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多措并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多措并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时间:2022-09-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一五”以来,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河套文化艺术节和六届研讨会,使河套文化成为了全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文化品牌之一。全市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组织业务人员深入苏木镇、嘎查村,包村包片开展定点定期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年均达到3个月以上。十一五以来,全市相继创作出新剧(节)目40余台,打造和推出了一批具有河套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

巴彦淖尔市文化局 张国峰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按照文化建设“两大一新”目标和国家、自治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立足地区实际,前瞻性思考,系统化谋划,以实施河套文化和民族文化大市战略为重要依托,大力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河套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市新农村新牧区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稳步推进,大力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丰富和活跃广大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城乡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

(一)文化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文化基本阵地建设得到切实加强。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积极拓宽思路,千万百计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采取政府投入、争取上级投资、资产置换、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共投入建设资金近6亿元,全市先后建成和正在建设一批文体基础设施,新建和改扩建500万元以上文体基础设施14个,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分中心7个和村嘎查点756个、综合文化站33个、草原书屋301个,完善了嘎查村示范文化室100多个、农牧民健身工程点127处,全市自筹资金先后向138个嘎查村文化室、文化团体和社区文化活动室配送文体器材1000件套。7个旗县区所在地的中心城镇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文体场馆42个,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总投资4亿多元的市文博中心、河套文化演艺广场正在建设之中。

(二)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壮大,文化基本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市现有全市共有文体机构(不含文化站室)73个,在职职工1107人,其中市直373人、旗县区734人;大专以上学历643人,高级职称40人,中级职称218人。综合文化站机构有67个(包括48个苏木镇文化站、3个涉农办事处、16个农牧渔场)、嘎查村文化室331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市、旗县区、苏木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居委会)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此外,全市还有各类民间美术书法民俗、手工技艺、音乐、舞蹈协会和基层文化群众组织、农牧民文艺协会、民间职业剧团、文艺演出队510个,市和各旗县区均先后成立了河套二人台艺术学会和乌拉特民歌艺术学会,会员达到1742人。各类基层文艺社团和群众文化组织集结了10000多个文艺骨干,在全市的日常文化活动和节假日活动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起了一支在农村牧区“不走”的文化队伍。

(三)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品牌特色初步形成。“十一五”以来,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河套文化艺术节和六届研讨会,使河套文化成为了全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文化品牌之一。以此为引领,促进了全市各地各具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举办各类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大型文化活动近300场,掀起了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喜迎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四大群众性文体活动高潮。各旗县区举办的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如华莱士节、番茄节、国际那达慕啤酒节、草原民俗文化节、边塞文化节等,突出文化经济互动共振和产业特点,在市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军警营文化、农牧区文化等多元并进、繁荣活跃的发展态势。全市8个国办艺术表演团体平均每年演出总场次达900余场,并先后到蒙古国、北京、河南、湖南、贵阳、兰州、周边盟市等地进行演出,维也纳、朝鲜、蒙古国、河北、陕西等地的演出团体应邀来我市演出,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质量。送文化下乡活动向制度化、经常化方向不断发展,累计送书和碟26960册、送电影15130场、送戏3780场、送春联8000多幅。全市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组织业务人员深入苏木镇、嘎查村,包村包片开展定点定期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年均达到3个月以上。市艺校和各级国办艺术表演团体采取举办培训班、开展文艺辅导等形式,培养了一大批基层文艺骨干。同时在各级各类群众文化协会的组织和示范带动下,各类社区及农牧民文化节、文化体育比赛、演出、技能展示等蓬勃开展,巴运、河套酒业等企业机关部队自办文化活动方兴未艾、接连不断。全市民间剧团和农牧民文艺演出队长年活跃在农村牧区,年演出近万场,观众达50多万人次。各级公共图书馆在保证56小时开馆服务的同时,积极拓宽服务渠道,设立流动图书借阅点,开展送文化信息资源进学校、社区、机关、企业“四进”活动,并针对部分老年、残疾读者的特殊情况,推出了送书上门、集体借阅、预约续借、馆际互借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我市还出台了《老年人优待办法》,对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等给予特殊政策。开办了老年大学,开设适合老年人的文艺、体育、科普等10余门课程,现有学员近3000人,充分体现了文化普惠和均等化。

