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能禅师与韶州广果寺

能禅师与韶州广果寺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能禅师与韶州广果寺《全唐诗》第一函第十册有宋之问《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诗,抄在这里:谪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系。《旧唐书》一九一《方伎传》也说“慧能住韶州广果寺”。伪作《六祖坛经》的人已不知此寺名,故敦煌本《坛经》题“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第一章也说是在大梵寺。此本也无广果寺之名。

能禅师与韶州广果寺

《全唐诗》第一函第十册有宋之问《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诗,抄在这里:

谪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系。

别家万里余,流目三春际。

猿啼山馆晓,虹饮江皋霁。

湘岸竹泉幽,衡峰不囷闭。

岭嶂穷攀越,风涛极尚济。

吾师在韶阳,欣此得躬诣。

洗虑宾空寂,焚香结精誓。

愿以有漏躯,聿熏无生慧。

物用一冲旷,心源日闲细。

伊我获此途,游道回晚计。

宗师信舍法,摈落文史艺。

坐禅罗浮中,导异南海裔。

何辞御魑魅?自可弃炎疠!

回首望旧乡,云林浩亏蔽。

不作离别苦,归期多年岁!

宋之问又有《游韶州广界寺》诗:

影殿临丹壑,香台隐翠霞。

巢飞含象鸟,砌蹋雨空化。

宝铎摇初霁,金池3晚沙。

莫愁归路远,门外有三车。

广界寺,原注界一作果。作果是也。这个韶州广果寺正是能大师住的寺。日本入唐求法和尚圆珍大中七年(853)至十二年(858)从唐国请去的佛教典籍之中,有《禅门七祖行状碑铭》十五件合一卷;此十五件的子目记在圆仁的两个总目录里。其第十件题作:

大唐韶州广果寺悟佛知见能禅师之碑文。

《旧唐书》一九一《方伎传》也说“慧能住韶州广果寺”。故此诗题作“广果寺”,不误。

伪作《六祖坛经》的人已不知此寺名,故敦煌本《坛经》题“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第一章也说是在大梵寺。其末章又说“大师于新州国恩寺造塔”,又说

此《坛经》,法海上座集。上座无常,付同学道际,道际无常付门人悟真,悟真在岭南漕溪山法兴寺,见今传授此法。

此最古本《坛经》里说了三个寺名,而没有广果寺。

北宋本《坛经》(日本的“兴圣寺本”,即宋乾德五年丁卯[967]惠昕本)开卷仍作大梵寺,卷尾则作“先天二年八月三日夜三更时于新州国恩寺圆寂”。但《坛经》传授一节删去法兴寺之名。此本也无广果寺之名。

契嵩以后的改本《坛经》(如《大正藏》之德异本)开卷即改作: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名璩)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

宝林即所谓宝林寺。其第七章首云: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曹叔良]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

其第八章首云: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

其第十章云:

师与太极元年王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

次年……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

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至三更……奄然迁化。

此本里也无广果寺之名。这些和尚们作伪书,是用不着做考据的。闭门捏造地名寺名人名,岂不更方便更省事吗?

宋之问贬为泷州司马(殿本《唐书》本传误作陇州,百衲本亦误。《全唐诗》小传不误)在神龙元年(705)。第二次他配徙钦州,先天中赐死于徙所。他游韶州见慧能,当在贬泷州时。[泷州即今广东罗定县。]

四九、一、六夜

附记:房融的韶州广界寺诗

房融,则天时宰要,神龙元年贬死高州。《全唐诗》第二函第六册有他的诗一首,题为《谪南海,过始兴广胜寺果上人房》,一作《过昭州广界寺》。

零落嗟残命,萧条托胜因。方烧三界火,遽洗六情尘。隔岭天花发,凌空月殿新。谁令乡国(一作故乡)□(此处原文为方框“□”),终(一作从)此学分身?

诗不好,但此题可备参考。此一本似应题作《过韶州广界寺上人房》?

张说

张说诗《全唐诗》第二函第五册有《书香能和尚塔》一首:

大师指世去,空余法力在。远寄无碍香,心随到南海。

明刊《张说之文集》七此诗题同,其总目及卷七目,诗题皆同。此诗与韶州的能大师似无关?若与能大师有关,则诗题可能原作《寄香能和尚塔》,或《书香寄能和尚塔》?

据《胡适手稿》第七集卷1

【注释】

[1]此文是前文的改写稿,胡适未写完。

[2]敦煌本《坛经》好像是把这两代误导了,“僧伽罗叉”误脱了“叉”字,“婆须蜜多”(vas umitra)误作“须婆蜜多”了。

[3]本文系胡适为《庆祝董作宾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而作。

[4]附伦敦大英博物院藏的《荷泽和尚五更转》及《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敦煌写本照片(照片本书未收录。——编者)

[5]本文未刊。1959年2月20日,胡适在此文的封面上自注说:“后来我看了神会的《坛经》的两个敦煌本,我也不坚持‘檀经’的说法了。”

[6]此文系胡适更正自己对“贞治马儿年”较早看法的札记,胡适在手稿上自注“我留此几页,以记吾过,并记我的思路如何变迁”。(1960年6月28日)

[7]本文是胡适的一篇读书札记,作于1960年12月21日,似未写完。

[8]本文胡适未刊,约作于1961年7月。

[9]这是胡适的一篇未刊笔记,似未写完,未注年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