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存的意义是想方设法活下去

生存的意义是想方设法活下去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碰到一个强大的对手或者榜样的时候,你应该做的不是去挑战它,而是去弥补它,做它做不到的,去服务好它,先求生存,再求战略,这是所有商家的基本规律。在坚持中寻找出路,在绝境中寻找生机,这是阿里巴巴的经验。这些“疯狂”的投资背后,其实是马云对阿里巴巴未来发展的重大考虑。这是阿里巴巴在新阶段“活下去”的新方式。

碰到一个强大的对手或者榜样的时候,你应该做的不是去挑战它,而是去弥补它,做它做不到的,去服务好它,先求生存,再求战略,这是所有商家的基本规律。你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去跟人家挑战肯定是不行的,先生存再挑战,这样赢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大。[1]

20世纪90年代初,身为大学英语教师的马云创立了海博翻译社。在开始的时候,翻译社不仅没赚钱反而亏钱,几个合伙人慢慢开始失去信心。但是马云认为,坚持下去才是最好的出路。他开始寻找新的利润点,一个人背个大麻袋从杭州跑到义乌、广州等地批发小工艺品回来出售,希望能够让翻译社继续生存下去。就这样整整坚持了三年,终于有了起色:1994年,翻译社基本实现收支平衡;1995年,翻译社开始逐步实现盈利。直到现在,海博翻译社仍然存活着,它的官网首页就是马云的亲笔题字:“永不放弃”。阿里巴巴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也是一个实践着“坚持就是胜利”格言的历程。据马云说,这十多年来阿里巴巴所遭到的“灭顶之灾”达一百多次,每次都是靠坚持、坚持、再坚持存活下来的。在坚持中寻找出路,在绝境中寻找生机,这是阿里巴巴的经验。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里,想方设法生存下去就是生存的最大意义。在20世纪最大的海上登陆作战——诺曼底战役中,由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组成的盟军对士兵们的一个命令就是“落地就跑”。在生死竞争的环境里,没有什么好想的,快速投入战争、生存下去就是最高的原则。商场如战场,在这个没有硝烟、没有炮火的战场里,杀机重重,十面埋伏,想方设法生存下去才是赢得竞争的最首要的资本。

阿里巴巴的不少“创新”其实就是靠生存的压力“逼”出来的,支付宝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当时马云看到淘宝网的访问量一直在上升,但是交易量却没有随之上升,中国网上诚信的现状逼着马云解决支付的问题。但是大的国有银行根本不愿意涉足这块领域,马云又不愿意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外资银行合作,在无奈中他们想到了“中介担保”这个很传统的商业模式。当初马云和一些学者谈到推出支付宝这个想法时,学者们说:“太愚蠢了,这个东西几百年以前就有。早就淘汰了,你干吗还要做?”[2]但是马云的想法很简单,他不是要创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而是为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让企业继续生存下去,而不是支付宝这个模式是不是新的。

“我们的每一次创新,换句话说,都是为了活下去,然后‘被’形势所迫,越搞越大……所以今天告诉大家,绝不是因为我们很聪明,看到了未来怎么做,而是我们看到了市场需求。我们自己有压力,我们必须渡过这些难关。”[3]

有人说,在已经走过创业期的阿里巴巴,我们很难看到它再次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奋斗。但实际上,阿里巴巴依然在为了生存而奋斗,为了活下去而想方设法。2014年上半年,马云进行了“疯狂”的投资,总金额达到50亿美元以上,重大的投资包括:6月5日,出资12亿元入股恒大足球;5月28日,投资2.49亿美元认购新加坡邮政10.35%的股份;4月28日,联手云锋基金投资12.2亿美元入股优酷土豆;3月31日,投资53.7亿港元入股银泰;3月11日,以62.44亿港元认购文化中国60%的股份。这些“疯狂”的投资背后,其实是马云对阿里巴巴未来发展的重大考虑。在这个阶段的阿里巴巴,“活下去”已经不再如同当初那么简单。有人问马云,阿里巴巴一会儿投资这个,一会儿投资那个,而且是跟电子商务相关的行业,这不像一个纯粹的电子商务公司的做法。马云的回答是,阿里巴巴的发展要看到十年以后的事情,这是活下去的基本要求。

这是阿里巴巴在新阶段“活下去”的新方式。面对未来,有太多的未知因素,因而只有努力去看清未来,才能够找到生存的空间。做企业要“拥抱变化”,但是,拥抱变化是痛苦的,因为它需要你不断地去改变,去适应新的事物,放弃那些让你活得很舒适的旧事物。在阿里巴巴创立初期,活下去的办法是“落地就跑”;而现在,活下去的办法依然是“落地就跑”,但它又多了一条:向未来寻求活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