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感觉与感悟的统一

感觉与感悟的统一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个体的审美过程看,对社会美的欣赏重在感悟,对自然美的欣赏重在感觉,对艺术美的审美鉴赏则是感觉与感悟的统一。对于艺术美的欣赏,欣赏者的审美感觉力及其敏锐程度无疑是很重要的。对艺术美的真正的欣赏,表现为感觉与感悟的统一,才能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唐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同嫁虞舜为妃。曹雪芹反复描绘和多次展现潇湘馆竹子的美,使之与黛玉的性格特点有机结合。

从个体的审美过程看,对社会美的欣赏重在感悟,对自然美的欣赏重在感觉,对艺术美的审美鉴赏则是感觉与感悟的统一。

社会是复杂的,历史是曲折的,对于社会现象,单靠感觉是无法把握对象的,只有调动理解力,作深入的、宏观的甚至是长期的思考,才能弄清它的实质内容。一场“文化大革命”,曾经是何等轰轰烈烈,所谓“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湖震荡风雷激”,待到烟消云散、尘埃落定之时,当初的神圣是何等滑稽,当初的伟大是何等荒唐。只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才能看清它的重大失误。往小里说,即使是一个人、一件事,也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日月山川、云霞花鸟都直接唤起我们的愉悦之情,自然美的意蕴比较朦胧、模糊、不确定,缺乏社会美所具有的丰厚度和深刻性,因此对自然美的欣赏更多地是诉诸感觉,无须作过多的思考和分析。即使审美主体展开联想,包含有某种理解成分时,大都只涉及对象本质的表层或某一侧面,不会作深层或全面地探究。当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时候,着眼于水的灵活和山的稳固,将它们与仁智联系起来,但是与社会美相比,理解成分的比重就很小了。

艺术作品都重视可感的外在形式,音乐的音响、绘画的色线、雕塑的形体、舞蹈的动作等,人们通过这些鲜明的外在形式而进入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对于艺术美的欣赏,欣赏者的审美感觉力及其敏锐程度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大凡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在其外部构成的表象的背后,在其总体形式结构的背后,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感情、深邃思想或某种情趣意趣等精神性内涵。艺术以其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愿望来表达对人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追求,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或意境将人类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不着痕迹地融入其中。在合情合理的艺术环境中使人进入自由王国的最高境界,领悟生活的意义和人生价值,引导欣赏者作进一步的求索和领悟。对艺术美的真正的欣赏,表现为感觉与感悟的统一,才能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

我们以竹子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不同领域所表现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对其的欣赏作为本节的结束。

竹子能引起我们的美感,首先是它的自然属性。从自然形态的特征来看,它干直而高,中空有节,线条有曲有直,有横有斜,形态和谐。枝条平垂,有高有下,结构有疏有密。绿叶不凋,色彩明丽,光泽鲜艳,既和谐又对称。圆润光滑、香气醇正。杂多样于统一,使人观之舒畅,触之润泽,闻之清香。这种形式美会引起赏心悦目的审美情绪。

竹子作为人类审美对象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在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里,就把斑竹同美人联系在一起加以赞美了。唐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同嫁虞舜为妃。后舜出外巡视,死于苍梧,她们两人赶至南方,也死于江湘之间。她们哭舜的眼泪染竹成斑,称“潇湘竹”。人往往将自然界视为“同体”,将自然视为和人一样是有性灵的东西。仿佛自然也具有人的生命、思想、情感、性格、操守和语言。中国人爱竹,是因为古代人赋予了它特定的审美内容,将它比喻和象征成有高尚品德的人。如郑板桥所说:“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霜,节节于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干直,有刚直的性格;有节,有坚贞的气节;中空,有谦虚的品德;不凋,有斗争的精神;无花,有朴质的作风。人们把竹看作是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的象征而予以赞美,实际上是借竹赞人。

竹之入诗,最早见于《诗经》,如《小雅·斯干》云:“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苞,与茂同义,美也。而画竹、咏竹,是借竹来表达自己的积极向上、清劲孤傲和雅洁高尚,以及爱国、爱民、爱生活的斗争精神。管桦在《我为什么画起墨竹来》一文中说:“一九七六年夏天,‘四人帮’疯狂篡党夺权之时,我画了一幅‘一阵风雨摧不折万杆劲竹’,表现人民不可战胜的力量。”[69]这是比较明显的象征手法。在艺术表达中,还有一些隐喻的技巧。如《红楼梦》中潇湘馆就是翠竹丛生,不仅描写了竹子的形式美,而且以此来象征、渲染人物的性情,这种艺术表现本身也构成了一种艺术的形式美。

林黛玉生于官僚家庭,母亲死后寓居外祖母家,其后父亲也亡故了,遂长期在贾府这一充满势力和虚伪的贵族家庭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自小体弱多病,聪慧敏感,深刻感受到自己的这种屈辱地位和环境的压抑,憎恶周围的丑恶事物,蔑视权势利禄,内心蕴积着反抗的情绪,并与封建传统思想的若干方面产生尖锐矛盾,形成了孤高自许、目无下尘而又自伤无力、郁悒悲愁的性格特点。在《红楼梦》中,作者将她安置在潇湘馆,竹子自然就成了潇湘馆的主要景物。“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竹林形象,青翠可爱,幽雅高洁。所以,潇湘馆的基本特征就是“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在《红楼梦》中,对潇湘馆的竹林环境有着多次的展现。

第十七回写新建成的大观园内潇湘馆的轮廓:“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显出了此处是个幽静雅洁的所在,使读者感到非品格高洁之人不能居住于此。

第二十六回写春日的潇湘馆。从宝玉的所见所闻来显现其特点:“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至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写出了潇湘馆一派幽雅宁静的气氛。

第三十五回写夏日的潇湘馆。黛玉从怡红园回到潇湘馆,“一进院门,只见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不觉又想起《西厢记》的戏文‘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只见窗外竹影映入纱窗,满屋内阴阴翠润,己箪生凉”。这里渲染了一片阴冷气氛,反映出黛玉满腹的愁思。

第四十五回写秋天风雨之夕的潇湘馆:“那天渐渐的黄昏时候了,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

竹子在风霜侵逼之下,始终郁郁葱葱,苍翠坚牢。黛玉在贾府的污浊环境里始终“孤高自许、冷眼相对”,绝不趋炎附势,这正是竹子外在特征所包容的内在本质。曹雪芹反复描绘和多次展现潇湘馆竹子的美,使之与黛玉的性格特点有机结合。按照黛玉的性格特点来写竹,通过写竹又反过来凸现黛玉的心灵,让人们在观赏潇湘馆环境的同时也看到了潇湘馆主人的心性。作者用湘妃竹烘托揭示出黛玉浸透着泪水的短短一生,使人联想起对爱情忠贞不贰的娥皇、女英二妃的形象,让读者从黛玉的“魂归离恨天”看到美的被毁灭的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