(四)文艺创作日趋活跃,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十一五以来,全市相继创作出新剧(节)目40余台,打造和推出了一批具有河套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先后创作排演了大型歌舞晚会《岁月如歌》、《甜蜜的故乡》、《舞动巴彦淖尔》、《和谐巴彦淖尔》、《乌拉特之福》、《圣牟纳颂》等,大型现代二人台剧《真情》、二人台小戏《王婆骂假》、《秤婆婆》、《中秋时节》、《调查》等,歌曲《摘枸杞的姑娘》、《河套人家》等,舞蹈《河柳》、《朝阳阳花开》等一大批舞台艺术作品,提升了巴彦淖尔市艺术创作的整体水平。启动了大型阴山岩画舞台剧的创作生产工作。推名人工作持续开展,成果喜人。先后举办了青年歌唱家祁玉梅个人演唱会、著名二人台表演艺术家王占昕舞台艺术展演、青年马头琴演奏家扎木苏音乐会,青年演员沙日娜参加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比赛,晋级年度总冠军决赛;著名二人台表演艺术王占昕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并随团赴日本、法国演出,成为我市将二人台艺术推到国外的第一人。积极参加自治区和国家的重大赛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6年至2011年,全市书法、美术、摄影等艺术作品共入选或获省级以上奖励100多项次,编创群众文艺作品350件,出版《群众演唱》2辑,爬山调和乌拉特民歌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专业文艺作品共获省级以上奖励70多项,其中许多作品在央视和内蒙古电视台多次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连续举办了5届新年音乐会、3届春节联欢晚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艺术欣赏形式。

二、推动工作开展的几点体会

(一)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是加快建设进度,提升建设效能的重要途径

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我市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因地因时制宜,本着实用效能、多条腿走路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功能效能的最大化,推动了工作开展。在市和旗县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采取政府投入、争取上级投资、资产置换、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同时整合各渠道投入资金捆绑使用,建设多功能大体量综合文化设施,既提升了建筑规模,解决了由于资金缺乏一时无法实施的项目建设问题,同时实现了资源共享,避免了建设内容的重复浪费。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尽量做到“一室多用”,把文化阵地建设工程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结合起来,与农村牧区党员教育、农牧民健身工程结合起来、与工、青、妇活动中心建设结合起来,资源整合、项目资金捆绑运作、成果共享,新建较高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大楼,既保证了文化站300平米的面积标准和内部功能要求,又实现了文化阵地功能多样化、效用最大化。我市杭锦后旗紧紧围绕河套文化建设,突出地方特色,成功引进银川东线旅游集团公司在康尔徕生态园投资建设“走西口民俗文化村”项目,其中包括恢复重建塞上新舍和中山堂,进一步发挥傅作义将军的历史名人效应,同时筹资70多万元新建了中南渠村高标准文化活动中心。五原县建设四社文化活动室采取公助私建方式,由镇投入8万元,农民户个人投资5万元,建成占地面积630平米,建筑面积150平米的社级活动室,集图书阅览、超市、电脑、计生服务为一体,成为全村文化活动的中心。乌拉特中旗全面启动了“新农村新牧区小康文化工程”建设,将2009年确定为“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年”,积极协调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实施“文化扶贫”战略,将全旗8个苏木镇全部列为帮扶对象,由旗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旗直92个单位为具体帮扶单位,举全旗之力包扶苏木镇文化站、文化室、文化大院、文化户,不断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目前已落实230多万元的资金和器材,掀起了农村牧区小康文化建设新高潮。

(二)注重实效,下移工作重心,是落实文化惠民政策的必然选择

通过多年的调研和工作实践,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方面基层文化设施落后,农牧民及农民工、残疾人文化生活贫乏的状况还普遍存在,基层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期盼和渴求日趋强烈,存在着供求之间的矛盾。而另一方面,国家目前对文化设施的项目投入,主要集中在乡镇、旗县,县乡一级做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应该加强,但现实情况看,村嘎查、社和社区居委会这些最基层的文化设施建设更应予以高度关注,这一层级的群众对文化活动投入的积极性最高,自发开展的活动也最为频繁,文化服务效能体现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但国家和各级政府投入的资金和项目支持严重缺乏。为充分体现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和公平效能原则,我市近年来立足于地区实际,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心,将嘎查村、村民小组居委会文化室和文化大院、文化户列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点,优先安排草原书屋、送书下乡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电影2131工程、全民健身工程项目等,并予以捆绑实施,稳步推进。同时,持续开展送文化体育器材活动,装备基层文化室、文化团体和群众文艺协会,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和社区居民参与和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保障了农牧区和社区文化体育常态活动的开展。此外,我们在农区村社大力推广五原县“民办公助、多功能办室、市场化经营”的模式,鼓励农民自办文化。牧区重点加强旗县区文化馆、图书馆、乌兰牧骑、电影放映管理站建设,积极争取配置流动文化服务车,划拨专项经费,开展灵活、小型、多样的文化服务,积极创新建设和服务模式,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效益。

(三)多措并举,以动促动,是强化基层文化服务功能的有效办法

为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提升文化活动质量和层次,更好地满足农牧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坚持城乡联动、以动促动,带动了农牧区文化建设的稳步发展。

