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我们无法找到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谈利益的地方,只有其学生“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例证。其次,“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但道德与利益关系的客观效应,与统治者个人对道德、利益关系的看法关系非常大。在利益的关系中,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的关系,是儒家在形式上较为重视的。

2.“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

我们无法找到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谈利益的地方,只有其学生“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第86页)的例证。不过,孔子对物质方面的需要倒也持肯定的态度:“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第67页)、“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第170页)。凭劳动所得,劳动在先,获取在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中领取赎金。子贡赎了一个在外国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回来后谦让而不向国家领取赎金。孔子对他说:你这样做就不对了。你开了一个坏的先例,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子路救了落水者,那人用牛来谢他,他收下了。孔子说,以后鲁国的人看到落水者一定会救(参照《吕氏春秋·察微》,第191~192页)[3]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子贡破坏了鲁国领取赎金的法律。子贡是最有钱的孔门弟子,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所以他在商业营运中周游列国,有机会也有经济实力赎出在外国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虽然在经济实力上,赎金对他无所谓,但在法律上,作为一个鲁国公民,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而领取赎金。为了自己的德行而谦让不领,不仅给他人的行为选择设置了难题,而且把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过分夸大道德的重要性。子路救落水者,这是一般的行为境遇。救人的行为,无疑付出了冒险的劳动,付出劳动而领取别人的回报,也通情理。鲁国虽然在法律上没有明文的规定,但是孔子给予了肯定。在此,不难发现,孔子已经充分洞察到了道德与经济的关系,没有否定利益。这应该是现实层面上对利益的把握。

首先,恒产必须保证。儒家孟子认为,没有恒产而能有恒心的人,只有知识人才能做到。一般的民众,没有恒产就不可能具备恒心;没有恒心的话,就必然走上歧途,处处为己,几乎没有什么不做的,直至违反法律而犯罪;等到民众犯罪以后,再对他们进行刑法处理,这是陷害民众的行为。对于在位的仁人而言,不存在施行陷害民众行为的任何理由。故对统治者来说,确立“制民之产”是最为明智的做法,而“制民之产”最重要的是应该保证民众侍奉父母、赡养家庭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在好的年成能饱衣足食,在坏的年成能不至于死亡。然后,再来激励他们步入从事善行的道路,这样民众也会比较愿意遵行。而现在的政治,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根本没有余暇来治理礼义等道德工程,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所在。所以,要推行王道的话,就应该从根本上做起。“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应该在“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基础上进行,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第2671页中),就是保证民众生活的基本措施。显然,孟子注意到了道德的现实立足生长点的问题。换言之,必须首先解决人的生活问题,保证他们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这是道德的生态条件,也就是恒产的内容,有了这个保证,人们才有可能具备恒心,而人们恒心的具备,正是王者实现长久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这是应该肯定的。在孟子那里,恒心也就是不动心,能够不受外物干扰的影响,保持自己运行的航道方向。

其次,“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荀子·大略》,第502页)。儒家荀子认为,道德和利益两者都是人的需要,即使尧舜也不能驱除民众追求利益之心,桀纣也不能驱除民众喜好道德之心,所不同的只是尧舜能使民众追求利益之心不妨害喜好道德之心,而桀纣正好相反。道德优胜于利益就是治世,反之则是乱世。但道德与利益关系的客观效应,与统治者个人对道德、利益关系的看法关系非常大。具体地说,在上的人以道德为重的话,道德一定优位于利益;知识人以利益为重的话,乃利益一定优位于道德。具体地说,就是知识人以上的官吏不应该议论“利害”、“得丧”、“货财”等问题,也不应该热心于牛羊、鸡豚、钱财、场园的经营,应该以谈利益为耻辱,不与民众相争,因为牛羊等是民众生存的基本职业;有财富的话,应该拿出来与他人共享,并以积藏为羞耻。这样的话,民众就不会为财所困,贫穷的人也不至于没有事情可干了。

最后,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的关系。由于道德和利益是人性本来就具有的,故对统治者而言,应该认真对待利益。在利益的关系中,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的关系,是儒家在形式上较为重视的。年成不好,国家财政不足,用十分抽二来征税还不够,应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众的利益分享;税率高了,必然影响到民众对利益的占有率,故要慎重处理。对一个君主来说,百姓用度丰足,自己就没有什么不足;反过来,百姓用度不足,自己也不可能足够,“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第127页)。“以与尔邻里乡党”(《论语·雍也》,第56页),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原思是孔子的管家,孔子给他九百小米作为报酬,他不肯受,孔子就说了这段话,意思是你的报酬如果有多余的话,就分给乡里吧。“邻里乡党”即今天我们所说的乡邻。所以,顾及民众的利益满足也是孔子所重视的一个方面。应该指出的是,孔子在此注意到了国家与民众的关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的足与否,在百姓是否足。但他没有回答作为国家的君主应该如何去使百姓丰衣足食,而不是在财政不足时,用百姓足的高论来消解现实矛盾。孔子立论的基点不在百姓,而在统治者一方。这也是不得不明辨的。

显然,儒家注意到了利益对民众的重要性,把利益民众而不以他们为利益、对他们施行仁爱而不役使他们,作为最高的治世理想,“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后利之之利也。不爱而用之,不如爱而后用之之功也。利而后利之,不如利而不利者之利也。爱而后用之,不如爱而不用者之功也。利而不利也,爱而不用也者,取天下者也。利而后利之,爱而后用之者,保社稷者也。不利而利之,不爱而用之者,危国家者也”(《荀子·富国》,第192页),就是具体例证。但在儒家那里,存在着两个必须注意的地方:一是把知识人过于神秘化,似乎是没有利益需要满足的存在。二是虽认识到利益与道德是人的两种需要,但对这些需要的具体定位时,却过分夸大了道德的作用,而忽视了两者关系互作共存的一方面,这是非常致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