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轻信不当断句

轻信不当断句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3 轻信不当断句在讨论早期判断句的否定形式时,许理和、唐钰明、陈秀兰、汪维辉、魏培泉、方一新等均引用了东汉早期译经,但所举之例尚未超出5例,在译人尚存争议的《禅行法想经》中,诸家均注意到此经末尾的一例,见例[1]。魏培泉:《东汉魏晋南北朝在语法史上的地位》,朱庆之编《中古汉语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3页。

2.3 轻信不当断句

在讨论早期判断句的否定形式时,许理和(22)、唐钰明(23)、陈秀兰(24)、汪维辉(25)、魏培泉(26)、方一新(27)等均引用了东汉早期译经,但所举之例尚未超出5例,在译人尚存争议的《禅行法想经》中,诸家均注意到此经末尾的一例,见例[1]。

[1]诸比丘,若以弹指间念此诸想之事,皆为精进行,为奉佛教,不是愚痴食人施也,何况能多行?是故可念行法想。(《禅行法想经》,T15no605p181c4-6)

对例[1],诸家未曾提及,可能是因为《大正藏》断句有误。

[2]佛言诸比丘。若以弹指间。思惟死想。念有身皆死。是为精进行禅。为如佛教不。是愚痴食国人施也。何况多行者。(《禅行法想经》,T15no605p181b20-24)(28)

例[2]《大正藏》误将“不”断于前句,与前面的“为”构成特殊疑问句形式“为……不”,而不与其后的系词“是”构成判断句否定形式。

尽管“为”虚化后可作助词,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二有言:“为,语助也。”将词尾的“为”定为疑问语气词,诸家也已成共识,志村良治有曰:“中古疑问句的特色之一,是在句末用‘不、否、未’等否定词来表疑问。”(29)“为……不”形式在东汉魏晋南北朝译经中已不鲜见,但例[2]“不”不与其前的“为”构成特殊疑问句形式“为……不”,而当与其后的系词“是”构成判断句否定形式,当断为:“佛言诸比丘:若以弹指间,思惟死想,念有身皆死,是为精进行禅,为如佛教,不是愚痴食国人施也,何况多行者。”这可从异出经《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中找到有说服力的支撑,见例[3]。

[3]佛言诸比丘:“若能弹指间,惟行自身身止观,外身身止观,内外身身止观,分别念解世间痴恼,是为精进,为如佛教,非是愚痴食人施。何况能多行者。”(《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T15no604p180c11-14)

与《禅行法想经》中“不是”相对应的正是“非是”,而“非”是不作语助的,也不见与“为”构成“为……非”之形式。

众所周知,译经语料在汉语史尤其是中古这一时段的研究中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有些语言现象就译经中这么几例甚至是孤例,如在引用译经语料之前,先对其正确断句、释义,弄清特殊的语法形式,梳理出正确的可资直接引用的语料,那么,它为研究者提供的将是难得而确凿的有力证据。

【注释】

(1)朱惠仙:《〈大正藏〉断句首创与致误条陈——以〈出曜经〉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215-216页。

(2)方一新:《从疑问句看〈大方便佛报恩经〉的翻译年代》,《语言研究》2005年第3期,第54页。

(3)方一新:《从疑问句看〈大方便佛报恩经〉的翻译年代》,《语言研究》2005年第3期,第54页。

(4)董琨:《汉魏六朝佛经所见若干新兴语法成分》,王云路、方一新编《中古汉语研究》(一),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55页。

(5)魏培泉:《东汉魏晋南北朝在语法史上的地位》,朱庆之编《中古汉语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0页。

(6)(梁)僧祐:《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7页。

(7)方一新:《〈兴起行经〉翻译年代初探》,《中国语言学报》2003年第11期。

(8)[荷兰]许理和:《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蒋绍愚译,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语言学论丛》(第十四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97-225页。

(9)陈秀兰:《对许理和教授〈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一文的几点补充》,《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2期,第56-57页。

(10)唐钰明:《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中国语文》1992年第5期,第394-399页。

(11)魏培泉:《东汉魏晋南北朝在语法史上的地位》,朱庆之编《中古汉语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0页。

(12)[荷兰]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李四龙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87页。

(13)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84页。

(14)史光辉:《东汉汉译佛经考论》,《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48页。

(15)唐贤清:《副词“互相”、“相互”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古汉语研究》2006年第4期,第9页。

(16)(汉)司马迁著,(宋)裴骃集解:《史记》,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80页。

(17)胡敕瑞:《〈道行般若经〉与其汉文异译的互校》,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汉语史学报》(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

(18)唐贤清:《副词“互相”、“相互”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古汉语研究》2006年第4期,第9页。

(19)唐贤清:《副词“互相”、“相互”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古汉语研究》2006年第4期,第9页。

(20)(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950页。

(21)(宋)赞宁:《宋高僧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7页。

(22)[荷兰]许理和:《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蒋绍愚译,《语言学论丛》(第十四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97-225页。

(23)唐钰明:《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中国语文》1992年第5期,第394-399页。

(24)陈秀兰:《对许理和教授〈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一文的几点补充》,《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2期,第56-57页。

(25)汪维辉:《系词“是”发展成熟的年代》,《中国语文》1998年第2期,第133-136页。

(26)魏培泉:《东汉魏晋南北朝在语法史上的地位》,朱庆之编《中古汉语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3页。

(27)方一新:《翻译佛经语料年代的语言学考察——以〈大方便佛报恩经〉为例》,《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第80页。

(28)此例采用《大正藏》原来的句读。

(29)[日]志村良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江蓝生、白维国译,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