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有表征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有表征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有表征自有哲学以来,无限便是哲学家们所不懈探究的重要的亚本体问题,但是,两千多年过去了,无限仍是那样遥远诡秘、不见首尾。事物都有自己的表征,即显露于外的征象。有一种说法是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速度决定了时间的本质,这和上述说法是完全一致的,即时间都和物质运动有关,区别只在于宏观天体和微观粒子而已。

1.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有表征

自有哲学以来,无限便是哲学家们所不懈探究的重要的亚本体问题,但是,两千多年过去了,无限仍是那样遥远诡秘、不见首尾。依笔者所见,把无限和哲学本体X融合起来,铸成一体,把无限看作须臾离不开哲学本体X,如影随形地依附于哲学本体X,是哲学本体X的表征,这样是否可以找到一条途径,一睹无限这个神龙的首尾呢?

事物都有自己的表征,即显露于外的征象。有形的事物具有有形的表征,如苹果具有色彩、形状等表征,物质具有运动的表征等;无形的事物也具有有形的表征,如黑洞、暗物质具有引力扰动的表征,暗能量具有斥力推动的表征等;无形的事物也具有无形的表征,如无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表征、哲学本体X具有无限的表征等。

无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表征,哲学本体X具有无限的表征,这两个命题因过于抽象而让人颇费猜思。这两个抽象难题互有关联,弄清前一个难题有助于解开后一个难题。

(1)无限的表征——时空

作为无限表征的空间和时间统一融合在一起,犹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或粘连在一起的孪生兄妹。没有离开空间的时间,也没有离开时间的空间。空间的持续延伸就是时间;时间的静止展现就是空间。空间是时间在横向上的联系,是横向上的广度丈量标准;时间是空间在纵向上的联系,是纵向上的长度丈量标准。空间是横向静止(瞬间)的时间,时间是纵向运动(流逝)的空间。空间是看得见的感性的时间,时间是看不见的理性的空间。或者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空间是时间的“并存”、“补充”,时间是空间的“重复”、“更替”。

空间和时间都离不开物质,相对于物质这个本质或内容来说,空间和时间就是现象或形式。空间无边缘、无起点、无中心,时间无终点、无起点、无中点,空间和时间都是无限的。时间在空间之后,决定于、依附于空间,有空间然后才有时间,空间带来了时间,或者说有空间的同时就有时间,时间如影随形,是空间的影子。空间的无限决定了时间的无限。而从时空和物质的关系考察,那么逻辑顺序应该是:物质的无限决定空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决定时间的无限。就像没有凭空存在的时空,只存在着由物质构成的时空一样。并没有凭空存在的无限,只存在着由时空作其表征的无限。

尽管笔者想使文笔轻松一些,以增强文字的可读性,但上面的论述还是难以避免枯索乏味,这或许与空间、时间、无限等问题本身过于抽象艰深有关。下面换一换脑筋,试用“天体”、“宇宙”、“光年”等较为具象的术语再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宇宙天体的数量问题就是实实在在的空间无限的问题,与之对应的宇宙天体的起源问题就是实实在在的时间无限的问题。

人们所说的空间,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就是具体容器的容量大小,就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长短,就是可见的繁星高挂的浩瀚苍穹,以及肉眼不可见的弥漫宇宙、无处不在的微观粒子,离开了具体的容器、物体以及宇观的天体和微观的粒子,就不会有什么空间。根本不存在什么纯粹的空间,康德的“先验空间形式”和亚里士多德的“以太空间形式”一样,都是主观的臆想,实际并不存在。

同样,人们所说的时间,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就是农耕社会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划分24节气的农历,就是以耶稣基督诞生为起始元年的公历,就是钟表盘上长短指针所指示的按照等值均分刻度的时间,就是日历上人为编排印制的时间,而这样的时间则来自于天体物质的运动,就是地球自己转动的时间(一天),就是月亮绕行地球的时间(一月),就是地球绕行太阳的时间(一年)。没有地球及其自转,没有月亮及其绕地转动,以及没有地球环绕太阳的转动,就不会有什么时间。时间来源于、决定于物质的运动,物质不运动,就没有时间,好在宇宙物质是“永动机”,宏观天体和微观粒子都是自行运动的“永动机”,而且是不需要维修的“永动机”(人造不出“永动机”,造物主却造得出)。

