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行并重的知行观

知行并重的知行观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知行并重的知行观在认识论上,杨万里肯定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杨万里提出了“以天地理天地”的思想。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只有经过精思,方可判断是非,融会贯通。在知和行的关系问题上,杨万里主张知行并重,不可偏废的知行统一观。由前之说,珍乎行;由后之说,珍乎知。

第四节 知行并重的知行观

在认识论上,杨万里肯定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他明确指出,有了事物,才有事物的变化规律,有了事物的变化规律,人们才能认识描绘这种变化规律。就是说,先有事物,才有人们的认识和反映。他说:

或曰:作《易》者谁乎?非圣人孰能之?杨子曰:非也。然则孰作之?曰:天地。然则天地能作《易》乎?曰:天地不能作《易》,而能有《易》。有《易》者具是理,作《易》者书是理,犹绘事焉。物必有其生,绘乃肖其生。世无日、星,何从而绘日、星。世无山、龙,何从而绘山、龙,是故天地者,《易》之生也,《易》者,天地之肖也。彼以其天,我以吾乾,彼以其地,我以吾坤,不观乾坤二卦乎![44]

有了天地万物的形象,人们才能依据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认识、描绘事物,即先有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才有人们认识、描绘这种发展变化。《易经》的产生,不是圣人们凭空想像而创造的,是因为有了“天地”的变化,然后才有反映这种变化的《易经》产生。所以说:“圣人作《易》之道,本乎天地”,而“天地之道,本乎阴阳。”[45]这就明确地告诉人们,《易经》的道理和法则,是天地运行规律的反映。因此,人们要根据事物的本来面貌和存在之理,去如实地反映事物。这就是:

或问: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何也?杨子曰:以地之明知天之幽,以始之生知终之死,见其一知其万也。何也?明必有幽,始必有终也。其理必然,不足怪也。[46]

人要根据事物及其规律的真实存在情况,去认识它们,并要进行推知,做到“见其一知其万”,这样才能认识万事万物。

既然人们能够认识事物及其规律,那么人们也应该依据事物及其规律去利用、改造它们。因此,杨万里提出了“以天地理天地”的思想。他说: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何谓也?曰:《易》之未作也,法天地之道,以为《易》之道,故曰准。准之言,法也,如《太玄》,准《易》之准也。《易》之既作,还以《易》之道而理天地之道,故曰纶。纶之言,经理也。如君子以经纶之纶也。弥之言,满也,经理之而该遍也。惟其准则乎天地,故能遍经乎天地,非以《易》而理天地也,以天地理天地也。[47]

这就明确地说明了《易》之书是法天地而作,《易》之道是法天地之道,即以天地自身法则和规律为根据。反过来,人也可以运用它来经理天地万物,依据天地的法则去裁物为用。

杨万里认为,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根据上述法则而制订的,因此人们要遵循天地的法则而行事,这是不可更改的。他说:

《易》之未作,乾坤在天地,《易》之既作,天地在乾坤,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何谓也?曰:地之位卑,臣道也,子道也,妇道也。地既img13然,示人以卑,则二者臣位也,安得不自卑而位于贱?天之位高,君道也,父道也,夫道也。天既隆然,示人以高,则五者君道也,安得不惟尊而位于贵?夫惟上贵下贱,既位焉,而不可逾,如天古同地下一定焉。而不可易于是,君臣、天子之大分始立。由上古以迄于今,万世共由其道而莫之能改也。故乾坤者,礼之祖而《易》之门也。[48]

人间的礼法、伦常等都是依据天地之道而制订的,因此是永恒不变的。人要顺应自然之道去经历社会和天地万物。

关于人的认识、知识的来源、获得的问题,杨万里作了说明。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他说:

或问:圣可学乎?杨子曰:奚而不可学也?圣人,人伦之至也,子孟子之言也。圣尽伦,子荀子之言也。圣人,尽人道者也,子程子之言也。圣人,人也,我亦人也。我无人伦乎?我无人道乎?[49]

所谓“圣可学”,是说“学”可以成圣,圣人是通过学习而成圣的。“圣人”是人,我亦是人,圣人能做到的,我亦能做到,关键在于“学”。“圣贤奚为而可?曰:学。”[50]

不仅要“学”,而且要“习”,“圣者,天之习;贤者,圣之习”。[51]圣人习之于天,贤人习之于圣人。“习”为人之师,所以要温习所学之知,温故而知新。杨万里说: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何也?杨子曰:温故而知新,岂特可谓一时之师哉?为百世之师可也。[52]

杨万里强调后天学习对于求知的决定作用。他认为,生而知者只能信其当然,学而知者才能见其所以然之理。学习可以使人聪明成圣,由愚弱变为明强。他说:

生而知者信其当然也,学而知见其所以然也。惟其信于斯,故曰诚;惟见于斯,故曰明。明之之谓贤,诚之之谓圣。[53]

一个人的先天聪明固然可贵,但是更可贵的是后天的不断努力学习。真正使人聪明智慧的是学习。杨万里说:

或曰:学者莫上于敏,莫下于钝;然敏或以窒,钝或以通,何也?杨子曰:不可怙者天,不可画者人。[54]

意思是说,聪敏是最好的,愚钝是最坏的。但是,聪敏和愚钝不是一成不变的。聪敏者可以变为窒塞,愚钝者可以变为通达。其原因就在于先天的资质不可仗恃,后天的人为努力才是不可限量的。因此,要学习。学而消化了,变成了自己的知识、本领才能使人明强,这才算是真正之学。否则,“学而不化,非学也”。[55]

杨万里在强调学习的同时,又提倡精心思考。只有经过精思,方可判断是非,融会贯通。他认为:“一思而是非之心明。”[56]只有学而思之,才能真正有收获。所以说:

学有思而获,亦有触而获,思而获其觌亲,触而获其诣速。[57]

思考是获得真知的主要方法,学有思才有获。杨万里在回答学习经书的方法时,说:

或问:学经有法乎?杨子曰:有四,曰耳、曰目、曰心、曰神。虽然是四法者,耳为下,耳以聚之,目以辨之,心以思之,神以会之,辨之不莹,思之不睿,会之不融,耳焉而已矣。人适,吾适;人莫,吾莫。[58]

“心”为思维器官,思之能睿,所以学要立心,先立其大者,“为天地立心”。只有“尽其心”,才能“达能变”。“观人心则见天理,盖人心天理之集也。”[59]足见,杨万里是多么重视“心”的思维作用。

在知和行的关系问题上,杨万里主张知行并重,不可偏废的知行统一观。他说:

或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传说之言也;“不致其知,不力其行”,小程子之言也。由前之说,珍乎行;由后之说,珍乎知。学者将畴从?杨子曰:知,譬则目也;行,譬则趾也。目焉而已矣,离娄而躄也,可乎?趾焉而已矣,师冕而驰也,可乎?人乎人,目趾具而已矣。[60]

在杨万里看来,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就得要眼睛和脚都具备了才是,这是缺一不可的。他以此说明知和行都是重要的,不可偏废的。知和行,如同人的目和足一样,不可缺少。“知”如人的目,“行”如人的足。譬如说,人只有目而无足,离娄虽能明察秋毫而不能走路是不可以的。只有足而无目,师冕要疾驰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要足目并具,才为人;知行并重,才能真知。只有“真知”,就能“至之”,否则不为真知。杨万里说:

知至不能至之,非真知也;知终不能终之,非笃信也。非真知则自欺,非笃信则自画。[61]

真知必能行之,行之才能信之,否则便是自欺、自画。杨万里的知行并重的知行统一观,在当时空浮学风盛行的情况下,尤有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