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公忠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文化基因。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覆,莫大乎忠。忠也者,一其心之谓矣。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夫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是故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国,忠之终也。历史上有无数的事例,已经证明了公忠确实关系到国家存亡与人民福祉。

——《左传·僖公九年》

释义:

凡是事关国家利益的事,知道了就尽力去做,不要斤斤计较是不是自己分内之事,这才是“忠”的表现。

点题: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儒家思想极其重视“公忠”观念,倡导“致忠而公”,弘扬“天下为公”“公而忘私”的精神。后来还提出“忠先于孝”“忠在恤民”等等思想。公忠精神的盛衰兴废直接关系到天下兴亡和社稷安危。公忠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文化基因。

链接:

《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

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覆,莫大乎忠。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大亨贞。忠也者,一其心之谓矣。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夫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是故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国,忠之终也。身一,则百禄至;家一,则六亲和;国一,则万人理。《书》云:“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延伸悦读:

《忠经》,东汉马融撰、郑玄注,是一部模拟《孝经》的作品。当今学者邓骏捷博士考证,《忠经》当为唐人所作,大约成书于高宗至武周之时。《忠经》在借助《孝经》等的基础之上,将“忠”发挥贯彻于个人修养、家庭和谐、国家治理和天道践履各个方面,并将“忠”作为评价上至君王、中及群臣、下至平民的最高准则,建构出一套遵循儒家思想的忠道观念,对于构建当代忠诚文化体系不乏参考价值。

《忠经》对“忠”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提升和界定。《天地神明章》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覆,莫大乎忠”,显然是以“忠”为天地之间的至理至德。只要奉行“忠道”,则态度真诚负责、尽心竭力(“一其心”),行事不偏不颇(“中也”),“至公无私”。所以“忠”者,“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是故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国,忠之终也。身一,则百禄至;家一,则六亲和;国一则万人理。”因此,“忠之为用,施之于迩,则可以保家邦;施之于远,则可以极天地”。

历史上有无数的事例,已经证明了公忠确实关系到国家存亡与人民福祉。纵横古今,乾坤明鉴,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为民、为国、为天下的公忠精神,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最为牢固的根基。当然,我们今天研究古代丰厚的公忠精神,是在继承的前提下,用辩证扬弃的方法,剔除“忠君”等糟粕,明了其历史局限。我们要区分那些对“一家一姓”封建王朝的愚忠,与对人民、对民族的公忠;区分那些对一朝一代的“国”的效忠,与对祖国人民整体的“天下”的公忠。“君子尽忠,则尽其心,小人尽忠,则尽其力。尽力者,则止其身,尽心者,则洪于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