)以陕西语音为标准音的周王朝的官话。孔子平时谈话时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时,则以当时陕西语音为准。[29]雅言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即法律规定的通用语。

孔子生前和逝世后,他的众弟子在各地办学。曾参设教于武城,培养出孔子嫡孙子思等大儒;子思又培养出孟子。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李悝、田子方、段干木均是他的弟子。子夏在孔门中是传经之儒,汉代学者称儒家经学均由他所传授。澹台灭明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诸侯。此外,还有商瞿传《易》。澹台灭明和子夏的教育事业,又进一步将孔子的思想传播到黄河、长江两大流域。

◎余晖映天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冬,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14年游历不定的生活。

鲁人尊孔子以“国老”,鲁君和季氏都聘请孔子为鲁国国事顾问。但孔子无意介入混乱的政局,集中精力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办教育。孔子赞《易》,作《春秋》,直至获麟绝笔,正寄托了他晚年的社会、哲学、政治理论,并形成了他的“同人”“大一统”“天下为公”等大同思想[30]。此外,孔子整理乐曲的篇章,“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31]这对中国古典音乐具有拯救性质,因为在当时鲁国,知识分子四散外走流落他乡做了逸民。当时的文化重点在礼乐,管乐的都是高深的哲学思想家而兼礼乐擅长者。太师挚到齐国去了,亚饭干到楚国去了,三饭缭到蔡国去了,四饭缺到秦国去了,打鼓的即合奏指挥方叔到了黄河上游一带,敲小鼓的武到了汉水边,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了海滨[32]。孔子肩担重任且高度负责,即便是选入教材的305首诗,孔子对其也是持批判的态度。例如:孔子在编订中提出的质疑片断:“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33]这句话的大意是,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可见,孔子对周代的诗歌总集进行了系统认真的“备课”,传给后世的,是极其可贵的中华文化遗产。

◎老骥伏枥

孔子开辟的“仁道”,在当时遭遇种种不测,但他从不气馁,反倒愈挫愈奋。孔子晚年仍壮心不已,认为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曾提出:“礼失而求诸野。”[34]他提出最后的“归仁”之路:“欲居九夷”[35];“道不行,乘桴浮于海”[36]。他在《卫操》中写道:

周道衰微,礼乐凌迟。

文武既坠,吾将焉归?

周游天下,靡邦可依!

孔子欲居夷桴海,去探寻礼乐之源,“从头再来”!他比喻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37]

◎文化巨擘

现代儒学宗师柳诒徵(zhǐ)(1880—1956)在《中国文化史》中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38]

我国公元前841年前没有文字史料。孔子诞辰于公元前551年,就是说在孔子诞辰290年前我国没有文字史料。而在春秋末期,礼坏乐崩,战乱频仍,各国的文化典籍无人问津,史料文献遭到空前的浩劫,垄断在王官那里的文化典籍也散失四方。孔子以“存亡继绝”的使命感,抢救并整理了濒临散失危险的上古文化典籍,编修成“六经”,并作为教材。在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正统与主线,孔子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孔子自云述而不作,他编订300多首诗作为教材,就是后来的《诗经》。他把历朝历代好的文件挑选出来编了一本书,就是后来的《尚书》。后来他又把士大夫所用礼仪风俗编成了一本书《仪礼》。他把鲁国两百多年的历史编成了《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是鲁国第一部史书。《春秋》为书写历史确立了原则和凡例,其中最著名的是微言大义,即褒善贬恶的“春秋笔法”,令“乱臣贼子惧”[39]。孔子说:“加(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40]《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孔子把原是筮(shì)占之书《周易》作解,是为《易传》之始。《易传》“观其德义”,“体现了一种数学上的变化规律”,“蕴含着一种形式上的条理性。”[41]孔子是引发易学革命的第一人。孔子以探究宇宙人生的大道作为自己的使命,以研究历史文化作为职责,以提高人格境界臻于至善作为目标,开创达德之道,正像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42]

孔子对历史的考证务求甚解,能够细微地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例如,他提出一个问题:在当初,马是最贵重的,有马的人多是上层贵族(他们自己不会调教),先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没有了罢。[43]

《礼记·经解》上记载了孔子对“六经”的解释:“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致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富于春秋时代人文主义精神的素质教育。[44]

司马迁说:“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又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又《庄子·天下》篇对于鲁国孔子的教育内容作介绍:“其在于《诗》《书》《乐》者,邹鲁之士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20篇。

