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既体现着他的做人标准,更体现着儒家的“忧乐”观。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则是对儒家经典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忧国、忧黎民百姓,国家兴旺、百姓安居乐业是第一位的。“后天下之乐而乐”,则表达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

——范仲淹《岳阳楼记》

释义: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安居乐业之后才会觉得快乐。

点题:

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问题,始终在拷问着每个人的灵魂。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既体现着他的做人标准,更体现着儒家的“忧乐”观。他强调作为人必须要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下人民百姓的幸福呕心沥血,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链接:

孟子·梁惠王下》——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延伸悦读:

《岳阳楼记》虽名为“记”,但“记”的内容并不多,作者更多的是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先忧后乐”的政治理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先忧后乐”体现的是一种忧患意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失范,诸子百家对此都表现出了忧虑之情。如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孟子更是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与民同乐”。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则是对儒家经典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先忧后乐”体现的是一种民本情怀。在儒家的传统观念中,“民为邦本”是最为突出的治国理念。“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忧国、忧黎民百姓,国家兴旺、百姓安居乐业是第一位的。“后天下之乐而乐”,则表达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可以说,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来源于儒家的民本思想而又有所发展,是对我国古代优秀思想宝库的一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