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技创新战略与规划管理

科技创新战略与规划管理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韩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和创新对经济腾飞的重要助推作用,并由此逐步确立了“科技立国”发展战略,形成了完整的科技创新规划管理。  综上所述,韩国的科技创新战略和规划管理大体具有如下特点:政府规划为主导,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为策略,企业创新为主体,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注重产学研协同创新。

  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韩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和创新经济腾飞的重要助推作用,并由此逐步确立了“科技立国”发展战略,形成了完整的科技创新规划管理。

(一)科技战略管理

  20世纪60年代,韩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发展战略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为此,韩国颁布了振兴科学技术五年计划,确立了非均衡移植型科技发展战略,引进部分急需的适合本国经济发展、有利于对外出口的中小型生产技术,进行仿制,重点加强科技教育,建立基础设施80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为减少进口依赖,巩固国民经济的自立基础,韩国将产业结构重心转向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并为此将科技战略的重点转向进一步扩大技术教育,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和改进,资助应用导向研究和开发,加大科学技术的资金投入,实现了科技开发“从无到有”的转变,科技创新开始由引进模仿逐步转向自主研发81

  进入20世纪80年代,韩国总统全斗焕于1982年1月29日在主持召开的“第一次科学技术振兴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科技立国”的口号,确立了“科技立国”战略,提出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原有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的高级化和多样化,重点发展精密机床、计算机、航空工业等新兴工业,加强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等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开发和研究,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在20世纪90年代,韩国政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技立国”战略,制定了国际性、合理性、独创性、专业性、自律性五大基本理念指导下的科技发展目标,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推动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991年8月,总统卢泰愚制定了先导技术开发计划(G-7课题),从事四个接近市场的技术领域和七个比较基础的技术领域的900多项课题的研究开发,以期2001年在先进技术和人均国民收入方面接近西方七国。

  进入21世纪,卢武铉在2003年2月底就任韩国总统后,树立了“第二次科技立国”战略,并在《2003—2007年科技发展基本计划》中提出要确立国家科技发展的4个重点领域和十大战略产业的目标,以期在今后10年进入“世界科技八强”和“世界经济十强”。为此,韩国政府大幅度地调整了科技发展战略,从“引进、模仿”战略转为“创造性、自主性”创新战略82

(二)科技规划管理

  在制定科技战略的同时,为实现“韩国2025年构想”,韩国政府根据2001年1月颁布的《科学技术基本法》,每五年制定一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确定各领域的科技发展计划和相关政策。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是韩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国家计划,具体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产、学、研各领域130多名专家共同参与。韩国先后在2003年5月、2007年12月和2012年7月分别颁布了《第一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3—2007)》《第二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8—2012)》和《第三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3—2017)》。这三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明确提出了韩国科技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和方向,并在充分考虑国内外科技和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反映了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为了保障科技计划的权威性和可执行性,韩国还加强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与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构筑方案》(2004年)、《展望2030年——携手共进充满希望的韩国》(2006年)、《国家R&D事业总体路线图(Total Roadmap)》(2006年)等国家中长期计划间的协调与衔接,并把相关内容及时体现到政府的R&D预算分配中,切实保证国家科技政策得到有效实施83

  《第三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内容涉及2013~2017年韩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划和方向,要求韩国政府在未来5年内持续扩大研发领域的投资规模,力争到2017年将韩国人均国民收入提高到3万美元,同时创造出64万个就业岗位84。为保证该计划的顺利实施,韩国政府制订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内容包括:一是扩大国家研究开发领域投资;二是开发国家战略技术;三是发挥中长期的创新力量;四是积极发掘有潜力的新兴产业;五是增加就业岗位。根据该计划内容,韩国政府在研发领域的预算规模将从目前的68万亿韩元增加到2017年的92.5万亿韩元,并计划在如下五个领域进行重点投资以推进科技创新:一是发掘新产业;二是寻找未来增长动力;三是营造干净而方便的环境;四是开创健康长寿时代;五是建立安全社会。

  综上所述,韩国的科技创新战略和规划管理大体具有如下特点:政府规划为主导,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为策略,企业创新为主体,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注重产学研协同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