孔子后学的《礼记》秉承孔子思想,追寻天道性命相融构的文化教养生活。其中《大学》《中庸》《礼运》(首段是孔子与子游的对话,又称为《礼运·大同》)等为名篇;再有《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共10卷44篇;还有《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等先秦典籍也有对孔子语录的记载。再有《史记》和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著述,无不是以孔子学说为主脉,加进一些道家和佛教的成分而已。

三百年的工业革命不但造成了上帝的死亡,而且造成了自然的死亡,人类处在严重的生态危机之中。在宇宙的叹息声中,1984年美国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把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一本英国出版的《世界名人画册》第一页就是中国的孔子。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一批国际著名学者和75位诺贝尔奖得主探讨了21世纪科学的发展与人类面临的困境。在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巴黎宣言”中提出智慧、知识、教育、政治、医学、裁军等16个结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个世纪之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45]

◎一生自述

孔子晚年对自己的一生简述说:“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6]一句话概括了他一生学习和修养的整个过程。孔子阐述了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治学践履而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十五而志于学”。“志于学”“始于致知格物,终于治国平天下,皆是大学所学的经术”[47]

“三十而立”。立的是学业,学业有所建树。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48]南朝梁,皇侃《疏》释曰:“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

“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通权达变。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49]孔子在这里提出从“学”到“立”到“权”的人生思想发展的历程。

“立”与“权”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清代黄式三在《论语后案》中谈道:“立,守经也;不惑,达权也。”所谓守经,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所谓达权,是“无可无不可”[50]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在50岁时读《易》,对天道自然与对人生的彻悟达到新的思想境界。明代顾宪成《讲义》说,孔子自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顺至七十从心是证境。

孔子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家庭的和美,邻里的和睦,人民的和谐,民族的融合,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统一发挥着积极作用。孔子思想于公元3世纪传入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17世纪又向欧洲和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1687年巴黎就出现了拉丁文《论语》。到了近代,《论语》依然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论语》中蕴含的人文文化、社交文化、礼仪文化、教育文化、音乐文化、体育文化、卫生文化、养生文化、企业文化、管理文化、营销文化,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孔子创立了我国古代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儒家学派,他继承中华优秀的道德传统,肩负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集中华正统文化之大成。孔子属于世界,其思想的光芒普照寰宇!

他终生学而不厌,至死诲人不倦,博得弟子和后人的无限爱戴。他死后,许多学生在他墓侧结茅屋居住,有的住了三年,相传子贡住了六年。他早期的学生,如子路、颜渊、冉有、子贡,跟着他奔走四方,为救世而斗争。他的学生,有的做官,有的从教,如子游、子夏、子张、曾参等讲学带徒,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贡献。太史公司马迁尊称孔子是“至圣”。上述史实表明,孔子是上古时期的一位“道德最高尚,思想最先进,知识最渊博,智慧最高超,才能最卓著”的名副其实的圣人,形成了中华民族整体主义、人际和谐、人伦价值、理想人格、知行统一的道德传统。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51]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位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品德、思想、精神、人格、学识、智慧、才能、理论等方面在中国古代史上是无与伦比的。他在中国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赢得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敬仰。直至今天,让我们炎黄子孙为之感到震撼、光荣、伟大、骄傲、自豪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之瑰宝,都是孔子馈赠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柏拉图

柏拉图生于雅典政治急剧变化时期,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

图1-2 柏拉图雕像

◎国家背景

雅典位于希腊半岛的阿提卡半岛,处在中希腊各邦和东方联系的前缘地带,城西南有优良海湾,海上交通便利。雅典全境多山,平地较少,粮食生产不足,种植橄榄和葡萄。资源富有银矿、大理石和优质陶土。

公元前8世纪,雅典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国家,它是在“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抗中产生的”。[52]

雅典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仍是一个农业城邦国家,实行氏族寡头统治,高利贷使负债农民成为奴隶者日益增多。一方面是氏族贵族对农民和奴隶的压迫与剥削,另一方面是被压迫的平民反抗贵族的斗争。公元前7世纪末—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工商业开始发展,出现了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他们一开始就反对贵族专政。雅典的阶级关系已极度紧张。自由民下层正在酝酿武装起义。公元前594年,贵族被迫同意倾向平民的梭伦掌权,在经济和政治上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53]“这样,在宪法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国家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按他们土地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又遭受新的失败。”[54]

