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王阳明:所谓的静修并不是抛开人生俗事一心打坐

王阳明:所谓的静修并不是抛开人生俗事一心打坐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和这位将军一样,对静修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认为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修行,才能够真正地达到镇定心神的效果。我们大都是看到静修的好处,但往往忽略了静修的误区。王阳明认为,所谓的精修,并不是抛开人生俗事,一心打坐修炼,那样空想和呆坐,是不会真正达到目的的。总之,静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

【原文】

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译文〗

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关于静,王阳明先生说:“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其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人若一味地追求静,当遇到事情时,内心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这种刻意追求的静,从表面来看是一种收敛和自我提升,实际上却是一种自我的放纵和沉沦。这样的静修,反而培养了一种坏的习惯。

有一位厌倦战争的将军,听闻法源寺环境幽雅,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于是专程前往拜会寺庙的方丈——大慧禅师。

他说道:“禅师!我听闻责寺幽静安静,请容我呆一段时间!”

禅师说:“你为什么一定要来法源寺?”

将军说:“因为法源寺十分安静,乃修身养性的最佳场所。”

禅师笑了笑:“你先在寺庙静修一个月,然后回家一趟,回来告诉我你的感受。”

将军按照老禅师的吩咐做了,从家回来后,他前去跟老禅师交流心得。他说:“禅师!我处在这幽静的古寺中,感觉自己什么都得想得开、放得下,可一离开这里,我的心就静不下来了,十分慌乱。”

禅师点了点头说:“大多数人只知道静养,殊不知过于求静会使人养成喜静厌动的毛病。从表面上看,你安静自若,但是你的内心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安静,一旦遇到事情,你心中浮躁的情绪皆会再次发作。只有克己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和这位将军一样,对静修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认为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修行,才能够真正地达到镇定心神的效果。其实,这样往往欲静而不得,会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敏感,更加无法忍受外界的烦扰。一旦遇到头绪复杂的情况,立刻就会陷入忙乱。事实上,一个人要想达到静修的最高境界,就应该让自己做到无论是在安静的深山还是在烦扰的闹市,都可以做到心静如水,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我们大都是看到静修的好处,但往往忽略了静修的误区。静来无事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修为很好,心境很平静。然而,一旦遇到事情,心又开始乱了,原因就在于大多数人只知道静养,而没有在实际的事情上用克己的功夫。所以,正如王阳明一贯主张的那样,真正的静修就是要善于克己,并用具体的事情来磨练自己。如此一来,就算遇到了突如其来的变故,一样能够让自己做到从容不迫,真正达到“静时心也定,动时心也定”的境界。

王阳明认为,所谓的精修,并不是抛开人生俗事,一心打坐修炼,那样空想和呆坐,是不会真正达到目的的。一个人必须立定信念,忍受一切看似不可忍受的事情,处理好一切看似棘手的难题,以此来实现自我升华。宋代的大哲学家在《近思录》一书中也说:“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其意思是,所谓的定,并不是在静中才能如此,即使在动荡中一样可以做到,静中有定,动中有定,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静修佳境。如果能够让自己做到顺理而动,顺理而静,那么动也是定,静也是定。比如,儒家所讲的“独善其身”是静,道家的“和光同尘”是静,禅学中的“见性忘情”也是静。

所以说,一个人若想求静,必先求动。在还没有真正地做到静之前,让自己“动”起来,主动去大千世界历练自我,体验人世间的冷暖。如果一个人一味地追求静,而却少让自己“定”的能力,那么当他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会感觉力不从心、难以应付。反之,如果一个人曾经经历过人生的各种磨练,当遇到问题时,他自然就能够做到淡定自若、宠辱不惊。

总之,静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当你把这种“动”的功夫做足了之后,也就真正地使自己达到了“动亦定,静亦定”的人生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