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天人合一的真相

天人合一的真相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天人合一的真相(一)实行天人合一的必要人以心思向内的心态去符合天的本质状态,叫天人合一,天和天的本质,只是人的一种想法,而所谓天人合一,其实也只是人的一种想法。天人合一的心态是有意识的通过调整而得来的,而偶然得到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态则是被动地接受到的。而两者的相同之处则

三、天人合一的真相

(一)实行天人合一的必要

人以心思向内的心态去符合天的本质状态,叫天人合一,天和天的本质,只是人的一种想法,而所谓天人合一,其实也只是人的一种想法。那么,人为什么会想到去实行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又是怎样的一种想法呢?下面先说:人为什么会想到要用心态去符合于天,去天人合一?一是由于人有回归意识,有故乡情结;二是人有效法于天的意愿。先说回归意识和故乡情结。人生在世,生不知来自何方,死不知归于何处,往往会产生寂寞感。像世上一般的回归意识和故乡情结一样,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人很容易会在一定的时候(大都是失意之时或垂老行将就木之时) ,想到自我的根本出处和最后归宿,人的根本出处和最后归宿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本体,而这本源———本体就叫天(道) ,因此,天人合一的想法就这样产生了。此外,人的效法于天的意愿应是这样的:人有很高的智能,会觉察到人类自身有不对劲不高明的地方。怎么办呢?由于自知人是天的产物,同时又知天是无为无不为的,它没有不对劲和不高明之处,为此,人在不知所措无计可施之时,自然会想到要去参照于天、仿效于天。这参照和仿效,也可说是人以宏观的方式从宇宙大视角来俯瞰人生之后,对人生的处境有了一个正确认识的结果。对此,老子这样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向天学习。学习什么呢?老子说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有大美,是说天值得仿效;不言,是说人的语言的意义是有限的。不看重语言的意义(其实是不看重思想的意义) ,就是向天学习的一个内容。对此,孔子这样说:

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可见,老子和孔子都认为,人应该向天学习,应该认清人的思想语言的不可靠性。总而言之,由于有类似于上述那样的原因,于是天人合一的想法就产生出来了。可以说,天是人的生命存在形式最好的榜样,天是人的精神最好的寄托之所,天人合一是人的精神最好的寄托方式。

说到这里,需要解决一个疑问。人如果实行天人合一了,就可以提升品格价值和提高生命质量,这自然是好事。可是,人有很高的智能,有很强的思维能力,而天人合一是心思向内的,心思向内就要抑制人智能的正常作用,这是一桩矛盾的事。那么,人为什么不能通过心思向外,运用思维能力来改善现有的生命存在状态呢?原因是,人的高智能不足恃,心思向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命存在的缺陷(譬如心理上的各种弊病)。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运用智能以改善一些不良状况,但是这改善是有限度的,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的。因为,人们用心思向外来改善生命存在的方式不外是追求财富、权位、名望等东西,可是,这些东西并不能真正改善人的生命质量,有时甚至还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可以说,财富、权位、名望等这些东西,本身就是麻烦的根源,越追求越麻烦,越麻烦越要追求,结果就造成了恶性循环的现象。庄子早就看出了这种弊病,所以他这样说:

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栗,舍之则悲。

(《庄子·天运》)

财富、名望、权位这些东西,没有得到时心里不舒坦而想要得到,得到了又要害怕失去而时时担忧,假如一旦失去了则就要悲哀,因此无论得或不得,已失或未失,心里总不能踏实。对于这个道理,《论语》这样说:

子曰: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

(《阳货》)

事君指参政。财富、名望和权位的得失问题会集中地反映到事君上面。为了攫取利益与保护既得利益,人们就要不择手段地与别人斗争到底。由此看来,希望通过心思向外的手段来从根本上改善现有的生命存在状态是不可能的。那么,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那就是:要绝对放弃对财富、名望、权位的追求。怎样做到这个放弃呢?就是变心思向外为心思向内。人所有的追求,都是通过思想活动来实现的,假如心思向内不进行思想活动了,也就无所谓追求与不追求了,因而,也就等于放弃这个追求,而没有追求也就避免了由于追求所带来的一切危害。心思向内时没有了对于财富等事物的追求之心,这正是对天的效法,对天的回归。因为天是没有什么追求的(无为) ,所以说,人需要实现天人合一,正是为了实行回归于天、效法于天。