物质这个“永动机”不但从“质”上决定时间,而且从“量”上决定时间。如果地球自转不是一天、公转不是一年、月球环地不是一月,那么地球人类的时间概念就会和现在的不一样。可能居住在宇宙其他天体上的高等智能生物,只要他们的“太阳系”和我们的不一样,他们的时间所参照的天体运行轨迹、规律和我们的不一样,他们的时间概念及其量度也就会和我们的不一样。有一种说法是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速度决定了时间的本质,这和上述说法是完全一致的,即时间都和物质运动有关,区别只在于宏观天体和微观粒子而已。总之,时间、空间和无限乃至宇宙一样,客观上不会消失,主观上无法否定,否定时间和空间,就是否定无限,就是否定宇宙。

著名科学家霍金认为:“时空一定存在奇点,最著名的奇点即是黑洞里的奇点以及宇宙大爆炸出的奇点。在奇点处,所有定律以及可预见性都失效。奇点可以看成时间空间的边缘或边界。”(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第2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霍金为什么要消灭时间和空间?这和他把宇宙想象成是有限的有关,他明确说:“可把时空看成一个有限无界的四维面。”(同上,第3页。)霍金是科学家,不是哲学家,他在科学领域可以纵横驰骋,游刃有余,但是他把科学和哲学混为一谈,用科学代替哲学,带着科学脑袋跑到哲学领域里来,那就必然陷于被动了。其实问题很明显,霍金所框定的有限宇宙只是无限宇宙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在这个有限宇宙外面,决不是空空如也的真空。

从人这一前提和目的看,宇宙和无限都是属人的,作为无限表征的时间和空间自然也是属人的,不但属于全人类,而且属于每个人。上述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的集体公共时间和空间,除此之外,每个人还拥有属于自己个人的与众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人类创造客体属性的感觉和思维器官具有共同性,这种共同性是导致人类的集体公共时间和空间的原因;同时人类创造客体属性的感觉和思维器官又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导致人类个体独具特色的时间和空间的原因。

人和人之间空间感有时差别很大,没见过大海的人,以为大河湖泊是很大的,而见过大海的人,则认为大河湖泊是很小的,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人和人之间时间感有时差别也很大,同样是一天时间,有的人感觉是眨眼瞬间,而有的人则感觉是度日如年。爱因斯坦曾经描述过时间的这种相对性:与漂亮女士约会10分钟,感觉好像只有1分钟,而如果坐在滚烫的火炉上10分钟,感觉却好像有100分钟那样长。爱因斯坦用轻松的比喻说明了有关时间相对性(“双生子效应”或“双生子佯谬”)的真理。

霍金在时间相对性问题上有精彩准确的论述,他说:“牛顿运动定律使空间中绝对位置的观念告终。而相对论则摆脱了绝对时间。考虑一对双生子,假定其中一个孩子去山顶上生活,而另一个留在海平面,第一个将比第二个老得快。这样,如果他们再次相会,一个会比另一个更老。在这种情形下,年纪的差别非常小。但是,如果有一个孩子在以近于光速运动的空间飞船中作长途旅行,这种差别就会大得多。这即是被称为“双生子佯谬”。但是,只是对于头脑中仍有绝对时间观念的人而言,这才是佯谬。在相对论中,并没有一个唯一的绝对时间,相反地,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时间测度,这依赖于他在何处并如何运动。”(同上,第33页。)(有关感觉和思维器官与客体的关系,请参见本书上编第三篇《X与宇宙》的相关内容。)

与空间相比,人对于时间的感受似乎更惶恐无奈。人最怕时间,时间催人老,时间不饶人,生命随时间之河飞快流逝,一如孔老夫子由湍急东去、瞬间闪过的河水联想到浮生如寄、年寿几何时所感喟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任何人都会在时间中寂灭,定格在某个时间点上,成为永恒的过去,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且永远不可逆转、不可还复,属于他的时空、他的无限、他的宇宙乃至X,一切的一切,也随之寂灭。因此人也最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时不我待,总想抓住有限的此生,根据自己的先天禀赋、后天习得的能力以及命运所赐的机会,做成一点什么,留下一点痕迹,以使生命不虚地球此行。赘语少叙,就此打住。(有关生命与时间、生与死的关系,请参见本书上编第五篇《X与和谐——以老子哲学为例》的相关内容。)

通过上述抽象的排比取譬和具象的感性叙述,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概括:空间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空间,时间和空间是同体的合一的。空间和时间是物质的现象或形式,没有天体物质,就没有时空。空间和时间是无限的表征,人们就是通过时空感知、想象天体物质及其无限的。

中文的“宇宙”一词很有意思,其词义解释是:“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就是“上下四方”的无限空间,“宙”就是“古往今来”的无限时间。空间和时间在“宇宙”中合并一处,互为依存。宇宙就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综合,就是由空间和时间的内涵即物质(包括正物质、反物质、暗物质)和能量(包括正能量、暗能量)的统一综合。人们通过“宇”和“宙”实际就是通过空间和时间感知、想象天体物质及其无限。入夜时分,仰观天象,人们在感知宇宙浩瀚的同时,自然会联想无限以及无限背后的哲学本体X。