手工业商品生产的发达,使雅典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东到埃及和塞浦路斯,北到黑海沿岸,西到西西里岛和南意大利。在雅典城以南的派里犹斯港,樯帆林立,船只往来如梭。每天进出的船只超过1000艘,是爱琴海和黑海周围最热闹、最活跃的商港。派里犹斯是雅典的主要港口,但并非唯一贸易港口。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商品生产和商业贸易已达到希腊城邦经济的巅峰。

随着海上势力的扩张,雅典奴隶主从爱琴海的落后地区获得了大量奴隶,工商业广泛使用奴隶劳动。奴隶的细密分工、精湛的技术,使各种行业门类物品制作精美,数量大大增多。

公元前508年,克利斯提尼实行更加彻底的民主改革,消灭了雅典的氏族制度,摧毁了氏族贵族势力,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终于在战胜氏族贵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恩格斯对克利斯提尼的改革评述说:“现在已经大体上形成的国家是多么适合雅典人的新的社会状况,这可以从财富、商业和工业的迅速繁荣中得到证明。现在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赖以建立的阶级对立,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被保护民和公民之间的对立了。”[55]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49年,是波希战争年代。由于发明了焊铁技术,在手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雅典城邦已经能够制造出两排人划桨的三层战船。公元前478年,雅典成为提洛海军同盟盟主,团结相邻城邦共同抗敌,赢得了胜利。之后,希腊迎来了历史上最强盛、最繁荣的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雅典。随着雅典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从公元前443年起,雅典进入伯里克利执政时期。伯里克利通过一系列改革,最充分地实现了奴隶制国家制度的民主化,全体公民都具有了政治权利。但公民的权利备受阶层的限制,政权掌握在工商业奴隶主等上层公民手里,本质上仍是奴隶主对奴隶和非公民群众的残酷专政。

柏拉图18岁(公元前409年)按照雅典宪法接受军事训练,并服了两年兵役,参加过伯罗奔尼撒战争,目睹了雅典由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柏拉图20岁时(公元前407年)成了“人类中最智慧的人”——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的学生。苏格拉底生于雅典城阿洛庇斯区的一个普通公民家,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产婆。苏格拉底早年研究自然科学,后转入社会伦理道德研究。苏格拉底三次参战,他不仅博得了英勇善战的美名,而且还因为积极营救战友受到赞誉。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23岁的柏拉图打算继承家族传统而从政,但政权更迭,斯巴达占领雅典,国王吕西斯特拉图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寡头政治的傀儡政府,处于斯巴达的保护下,称作三十僭主。三十僭主由柏拉图的两个舅舅克里蒂亚斯和查米德斯领导。公元前403年,政权转入民主派之手。在三十僭主恐怖统治的八个月中,杀死许多雅典公民——几乎比战争最后十年中斯巴达军队杀死的雅典人还多。

柏拉图拒绝参与寡头政治。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以犯有“信奉新神”和“蛊惑青年”等罪名被雅典当局判死刑。苏格拉底审判时遭到的一个指责就是,他引诱并败坏了雅典的青年,其中主要指的就是僭主克里蒂亚斯和叛国者阿尔西比亚德,他们的危险行径几乎使雅典遭受了灭亡。在法庭上,苏格拉底申辩道,他本人并不是诋毁城邦法律、教唆青年的人,也不曾有控告中所说的不信神而引入新神的做法,相反,他帮助雅典人认清他们的良心,不仅没有腐蚀青年的思想,反而通过教育帮助他们成为将来城邦适用的人。柏拉图完全失望。他决心通过哲学培养国家统治人才,以达到建立理想国家的目的。这从柏拉图70岁时所写的《第七封信》[56]中可以得知。

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后来政局发生变动,影响了我的计划。那时民主政权为一般人所厌恶,革命发生了。领导这次革命的有51人,其中11人在城区,10人在比雷埃夫斯港。这两个管理委员会管理两区的市场及行政。上面还有一个30人的最高委员会,最高委员会里有些成员是我的亲戚故旧;他们邀我参加,以为一定会取得我的赞助。我当时年少天真,总以为新政权将以正义取代不正义,我极端注意他们先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这些绅士们的一举一动,一下子把他们所毁坏的民主政权反而变得像黄金时代了!他们居然命令我的师而兼友的苏格拉底去非法逮捕他们的政敌。苏格拉底严词拒绝,宁死不屈。我敢肯定说苏格拉底是当代最正直的人啊!当我看到这些以及其他种种,我衷心厌恶,决定与这个可耻的政权完全脱离关系。30人委员会大失人心,被逐下台。过了一个时期,我故态复萌,跃跃欲试,虽然静悄悄地,又想参加政治活动了。当时雅典局势混乱,私人互相报复,到处械斗。总的说来,东山再起的民主政权,还算比较温和;可是一些有势力的坏人诬告苏格拉底以渎神之罪,陪审团竟处以极刑……后来我年事渐长,深知在政治上要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有朋友,有组织,这种人在政客中非常难找,因为他们做事没有原则,而且没有传统的制度和风纪。要找到新的人才,简直难于登天。况且法规旧典,在雅典已多散失。当时我对于政治,雄心勃勃,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