(二)天人合一的真相

“天人合一”这一说法,听起来有点神秘感,很容易与宗教的“上(动词)天”意识联想在一起。前面说,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以人的本质状态即心思向内的心态去符合天的本质状态。所谓天人合一,实际上是指人的一种感受,这就是“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那种感受,这是精神层面上的事。有时候,一个人假如处于景致清幽之处,而又正值内心宁静闲畅之时,那么,就可能会有一种“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体验。这体验到的感受就相当于天人合一的那种感受。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鲁迅在小说《社戏》中就描述了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那种感受,现在引述出来供大家参考。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这里所描写的心态就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那种体验。沉静,指心中什么也不想;自失,相当于《庄子》中所说的“吾丧我” ,意思是自我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已经没有了,已经超越了凡俗的处境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所写的内容虽然属于小说,而小说的情节是虚构的,可是,这里所描述的那种感受的境况却是接近于真实的。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由实行心思向内用功而获得的那种天人合一的感受,与由于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心情而偶然得来的那种仿佛与大自然相融合的感受,这两种感受之间有着相同之处,也有着不同之处。这不同之处主要是指来源不同和可持续的时间不同。天人合一的心态是有意识的通过调整而得来的,而偶然得到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态则是被动地接受到的。这被动地接受到的感受,只存在于短暂的瞬息之间,可遇而不可求。而天人合一的感受就必须要求招之即来并且又能保持得相当长久(例如长时间的老僧入定)。一主动,一被动,一长久,一短暂,这两点就是这两种感受的不同之处。而两者的相同之处则是:都是处于无思想状态,心态都是清净、混沌、圆满、永恒的。其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就是天人合一。实质上,儒家道家和佛家实行调整心态,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并保持类似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这种体验。应知,有这种体验时的心态是最美好的心态,而这种最美好的心态就是人的最美好的生命存在状态。

(三)天人合一的各种称谓与相关论述

前面已经说过,天人合一,是指人调整心态去符合天的本质的一种状态。人的这种能够与天的本质相符合的心态就是人的本质。天的本质也可叫天德,人的本质也可叫人德。人以人德去符合于天,可叫做天人合德,也可以叫以德配天(或叫配地、配天地)。除了合德、配天等叫法之外,其他相关的叫法还有很多。关于天人合一的概念,可以说,人们早就有了,可是天人合一这个词,却是西汉的董仲舒最早说出来的,董曾说: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

从此就有了天人合一的说法了。

下面看西汉前的人是怎样论述天人合一这一状态的:

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庄子·刻意》)

天德,天的本质。合天德,指人的心态与天的本质相符合。虚无恬淡,指人能够合天德的心态。

孔子曰: “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 ”老聃曰: “不然,夫水之汋也,无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 ”

(《庄子·田子方》)

德配天地的德,是指人德。即人符合于天的本质状态的心态。德配天地,就是天人合一。假至言以修心,意为根据至言来调整心态。至言,指心性之学的有关道理。这段话的意思是:只要效法自然(无为,即不思想) ,就不需要再另外去修心了。这是指出了修心的实质就是心思向内(无为)。

啮缺可以配天乎?啮缺之为人也,聪明睿智,给数以敏,其性过人,而又乃以人受天。彼审乎禁过,而不知过之所由生。与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无天,方且本身而异形,方且尊知而火驰,方且为绪使,方且为物絯,方且四顾而物应,方且应众宜,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夫何足以配天乎?

(《庄子·天地》)

配天,是指以德配天,即天人合一。要天人合一就必须要具有符合于天的心态,否则就不能天人合一。这里所列举的许多情况,就是指一些不能与天的本质相符合的心态。由于不能相符合,所以不能配天。啮缺,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是尧的老师的老师,他非常聪明,很会动脑筋。上面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啮缺此人正在热衷于凡俗事务,以致不能超凡脱俗,所以不能以德配天。方且,意为“正在” 。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中庸》)

博厚、高明、悠久、不见、不动、无为,都是指天(天地)的本质状态。这段话的意思是:人应仿效于天(地) ,心中也应具有天的这些本质状态,这样,才可以配合于天(地)。

纯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

(《庄子·刻意》)

纯素之道,是指心思向内这样的做法(清净无为)。守神,即心思向内;神,指人的本质,即人德。与神为一,意为人的本质“显露”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以心想心” ,能想的与所想的两者合一了。天伦,指天的本质,即天德。合于天伦,即天人合一。

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张载:《正蒙·大心》)

见闻,指心思向外;见闻之知、物交而知,都是指心思向外时的心态。德性,指人的本质(即人德) ,德性所知,指人心思向内时的心态。人心思向内时的心态是与万物融为一体的,因此说“无一物无我” 。见闻梏其心,意为心思向外想问题会危害、损害人的本质状态(人德)。天心,天的本质状态(天德)。合天心,即天人合一。 “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意为做不到心思向内就不能实行天人合一。尽心、知性,指心思向内保持人的本质。知天,也是指天人合一。

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

(《庄子·知北游》)

以道为居,就是与天相结合。正形、一视、摄知、一度,都是指心思向内。天和至、神来舍、德为美,都是说已经具有了人的本质状态。这段话的意思是,做到心思向内,就可以显露出人的本质(人德)来,有了这样一个人的本质,就可以实行天人合一了。

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

(《庄子·列御寇》)

无何有,指天的本质,无何有之乡,指的是形而上的天。甘冥乎无何有之乡,意为与天合一。甘冥,意为无为。精神,指的是人的本质;无始,也是指天;归精神乎无始,也是指天人合一。

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谓入于天。

(《庄子·天地》)