一是基层文艺组织示范带动。全市包括河套二人台艺术学会、乌拉特民歌学会、农牧民文艺协会、秧歌队、文艺队、座腔班子等群众文艺组织覆盖全市城乡各地,网络体系日益健全完善,会员、爱好者队伍和受众面不断扩大,活动在城乡遍地开花,示范带动了农牧民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对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持续开展的河套二人台展演、座腔联唱、爬山调展演、乌拉特民歌展演等活动,规模影响日趋扩大,成为农牧民农闲和业余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食粮。全市农牧民文艺协会和业余文艺演出队,围绕农村牧区中心工作的主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文化宣传,寓教于乐,对推动乡风民风建设,鼓舞和引导农牧民群众投身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是文化下乡和留文化在乡双促动。一方面积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实现制度化、经常化,组织各级文化单位把文艺演出、戏剧、电影、展览、书籍等送到基层,受到广大农牧民欢迎。同时,将送文化下乡和留文化在乡有机结合,组织业务人员深入苏木镇、嘎查村,包村包片责任落实到人,开展定点定期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个别辅导,培养了一大批农牧区文艺骨干,使文化的种子在基层得以生根发芽,逐渐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主干力量。市文体局在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项目资金和器材投入的同时,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分批配送器材。2009年以来先后为138个嘎查村和社区文化室、文化大院配送乐器和图书,并按照只搞“锦上添花”、不搞“雪中送炭”的思路,实行以奖代补,重点扶持活动开展的好、群众参与面广、成效凸显的基层活动点,极大地激发了基层群众组织和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持续掀起了群众文化活动的高潮。

三是城乡共建互动。通过组织元宵节民间社火大赛、灯谜展、农牧民业余文艺汇演、残疾人书画展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村牧区文化进城,与城市文化互相交融、互相促进,实现城乡文化共建共享,活跃城乡各地文化生活。在这些活动中,农牧民文艺协会和苏木镇文化站逐渐成为发掘人才、组队参演和日常排演的重要中介和活动场所,一些民间文艺团体纷纷落户文化中心,乡镇文化站活力倍增。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看上好书,各级公共图书馆在加强窗口服务、提高质量的同时,采取了“图书服务面向基层和驻地官兵延伸”活动,设立了流动图书服务点,整合图书资源,拓宽了服务领域,提升了图书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开辟了一条图书服务的新路子。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态势良好,发展主流突出,并涌现出不少亮点,形成了地方特色。但从现阶段的发展状况看,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领导重视程度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不相适应。一些地方特别是个别旗县区和乡镇偏重经济建设,没有把文化建设真正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上去认识,“一手硬、一手软”或“嘴硬手软”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二是有限的投入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缺乏连续性,效益不高,文化单位业务经费匮乏的问题普遍存在。文化经济政策不能落实到位,社会融资渠道不畅。许多文化单位和社区、苏木镇及嘎查村在文化活动开展和基建项目投入上基本走的是“三个一点”即“上级支持一点,财政拨付一点,社会筹集一点”的相同模式,投在文化建设上的资金极其有限,形不成长期稳定的经费来源保障渠道。

三是落后的公共文化设施与文化服务功能不相适应。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公共文化设施总量不足,且服务功能不全,设备老化。加上部分文化设施被拆迁等原因,目前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还很薄弱,难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的地方文化站设施虽然建得不错,但由于选址安排在政府院内、开放时间短、作用发挥不明显,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闲置浪费。村嘎查和社区文化设施严重短缺。

四是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与群众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发展,群众接受的文化讯息更为丰富,文化消费观念、文化消费群体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文化品位也在不断提升,由过去单纯的娱乐向“求知、求美、求乐”转变。但由于政府的经费有限,加上公共文化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和考评机制,导致政府提供的一些文化产品的形式较为简单,内容不够新颖,存在着明显的供给不足。特别在农村牧区,文化活动主要依靠协会组织,而且大多都是吹拉弹唱等,内容形式还相对单一。

五是公共文化队伍与其承担的文化职能不相适应。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老化、断层现象严重,优秀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尤为缺乏,整体服务水平有待于提高。曾经活跃的一批文化能人包括民间艺人由于年龄或是其他原因相继退出,一些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存在失传的危险。乡镇文化站的编制一般在1-2人,但真正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很少,文化站人员编制被其他人员占用或在职不在岗的现象比较普遍,能在岗的也大多缺乏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按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基本性的原则,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财政投入为保障,以城乡均衡发展为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大力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整合多方资源,放大服务协作效应,在共建共享上多下功夫。一是实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春雨工程”的有利时机,不断完善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库,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全面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草原书屋、文化站和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切实加强全市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重点规划与建设基层文化设施,扩大公共文化设施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向苏木镇和村嘎查服务点延伸的步伐,充实民族地方数字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在实现苏木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的同时,加快推进农牧渔场、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大力加强嘎查村、居委会社区文化室和村民小组活动阵地建设。二是加大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整合力度。充分整合利用不同领域、不同系统文化设施,有组织地实施学校、企业等社会公共文化设施资源的开放共享,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建成功能结构合理、地区分布均衡、高效便捷可及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三是根据《国务院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基本原则,出台巴彦淖尔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办法,加强对已建或新建的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四是加强与部门行业的协调联动,本着共建共享的原则,继续整合各部门项目资源,捆绑建设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构建覆盖全市、城乡一体、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体系。