◎家庭环境

柏拉图出生的年份应该是在公元前427年或公元前428年的5月或12月,生于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柏拉图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阿里斯通(Ariston),族谱可以上溯到雅典王忒修斯的家族;母亲是克里提俄涅(Perictione),是政治家梭伦的后裔。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来因为他有宽阔的肩膀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的意思),或因为他拥有宽广的前额,或可能来自他流畅宽广(platutês)的口才。柏拉图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皮利兰柏,少年时期在继父家度过。继父是伯里克利政策的支持者,曾出使波斯和其他亚洲国家。继父对柏拉图有良好的影响。他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母亲改嫁后又生了个弟弟。

◎域外游学与初访叙拉古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极端民主政权处死,令柏拉图完全失望。他决心通过哲学培养国家统治人才,以达到建立理想国家的目的。

公元前388(或前387)年,柏拉图首次来到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的一座沿海古城叙拉古(Syracuse)。这座城邦由古希腊科林斯的殖民者于公元前734年所建。它很快成为地中海的一个重要城市。那时建成的阿波罗神庙和雅典娜神庙(后来改造成大教堂)于2005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公元前474年叙拉古战胜意大利半岛上的伊特鲁里亚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叙拉古与雅典争强。公元前405年叙拉古狄奥尼索斯推翻民主政权,建立僭主政权。经将军执政僭主狄奥尼索斯一世内弟迪恩的推荐,接受咨政。他与迪恩结为至交。柏拉图因触怒狄奥尼索斯一世,转交伊齐那岛受审时缄默不语、镇定自若而免除死刑,被送往市场当作奴隶拍卖,幸遇昔兰尼派哲学家阿尼克里出资为其赎身,送归雅典。是时,雅典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安太尔西达和约,将所有小亚细亚地区割让给波斯。雅典斯巴达继续交恶,国力衰微,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种种凋敝增强了柏拉图建立理想国家的决心。

◎创办学园

柏拉图选择教育为政治服务。柏拉图回到雅典的第二年(有说公元前380年),在雅典城邦近郊的凯索菲区纪念古代英雄、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的圣地建立了一所学院——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专门培养适宜从政的人才。这里生长着许多梧桐树和橄榄树。

学园开设几何、数学、天文、音乐、法律、哲学等课程,在阿卡德米门前立着一块石牌,上书“不懂几何学者勿入”。柏拉图把它放在一切科学之端,是哲学学习的预备课程。他认为,几何抽象思维是认识“理念”的必要积累。

阿卡德米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的学术研究活动一直持续到6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反异教运动,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下令关闭为止,在前后存在的900多年里,它为西方世界和近东培养出大量的学者和文人,这之后,西方的学术教研机构至今依然沿用“阿卡德米”这一名称。

柏拉图在那里除讲授哲学之外,还讲授数学、天文学和声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但以哲学为最高课程。学园的目标不是传授实用的技艺,而是注重思辨的理论智慧,吸引了各地的学生到此学习。当时希腊大批有才华的青年来到这里。他们聚集在柏拉图周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质疑问难,不仅成为雅典的最高学府,而且蔚为全希腊的学术中心,为后来西方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学园在西方开创了学术自由的传统,是希腊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柏拉图学园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城邦培养治理人才,与当时许多城邦有政治联系。学园地址直到公元前86年罗马统帅苏拉围攻雅典时才被迫迁入城内,以后一直存在到公元529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为止。900年间,学园一直是整个希腊的文化中心。学园是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