入于天,就是符合于天、天人合一。忘物、忘天、忘己,就是什么也不想,也就是心思向内。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大宗师》)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是指心思向内。大通,指天;同于大通,是指天人合一。坐忘,是指心思向内符合于天的这种做法,这是道家修炼功夫的一种名称,相当于佛家的禅定

只有在最高的生活境界中人才是完人。哲学的功用是训练人成为完人,完人的最高成就是与宇宙结合。

(冯友兰:《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

宇宙,指形而上的天;人与宇宙结合,指的是天人合一。完人,指实行天人合一的人。最高生活境界,指人的品格价值和生命质量非常高。

子曰: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

(《易经·系辞传》)

易,变,指调整心态以符合于天。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是指心思向内的情况。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指天人合一的情况。天下之故,指天。

孟子曰: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

(《孟子·尽心》)

尽心、知性、存心、养性,都是指心思向内的情况。知天、事天,是指已经与天结合了。

载营魄抱一。

(《老子》)

营魄,意为灵魂,即人的本质;载营魄,保持灵魂,保持人的本质,相当于守神,这是指心思向内的情况。抱一,天人合一,一即整体,指的是形而上的天。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

(《老子》)

致虚、守静、观复,是心思向内的意思。万物并作,即包容万物、 “视天下无一物无我”的意思。归根复命,是与天相结合的意思。

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老子》)

常德,指人的本质、人德。朴,即“朴散为器”的朴,指的是天。归于朴,即天人合一;复归,意为回归,言外之意是人的本质原是上天赐予的。

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

(《庄子·在宥》)

伦与物忘,意为心思向内不想任何形事物却又“无一物无我” 。涬溟,指形而上的天;同乎涬溟,就是天人合一。堕形体、吐聪明、解心释神、无魂,指心思向内。复其根而不知,复根,指回归于天;不知,指心思不向外。若彼知之,是指心思向外;离之,指与天相违背。这段话的意思是:心思向内了,就可以天人合一,假如心思向外,就是离开了天。

欲体乎至道,莫若明乎本心……人能察心观性,则圆明之体自现,无为之用自成。不假施功,顿超彼岸。

(张伯端:《丹阳真人语录》)

体乎至道,意为天人合一。明乎本心、察心观性,指心思向内时的一种自我意识;圆明之体,指人的本质。无为之用,指天人合一之后心态的作用(即能包容万物)。彼岸,指形而上的天;超彼岸,指与天相结合,即天人合一。

佛家关于天人合一方面的论述不算多,这是由于佛法说理的侧重点在于人的本质而不在天的本质。下面是佛家有关于天人合一的一些说法。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心经》)

自在,是指人的本质;观自在,意为守住自我的本质,相当于说守神。波罗蜜多,意为到彼岸;彼岸,就是形而上的天,到彼岸,是指天人合一。般若,意为智慧,指关于到彼岸的道理及对这道理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实行心思向内用功守护自我本质的修炼者(菩萨) ,随着功夫的深入,就可以依据理念与上天相结合。

涅槃。

佛家通常所说的涅槃,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意思。涅槃,梵语,意为圆满寂静,简称圆寂。圆满,指天人合一、包容万物的心态;寂静,指心思向内时无为的心境。涅槃、圆寂,本义就是天人合一。

接下来讲基督教关于天人合一的说法。基督教是强调回归于道的,回归于道指的是要回到初祖被耶和华神赶出来的天国伊甸园去。对这种回归意愿,基督教的说法是:

以马内利(意为“与神同在”)。

天国近了。

这类话的本义应是用灵魂(即人的本质)去符合于天(神就是道就是天) ,可是,一般信众却认为人与天相结合是死后的事,而不是生前的事。其实,灵魂与神同在,就是人的本质与天的本质的合一。下面再看基督教的又一个有关说法:

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这个说法的意思就是天人合一。圣父,指的是天(或道、神、耶和华) ;圣子,指当事人本身;圣灵,指当事人的本质。三位一体,指天人合一。这个说法表明,进天国、与神同在应是生前的事。基督教教义中没有关于调整心态的说法,但该教的宗教实践中却有相当于调整心态的做法,比如向神祷告。长时间向神祷告,其心态是心思向内的。

印度教也有相当于天人合一的说法,这就是“埃特曼” 。

埃特曼,意为人的本质与宇宙本质的双重结合。

(《生存的哲学·东方哲学》)

由此可见,不仅中国古人讲求天人合一,其他地方的古人同样也讲求天人合一。

上面所列举的这些有关天人合一的论述,虽然表达方式不一样,对于天人合一的称谓不一样,但是道理却是相一致的,都是指通过心态的自我调整,心思向内、保持自我本质,以此去符合于天的本质,实现天人合一。从上面所引述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一个特点,这就是,虽然说的都是关于天人合一的事,但各家说法不一,而且都没有运用“天人合一”的字样。比如孔子就是这样,应该肯定,孔子也是毕生致力于天人合一之事的,虽然如此,他却从未提到过“天人合一” 。对于孔子的这个情况,近现代国学家梁漱溟这样说:

但孔子本人生活殆造于“天人合一”之境,息息默默通于天命流行之体(自云“五十而知天命”)。

(《东西学术分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