与“宇宙”一词关系密切的“光年”一词也很有意思,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儒略年(儒略历是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的前身,即罗马统治者儒略·凯撒采纳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意见制定的儒略历)的距离,光速约为每秒30万公里,1光年约为10万亿公里,最远的天体离我们约为140亿光年,也就是距今已有140亿年了。“光年”的词义内涵既包括时间,也包括空间;既是一个时间长度计量单位,又是一个空间距离计量单位,是一个时空统一的概念。

可见,时、空、物融合统一的“宇宙”和“光年”等概念,实际上就是现实宇宙的时、空、物融合统一的真实反映,就是人类寻绎、发现和描述无限乃至哲学本体X的有效工具和途径。

说到底,宇宙是以人为本的,从人这个宇宙的乃至哲学本体X的原始前提和最终目的看,时间和空间概念应该是人的主观逻辑抽象,而且真实的时空从一开始就是人的时空,而不是别的什么动物的时空,如果没有人,便无所谓什么时空。不仅时空如此,和时空有关的一切也是如此。

时空存在的理由,在于人的生活、生产的需要,时空对于人来说就是生存和思维的工具。因此,时空必然也必须是属人的,关于离开一切人是否还存在由人约定俗成的经典定义时空这一问题,是无须答辩讨论的,因为它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和价值。

当然,这是对于时空的哲学上的论断,是纯粹的哲学问题,并不需要也没必要运用科学手段进行具体的推算和证明。而科学的问题,包括和时空密切相关的问题,则必须经过科学的证明,例如引力。按照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天体为什么不掉下来,是因为有引力互相牵拉着。但是,互相牵拉着的天体还能运动吗?难怪牛顿本人以及后来的科学家都没有办法解决“引力佯谬”问题。所以在被科学确凿证实以前,引力以及传导引力的介质(“引力子”)都只能是科学假说。有的科学家对引力理论进行了质疑,认为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引力理论,在宇宙尺度水平上则无效,就像牛顿的力学定律在宇观上无效一样。

人通过感官和思维发现和创造了“第一自然”、“潜在存在”的“物质属性”(例如色彩、声音等就是人的感官和思维结合客体物质的光波、声波等创造的),也就创造了空间和时间,也就创造了无限,也就创造了哲学本体X。(有关感官、思维与自然、存在及其属性的关系,请参见本书上编第三篇《X与宇宙》的相关内容。)

上述作为无限表征的时空是外向的做加法的宇观形态的时空,除此之外,还有同样可作为无限表征的内向的做减法的微观形态的时空。再微小的物体,都具有无穷的微观时空,都可以无穷地进行分割,所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微观时空其间也潜藏着无限。人们即使找到了最微小、被想象为“宇宙之砖”和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还是可以对其进行“万世不竭”的无限分割。当年原子甚至分子都曾被认为是不可分的,但是后来不是都可分了吗。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哲学怎么预言它可分都是正确的,而科学怎么预言它不可分都是不正确的。

(2)哲学本体X的表征——无限

探讨、确认了时空是无限的表征,就可以进一步探讨、确认无限是哲学本体X的表征。

空间和时间与无限密不可分,而无限则与哲学本体X密不可分,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就是哲学本体X的无限,空间和时间的永恒就是哲学本体X的永恒。如同哲学本体X是属人的一样,空间和时间及其所由表征的自然的无限,都是属人的,在这个意义上有点像康德所说是与生俱来、先验天赋的,是与人同存同在、共生共灭的。

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的东西都具有表征,不具有任何表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哲学本体X也是如此。并没有凭空存在的哲学本体X,只存在着由无限作其表征的哲学本体X,就像只存在着由时空作其表征的无限一样。如果将哲学本体X譬喻为无限的本质、内容,那么无限就是哲学本体X的现象、形式(注意:现象、形式也具有属性和表征的含义)。无限是通向哲学本体X的路径,而且是一条捷径。

哲学本体X是无形的,无限也是无形的,但我们还是可以借助有形的具象存在帮助想象和推论,从具象有限过渡到抽象无限,再从抽象无限过渡到哲学本体X;或者从可感可知的时空过渡到亚本体无限,再从亚本体无限过渡到哲学本体X。“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55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或者就像可以通过形式了解内容、通过现象窥探本质、通过属性掌握真相一样,可以通过无限亲近和证悟哲学本体X。哲学本体X既存在于做加法的宇观向度的无限之内,亦存在于做减法的微观向度的无限之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