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要快乐,就把每个人都假设成好人

要快乐,就把每个人都假设成好人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真正大智慧者,会待人以宽,于有疑处不疑。胡适刚刚到中国公学担任校长,就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聘用了沈从文到中国公学当老师。实际上,文学大师沈从文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高等教育。沈从文忘词的事情不胫而走,在师生中传为笑谈。试想,如果沈从文出师不利,胡适就对他的能力产生怀疑,匆忙罢免了他,中国公学就会失去一位好老师。而沈从文受此打击,文学史上也许就会少了一位风格清新隽永的大师级人物。

在做学问上,胡适向来提倡要持怀疑心,他本人也是个勇于质疑真理的人,他曾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但人生毕竟不是做学问,没有那么多的真理可供人质疑,相反,人生更多的是与人纠缠,而古人向来有“人心叵测”这个说法,越是疑心它,越是问题多多。胡适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又强调说,对待原则,要不疑处存疑,而对待人事,则要可疑处不疑。可见别人的心,是一件不能深究的东西,否则反而会徒增烦恼。

胡适认为,动辄投人以研究的眼光,不是真聪明人所为。真正大智慧者,会待人以宽,于有疑处不疑。善“疑”既是好事,又是坏事。在做学问时多几点疑心,能探究出前人治学的失误和不足;但是与人相处要是疑心重,就会把自己置于疑神疑鬼的云雾中,觉得人人都不可信,其他人也会对你敬而远之,不付出真心。

胡适刚刚到中国公学担任校长,就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聘用了沈从文到中国公学当老师。实际上,文学大师沈从文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高等教育。14岁时,他参加了本乡的土著部队。1923年到北京,在北大旁听,辛苦自修。沈从文勤奋而身具天才,他不断在报纸上发表小说,1926年,就出版了第一本小说创作集《鸭子》。沈从文的理想是做一名学者型的作家,想当教授。行伍出身而没学历,却想做教授,简直是痴人说梦。然而,让所有人吃惊的是,胡适给了他这个机会。1929年9月,沈从文离京抵沪,做了中国公学的老师,主讲“新文学研究”和“小说习作”。

沈从文第一次上课就出了丑。面对台下一群学生,他一下子怯场忘了词,之前背得烂熟的教案一个字也说不出。在学生们的注视下,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以此为契机,他终于想起了要说什么,开始了人生的第一堂课。

沈从文忘词的事情不胫而走,在师生中传为笑谈。有人趁机对胡适说,沈从文上课出这么大的糗,不如让他走人。胡适既然选择了沈从文,就是充分信任他的实力,他回答说:“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走什么人?”

沈从文学问深厚,再加上教书认真,慢慢在学生中积累了好口碑,成了交口称赞的好老师。胡适的“用人不疑”在实践中又一次获得了成功。

试想,如果沈从文出师不利,胡适就对他的能力产生怀疑,匆忙罢免了他,中国公学就会失去一位好老师。而沈从文受此打击,文学史上也许就会少了一位风格清新隽永的大师级人物。

我们敬佩胡适待人的赤诚,同时也要看到他为什么能坚持这种信任。谁也不会为陌生的事物打包票,要做到于有疑处不疑,前提是你要对此人有充分的了解。唯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若有危机发生,才能坚定自己之前的想法,不给疑虑乘虚而入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