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轴心时代”中国的文化元典

“轴心时代”中国的文化元典

时间:2022-09-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而言,从西周到春秋,代表文化发展的一大景观,是文献的原始积累和这些文献的逐步经典化,由此出现了一批“文化元典”。因此,要洞悉这一时期中国的思想景观,“文化元典”是关键。某些先秦典籍也具有“元典”性质。所谓“《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正是这一特征的必然结果,中国哲学的诸多特性均可由此而得到深入的理解。

对于公元前6世纪前后几百年间人类精神领域发生的无与伦比、影响深远的变化,中国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1899—1946)曾作过洋溢着诗情和哲理的概括。他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中这样写道:“在轴心时代,印度、希伯来、希腊、中国这些相互隔绝的地区,不约而同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科学、文学、史学、哲学、宗教等方面的成就,凝聚在上述各文明民族的文化元典之中,从而确定诸民族文化特质的型范,指示诸民族后来的文化走向,这确实是一个饶有趣味的历史现象。”[15]所谓“文武之道(政),布在方策”[16](方,木板;策,竹简。方策,简牍。),就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而言,从西周到春秋,代表文化发展的一大景观,是文献的原始积累和这些文献的逐步经典化,由此出现了一批“文化元典”。因此,要洞悉这一时期中国的思想景观,“文化元典”是关键。

我们这里所谓的“文化元典”,依据冯天瑜先生在《中华元典精神》中的解释,是指能将民族的“基本精神”或“元精神”加以定型的典籍。或具有深刻而广阔的原创意蕴,又在某一文明民族的历史上长期发挥精神支柱作用的书籍。文化元典凝聚着民族在以往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集体经验,并将民族的族类记忆和原始意象第一次上升到自觉意识和理性高度,从而规定着民族的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又通过民族特有的象征符号(民族语言、民族文字及民族修辞体系)将这种民族的集体经验和文化心态“物化”为文字作品,通过特定的典籍形式使该民族文化的类型固定下来,并对其未来走向产生至远至深的影响。[17]

文化元典因其首创性、涵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成为民族垂范久远的指标和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当然,哪些书籍能够成为“文化元典”,或者成为“经典”,陈来先生有过这样的分析和说明:“经典的神圣权威性不是先验的决定的,而是在共同体的文化生活实践中历史地实现的,是在人与人、人与历史的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一个经典之成为经典,在且仅在于群体之人皆视其为神圣的、有权威的、有意义的,在这个意义上,经典的性质并非取决于文本本身,而取决于它在一共同体中实际被使用、被对待的角色和作用。”[18]

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的首推《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经”,因《乐》亡佚,中华元典实为“五经”。某些先秦典籍也具有“元典”性质。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分支,如果追索其源头,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的典籍。由《易》、《诗》、《书》、《礼》、《乐》、《春秋》等古籍组成的中国文化元典,是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大经大法(经者,贯串种种事理以成文者也,常也,历万世而不变之真理也)。它们各有自身的特色与功能:

《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19]

荀子·劝学篇》讲:“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20]

《国语·楚语》申叔时则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而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21]

《礼记·经解》将其概括为:“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22]

杜维明在其所著《儒教》一书中,将其理解为五种理解世界的方式[23]:《周易》象征形上学的理解方式,把占卜、命理以及伦理洞见结合在一起;《书经》象征政治上的理解方式,它为人世的统治勾勒出伦理的基础;《诗经》象征诗学的理解方式,强调人类共同情感中的儒家价值;《礼记》象征社会的理解方式,界定社会并不是基于契约关系的竞争系统,而是一个重视交流以诚相待的信赖共同体;《春秋》象征历史的理解方式,强调集体记忆对于社群自我认同的重要性。

同时,从符号学角度看,不同于希腊元典的逻辑编码,中华元典以诗学编码见长,这不仅体现在以“赋、比、兴”为基本表达手段的《诗经》中,而且常见于其他中华元典,例如穷理尽性的《易》、《老子》、《庄子》,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哲理诗,其他元典也不追求系统的逻辑结构而接近哲理诗风格。这种诗学编码倾向,不但表现在它们讲究文辞的形式美、语音美,富于诗的韵味,而且广为采用比附、隐喻、引申、转义等修辞手段,造成一种“言简而义丰”的格局,为此后两千多年间的阐释多歧准备了前提。所谓“《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正是这一特征的必然结果,中国哲学的诸多特性均可由此而得到深入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