(二)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队伍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一是按照素养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要求,配足配强公共文化单位各类业务干部,理顺用人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以培养、使用、激励、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和制度保障,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苏木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职责和主体地位,着重解决专职文化站长的配备、使用、待遇等问题,重点培养农村牧区、城镇社区文化带头人、文艺骨干,鼓励支持专业文艺团体改革分流人员到社区和苏木镇从事文艺辅导员、文化指导员等工作。二是要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人才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以基层和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为重点,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创新内容、扩大规模,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机构工作岗位规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逐步实施职业资格管理制度。三是要完善选拔和激励竞争机制。制定落实选拔、任用、激励、评价等方面的措施,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展,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宣传。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四是继续加强各类群众文化学会、协会建设,注重发挥基层文化骨干、文化能人的作用,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基层群众文艺协会、农牧区业余文艺团队、文化示范户等,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三)进一步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各级文化单位在坚持长期开展阵地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闲、节假日,组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民俗文艺表演、劳动技能比赛,继续开展消夏广场文化活动,示范、带动农牧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军警营文化协调发展。市直、旗县区、苏木镇要坚持举办已形成传统的文体活动项目,组织举办全市农牧民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和外来务工人员文化艺术节。继续办好河套文化艺术节。鼓励全市各行各业、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各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积极探索“送文化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做到小型化、多样化、经常化。加强艺术创作研究机构和创作园地建设,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创作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市场营销机制、人才保障机制等艺术精品生产保障体系。制定全市中长期艺术创作生产规划,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突出现实题材,重点组织好戏曲、音乐、舞蹈等艺术精品的创作生产,集中力量打造和推出一批名作、名人和名团。同时要整合全市文化资源,采取差异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策略,以城区为点,农村牧区为面,以点带面。城区从硬件的建设转移到内涵的提升,重点是做大做强文化功能,打造全市文化系统包括图书、演出、展览、讲座、信息、人才等资源的配送基地,将各类资源制成菜单式目录,按需提供服务。对农村牧区,强化各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给予公共文化服务倾斜,重点解决好文化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和共赏的产品供给和配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设置和工作重心摆布上,在保证自治区、盟市、旗县区、苏木镇四级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对村嘎查、社区及文化大院建设予以重点倾斜。具体办法:1.组织机构上,依托嘎查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指定宣传委员具体负责,并采取签订责任状的形式落实工作目标。宣传委员负责组织指导村嘎查、社区基层文艺协会、民间剧团及文化大院开展文化活动。2.业务指导及人员培训上,由苏木镇文化站具体负责基层文艺协会、民间剧团及文化大院日常活动的辅导和业务指导。旗县区文化馆、图书馆、乌兰牧骑每年深入到嘎查村、社区开展文艺辅导、培训业务骨干各不少于3个月。同时通过举办农牧民文艺汇演、才艺大赛、农牧民进城演出等活动不断提高文艺骨干业务能力。3.活动经费方面,推广“民办公助、多功能办室”的模式,自治区制定政策,盟市旗县区具体实施,通过绩效考核,对活动开展频繁、功能作用发挥效果好的,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性资金投入和设备投入,以推动工作开展。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努力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空间,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保障公平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一是要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政事分开、事企分开,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公共文化单位要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面向群众、开拓市场,增加公共文化服务总量,提供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二是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改革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向社区和农村牧区延伸。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图书馆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元化、社会化。文化站建成后在具体运营中,按照公益性和经营相结合的思路,积极尝试承包经营、以奖代补等办法,确保文化站的正常运转。积极探索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按照供需要求,实行市场化模式统一配送服务的新路子。三是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水平。加快推进现代科技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使之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五)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机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党政领导任期目标和年度实绩考核,并以签定责任状的形式,层层分解、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实施。加强公共财政的效用,建立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逐渐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公益文体事业投入体系,为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资金保障。积极争取政府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确保每年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确保政府各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经费稳定增长。设立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重点补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公共文化产品创作与生产、培育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完善公共文化共享工程。同时认真落实文化经济政策,积极引导各类文化基金会、文化投资公司和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赞助或冠名承办活动、捐赠、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