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伯托西和伯托西的区别是什么?

伯托西和伯托西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相反,人格主义者认为,尽管人与上帝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别,但始终存在着一种本质的连续性。[107]伯托西还强调作为人格的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并认为上帝是从虚无中创造出人和世界的。伯托西则认为,在柏拉图的体系中出现了上帝、理念和物质这三个同样永恒而又独立的存在物,这种论点否定了上帝的无限性,使上帝变成有限的,因而不能被人格主义者接受。

浏览一下伯托西的论著目录,就可以看出上帝问题在他的思想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他着重从上帝与人、自然界的关系来探讨上帝问题。与其他人格主义者一样,他也把上帝看作一种特殊的人格,即大写的人格(The Person)。他强调说:“如果没有作为这样一种人格的上帝,自然界中就没有统一性和齐一性。”[102]

伯托西认为,与有限的人格一样,作为人格的上帝也是有自我同一性的。任何人格都是某种存在物,即一种在连续性中进行认识、意欲和关怀的统一体,简言之,即一种处于连续性之中的统一体。当我变化着的时候,我始终是自我同一的。我作为一种人格,并非是若干部分的聚集或融合,而是一个原初的统一体,它不论如何千变万化,仍始终保持自己的自我同一性。没有这种自我同一性,也就谈不上变化,这就是说,如果在变化中没有任何东西固定不变,我们就不能说一个存在物在变化着,只能说一个存在物取代了另一个存在物。当我们说上帝是一个人格时,这就是说上帝是这样一个存在物(Being),他尽管与其他一切存在物相关联,但他不是其他一切存在物的统一体,他是自我同一的。他说:“我们需要记住,把上帝称为人格,这点不过坚持认为上帝是一个统一体—连续体(Unity-Continuity),他在其本质的存在的统一性方面是不变化的。即使他的存在中的个别的内容或品质发生变化,他作为一个人格仍是不变化的。”[103]

伯托西强调,没有上帝,自然界也就没有齐一性。他认为人的思想和行动建基于世界中的事物的规律性和有序性。我们在谈论宇宙时,就预先假定宇宙中的事物和事物是以那样一种方式相互联系着,即在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件是以一种为人们可以理解的方式与其他地方发生的事件联系在一起的。有序性和规律性构成了事物的存在方式。他说:“人格主义的有神论者认为,世界上各种事物和事件之间的这种如此相互关联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是通过假定存在着一个统一体—连续体,它以那样一种方式创造了和支撑着这里所有的一切,以致在这一切部分之中有可能存在着一种基本的秩序、规律性和关联。”[104]在他看来,无论有神论的人格主义者,或者一元论的人格主义者,都持这样一种基本立场,即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宇宙的统一体—连续体,那就没有一个使我们大家得以相信事物的有序性的最终根据。

伯托西除强调上帝是一个自我同一的统一体—连续体外,还强调上帝是一个进行认识的人格。他说:“人格主义者主张,与有限的人格一样,这个自足自给的、宇宙的统一体—连续体也是一个认识者,一个心灵或者精神。”[105]如果我们否认这个宇宙的统一体是有意识的,否认其知道他自己与他的世界之间的区别,我们就会损害这个统一体。当我们强调宇宙的无限性时,或者当我们强调上帝存在的绝对性时,我们并不是说在上帝与人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相反,人格主义者认为,尽管人与上帝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别,但始终存在着一种本质的连续性。“人格”这个词就意味着人和上帝都是能动者,他们都是有自我意识,都能够以理性的、道德的、审美的或者宗教的理想为依据去认识和行动。他说:“如果把上帝理解为一个人格,一个统一的认识者,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我们的思想形式能够认识自然界的那种相互关联的秩序。”[106]

伯托西还认为作为人格的上帝是一个仁爱的能动者(a loving agent)。在他看来,如果人格主义者想在认识之外提出另一种有助于丰富人类经验的因素,那他就会选择爱。思维和爱(thinking-loving)是思维和行动(thinking-acting)的支持者,爱是使人类的其他各种美德得以增强的创造性源泉。当一个人充分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相互促进的可能性而致力于促进他人的成长时,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是在爱。即使对方会滥用他的爱,他也仍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对方。他主张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互助互爱的关系,用他的话来说,一种相互作出反应和相互承担责任的关系。他说:“总而言之,在人类经验中没有任何一种善比成为一个相互促进的共同体的成员更好的了,这些成员相互作出反应,相互承担责任。我们把这种善称为爱。如果任何一个存在物怀有促进共同体中人们的成长这样一个目的,并且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实现这个目的,那么这个存在物就是在爱。人格主义者说,作为人格的上帝就是善,他是一个仁爱的能动者。”[107]

伯托西还强调作为人格的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并认为上帝是从虚无中创造出人和世界的。他不赞同柏拉图所持的下述观点,即认为上帝好比一个雕塑家,他不是从虚无中创造出万物,而是依据一些永恒的理念,对永恒的物质进行加工而创造出万物的,理念赋予物质以形式。与上帝一样,理念和物质都是独立的和永恒的,它们都不是上帝创造的。伯托西则认为,在柏拉图的体系中出现了上帝、理念和物质这三个同样永恒而又独立的存在物,这种论点否定了上帝的无限性,使上帝变成有限的,因而不能被人格主义者接受。他说:“关于creatio ex nihilo(从虚无中创造)的学说是人格主义者的这样一个论点,即上帝并不是与世界和人相等同的,而且上帝也不是一个与所有创造物相‘并立’的存在物,因为所有的创造物不论具有什么样的独立性,归根结底仍然依附于上帝的意志。没有上帝按照他自己的存在和目的而进行的不断创造和干预,也就不会有‘宇宙’。”[108]

伯托西也不赞同某些哲学家和神学家把上帝看作一种存在于一切创造物之中的存在物的观点,仿佛自然界和人不过是上帝的众多样式,或者是上帝的存在的参与者,或者是上帝的存在的众多中心。他认为这种观点否定了人的自由,把人的自由意志观念贬低为一种幻觉。他认为人的自由尽管是有限的,但毕竟是存在的。他说:“如果人的行动是他自己的行动,如果人的行动规定了人自己的个性,那就不能说人以任何一种对他的这种相对自由权有所损害的方式参与到上帝之中。如果一个人是另一个存在物的样式或中心,那么他的自由、他的个性便不复存在。因此,Creatio ex nihilo现在变成人格主义者的这样一种说法,即任何人企图说明人如何能够既是自由的,又是另一个更大的、起支配作用的整体的一部分或一个中心,那是行不通的。”[109]总之,在他看来,作为人格的上帝是一个仁爱的创造者,他把自己的爱表现在自然界的秩序之中,没有这种爱,人甚至不能存在,可是他又让人们享有自由,并使人们相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