学园不仅收男生,也招收女生,倡导男女平权,男女同校。学生不缴纳学费,办学经费主要来自社会捐赠。学园讲课方式采取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以师生对话、诘难为主,有时也采用讲授法。在学园里,柏拉图讲学著述。学园培养了一批既懂哲学、自然科学又能治理国家的人才,还有一大批学者、数学家、自然科学家。柏拉图把教学与科研、学园与研究院有机结合,尤其重视数学和几何研究。

此后直到去世的40年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20年,前20年专事教学与著述,而后20年又可分为从政和教学、著述。

据说阿卡狄亚人、底比斯人建立美伽波利城邦时请柏拉图去立法,柏拉图发现他们的所有权不平等而拒绝了。学园期间的40年是柏拉图一生最重要的创造期。晚年,除了两次前往西西里外,一直主持学园的教学、研究和著述。

学园培养出了许多人才,其中最杰出的是比自己小43岁的亚里士多德。

◎著书立说

苏格拉底一生不著一字,而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有大量哲学著作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家。柏拉图才思敏捷,研究广泛,著述颇丰。以他的名义流传下来的著作有40多篇,另有13封书信,经过后世一代代学者艰苦细致的考证,其中有24篇和4封书信被确定为真品。柏拉图著作分前、中、后三期,在他35岁前后,撰写《申辩》等;《理想国》等为中年所成;晚年有《法律》等。柏拉图最后一篇对话《克里底亚》虽然只写了一个开头,但在其中提出一个理想的“大西岛”成为后来西方思想家乌托邦的原型,以至英国近代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623年著《新大西岛》(the New Atlantis),意义深远。

柏拉图的著作是用对话体写成的,除最晚出的《法律》篇之外,均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对话者。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华丽,论证严密细致,内容丰富深刻,达到哲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一,不仅在哲学上而且在文学上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代表作是中期的《理想国》和后期的《法律》篇。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理论。他说:“教育在其最高意义上而言就是哲学。”[57]美国的犹太人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在其《古典政治哲学》(On Classial Philitical Philosophy,p.94)中谈道:“政治哲学就是试图引导资质较好的公民,或不如说引导这些公民的资质较好的子弟,从政治生活走向哲学生活。”古典政治哲学落实为教育,在古代孔子是这样做的,柏拉图也是这样做的。

◎二赴叙拉古

公元前367年(有说公元前366年),60岁的柏拉图在学园刚刚完成《理想国》的创作,就接到了叙拉古大臣狄恩的信,说狄奥尼修一世由于在一场戏剧比赛中获奖欣喜过度而酗酒猝死。大臣们公推延请他作狄奥尼修二世的教师。柏拉图将学园交欧多克索主持,自己带弟子和友人前往叙拉古。柏拉图到叙拉古之后,连叙拉古宫廷的地板上都铺满了沙砾,人们热衷于在那上面研究几何学。柏拉图力图把狄奥尼修的心灵引到正确的哲学理论学习上来,但显然收效甚微。不久狄奥尼修二世和狄恩发生了争执,狄恩遭到放逐,柏拉图被迫继续留在宫廷中。也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二者开始相互了解,并建立了不错的信任关系。

公元前366年,叙拉古与迦太基开战,狄奥尼修派船送柏拉图离开,并许诺当和平到来时将接他和狄恩一起回来。

◎三赴叙拉古

公元前363年,柏拉图64岁时,又应国王狄奥尼修二世邀请前往叙拉古传授哲学,四年后,狄奥尼修二世派船接柏拉图前往叙拉古(狄奥尼修二世并未召回狄恩)。但独断专行的狄奥尼修二世已经对任何教育建议失去兴趣,他开始对柏拉图的行为表现出暴躁,特别是狄恩被彻底排除在叙拉古的政治生活之外,他的财产也被抄没入宫。柏拉图感到愤慨,准备立刻离开。但狄奥尼修害怕柏拉图的离开会给他带来笑柄,便提出希望柏拉图留住一年。后来因为派系斗争,柏拉图和狄奥尼修二世发生冲突,甚至有人要求处决柏拉图。危机之下,柏拉图求助于塔拉斯的朋友阿尔基塔。狄奥尼修二世不敢与邻国交恶,在公元前360年(一说公元前361年)让柏拉图返回雅典。柏拉图最后离开叙拉古,他想在现实中创造“理想国”和“哲学王”的实验终以失败告终。

◎安寝学园

时逢第108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恰巧那天也是柏拉图81岁生日,那天他正在参加一个婚礼,在宴会上无疾而终。柏拉图死后葬在他亲手创办的学园。亚里士多德在悼词中称颂他:“岿岿胜德,莫之能名。光风霁月,涵育贞明。有诵其文,有瞻其行。乐此盛世,善以缮生。”亚里士多德在悼念他的诗文中写道:“对于这样一个奇特的人,卑劣的人甚至连赞扬他的权利也没有,他们的嘴里道不出他的名字。正是他,第一次用语言和行动证明,有德性的人就是幸福的人,我们之中无人能与他媲美。”狄奥根尼·拉尔修这样描述道:“阿波罗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和柏拉图赐予了凡人,他们一个拯救了凡人的肉体,一个拯救了他们的灵魂。”

由于柏拉图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卓越才华,古希腊人称赞他为“阿波罗之子”。在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是光明之神、预言之神和美的原型。

◎哲学建树

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希腊先哲的成果,借助早期克里特文明与雅典“黄金时代”的文化成就,吸收并综合古代欧洲、北非、小亚和西亚等国文化精华,将所学和多种实践融为一体,系统研究,将以往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存在论)哲学植入“至善”(“最高理念”)的内核,创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可以将柏拉图的哲学学说概括为“一个理念”“两个世界”“三个等级”“四种美德”、灵魂转向(由“日喻”“线喻”“洞喻”诠释)和“通种论”。理念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世界的永恒的实在,是万物的本体、共相,可感事物只是理念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是一个等级体系,最高的理念是“善”“正义”“美”;其次是“一和多”“部分和整体”;再次是数学的理念(如圆、三角形);再次是自然物的理念(如水、土等);最后是人造物、人工制品的理念(如床、桌)。而辩证法则是他知识与智慧的巅峰。

【注释】

[1]《史记·孔子世家》。关于孔子出生年代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今依《史记·孔子世家》说。具体出生日期是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鲁襄公二十二年八月廿七)。关于“野合”,系孔子母亲颜徵在非妻非妾无名分。据《索隐》《正义》解释,叔梁纥与颜徵在成婚时已超过六十四岁,而徵在岁数尚小,二人年龄相差悬殊,此种婚姻在当时不合礼法,故谓野合。

[2]《史记·孔子世家》。

[3]《论语·子罕》。

[4]《论语·为政》。

[5]见孔祥骅.先秦儒学起源巫史考[J].上海社会科学,1997(12)。

[6]《礼记·檀弓》。

[7]《论语·阳货》。

[8]《论语·宪问》。

[9]《论语·子罕》。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10]《左传·昭公十七年》。

[11]《论语·泰伯》。

[12]《论语·卫灵公》。

[13]《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脩(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4]《论语·宪问》。

[15]孔祥骅.孔子与私学,http://www.eol.cn/20010829/209681.shtml.

[16]《论语·颜渊》《史记·孔子世家》。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17]《论语·微子》。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18]《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9]《论语·公冶长》。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20]《论语·公冶长》。或曰:“雍也仁而不佞(nìng)。”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21]《论语·雍也》。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22]《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3]《论语·为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

[24]《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5]孔祥骅.孔子与私学,http://www.eol.cn/20010829/209681.shtml.

[26]《程氏遗书》卷六。

[27]《论语·述而》。

[28]《论语·述而》。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29]《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30]孔祥骅.孔子与私学,http://www.eol.cn/20010829/209681.shtml.

[31]《论语·子罕》。

[32]《论语·微子》。大师挚适齐,亚饭(“饭”是管乐的官名)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táo)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33]《论语·子罕》。

[34]《汉书·艺文志》。

[35]《论语·子罕》。

[36]《论语·公冶长》。

[37]《论语·宪问》。

[38]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M].台北:台北正中书局,民国三十七年:300。

[39]《孟子·滕文公下》。

[40]《论语·述而》。

[41]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586,587。

[42]《张子全集·近思录》。

[43]《论语·卫灵公》。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44]孔祥骅.孔子与私学,http://www.eol.cn/20010829/209681.shtml.

[45]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要汲取孔子的智慧[N].堪培拉时报,1988年1月24日.胡祖尧.诺贝尔奖得主推崇孔子[N].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1月17日.

[46]《论语·为政》。

[47](汉)班固:《白虎通·辟雍》。

[48]《论语·公冶长》。

[49]《论语·子罕》。

[50]《论语·微子》。

[51]《史记·孔子世家》。

[5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7,112,113。

[5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7,112,113。

[5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7,112,113。

[5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6。

[56]柏拉图:《书札》第七卷。

[57]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